第117章 壽聖節(五)
趙顥走進禮房,他問道:“皇姐,今日有幾人得請柬?”
晴柔起身,雙手拿起四封請柬,她走向帷幕,雙手遞出請柬迴道:“今日有四人得請柬。”
趙顥雙手接過請柬,放進衣袖輕聲說道:“本王即刻讓潘氏與藥氏先迴宮。”
禮房外,趙顥走向隔壁房間說道:“潘氏,藥氏請先到太常院門口等候皇宮車駕。”
潘器先與藥鬆年齊聲迴道:“諾諾。”
不一會兒,趙顥又說道:“恭喜郭氏,王氏,程氏,慕容氏參加元宵宴會談話。”
郭若謙,王師約,程籍,慕容澄澈迴道:“諾諾。”
趙顥陸續將請柬分發給四位郎君。
趙顥說道:“請你們到太常院門口等候皇宮車駕。”
四位郎君齊聲迴道:“諾諾。”
四位郎君離開後,趙顥進禮房說道:“皇姐,福嘉皇妹近幾日總是躲著本王,譬如今日父皇安排她在禮房奏樂,她偏去了鼓樓奏樂。可是因為本王除夕在王府看書守歲,不願進宮與她看儺戲,她與本王賭氣呢?勞煩皇姐幫忙問問,本王就先告退了。”
晴柔抱著“湯婆子”迴道:“好。”
趙顥離開禮房後,活潑可愛,玉麵紅唇的趙福嘉頭戴鳳紋暖帽,畫了淡妝,耳簪黃牡丹和紅色太平瑞聖花,身穿紫色雲錦織金圓領袍走向禮房。
趙福嘉進了禮房後,順手拿起桌上的一個“湯婆子”抱在手裏,晴柔好奇問道:“福嘉,你怎麽作這身打扮,父皇知道嗎?”
趙福嘉說道:“昨日小女子在皇後娘娘的寢殿歇息,小女子說明日要在太常院奏樂,穿禮服不太方便,父皇便準許小女子帶暖帽,穿圓領袍。”
趙福嘉又說道:“皇姐,方才小女子瞧著皇兄已經離開了,皇姐可要去如廁?”
晴柔迴道:“小女子不去,你要去嗎?”
趙福嘉說道:“小女子也不去。”
晴柔問道:“對了,福嘉,小女子問你一件事,東陽郡王說你是否因為他在看書守歲,沒有進宮與你看儺戲生氣?”
趙福嘉笑道:“不是。昨日皇後娘娘說起除夕‘照虛耗’的事情,小女子莫名想到潁王與東陽郡王的名字,心裏極力忍笑。今日小女子不願意與皇兄見麵,也是因為忍笑的緣由。”
趙福嘉又說道:“皇姐,小女子今晚可否與你同住?小女子聽父皇說,皇姐的青木閣存放了六位準駙馬人選的福田院講學內容,小女子也想看看。”
晴柔迴道:“好。”
趙福嘉又說道:“皇姐,咱們的女使都在太常院偏室候著,咱們也起身迴宮吧。”
晴柔說道:“好。”
垂拱殿棚子下,一些比較年老的外命婦坐在藤墩上聊天。
頭戴鵪鶉花釵冠,身穿翟衣,腰上佩戴兩條綠綬帶的牛大娘問道:“奴家冬日蓋了兩床棉被,夜裏仍是有些冷,你們可否說說冬日蓋什麽被子暖和呢?”
頭戴畫眉花釵冠,身穿翟衣,腰上佩戴一條雲錦紫綬帶的鄭大娘迴道:“冬日蓋羊毛被暖和。”
其他外命婦迴道:“羊毛被比較厚重,不易清洗,冬日蓋鵝毛被暖和。”
身上背著藤杖的外命婦迴道:“奴家認為冬日蓋駱駝毛被暖和。”
其他外命婦說道:“奴家方才在鼓樓聽報時,奴家聽一些地方外命婦說,江浙一些富庶州縣,誥命娘子冬日禮服夾了兔毛,奴家聽聞兔毛衣裳比羊毛衣裳暖和,想必兔毛被蓋著也暖和。”
後苑假山下,於惜頭戴六根黃金牡丹花發釵,頭簪兩朵紅牡丹,畫了淡妝,身穿白羅上襦,青羅及膝對襟衫,紅羅夾兔毛褙子,紅羅牡丹紋夾兔毛大袖衫,紅羅夾兔毛裙子,紅色宋錦翹頭履,青色腰帶,腰上佩戴一個銅佩。
於惜自言自語:“方才在鍾樓棚子下瞧見了那位沈家婦人與孟哥哥說話,想必她又二婚了,聽聞後苑那些穿翟衣的外命婦,都是京官的家屬,就讓她們都看看沈家婦人的笑話。”
說罷,於惜捏著鼻子說道:“沈家婦人二婚啦。”說完,她悄悄地轉身離開。
後苑盛放的紅梅與黃梅錯落有致,四品外命婦沈素娘與一些年輕的外命婦在附近賞梅,沈素娘說道:“何人在此地搬弄口舌?”
頭戴麻雀花釵冠,身穿翟衣,腰上佩戴綠色綬帶命婦說道:“那地方四品外命婦行蹤可疑,方才咱們賞梅時並未瞧見過她。”
另一位同樣打扮的五品外命婦說道:“素娘,咱們要不要跟過去看看?”
沈素娘說道:“不必了,因為奴家官人支持濮安懿王‘皇考’的稱唿,奴家官人就跟很多官員結仇了,他們挑不出官人的毛病,就將奴家的私事講出來,真是小人做派。”
我們和羅婆婆說了一會兒話以後,我和言律又迴到了鍾樓。
鍾樓棚子下坐著一些頭戴黑色展腳襆頭,身穿紫色官服的官員。
有的官員說道:“官人,下官方才在如廁,文德殿那兩句賀壽聯是何人所選的呢?”
有的官員迴道:“下官聽紫宸殿的官員說,文德殿的賀壽聯是皇後娘娘所選。”
我問道:“良人,那些穿官服的官員是下午表演《調笑百官》的人嗎?”
言律迴道:“不是。他們是地方官員。”
言律起身,我也起身,言律向坐著的官員們作揖,我也作揖,官員們起身作揖迴禮,言律問道:“官人,下官方才聽你們說起文德殿的賀壽聯,那兩句賀壽聯官人可還記得字句?”
有位外貌樸實的官員迴道:“下官記得,那兩句賀壽聯是‘宮殿參差列九重,祥雲瑞氣捧階濃’。”
言律從衣袖裏掏出貼著紅紙的笏板和一支鉛筆,記錄下詩詞內容。
官員問道:“小官人是喜歡收集賀壽聯嗎?”
言律迴道:“下官妹妹對皇宮的賀壽聯感興趣,下官是為妹妹記錄的。”
言律記完詩句後,收好了笏板和鉛筆。
偏僻的皇宮行道內,於惜雙手抱臂,自言自語:“如何讓孟哥哥自願拔下幾根頭發呢?做假髻?好像不太合理。”不一會兒,於惜說道:“對了,做藥引,找這個借口向孟哥哥討要他幾根頭發,他還會覺得奴家是很孝順的人。”
遠處,兩位留著雙丫髻的內侍拿著掃帚清掃行道上的落葉,一位小內侍說道:“奴婢方才聽官員說,歐陽公與教坊司的樂人調琴,歐陽公真是了不得啊。”
另一位小內侍說道:“歐陽公在哪裏調琴呢?”
小內侍迴道:“聽說歐陽公在鍾樓調琴呢。奴婢從未見過歐陽公,咱們把掃帚放在無人的小道處,一起去鍾樓看看。”
另一位小內侍迴道:“諾。”
一位頭戴黑色展腳襆頭,身穿紅色官服的官員走來說道:“鼓樓那邊的內侍說此時是申時一刻,文德殿走廊下的菜單已經張貼好了,咱們去看看今晚吃什麽吧。”
“諾諾。”部分官員迴道。
我說道:“良人,咱們也早些迴殿吧。”
言律迴道:“好。”
紫宸殿棚子下。
頭戴兩梁冠,身穿朝服,腰上佩戴銅佩和綠色綬帶,任職秘書少卿,兼任的史館檢討的呂夏卿問道:“周同知,今年陛下午宴的曲子叫什麽呢?聽上去似乎與往年午宴的《齊天樂》不同。”
周孟陽迴道:“今日午宴的曲子是《長壽樂》。”
頭戴三梁冠,身穿朝服,腰上佩銅佩,一條綠色綬帶的殿中丞,兼任洛苑副使,兼任環慶路都監的種診問道:“陳同判,今日禦史台送官家黃金秤,你們刑部送官家獬豸擺件,莫不是你們賀壽禮送錯了?你們刑部官員,曆來喜歡送官家黃金秤。”
頭戴兩梁冠,麵色沉穩,上唇留著短胡子,身穿朝服,腰上佩戴銅佩和綠色綬帶的同判刑部兼任實錄院檢討官陳繹迴道:“種中丞,咱們刑部與禦史台並未送錯賀壽禮。雖然禦史台官員朝會戴獬豸冠,但是司法公正,並非是禦史台獨有的製度,刑部也是司法公正的部門。”
陳繹問道:“種中丞,咱們刑部官員鮮少參加朝會,聽聞你生於武將之家,之前你兼任見習都團練使,其他官員說你見習三月便可獲得實職,為何你在見習二月後,就向官家申請兼任品級低的武職呢?”
種診說道:“父親身故前,曾囑咐過下官與兄弟,若有朝一日官家委任種家人做武官,需要從低級的武職開始積累經驗,不要辜負官家的信任。”
宋春妝走向呂希純問道:“郎君可知韓相公所在呢?奴家找了好久都沒瞧見韓相公。”
呂希純迴道:“今日午宴結束後,契丹使者對官家說,他想學習國朝八段錦,官家就讓文樞密在集英殿外教授契丹使者文八段,官家吩咐韓相公邀請其他國外使者一同觀看。下官一直沒有瞧見韓相公迴紫宸殿,韓相公此刻應當在集英殿外。”
宋春妝迴道:“奴家知道了。坊間都說太和樓小廝藥氏是大宋準駙馬人選,韓相公曾對藥氏行過契丹禮,奴家正要去集英殿問問韓相公緣由呢。”
呂希純說道:“此事純屬造謠。今日入宮前,很多官員都在向韓相公詢問此事,韓相公迴答說,那時他新買的襪子係帶有些鬆,若是直接蹲在地上係襪子,有失禮儀,他便模仿契丹使者的跪拜禮係襪子。”
宋春妝迴道:“原來如此。”
廁所前。
留著白胡子,眼神犀利,頭戴獬豸冠,身穿朝服,腰上佩戴銅佩和綠綬帶的禦史中丞彭思永拄著鳩首杖說道:“之奇,方才你幫下官拿鳩首杖,真是勞煩你了,下官明日想到你家中坐坐,你可得空。”
蔣之奇迴道:“下官得空。”
彭思永繼續說道:“下官要說的話,婦人可聽不得,還望到時你知會你的家人一聲。”
蔣之奇迴道:“唯唯。”
徐尚儀今日的服飾與常尚儀一樣,她們的腰上增加了搖鈴。
文官外命婦站在垂拱殿左側,武官外命婦站在垂拱殿右側。
常尚儀與徐尚儀同時說道:“各位誥命娘子,方才的飲食禮儀已經講完。今日晚宴的看盤同中午一樣,是一盤紅心蘿卜雕花牡丹,每位誥命娘子的席桌上增加了一張百戲單,今日有九場百戲,伶人行禮後,各位誥命娘子要起身行禮,行禮後便可坐下,各位誥命娘子請作應答。”
“俞。”我們所有文官外命婦迴道。
徐尚儀說道:“第一場百戲結束後,宮人會上兩次菜,今日上菜次數統共是十八次。今日官家準許各位誥命娘子在看百戲時用餐,各位誥命娘子請作應答。”
“俞。”所有武官外命婦迴道。
常尚儀說道:“今日若有好看的百戲,各位誥命娘子不得在殿內放聲大笑,拍手稱讚便是,各位誥命娘子請作應答。”
“俞。”我們所有文官外命婦迴道。
垂拱殿外有六位內侍報時說道:“申時七刻。”
常尚儀與徐尚儀同時說道:“各位誥命娘子請入席。”
殿外走廊的空地上擺放著兩座屏風,屏風上貼著紅紙,紙上寫著今日的菜名。
地上鋪著紅氈,牆上掛著紅色的萬字結,壽字結,紫色的吉祥結,如意結,龜結,今日垂拱殿偏殿的席位是一人一席,偏殿內燈火通明。
我與其他誥命娘子此時已經入座。長桌上鋪著紅色牡丹紋紅色,桌上放著一張紅色的百戲單,一盤雕花牡丹。
我瞧著百戲單,《調笑百官》是咱們外命婦看的第一場百戲。
兩位男子走進垂拱殿偏殿內,一位男子背後背著一根細長的竹竿,竹竿頂部裝飾一縷紅色的流蘇。
他們站好後,向我們行禮,我們作揖迴禮,禮畢,我們各自坐下。
一位頭戴唐朝樣式襆頭,麵容圓潤,身穿綠色及膝圓領袍,烏皮靴,雙手抱著一根細長竹竿的男子走進殿內,他說道:“各位誥命娘子,小人是教坊司參軍色孫演。此物是‘竹竿子’,小人的搭檔會在戲中用‘孫竹竿’稱唿小人。”
一位束發,頭戴青色逍遙巾,外貌樸實,身穿黑色長衫,束著褐色布腰帶,黑色鑲毛邊棉鞋的男子說道:“各位誥命娘子,小人是教坊司副末色祝文。因小人今日做男仆打扮,小人的搭檔會在戲中用‘祝蒼頭’稱唿小人。”
不一會兒,垂拱殿外有內侍繼續報時說道:“申時八刻。”
孫參軍說道:“祝蒼頭,你可知去年壽聖節為何天冷?”
祝副末迴道:“因為韓相公來了。”所有外命婦拍手稱讚。
孫參軍問道:“祝蒼頭,今年韓相公在此,為何今日壽聖節天氣暖和一些?”
祝副末迴道:“因為韓計相來了。”很多外命婦拍手稱讚。
祝副末問道:“孫竹竿,你可知汴京哪裏最臭?”
孫參軍迴道:“郊外的糞地?”
祝副末迴道:“錯,當是禦史台!”
孫參軍問道:“祝蒼頭作何解釋?”
祝副末迴道:“陛下的筆墨叫禦筆,陛下的車駕叫禦駕,陛下出行的街道叫禦街,陛下的賞賜叫禦賜。人們皆知陛下是真龍天子,龍是一種龐大的動物,那麽陛下的如廁地點,自然就是最臭的。”所有外命婦拍手稱讚。
祝副末問道:“孫竹竿,何地鹽多?”
孫參軍迴道:“鹽田。”
祝副末迴道:“錯!當時集賢殿鹽多。”很多外命婦拍手稱讚。
祝副末又問道:“聽聞嶺南冬季也有蚊子出沒,若是在皇宮,何地蚊子多?”
孫參軍迴道:“草叢蚊子多。”
祝副末迴道:“錯!當是觀文殿蚊子多。”所有外命婦拍手稱讚……
趙顥走進禮房,他問道:“皇姐,今日有幾人得請柬?”
晴柔起身,雙手拿起四封請柬,她走向帷幕,雙手遞出請柬迴道:“今日有四人得請柬。”
趙顥雙手接過請柬,放進衣袖輕聲說道:“本王即刻讓潘氏與藥氏先迴宮。”
禮房外,趙顥走向隔壁房間說道:“潘氏,藥氏請先到太常院門口等候皇宮車駕。”
潘器先與藥鬆年齊聲迴道:“諾諾。”
不一會兒,趙顥又說道:“恭喜郭氏,王氏,程氏,慕容氏參加元宵宴會談話。”
郭若謙,王師約,程籍,慕容澄澈迴道:“諾諾。”
趙顥陸續將請柬分發給四位郎君。
趙顥說道:“請你們到太常院門口等候皇宮車駕。”
四位郎君齊聲迴道:“諾諾。”
四位郎君離開後,趙顥進禮房說道:“皇姐,福嘉皇妹近幾日總是躲著本王,譬如今日父皇安排她在禮房奏樂,她偏去了鼓樓奏樂。可是因為本王除夕在王府看書守歲,不願進宮與她看儺戲,她與本王賭氣呢?勞煩皇姐幫忙問問,本王就先告退了。”
晴柔抱著“湯婆子”迴道:“好。”
趙顥離開禮房後,活潑可愛,玉麵紅唇的趙福嘉頭戴鳳紋暖帽,畫了淡妝,耳簪黃牡丹和紅色太平瑞聖花,身穿紫色雲錦織金圓領袍走向禮房。
趙福嘉進了禮房後,順手拿起桌上的一個“湯婆子”抱在手裏,晴柔好奇問道:“福嘉,你怎麽作這身打扮,父皇知道嗎?”
趙福嘉說道:“昨日小女子在皇後娘娘的寢殿歇息,小女子說明日要在太常院奏樂,穿禮服不太方便,父皇便準許小女子帶暖帽,穿圓領袍。”
趙福嘉又說道:“皇姐,方才小女子瞧著皇兄已經離開了,皇姐可要去如廁?”
晴柔迴道:“小女子不去,你要去嗎?”
趙福嘉說道:“小女子也不去。”
晴柔問道:“對了,福嘉,小女子問你一件事,東陽郡王說你是否因為他在看書守歲,沒有進宮與你看儺戲生氣?”
趙福嘉笑道:“不是。昨日皇後娘娘說起除夕‘照虛耗’的事情,小女子莫名想到潁王與東陽郡王的名字,心裏極力忍笑。今日小女子不願意與皇兄見麵,也是因為忍笑的緣由。”
趙福嘉又說道:“皇姐,小女子今晚可否與你同住?小女子聽父皇說,皇姐的青木閣存放了六位準駙馬人選的福田院講學內容,小女子也想看看。”
晴柔迴道:“好。”
趙福嘉又說道:“皇姐,咱們的女使都在太常院偏室候著,咱們也起身迴宮吧。”
晴柔說道:“好。”
垂拱殿棚子下,一些比較年老的外命婦坐在藤墩上聊天。
頭戴鵪鶉花釵冠,身穿翟衣,腰上佩戴兩條綠綬帶的牛大娘問道:“奴家冬日蓋了兩床棉被,夜裏仍是有些冷,你們可否說說冬日蓋什麽被子暖和呢?”
頭戴畫眉花釵冠,身穿翟衣,腰上佩戴一條雲錦紫綬帶的鄭大娘迴道:“冬日蓋羊毛被暖和。”
其他外命婦迴道:“羊毛被比較厚重,不易清洗,冬日蓋鵝毛被暖和。”
身上背著藤杖的外命婦迴道:“奴家認為冬日蓋駱駝毛被暖和。”
其他外命婦說道:“奴家方才在鼓樓聽報時,奴家聽一些地方外命婦說,江浙一些富庶州縣,誥命娘子冬日禮服夾了兔毛,奴家聽聞兔毛衣裳比羊毛衣裳暖和,想必兔毛被蓋著也暖和。”
後苑假山下,於惜頭戴六根黃金牡丹花發釵,頭簪兩朵紅牡丹,畫了淡妝,身穿白羅上襦,青羅及膝對襟衫,紅羅夾兔毛褙子,紅羅牡丹紋夾兔毛大袖衫,紅羅夾兔毛裙子,紅色宋錦翹頭履,青色腰帶,腰上佩戴一個銅佩。
於惜自言自語:“方才在鍾樓棚子下瞧見了那位沈家婦人與孟哥哥說話,想必她又二婚了,聽聞後苑那些穿翟衣的外命婦,都是京官的家屬,就讓她們都看看沈家婦人的笑話。”
說罷,於惜捏著鼻子說道:“沈家婦人二婚啦。”說完,她悄悄地轉身離開。
後苑盛放的紅梅與黃梅錯落有致,四品外命婦沈素娘與一些年輕的外命婦在附近賞梅,沈素娘說道:“何人在此地搬弄口舌?”
頭戴麻雀花釵冠,身穿翟衣,腰上佩戴綠色綬帶命婦說道:“那地方四品外命婦行蹤可疑,方才咱們賞梅時並未瞧見過她。”
另一位同樣打扮的五品外命婦說道:“素娘,咱們要不要跟過去看看?”
沈素娘說道:“不必了,因為奴家官人支持濮安懿王‘皇考’的稱唿,奴家官人就跟很多官員結仇了,他們挑不出官人的毛病,就將奴家的私事講出來,真是小人做派。”
我們和羅婆婆說了一會兒話以後,我和言律又迴到了鍾樓。
鍾樓棚子下坐著一些頭戴黑色展腳襆頭,身穿紫色官服的官員。
有的官員說道:“官人,下官方才在如廁,文德殿那兩句賀壽聯是何人所選的呢?”
有的官員迴道:“下官聽紫宸殿的官員說,文德殿的賀壽聯是皇後娘娘所選。”
我問道:“良人,那些穿官服的官員是下午表演《調笑百官》的人嗎?”
言律迴道:“不是。他們是地方官員。”
言律起身,我也起身,言律向坐著的官員們作揖,我也作揖,官員們起身作揖迴禮,言律問道:“官人,下官方才聽你們說起文德殿的賀壽聯,那兩句賀壽聯官人可還記得字句?”
有位外貌樸實的官員迴道:“下官記得,那兩句賀壽聯是‘宮殿參差列九重,祥雲瑞氣捧階濃’。”
言律從衣袖裏掏出貼著紅紙的笏板和一支鉛筆,記錄下詩詞內容。
官員問道:“小官人是喜歡收集賀壽聯嗎?”
言律迴道:“下官妹妹對皇宮的賀壽聯感興趣,下官是為妹妹記錄的。”
言律記完詩句後,收好了笏板和鉛筆。
偏僻的皇宮行道內,於惜雙手抱臂,自言自語:“如何讓孟哥哥自願拔下幾根頭發呢?做假髻?好像不太合理。”不一會兒,於惜說道:“對了,做藥引,找這個借口向孟哥哥討要他幾根頭發,他還會覺得奴家是很孝順的人。”
遠處,兩位留著雙丫髻的內侍拿著掃帚清掃行道上的落葉,一位小內侍說道:“奴婢方才聽官員說,歐陽公與教坊司的樂人調琴,歐陽公真是了不得啊。”
另一位小內侍說道:“歐陽公在哪裏調琴呢?”
小內侍迴道:“聽說歐陽公在鍾樓調琴呢。奴婢從未見過歐陽公,咱們把掃帚放在無人的小道處,一起去鍾樓看看。”
另一位小內侍迴道:“諾。”
一位頭戴黑色展腳襆頭,身穿紅色官服的官員走來說道:“鼓樓那邊的內侍說此時是申時一刻,文德殿走廊下的菜單已經張貼好了,咱們去看看今晚吃什麽吧。”
“諾諾。”部分官員迴道。
我說道:“良人,咱們也早些迴殿吧。”
言律迴道:“好。”
紫宸殿棚子下。
頭戴兩梁冠,身穿朝服,腰上佩戴銅佩和綠色綬帶,任職秘書少卿,兼任的史館檢討的呂夏卿問道:“周同知,今年陛下午宴的曲子叫什麽呢?聽上去似乎與往年午宴的《齊天樂》不同。”
周孟陽迴道:“今日午宴的曲子是《長壽樂》。”
頭戴三梁冠,身穿朝服,腰上佩銅佩,一條綠色綬帶的殿中丞,兼任洛苑副使,兼任環慶路都監的種診問道:“陳同判,今日禦史台送官家黃金秤,你們刑部送官家獬豸擺件,莫不是你們賀壽禮送錯了?你們刑部官員,曆來喜歡送官家黃金秤。”
頭戴兩梁冠,麵色沉穩,上唇留著短胡子,身穿朝服,腰上佩戴銅佩和綠色綬帶的同判刑部兼任實錄院檢討官陳繹迴道:“種中丞,咱們刑部與禦史台並未送錯賀壽禮。雖然禦史台官員朝會戴獬豸冠,但是司法公正,並非是禦史台獨有的製度,刑部也是司法公正的部門。”
陳繹問道:“種中丞,咱們刑部官員鮮少參加朝會,聽聞你生於武將之家,之前你兼任見習都團練使,其他官員說你見習三月便可獲得實職,為何你在見習二月後,就向官家申請兼任品級低的武職呢?”
種診說道:“父親身故前,曾囑咐過下官與兄弟,若有朝一日官家委任種家人做武官,需要從低級的武職開始積累經驗,不要辜負官家的信任。”
宋春妝走向呂希純問道:“郎君可知韓相公所在呢?奴家找了好久都沒瞧見韓相公。”
呂希純迴道:“今日午宴結束後,契丹使者對官家說,他想學習國朝八段錦,官家就讓文樞密在集英殿外教授契丹使者文八段,官家吩咐韓相公邀請其他國外使者一同觀看。下官一直沒有瞧見韓相公迴紫宸殿,韓相公此刻應當在集英殿外。”
宋春妝迴道:“奴家知道了。坊間都說太和樓小廝藥氏是大宋準駙馬人選,韓相公曾對藥氏行過契丹禮,奴家正要去集英殿問問韓相公緣由呢。”
呂希純說道:“此事純屬造謠。今日入宮前,很多官員都在向韓相公詢問此事,韓相公迴答說,那時他新買的襪子係帶有些鬆,若是直接蹲在地上係襪子,有失禮儀,他便模仿契丹使者的跪拜禮係襪子。”
宋春妝迴道:“原來如此。”
廁所前。
留著白胡子,眼神犀利,頭戴獬豸冠,身穿朝服,腰上佩戴銅佩和綠綬帶的禦史中丞彭思永拄著鳩首杖說道:“之奇,方才你幫下官拿鳩首杖,真是勞煩你了,下官明日想到你家中坐坐,你可得空。”
蔣之奇迴道:“下官得空。”
彭思永繼續說道:“下官要說的話,婦人可聽不得,還望到時你知會你的家人一聲。”
蔣之奇迴道:“唯唯。”
徐尚儀今日的服飾與常尚儀一樣,她們的腰上增加了搖鈴。
文官外命婦站在垂拱殿左側,武官外命婦站在垂拱殿右側。
常尚儀與徐尚儀同時說道:“各位誥命娘子,方才的飲食禮儀已經講完。今日晚宴的看盤同中午一樣,是一盤紅心蘿卜雕花牡丹,每位誥命娘子的席桌上增加了一張百戲單,今日有九場百戲,伶人行禮後,各位誥命娘子要起身行禮,行禮後便可坐下,各位誥命娘子請作應答。”
“俞。”我們所有文官外命婦迴道。
徐尚儀說道:“第一場百戲結束後,宮人會上兩次菜,今日上菜次數統共是十八次。今日官家準許各位誥命娘子在看百戲時用餐,各位誥命娘子請作應答。”
“俞。”所有武官外命婦迴道。
常尚儀說道:“今日若有好看的百戲,各位誥命娘子不得在殿內放聲大笑,拍手稱讚便是,各位誥命娘子請作應答。”
“俞。”我們所有文官外命婦迴道。
垂拱殿外有六位內侍報時說道:“申時七刻。”
常尚儀與徐尚儀同時說道:“各位誥命娘子請入席。”
殿外走廊的空地上擺放著兩座屏風,屏風上貼著紅紙,紙上寫著今日的菜名。
地上鋪著紅氈,牆上掛著紅色的萬字結,壽字結,紫色的吉祥結,如意結,龜結,今日垂拱殿偏殿的席位是一人一席,偏殿內燈火通明。
我與其他誥命娘子此時已經入座。長桌上鋪著紅色牡丹紋紅色,桌上放著一張紅色的百戲單,一盤雕花牡丹。
我瞧著百戲單,《調笑百官》是咱們外命婦看的第一場百戲。
兩位男子走進垂拱殿偏殿內,一位男子背後背著一根細長的竹竿,竹竿頂部裝飾一縷紅色的流蘇。
他們站好後,向我們行禮,我們作揖迴禮,禮畢,我們各自坐下。
一位頭戴唐朝樣式襆頭,麵容圓潤,身穿綠色及膝圓領袍,烏皮靴,雙手抱著一根細長竹竿的男子走進殿內,他說道:“各位誥命娘子,小人是教坊司參軍色孫演。此物是‘竹竿子’,小人的搭檔會在戲中用‘孫竹竿’稱唿小人。”
一位束發,頭戴青色逍遙巾,外貌樸實,身穿黑色長衫,束著褐色布腰帶,黑色鑲毛邊棉鞋的男子說道:“各位誥命娘子,小人是教坊司副末色祝文。因小人今日做男仆打扮,小人的搭檔會在戲中用‘祝蒼頭’稱唿小人。”
不一會兒,垂拱殿外有內侍繼續報時說道:“申時八刻。”
孫參軍說道:“祝蒼頭,你可知去年壽聖節為何天冷?”
祝副末迴道:“因為韓相公來了。”所有外命婦拍手稱讚。
孫參軍問道:“祝蒼頭,今年韓相公在此,為何今日壽聖節天氣暖和一些?”
祝副末迴道:“因為韓計相來了。”很多外命婦拍手稱讚。
祝副末問道:“孫竹竿,你可知汴京哪裏最臭?”
孫參軍迴道:“郊外的糞地?”
祝副末迴道:“錯,當是禦史台!”
孫參軍問道:“祝蒼頭作何解釋?”
祝副末迴道:“陛下的筆墨叫禦筆,陛下的車駕叫禦駕,陛下出行的街道叫禦街,陛下的賞賜叫禦賜。人們皆知陛下是真龍天子,龍是一種龐大的動物,那麽陛下的如廁地點,自然就是最臭的。”所有外命婦拍手稱讚。
祝副末問道:“孫竹竿,何地鹽多?”
孫參軍迴道:“鹽田。”
祝副末迴道:“錯!當時集賢殿鹽多。”很多外命婦拍手稱讚。
祝副末又問道:“聽聞嶺南冬季也有蚊子出沒,若是在皇宮,何地蚊子多?”
孫參軍迴道:“草叢蚊子多。”
祝副末迴道:“錯!當是觀文殿蚊子多。”所有外命婦拍手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