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按敏敏的要求,給她洗了個花瓣澡,洗完澡後,敏敏很快便入睡了。天空碧藍,院子的花草樹木生機勃勃。早上我起來的時候,發現敏敏已經不在房間了。廳堂的桌上,放著茶瓶,茶水。
“娘,你看見敏敏了嗎?”我向娘的房間走去,娘也不在家。
“阿爹,敏敏和娘去了哪裏呢?”看到阿爹從書房走出來,還未洗漱的我急忙問道。
“你娘帶敏敏去吃分茶了,我們的早飯她們一會兒帶過來。”頭戴黑色無腳襆頭,穿著黑色圓領短衫,灰色褲子,烏皮靴的阿爹說。
我聽完,便去洗漱了,洗漱完,我又在房間裏畫了“眼影妝”,因為我覺得這個妝很方便。我梳著“雙螺髻”,頭戴好看的發簪,穿著藕粉色交領上襦,綠色半臂,丁香色銷金裙子。
化完妝,娘和敏敏帶了分茶和羊肉餅迴來,敏敏向我和阿爹作揖,我們作揖迴禮,我和阿爹在桌前吃早飯。娘挽著頭發,畫著淡妝,脖子和耳邊戴著白色葫蘆玉墜,穿著暗紫色抹胸,褐色鑲白邊短褙子,綠色裙子。
敏敏梳著可愛的發髻,頭上裝飾著黃色珍珠發帶,穿著第一次在我家留宿時的衣裳,淡橘色圓領短衫,淡綠色裙子,身上佩著香袋。娘昨天打算給敏敏買新衣裳,敏敏說不用破費。
我吃的分茶,圖案是一隻小狗,阿爹的分茶,圖案是一頭公象。阿爹吃完分茶,向我們作揖道別,出門守鋪子。
“娘,我今天是不是起晚了?”我問娘,娘笑著說:“是我和敏敏今天起得早,早上我是打算叫醒你的,敏敏說讓你多睡一會兒。”
“清容姐姐,你今天的分茶圖案,是我給你選的哦,薑大娘說你是屬狗的。”敏敏說道。
“謝謝敏敏。”我說道。
“不客氣。”敏敏咧嘴笑。
“敏敏,你的屬相是什麽呢?”我好奇問道。
敏敏簡單模仿了一下公雞打鳴的聲音:“咯咯咯。”
“清容姐姐,我早上吃的分茶圖案是一隻貓熊呢。”敏敏高興極了。
“敏敏的分茶圖案真是太可愛了。”我欣喜地說。
“敏敏一開始都舍不得吃,圖案消散之後,敏敏才吃的。”娘說。
“娘,你的分茶圖案是什麽?”我問。
“一頭母象。”娘說。
娘說完,門外響起敲門聲。
“這麽早,會是誰呢?”娘很疑惑。
“會不會是我哥哥來了。”敏敏說完,便走向門口。
“早上好,下官是戶曹參軍公孫皓,今天前來查戶,請你們出示一下沈家的戶帖。”頭戴黑色垂腳襆頭,身穿綠色官服,腰間束著鑲銀的革帶,革帶上打了兩個孔,腰上掛著一個竹筒和木牌的官員向我們作揖,我們作揖迴禮,敏敏行了“叉手禮”。官員低著頭,從竹筒裏拿出一本冊子,官員左手拿著冊子,右手翻閱著冊子。我看著官員的模樣很熟悉,一時想不起在哪裏見過。
“早上好。”我和娘齊聲說道。
“小官人,我怎麽從來沒有見過你呢,你是新上任的官員嗎?”娘問。
“大娘,下官原來管轄查詢汴京其他街道的戶籍,今年換了管轄範圍。”公孫司戶說。
“小官人稍等,我去找找戶帖。”說完,娘進了房間找戶帖。戶帖裏記錄了我家的田產,房屋,人口,住宅住址。
雖然我家是三口人,但是戶帖上隻記錄了阿爹一人,大宋律法規定,普通女子不入戶籍。若有女子既沒有丈夫,也沒有兒子,便可以單獨入女戶。聽娘說,鄰居王大娘,就是入的女戶,王大娘的丈夫已過世,她有個二十五歲的女兒,五年前嫁到了洛陽。
“公孫哥哥早上好。”敏敏對官員打招唿。聽到敏敏的招唿,我才記起他之前參加過辯論比賽。
公孫司戶合上冊子,把冊子卷起來放迴竹筒裏,蹲下身子對敏敏說:“早上好,敏敏,你哥哥也住在這裏嗎?”
“哥哥住在客棧,中午前會過來接我。”敏敏說。
公孫司戶又站起來對我說:“小娘子,下官是孟郎的朋友。”原來他是孟哥哥的朋友,我不知道如何迴答,便向他點點頭,我拿著茶瓶,準備給他泡盞熱茶,他衝我擺擺手。
娘把戶帖拿給公孫司戶,公孫司戶又重新從竹筒裏拿出冊子,他打開冊子,對著戶帖翻看。
“清容,戶曹參軍的簡稱是戶曹吧?朝廷每三年查一次戶帖,我都不記得查戶官員的職位簡稱了。”娘問道。
“娘,以前查戶的官員說,他們的官職簡稱叫‘司戶’。”我迴道。
“大娘,每三年查一次戶,那是以前的詔令了,官家今年下達口諭,以後戶帖每年一查。”公孫司戶說。
“請問你們是戶主沈觀的親屬嗎?”公孫司戶問。
“老婦是沈觀的妻子,薑大娘。”娘接著說。
“民女是沈觀的女兒,民女叫沈清容。”我說。看到公孫司戶方才和敏敏交談,我猜測公孫司戶可能記不起我叫什麽,所以我主動報上我的名字。
“薑大娘,你們家裏最近有添丁進口嗎?”公孫司戶問。
“沒有。”娘迴答。
“小官人,你的姓氏是單姓還是複姓呢?”娘問道。
“薑大娘,下官的姓氏是複姓。”公孫司戶迴道。
不一會兒,公孫司戶合上冊子,把戶帖還給娘,說:“薑大娘,戶帖查完了。”娘接過戶帖後,立刻把戶帖放到家裏,公孫司戶準備離開的時候,束發,戴玉冠,手上提著一籃子櫻桃,穿著褐色圓領織錦長袍的孟哥哥進門了。孟哥哥放下竹籃,和我們互相作揖。我發現公孫司戶的身高比孟哥哥矮一個額頭。
孟哥哥把竹籃遞給娘說道:“薑大娘,這是晚生在路上順路買的水果。”
娘接過竹籃說道:“言律,清容挺喜歡吃櫻桃。”
娘又說道:“言律,在我們家說話,自稱不用那麽講禮,隨意些就好。”
孟哥哥迴道:“唯。”
“子定,我之前收到你的書信說,你要在汴京待一段日子,你怎麽不來我家坐坐呢?”公孫司戶問。
“我兩天前在你宅子投過名刺,說要拜訪,你都還沒迴複。”孟哥哥說。
“這幾天我在查戶,還沒來得及看名刺,我的錯,要不咱們今天中午聚一聚。”公孫司戶說。
“諾。”孟哥哥說。
公孫司戶說道:“薑大娘,沈娘子,我跟子定是朋友,今天中午你們一家人可以來我家吃個午飯嗎?”
娘迴道:“公孫司戶,不好意思,我要給我家郎君準備午飯,下午我們和鄰居還要去開寶寺燒香。”對於不太熟識,上門查戶的官員,坊間百姓通常按官員姓氏加上職位或者職位簡稱尊稱他們。
公孫司戶問道:“沈娘子,那你呢?”我不知道該不該去,表情有點猶豫,敏敏在我身邊說:“清容姐姐,去嘛。”我就答應了。
“公孫兄,你和清容認識?”孟哥哥問。
“辯論比賽見過。”公孫司戶說。
“子定,你們可以先過去,我住在舊封丘門,如果你找不到路的話,可以向行人打聽。我還要繼續查戶,我先告辭了。”公孫司戶又說道。
孟哥哥問道:“公孫兄,你家人今天在家嗎?”
公孫司戶迴道:“我爹娘今天去洛陽遊玩了,家裏隻有娘子在家。”公孫司戶說完,和我們互相作揖道別。
孟哥哥說完,從衣袖裏拿東西,不一會兒,他把一個天青色的陶瓷小罐子雙手遞給我。
我雙手接過小罐子,拿在手裏一看,上麵刻著“眼藥膏”這三個字。
我有點疑惑地說:“孟哥哥,這是給敏敏的嗎?”
“不是,給你的。”孟哥哥說。
敏敏抬起頭,問:“清容姐姐,這是什麽啊?”
“眼藥膏。”我答。
“孟哥哥,你給我眼藥膏做什麽呢?”我很疑惑。
“昨天在金明池,我看你眼睛四周顏色泛紅,醫館大夫說你這種症狀,可能是眼睛有外傷。”孟哥哥解釋說。
“我眼睛沒有外傷啊。”我說。
“你今天眼睛四周到沒有昨天那麽泛紅了。”孟哥哥看著我的眼睛說,我隨即反應過來,他說的是我的“眼影妝”,我用手指從眼睛周圍抹下一層粉,笑著說:“孟哥哥,你說的是這種紅嗎?這是我塗在眼角周圍的淺粉色脂粉。昨天脂粉塗了好幾層,所以顏色比較泛紅,今天隻塗了一層,顏色就沒有昨天那麽紅了。我的眼睛沒有受傷,多謝孟哥哥關心。”
“你沒事就好。”孟哥哥說。“我擔心了一晚上。”孟哥哥小聲說。我有點開心,不過他家裏有人行醫,那他是在關心病情還是在關心我呢,我在心裏想。
“哥哥不懂化妝。”敏敏笑嘻嘻地對孟哥哥說。
我們和娘作揖道別後,孟哥哥說道:“清容,公孫兄表字‘皓’,表示明亮的那個字。因為他比我們年長,所以你可以跟我一樣,稱唿他一聲‘公孫兄’。”
我迴道:“好。”
孟哥哥又問:“清容,你知道去那裏的方向嗎?”
我搖搖頭迴道:“我平時很少去那邊。”
孟哥哥走在前麵,偶爾問路,敏敏拉著我的手,在後麵同行。在巷子裏走著,一路上, 孟哥哥逢著吃食的店鋪,就去向店家作揖,買東西,他買了米酒,水果,熟食。買完食物沒多久,就到了“公孫宅”。嶄新的大門十分寬敞,門上掛著桃符。
提著兩個竹籃的孟哥哥主動敲門,上官思甜開了門,我們互相行禮。孟哥哥把竹籃雙手遞給上官思甜,上官思甜雙手接物,客氣地說:“謝謝你們買的東西。”她梳著“寶髻”,頭戴發簪,還未化妝,穿著白色上襦,橘色半臂,淡綠色裙子,腰間佩著“合歡帶”,腰上掛著一條紅色的同心結。
孟哥哥說:“不客氣。”
“你們快進來坐。”上官思甜招唿著我們。一進門,我就看到他們宅子裏種著三棵桑樹。進了廳堂,桌上放著茶盞,茶瓶,茶罐,糕點,橘子。上官思甜給我們倒茶,茶瓶裏隻倒出一碗涼水,水裏的茶葉沒有衝泡開。上官思甜尷尬地說道:“不好意思,我早上起晚了,還沒燒水,等下郎君迴來了,我們去外麵吃吧,我先去廚房燒水了。”上官思甜拿著茶瓶進了廚房。
“沒關係,我們是臨時過來的。”孟哥哥說。
就座後,我小聲對孟哥哥說:“孟哥哥,之前我在辯論社比賽見她和公孫兄,沒想到他們是夫妻!”
孟哥哥說:“他們成婚沒多久,上元節我帶著敏敏來汴京的時候,就是來參加他們的婚禮的。”
“那我在瓦舍偶遇你的時候,是不是也是他們請你們看戲呢?”我問。
“是的。”孟哥哥說。
“當時你怎麽沒和敏敏隨行呢?”我問。
“敏敏看戲前茶水喝多了,要去茅廁,上官娘子帶她去找地方。”孟哥哥說。
“孟哥哥,你和公孫兄,是怎麽認識的呢?”我問。
“公孫兄曾經到揚州遊玩,我們在一場蹴鞠比賽裏認識的。”孟哥哥說。
上官思甜泡好茶,對我誇讚說:“沈娘子那次辯論賽的舉例真是很充分,聽人說,書墨的紙上隻寫了一個例子,你又加了一個例子進行辯論。”
“花影當時說了兩個例子,我以為我也要說兩個例子。”我說。
“清容姐姐,你不是去觀看比賽嗎?”敏敏問。
“原本我是去看比賽的,有人臨時無法參賽,我就被召南推薦參加比賽了。”我說道。
“沈娘子,你畫的是什麽妝,很好看,我想學。”上官思甜真誠地說。
“眼影妝,把胭脂和珍珠粉調和在一起,抹在眼睛四周,就行了。”我說。
“思甜姐姐,我上元節來的時候,桑樹還沒開花,現在已經結果了,好多呀。”敏敏指著樹上的桑果說。
“敏敏,我們吃完飯就迴來摘桑果好不好?”上官思甜說,敏敏點頭。
“思甜,我查戶迴來了,中午我們可以在家裏吃,你早上買菜了嗎?”公孫皓問。
“還沒,有客來了,我們去外麵的酒樓或者食店吃飯吧。”上官思甜說。
“好,那我先把這本冊子放著。”公孫皓取下竹筒,放進房間後,上官思甜幫公孫皓整理了一下衣袍,公孫皓摸了摸她的頭,和我們商量著去哪裏吃飯。
“郎君,你怎麽老是喜歡摸我頭啊?與你相戀時,你就喜歡摸我頭,成婚後,你還是這樣。”上官思甜仰頭問公孫皓。
“關心你。”公孫皓說完,低頭吻了一下上官思甜的額頭。
“咱們去這附近新開的酒樓可好,我前兩天買菜路過那裏,門前的小廝吆喝說開業這幾天,吃飯有優惠呢。”上官思甜提議。得到大家一致同意後,上官思甜用水盆打了水,盥洗後,我們起身出了大門,公孫皓鎖好門,公孫皓和上官思甜走在前麵,孟哥哥讓我和敏敏走在中間,他走在最後,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悠樓”。
“悠樓”牌匾前,有一道用彩布,鮮花,流蘇裝飾的,有兩層樓高的木製的拱形門,門的左右兩邊設有屏風,屏風上掛起比較長的白紙,紙上寫了大字,左邊寫的是“品一品玉盤珍饈”,右邊寫的是“見四方親朋好友”,屏風前放著木桌,木桌上放著兩盆青翠欲滴的迎客鬆的盆栽。
門前有位頭戴紅色山穀巾,畫著“佛妝”,身穿白色抹胸,紅色褙子,黑色裙子的老婦人向我們作揖,老婦人說:“歡迎客官來酒樓吃飯。”我們作揖迴禮。
“哥哥姐姐,這屏風上寫的什麽字呢?”敏敏問我們。
“品一品,玉盤珍饈,見四方,親朋好友。”上官思甜和公孫皓異口同聲地說。
“品,一品,玉盤珍饈,見,四方,親朋好友。”我和孟哥哥異口同聲地說。
“到底是哪種讀法呢?”敏敏問。
“我想了一下,你哥哥和清容姐姐的讀法是對的。”公孫皓說。
“我也讚同他們的讀法。”上官思甜說。
“我還納悶,‘品一品’怎麽不是對‘會一會’或者‘聚一聚’,原來是另外的讀法。”我們身後有食客說。
“‘一品’這個詞語用得好,做官有九個品級,最高的是一品,最低的九品,這裏用‘一品’這個詞,說的是食材上乘,‘品,一品,玉盤珍饈’,意思是店家讓我們這些食客品嚐一流的美食,‘四方’這個詞也用的妙,‘四方’表麵形容的是桌子的外形,桌子的四個方位,東,南,西,北,實際上形容的是各個地方的來客,‘見,四方,親朋好友’意思是見到五湖四海的親戚朋友。”公孫皓說。
“這宣傳口號寫得真好。”上官思甜誇讚說。
“悠樓”一共有三層,每層樓都有梳著好看的發髻,用珍珠發帶裝飾頭發,畫了淡妝,身穿淡紫色印花交領上襦,紅色印花裙子,身披白色披帛,手上戴著牛角義甲的歌姬抱著琵琶彈唱,曲聲動聽,雖然還沒有到飯點,但是因為這幾天剛營業,所以食客還是挺多的。
我們進了店,看到沒有雅間的一樓坐滿了食客,頭戴綠色幅巾,穿著褐色短衫,黑色褲子,布鞋的小廝向我們作揖,我們迴了“叉手禮”後,公孫皓問小廝:“大伯,二樓和三樓有空位嗎?”
小廝說:“隻有三樓有位置,各位客官請隨我來。”經過有雅間的二樓後,我們在三樓的一間雅間按男女長幼順序相對而坐。小廝從衣袖裏掏出菜單,放到桌上。這個桌子可以坐八個人。
公孫皓把菜單遞給我們,讓我們每人點一道菜,敏敏不識字,小廝就唱著歌報菜名。點完菜後,公孫皓和上官思甜又加了幾道菜。菜品還未上桌,有小廝送來茶水還有一盤切好的甜瓜,一盤甜瓜籽,他放下菜,向我們作揖,我們也作揖迴禮。
小廝熱情地說:“桌上的食物是免費贈送給各位客官的,如果你們要加菜之類的,喚我一聲‘大伯’就行了。”他說完,便離開了,大家就開始聊天。公孫皓單獨坐在與房門相對的座位上,孟哥哥單獨坐在公孫皓左側,上官思甜單獨坐在公孫皓右側,我和敏敏並排坐在另一側。
“郎君,上次你隨我參加辯論比賽,比賽前你是不是去蹴鞠了?”上官思甜問。
“不是蹴鞠,是練武術,我加入了‘武術社’,當時穿著統一的武術衣裳,練完武術就過來比賽了。”公孫皓說。
“你學武術做什麽?你有空的話,還不如多陪陪我。”上官思甜有點不滿地說。
“思甜,我學武術,是想保護你。”公孫皓寵溺地說。
“我還以為你與我成婚後,就忽視我了。”上官思甜的氣消了。
“武術社的社長隻教了我們一些簡單的招式,你要是想學的話,我可以教你。”公孫皓說。
“好。”上官思甜說。
“子定,我和思甜成婚那天,怎麽沒見你帶著沈娘子隨行啊?”公孫皓問。
“上元節的時候,我們還沒不認識,三月我們才聯係上,她爹和我爹都是朋友。”孟哥哥說。
大伯把八道菜端到桌上,便離開了,桌上除了擺放著白色陶瓷的箸筒,渣鬥,止箸以外,還有個竹筒,我拿起竹筒一看,裏麵有拇指寬的竹簽,上麵都刻著字,我對大家說:“這個竹筒應該是用來行酒令的。”
“不如我們吃飯後行令飲酒,玩幾局。”孟哥哥提議說。
“稍等,我去買酒。”上官思甜準備起身。
“娘子,你不用去買,我帶了子定今天買的酒。”公孫皓從衣袖裏拿出一個小酒囊。
公孫皓問道:“子定,這是什麽酒?”
孟哥哥迴道:“米酒。”
“我們玩三局吧,遊戲完了你們去我家吃桑葚。”公孫皓建議說。大家都表示同意。
孟哥哥夾菜的時候,上官思甜問:“子定,你褙子袖口上的柳枝是誰繡的,這般精致。”孟哥哥看了我一眼說:“清容繡的。”上官思甜向公孫皓使了個眼色,偷偷笑著,我有點不知所措。
吃完飯後,桌上剩的菜很少,上官思甜擺好酒杯,說:“我們開始吧。”
敏敏對我說:“清容姐姐,這是什麽遊戲啊,我以前沒有玩過。”
“你從竹筒裏搖出一根竹簽,竹簽上麵會有字,你要是符合字上的情況的話,你就飲一杯酒。”我解釋著。
“那清容姐姐到時候可以幫我念字嗎?”敏敏問。
“好。”我說。
“誰先開始呢?”上官思甜問。
“子定,你先來吧,我覺得為了公平起見,誰搖出竹簽,旁邊的人可以念一下竹簽上的字。”公孫皓說,我們對他的提議表示讚同。
孟哥哥搖著竹筒,掉落出一根竹簽,公孫皓念著字:“身高六尺者飲。”孟哥哥幹脆地喝了一杯酒。
公孫皓搖出竹簽,孟哥哥念著字:“年過二十五歲者飲。”公孫皓喝了杯酒,說:“我應該是這裏年齡最大的人。”
我小心翼翼地搖出竹簽,上官思甜念字:“會蹴鞠者飲。”我沒有飲酒。
上官思甜搖出竹簽,我念字:“曾經減肥者飲。”上官思甜喝了杯酒,扶著額說:“不知道誰刻的這些字,連我以前偷偷減肥的事情都暴露了。”
“思甜,為了健康,你別減肥了,你與我成婚的前一個月,每天隻吃兩頓飯,臉色都憔悴了。”公孫皓擔心地說。
“好。”上官思甜說。
敏敏搖竹簽,我念字:“有兄長者飲。”敏敏抿了一小口米酒,覺得好喝,她又把酒杯裏的米酒喝完了。
孟哥哥搖出竹簽,公孫皓念著字:“有意中人者飲。”公孫皓輕輕拍了拍孟哥哥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子定,你也老大不小了,有意中人的話,就趕緊告訴對方吧。希望有一天我和思甜能吃上你和你意中人的喜酒。”
孟哥哥紅著臉飲酒,飲酒前他好像看了我一眼,我的心跳得很快,隨即我把目光轉向桌上的酒杯。
敏敏走到孟哥哥旁邊,拉著孟哥哥的手說:“哥哥,你的意中人是誰啊?”孟哥哥沉默不語,隨後說:“敏敏,哥哥以後再告訴你。”敏敏點點頭。
公孫皓搖出竹簽,孟哥哥念著字:“喜買胭脂者飲。”公孫皓不飲酒。
我搖出竹簽,上官思甜念字:“從未戀愛者飲。”我喝了一杯酒,我感覺孟哥哥又在看我,我有點不好意思。
上官思甜搖出竹簽,我念字:“喜歡美食者飲。”上官思甜喝了杯酒,說:“一日三餐,誰不喜歡吃啊,我建議,這次大家都幹杯。”說完,上官思甜給大家添了一杯酒,我們舉杯相碰,一飲而盡。
敏敏搖竹簽,我念字:“愛玩者飲。”敏敏飲酒,說:“這酒甜甜的,真好喝。”
孟哥哥搖出竹簽,公孫皓念著字“體胖者飲。”孟哥哥不飲酒。
公孫皓搖出竹簽,孟哥哥念著字:“從不洗碗者飲。”公孫皓不飲酒。
我搖出竹簽,上官思甜念字:“家有柳樹者飲。”我喝了一杯酒。
上官思甜搖出竹簽,我念字:“膚色黑者飲。”上官思甜高興地說:“終於可以不喝酒了。”
敏敏搖竹簽,我念字:“養貓者飲。”敏敏眼睛緊緊盯著米酒,舔了下嘴巴,不飲酒。
遊戲結束,公孫皓讓大家先下樓,他單獨喊了大伯結賬。我們又走到“公孫宅”,準備摘桑葚了。
“娘,你看見敏敏了嗎?”我向娘的房間走去,娘也不在家。
“阿爹,敏敏和娘去了哪裏呢?”看到阿爹從書房走出來,還未洗漱的我急忙問道。
“你娘帶敏敏去吃分茶了,我們的早飯她們一會兒帶過來。”頭戴黑色無腳襆頭,穿著黑色圓領短衫,灰色褲子,烏皮靴的阿爹說。
我聽完,便去洗漱了,洗漱完,我又在房間裏畫了“眼影妝”,因為我覺得這個妝很方便。我梳著“雙螺髻”,頭戴好看的發簪,穿著藕粉色交領上襦,綠色半臂,丁香色銷金裙子。
化完妝,娘和敏敏帶了分茶和羊肉餅迴來,敏敏向我和阿爹作揖,我們作揖迴禮,我和阿爹在桌前吃早飯。娘挽著頭發,畫著淡妝,脖子和耳邊戴著白色葫蘆玉墜,穿著暗紫色抹胸,褐色鑲白邊短褙子,綠色裙子。
敏敏梳著可愛的發髻,頭上裝飾著黃色珍珠發帶,穿著第一次在我家留宿時的衣裳,淡橘色圓領短衫,淡綠色裙子,身上佩著香袋。娘昨天打算給敏敏買新衣裳,敏敏說不用破費。
我吃的分茶,圖案是一隻小狗,阿爹的分茶,圖案是一頭公象。阿爹吃完分茶,向我們作揖道別,出門守鋪子。
“娘,我今天是不是起晚了?”我問娘,娘笑著說:“是我和敏敏今天起得早,早上我是打算叫醒你的,敏敏說讓你多睡一會兒。”
“清容姐姐,你今天的分茶圖案,是我給你選的哦,薑大娘說你是屬狗的。”敏敏說道。
“謝謝敏敏。”我說道。
“不客氣。”敏敏咧嘴笑。
“敏敏,你的屬相是什麽呢?”我好奇問道。
敏敏簡單模仿了一下公雞打鳴的聲音:“咯咯咯。”
“清容姐姐,我早上吃的分茶圖案是一隻貓熊呢。”敏敏高興極了。
“敏敏的分茶圖案真是太可愛了。”我欣喜地說。
“敏敏一開始都舍不得吃,圖案消散之後,敏敏才吃的。”娘說。
“娘,你的分茶圖案是什麽?”我問。
“一頭母象。”娘說。
娘說完,門外響起敲門聲。
“這麽早,會是誰呢?”娘很疑惑。
“會不會是我哥哥來了。”敏敏說完,便走向門口。
“早上好,下官是戶曹參軍公孫皓,今天前來查戶,請你們出示一下沈家的戶帖。”頭戴黑色垂腳襆頭,身穿綠色官服,腰間束著鑲銀的革帶,革帶上打了兩個孔,腰上掛著一個竹筒和木牌的官員向我們作揖,我們作揖迴禮,敏敏行了“叉手禮”。官員低著頭,從竹筒裏拿出一本冊子,官員左手拿著冊子,右手翻閱著冊子。我看著官員的模樣很熟悉,一時想不起在哪裏見過。
“早上好。”我和娘齊聲說道。
“小官人,我怎麽從來沒有見過你呢,你是新上任的官員嗎?”娘問。
“大娘,下官原來管轄查詢汴京其他街道的戶籍,今年換了管轄範圍。”公孫司戶說。
“小官人稍等,我去找找戶帖。”說完,娘進了房間找戶帖。戶帖裏記錄了我家的田產,房屋,人口,住宅住址。
雖然我家是三口人,但是戶帖上隻記錄了阿爹一人,大宋律法規定,普通女子不入戶籍。若有女子既沒有丈夫,也沒有兒子,便可以單獨入女戶。聽娘說,鄰居王大娘,就是入的女戶,王大娘的丈夫已過世,她有個二十五歲的女兒,五年前嫁到了洛陽。
“公孫哥哥早上好。”敏敏對官員打招唿。聽到敏敏的招唿,我才記起他之前參加過辯論比賽。
公孫司戶合上冊子,把冊子卷起來放迴竹筒裏,蹲下身子對敏敏說:“早上好,敏敏,你哥哥也住在這裏嗎?”
“哥哥住在客棧,中午前會過來接我。”敏敏說。
公孫司戶又站起來對我說:“小娘子,下官是孟郎的朋友。”原來他是孟哥哥的朋友,我不知道如何迴答,便向他點點頭,我拿著茶瓶,準備給他泡盞熱茶,他衝我擺擺手。
娘把戶帖拿給公孫司戶,公孫司戶又重新從竹筒裏拿出冊子,他打開冊子,對著戶帖翻看。
“清容,戶曹參軍的簡稱是戶曹吧?朝廷每三年查一次戶帖,我都不記得查戶官員的職位簡稱了。”娘問道。
“娘,以前查戶的官員說,他們的官職簡稱叫‘司戶’。”我迴道。
“大娘,每三年查一次戶,那是以前的詔令了,官家今年下達口諭,以後戶帖每年一查。”公孫司戶說。
“請問你們是戶主沈觀的親屬嗎?”公孫司戶問。
“老婦是沈觀的妻子,薑大娘。”娘接著說。
“民女是沈觀的女兒,民女叫沈清容。”我說。看到公孫司戶方才和敏敏交談,我猜測公孫司戶可能記不起我叫什麽,所以我主動報上我的名字。
“薑大娘,你們家裏最近有添丁進口嗎?”公孫司戶問。
“沒有。”娘迴答。
“小官人,你的姓氏是單姓還是複姓呢?”娘問道。
“薑大娘,下官的姓氏是複姓。”公孫司戶迴道。
不一會兒,公孫司戶合上冊子,把戶帖還給娘,說:“薑大娘,戶帖查完了。”娘接過戶帖後,立刻把戶帖放到家裏,公孫司戶準備離開的時候,束發,戴玉冠,手上提著一籃子櫻桃,穿著褐色圓領織錦長袍的孟哥哥進門了。孟哥哥放下竹籃,和我們互相作揖。我發現公孫司戶的身高比孟哥哥矮一個額頭。
孟哥哥把竹籃遞給娘說道:“薑大娘,這是晚生在路上順路買的水果。”
娘接過竹籃說道:“言律,清容挺喜歡吃櫻桃。”
娘又說道:“言律,在我們家說話,自稱不用那麽講禮,隨意些就好。”
孟哥哥迴道:“唯。”
“子定,我之前收到你的書信說,你要在汴京待一段日子,你怎麽不來我家坐坐呢?”公孫司戶問。
“我兩天前在你宅子投過名刺,說要拜訪,你都還沒迴複。”孟哥哥說。
“這幾天我在查戶,還沒來得及看名刺,我的錯,要不咱們今天中午聚一聚。”公孫司戶說。
“諾。”孟哥哥說。
公孫司戶說道:“薑大娘,沈娘子,我跟子定是朋友,今天中午你們一家人可以來我家吃個午飯嗎?”
娘迴道:“公孫司戶,不好意思,我要給我家郎君準備午飯,下午我們和鄰居還要去開寶寺燒香。”對於不太熟識,上門查戶的官員,坊間百姓通常按官員姓氏加上職位或者職位簡稱尊稱他們。
公孫司戶問道:“沈娘子,那你呢?”我不知道該不該去,表情有點猶豫,敏敏在我身邊說:“清容姐姐,去嘛。”我就答應了。
“公孫兄,你和清容認識?”孟哥哥問。
“辯論比賽見過。”公孫司戶說。
“子定,你們可以先過去,我住在舊封丘門,如果你找不到路的話,可以向行人打聽。我還要繼續查戶,我先告辭了。”公孫司戶又說道。
孟哥哥問道:“公孫兄,你家人今天在家嗎?”
公孫司戶迴道:“我爹娘今天去洛陽遊玩了,家裏隻有娘子在家。”公孫司戶說完,和我們互相作揖道別。
孟哥哥說完,從衣袖裏拿東西,不一會兒,他把一個天青色的陶瓷小罐子雙手遞給我。
我雙手接過小罐子,拿在手裏一看,上麵刻著“眼藥膏”這三個字。
我有點疑惑地說:“孟哥哥,這是給敏敏的嗎?”
“不是,給你的。”孟哥哥說。
敏敏抬起頭,問:“清容姐姐,這是什麽啊?”
“眼藥膏。”我答。
“孟哥哥,你給我眼藥膏做什麽呢?”我很疑惑。
“昨天在金明池,我看你眼睛四周顏色泛紅,醫館大夫說你這種症狀,可能是眼睛有外傷。”孟哥哥解釋說。
“我眼睛沒有外傷啊。”我說。
“你今天眼睛四周到沒有昨天那麽泛紅了。”孟哥哥看著我的眼睛說,我隨即反應過來,他說的是我的“眼影妝”,我用手指從眼睛周圍抹下一層粉,笑著說:“孟哥哥,你說的是這種紅嗎?這是我塗在眼角周圍的淺粉色脂粉。昨天脂粉塗了好幾層,所以顏色比較泛紅,今天隻塗了一層,顏色就沒有昨天那麽紅了。我的眼睛沒有受傷,多謝孟哥哥關心。”
“你沒事就好。”孟哥哥說。“我擔心了一晚上。”孟哥哥小聲說。我有點開心,不過他家裏有人行醫,那他是在關心病情還是在關心我呢,我在心裏想。
“哥哥不懂化妝。”敏敏笑嘻嘻地對孟哥哥說。
我們和娘作揖道別後,孟哥哥說道:“清容,公孫兄表字‘皓’,表示明亮的那個字。因為他比我們年長,所以你可以跟我一樣,稱唿他一聲‘公孫兄’。”
我迴道:“好。”
孟哥哥又問:“清容,你知道去那裏的方向嗎?”
我搖搖頭迴道:“我平時很少去那邊。”
孟哥哥走在前麵,偶爾問路,敏敏拉著我的手,在後麵同行。在巷子裏走著,一路上, 孟哥哥逢著吃食的店鋪,就去向店家作揖,買東西,他買了米酒,水果,熟食。買完食物沒多久,就到了“公孫宅”。嶄新的大門十分寬敞,門上掛著桃符。
提著兩個竹籃的孟哥哥主動敲門,上官思甜開了門,我們互相行禮。孟哥哥把竹籃雙手遞給上官思甜,上官思甜雙手接物,客氣地說:“謝謝你們買的東西。”她梳著“寶髻”,頭戴發簪,還未化妝,穿著白色上襦,橘色半臂,淡綠色裙子,腰間佩著“合歡帶”,腰上掛著一條紅色的同心結。
孟哥哥說:“不客氣。”
“你們快進來坐。”上官思甜招唿著我們。一進門,我就看到他們宅子裏種著三棵桑樹。進了廳堂,桌上放著茶盞,茶瓶,茶罐,糕點,橘子。上官思甜給我們倒茶,茶瓶裏隻倒出一碗涼水,水裏的茶葉沒有衝泡開。上官思甜尷尬地說道:“不好意思,我早上起晚了,還沒燒水,等下郎君迴來了,我們去外麵吃吧,我先去廚房燒水了。”上官思甜拿著茶瓶進了廚房。
“沒關係,我們是臨時過來的。”孟哥哥說。
就座後,我小聲對孟哥哥說:“孟哥哥,之前我在辯論社比賽見她和公孫兄,沒想到他們是夫妻!”
孟哥哥說:“他們成婚沒多久,上元節我帶著敏敏來汴京的時候,就是來參加他們的婚禮的。”
“那我在瓦舍偶遇你的時候,是不是也是他們請你們看戲呢?”我問。
“是的。”孟哥哥說。
“當時你怎麽沒和敏敏隨行呢?”我問。
“敏敏看戲前茶水喝多了,要去茅廁,上官娘子帶她去找地方。”孟哥哥說。
“孟哥哥,你和公孫兄,是怎麽認識的呢?”我問。
“公孫兄曾經到揚州遊玩,我們在一場蹴鞠比賽裏認識的。”孟哥哥說。
上官思甜泡好茶,對我誇讚說:“沈娘子那次辯論賽的舉例真是很充分,聽人說,書墨的紙上隻寫了一個例子,你又加了一個例子進行辯論。”
“花影當時說了兩個例子,我以為我也要說兩個例子。”我說。
“清容姐姐,你不是去觀看比賽嗎?”敏敏問。
“原本我是去看比賽的,有人臨時無法參賽,我就被召南推薦參加比賽了。”我說道。
“沈娘子,你畫的是什麽妝,很好看,我想學。”上官思甜真誠地說。
“眼影妝,把胭脂和珍珠粉調和在一起,抹在眼睛四周,就行了。”我說。
“思甜姐姐,我上元節來的時候,桑樹還沒開花,現在已經結果了,好多呀。”敏敏指著樹上的桑果說。
“敏敏,我們吃完飯就迴來摘桑果好不好?”上官思甜說,敏敏點頭。
“思甜,我查戶迴來了,中午我們可以在家裏吃,你早上買菜了嗎?”公孫皓問。
“還沒,有客來了,我們去外麵的酒樓或者食店吃飯吧。”上官思甜說。
“好,那我先把這本冊子放著。”公孫皓取下竹筒,放進房間後,上官思甜幫公孫皓整理了一下衣袍,公孫皓摸了摸她的頭,和我們商量著去哪裏吃飯。
“郎君,你怎麽老是喜歡摸我頭啊?與你相戀時,你就喜歡摸我頭,成婚後,你還是這樣。”上官思甜仰頭問公孫皓。
“關心你。”公孫皓說完,低頭吻了一下上官思甜的額頭。
“咱們去這附近新開的酒樓可好,我前兩天買菜路過那裏,門前的小廝吆喝說開業這幾天,吃飯有優惠呢。”上官思甜提議。得到大家一致同意後,上官思甜用水盆打了水,盥洗後,我們起身出了大門,公孫皓鎖好門,公孫皓和上官思甜走在前麵,孟哥哥讓我和敏敏走在中間,他走在最後,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悠樓”。
“悠樓”牌匾前,有一道用彩布,鮮花,流蘇裝飾的,有兩層樓高的木製的拱形門,門的左右兩邊設有屏風,屏風上掛起比較長的白紙,紙上寫了大字,左邊寫的是“品一品玉盤珍饈”,右邊寫的是“見四方親朋好友”,屏風前放著木桌,木桌上放著兩盆青翠欲滴的迎客鬆的盆栽。
門前有位頭戴紅色山穀巾,畫著“佛妝”,身穿白色抹胸,紅色褙子,黑色裙子的老婦人向我們作揖,老婦人說:“歡迎客官來酒樓吃飯。”我們作揖迴禮。
“哥哥姐姐,這屏風上寫的什麽字呢?”敏敏問我們。
“品一品,玉盤珍饈,見四方,親朋好友。”上官思甜和公孫皓異口同聲地說。
“品,一品,玉盤珍饈,見,四方,親朋好友。”我和孟哥哥異口同聲地說。
“到底是哪種讀法呢?”敏敏問。
“我想了一下,你哥哥和清容姐姐的讀法是對的。”公孫皓說。
“我也讚同他們的讀法。”上官思甜說。
“我還納悶,‘品一品’怎麽不是對‘會一會’或者‘聚一聚’,原來是另外的讀法。”我們身後有食客說。
“‘一品’這個詞語用得好,做官有九個品級,最高的是一品,最低的九品,這裏用‘一品’這個詞,說的是食材上乘,‘品,一品,玉盤珍饈’,意思是店家讓我們這些食客品嚐一流的美食,‘四方’這個詞也用的妙,‘四方’表麵形容的是桌子的外形,桌子的四個方位,東,南,西,北,實際上形容的是各個地方的來客,‘見,四方,親朋好友’意思是見到五湖四海的親戚朋友。”公孫皓說。
“這宣傳口號寫得真好。”上官思甜誇讚說。
“悠樓”一共有三層,每層樓都有梳著好看的發髻,用珍珠發帶裝飾頭發,畫了淡妝,身穿淡紫色印花交領上襦,紅色印花裙子,身披白色披帛,手上戴著牛角義甲的歌姬抱著琵琶彈唱,曲聲動聽,雖然還沒有到飯點,但是因為這幾天剛營業,所以食客還是挺多的。
我們進了店,看到沒有雅間的一樓坐滿了食客,頭戴綠色幅巾,穿著褐色短衫,黑色褲子,布鞋的小廝向我們作揖,我們迴了“叉手禮”後,公孫皓問小廝:“大伯,二樓和三樓有空位嗎?”
小廝說:“隻有三樓有位置,各位客官請隨我來。”經過有雅間的二樓後,我們在三樓的一間雅間按男女長幼順序相對而坐。小廝從衣袖裏掏出菜單,放到桌上。這個桌子可以坐八個人。
公孫皓把菜單遞給我們,讓我們每人點一道菜,敏敏不識字,小廝就唱著歌報菜名。點完菜後,公孫皓和上官思甜又加了幾道菜。菜品還未上桌,有小廝送來茶水還有一盤切好的甜瓜,一盤甜瓜籽,他放下菜,向我們作揖,我們也作揖迴禮。
小廝熱情地說:“桌上的食物是免費贈送給各位客官的,如果你們要加菜之類的,喚我一聲‘大伯’就行了。”他說完,便離開了,大家就開始聊天。公孫皓單獨坐在與房門相對的座位上,孟哥哥單獨坐在公孫皓左側,上官思甜單獨坐在公孫皓右側,我和敏敏並排坐在另一側。
“郎君,上次你隨我參加辯論比賽,比賽前你是不是去蹴鞠了?”上官思甜問。
“不是蹴鞠,是練武術,我加入了‘武術社’,當時穿著統一的武術衣裳,練完武術就過來比賽了。”公孫皓說。
“你學武術做什麽?你有空的話,還不如多陪陪我。”上官思甜有點不滿地說。
“思甜,我學武術,是想保護你。”公孫皓寵溺地說。
“我還以為你與我成婚後,就忽視我了。”上官思甜的氣消了。
“武術社的社長隻教了我們一些簡單的招式,你要是想學的話,我可以教你。”公孫皓說。
“好。”上官思甜說。
“子定,我和思甜成婚那天,怎麽沒見你帶著沈娘子隨行啊?”公孫皓問。
“上元節的時候,我們還沒不認識,三月我們才聯係上,她爹和我爹都是朋友。”孟哥哥說。
大伯把八道菜端到桌上,便離開了,桌上除了擺放著白色陶瓷的箸筒,渣鬥,止箸以外,還有個竹筒,我拿起竹筒一看,裏麵有拇指寬的竹簽,上麵都刻著字,我對大家說:“這個竹筒應該是用來行酒令的。”
“不如我們吃飯後行令飲酒,玩幾局。”孟哥哥提議說。
“稍等,我去買酒。”上官思甜準備起身。
“娘子,你不用去買,我帶了子定今天買的酒。”公孫皓從衣袖裏拿出一個小酒囊。
公孫皓問道:“子定,這是什麽酒?”
孟哥哥迴道:“米酒。”
“我們玩三局吧,遊戲完了你們去我家吃桑葚。”公孫皓建議說。大家都表示同意。
孟哥哥夾菜的時候,上官思甜問:“子定,你褙子袖口上的柳枝是誰繡的,這般精致。”孟哥哥看了我一眼說:“清容繡的。”上官思甜向公孫皓使了個眼色,偷偷笑著,我有點不知所措。
吃完飯後,桌上剩的菜很少,上官思甜擺好酒杯,說:“我們開始吧。”
敏敏對我說:“清容姐姐,這是什麽遊戲啊,我以前沒有玩過。”
“你從竹筒裏搖出一根竹簽,竹簽上麵會有字,你要是符合字上的情況的話,你就飲一杯酒。”我解釋著。
“那清容姐姐到時候可以幫我念字嗎?”敏敏問。
“好。”我說。
“誰先開始呢?”上官思甜問。
“子定,你先來吧,我覺得為了公平起見,誰搖出竹簽,旁邊的人可以念一下竹簽上的字。”公孫皓說,我們對他的提議表示讚同。
孟哥哥搖著竹筒,掉落出一根竹簽,公孫皓念著字:“身高六尺者飲。”孟哥哥幹脆地喝了一杯酒。
公孫皓搖出竹簽,孟哥哥念著字:“年過二十五歲者飲。”公孫皓喝了杯酒,說:“我應該是這裏年齡最大的人。”
我小心翼翼地搖出竹簽,上官思甜念字:“會蹴鞠者飲。”我沒有飲酒。
上官思甜搖出竹簽,我念字:“曾經減肥者飲。”上官思甜喝了杯酒,扶著額說:“不知道誰刻的這些字,連我以前偷偷減肥的事情都暴露了。”
“思甜,為了健康,你別減肥了,你與我成婚的前一個月,每天隻吃兩頓飯,臉色都憔悴了。”公孫皓擔心地說。
“好。”上官思甜說。
敏敏搖竹簽,我念字:“有兄長者飲。”敏敏抿了一小口米酒,覺得好喝,她又把酒杯裏的米酒喝完了。
孟哥哥搖出竹簽,公孫皓念著字:“有意中人者飲。”公孫皓輕輕拍了拍孟哥哥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子定,你也老大不小了,有意中人的話,就趕緊告訴對方吧。希望有一天我和思甜能吃上你和你意中人的喜酒。”
孟哥哥紅著臉飲酒,飲酒前他好像看了我一眼,我的心跳得很快,隨即我把目光轉向桌上的酒杯。
敏敏走到孟哥哥旁邊,拉著孟哥哥的手說:“哥哥,你的意中人是誰啊?”孟哥哥沉默不語,隨後說:“敏敏,哥哥以後再告訴你。”敏敏點點頭。
公孫皓搖出竹簽,孟哥哥念著字:“喜買胭脂者飲。”公孫皓不飲酒。
我搖出竹簽,上官思甜念字:“從未戀愛者飲。”我喝了一杯酒,我感覺孟哥哥又在看我,我有點不好意思。
上官思甜搖出竹簽,我念字:“喜歡美食者飲。”上官思甜喝了杯酒,說:“一日三餐,誰不喜歡吃啊,我建議,這次大家都幹杯。”說完,上官思甜給大家添了一杯酒,我們舉杯相碰,一飲而盡。
敏敏搖竹簽,我念字:“愛玩者飲。”敏敏飲酒,說:“這酒甜甜的,真好喝。”
孟哥哥搖出竹簽,公孫皓念著字“體胖者飲。”孟哥哥不飲酒。
公孫皓搖出竹簽,孟哥哥念著字:“從不洗碗者飲。”公孫皓不飲酒。
我搖出竹簽,上官思甜念字:“家有柳樹者飲。”我喝了一杯酒。
上官思甜搖出竹簽,我念字:“膚色黑者飲。”上官思甜高興地說:“終於可以不喝酒了。”
敏敏搖竹簽,我念字:“養貓者飲。”敏敏眼睛緊緊盯著米酒,舔了下嘴巴,不飲酒。
遊戲結束,公孫皓讓大家先下樓,他單獨喊了大伯結賬。我們又走到“公孫宅”,準備摘桑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