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法國宗教戰爭
醒來成了伊麗莎白一世 作者:李瀟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初冬,丹麥、瑞典支付了貿易尾款,又簽了幾份新訂單。
天空一片灰蒙,隱約能感受到雪的蹤跡。
伊麗莎白一邊散步,一邊和勃蘭登堡大使聊天。
“陛下,聽說您把瑪麗送到巴黎了。”大使拿著一遝文件,恭敬地說道。
本以為瑪麗還在倫敦,沒想到已經抵達巴黎。
這事發生的有些突然,瑪麗行蹤十分隱蔽,一直沒有走漏風聲。
“是啊,瑪麗很想念她的亡夫,這是她的家事,我不方便阻攔。”伊麗莎白邁著優雅的步子,從容地看著大使。
這是一步狠棋,既然瑪麗已經抵達巴黎,法國宮廷隻有兩個選擇。
要麽允許瑪麗參加葬禮,要麽拒絕瑪麗參加葬禮。
前者會讓王太後、當權派威嚴掃地,後者會引起更大的爭議與懷疑。
“您真是太慷慨了,這下輪到法國人著急了。”大使語氣從容,臉上露出淡淡笑意。
他拿出一封信,認真遞給伊麗莎白。
法國的宗教衝突愈演愈烈,即將演變成一場戰爭。
勃蘭登堡準備支持法國新教,準備和法國天主教打一架。
為了增加勝算,勃蘭登堡邀請伊麗莎白加入戰爭。
“這可不是小事,我得和大臣們商量一下。”伊麗莎白拆開信封,心中卻在思考法國的事。
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既可以打壓法國,也可以激化法國內部矛盾。
說不定可以收複一些失地。
“如果您願意加入戰爭,我們可以把加萊、法國西北地區劃給您。”大使輕聲道。
這個價碼看似誘人,實則困難重重。
西北地區是天主教的勢力範圍,那裏也是抗擊英格蘭的橋頭堡。
“西班牙有什麽動靜嗎?”伊麗莎白輕輕一笑,從容地岔開話題。
西北地區又亂又煩人,簡直是治安戰的噩夢。
如果能取得敦刻爾克,那就能接壤尼德蘭了。
“他們支持天主教,但反對法國王室。”大使微微皺眉,語氣逐漸嚴肅。
西班牙一直在滲透法國,並且扶植了很多名門望族。
隻要法國陷入內戰,西班牙一定會加入戰爭。
“法國又得單打獨鬥了。”伊麗莎白走到花壇旁,若無其事地摘下一束淩霄花。
寒風拂過她的臉頰,一片雪落在她的鼻尖,頃刻間融成晶瑩的水珠。
在遠方的霧靄之中,似乎氤氳著戰爭的氣息。
“雖然西班牙支持天主教,但目的卻是奪取法國王位,這樣一來,法國天主教內部又分裂了。”大使不慌不忙地說著。
“你去過敦刻爾克嗎?”伊麗莎白輕聲問道。
敦刻爾克臨近法國邊境,就在尼德蘭旁邊。
如果能得到這個地方,以後就能更好的支援尼德蘭。
“抱歉陛下,我沒去過。”大使微微搖頭,默默揣摩著伊麗莎白的意思。
敦刻爾克似乎也是一個好價碼,也可以考慮考慮。
“你迴去重新考慮一下吧。”伊麗莎白聲音輕柔。
她並不在意這些,一旦開戰,打到哪算哪。
紙上都是虛的,實際控製才是最重要的。
“好的陛下,我明白了,請允許我迴稟柏林。”大使彎腰行禮。
......
午後刮起鵝毛大雪,窗外寒風唿嘯,世界沉入飄搖的霧靄中。
伊麗莎白走進議事廳,迎麵湧來一股熱浪。
壁爐火光搖曳,時不時發出一陣啪啦聲。
“陛下,法國出事了。”克萊蒙德呈上兩封密信,“法國新教貴族請求我們提供幫助。”
最近這些年,法國一直沒能解決宗教問題。
雖然出台了很多宗教法令,卻沒能有效緩解宗教問題。
“你有什麽建議嗎?”伊麗莎白坐到王座上,若有所思地打開信封。
“我們應當積極介入此事,借機分裂法國。”克萊蒙德微微皺眉,目光漸漸深邃。
就算不能分裂法國,也要重塑法國的政治結構。
最好讓新教、天主教分庭抗禮,這樣就能獲得一個‘散亂’的法國。
“嗯,勃蘭登堡也想介入此事,還邀請我加入戰爭。”伊麗莎白輕聲道。
她想起之前的百年戰爭,心中感到一陣悸動。
雖然不指望打進巴黎,然後重演一次蘭斯加冕,但至少也得遏製法國的崛起。
“陛下,您同意了嗎?”克萊蒙德表情凝重,嚴肅地看著伊麗莎白。
“沒有,他給的條件太糟了,我讓他重新考慮一下。”伊麗莎白下頜微抬,“假如我們加入戰爭,應該從哪登陸?”
她看著地圖,目光掠過加萊、敦刻爾克、諾曼底。
“陛下,我建議從加萊登陸。”克萊蒙德認真迴答道。
他思索片刻,隨後說出了心中的戰略方案。
第一步,奪取加萊、敦刻爾克,鞏固海上補給線。
第二步,攻占亞眠,控製東北地區交通樞紐。
第三步,等待新教軍隊、勃蘭登堡軍隊,爭取打一場戰略決戰。
“可是新教軍隊都在南方,恐怕沒法與我們會和。”伊麗莎白眉黛微擰。
“陛下,隻要我們奪取亞眠,法國必然會調兵迴防巴黎,這樣一來,新教軍隊、勃蘭登堡軍隊就有機會北上了。”克萊蒙德沉聲道。
不過這個方案也有風險,萬一法軍全力反撲亞眠,英軍就會陷入一場血戰。
“這倒是個解決辦法。”伊麗莎白略微遲疑。
“陛下,不管怎麽說,我們應當提前備戰,這次不是小打小鬧,而是真正的大戰。”
克萊蒙德走到桌子旁,憂心忡忡地看向地圖。
這次至少得準備九千名士兵,外加上百艘戰船。
法國已經開始備戰,勃艮第、奧爾良集結了大批部隊。
“嗯,待會你和塞西爾討論一下,看看還得準備哪些東西。”
伊麗莎白眉心微低,深以為然地拿起茶杯。
“陛下,還有一件事,法國準備驅逐瑪麗了,還揚言要把瑪麗送迴蘇格蘭。”克萊蒙德認真道。
“挺好的,法國人很有魄力。”伊麗莎白淺淺一笑,輕輕抿了一口紅茶。
今時不同往日,蘇格蘭新教勢力已經站穩。
權力一旦攥入手心,就很難再還迴去了。
瑪麗現在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象征。
天空一片灰蒙,隱約能感受到雪的蹤跡。
伊麗莎白一邊散步,一邊和勃蘭登堡大使聊天。
“陛下,聽說您把瑪麗送到巴黎了。”大使拿著一遝文件,恭敬地說道。
本以為瑪麗還在倫敦,沒想到已經抵達巴黎。
這事發生的有些突然,瑪麗行蹤十分隱蔽,一直沒有走漏風聲。
“是啊,瑪麗很想念她的亡夫,這是她的家事,我不方便阻攔。”伊麗莎白邁著優雅的步子,從容地看著大使。
這是一步狠棋,既然瑪麗已經抵達巴黎,法國宮廷隻有兩個選擇。
要麽允許瑪麗參加葬禮,要麽拒絕瑪麗參加葬禮。
前者會讓王太後、當權派威嚴掃地,後者會引起更大的爭議與懷疑。
“您真是太慷慨了,這下輪到法國人著急了。”大使語氣從容,臉上露出淡淡笑意。
他拿出一封信,認真遞給伊麗莎白。
法國的宗教衝突愈演愈烈,即將演變成一場戰爭。
勃蘭登堡準備支持法國新教,準備和法國天主教打一架。
為了增加勝算,勃蘭登堡邀請伊麗莎白加入戰爭。
“這可不是小事,我得和大臣們商量一下。”伊麗莎白拆開信封,心中卻在思考法國的事。
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既可以打壓法國,也可以激化法國內部矛盾。
說不定可以收複一些失地。
“如果您願意加入戰爭,我們可以把加萊、法國西北地區劃給您。”大使輕聲道。
這個價碼看似誘人,實則困難重重。
西北地區是天主教的勢力範圍,那裏也是抗擊英格蘭的橋頭堡。
“西班牙有什麽動靜嗎?”伊麗莎白輕輕一笑,從容地岔開話題。
西北地區又亂又煩人,簡直是治安戰的噩夢。
如果能取得敦刻爾克,那就能接壤尼德蘭了。
“他們支持天主教,但反對法國王室。”大使微微皺眉,語氣逐漸嚴肅。
西班牙一直在滲透法國,並且扶植了很多名門望族。
隻要法國陷入內戰,西班牙一定會加入戰爭。
“法國又得單打獨鬥了。”伊麗莎白走到花壇旁,若無其事地摘下一束淩霄花。
寒風拂過她的臉頰,一片雪落在她的鼻尖,頃刻間融成晶瑩的水珠。
在遠方的霧靄之中,似乎氤氳著戰爭的氣息。
“雖然西班牙支持天主教,但目的卻是奪取法國王位,這樣一來,法國天主教內部又分裂了。”大使不慌不忙地說著。
“你去過敦刻爾克嗎?”伊麗莎白輕聲問道。
敦刻爾克臨近法國邊境,就在尼德蘭旁邊。
如果能得到這個地方,以後就能更好的支援尼德蘭。
“抱歉陛下,我沒去過。”大使微微搖頭,默默揣摩著伊麗莎白的意思。
敦刻爾克似乎也是一個好價碼,也可以考慮考慮。
“你迴去重新考慮一下吧。”伊麗莎白聲音輕柔。
她並不在意這些,一旦開戰,打到哪算哪。
紙上都是虛的,實際控製才是最重要的。
“好的陛下,我明白了,請允許我迴稟柏林。”大使彎腰行禮。
......
午後刮起鵝毛大雪,窗外寒風唿嘯,世界沉入飄搖的霧靄中。
伊麗莎白走進議事廳,迎麵湧來一股熱浪。
壁爐火光搖曳,時不時發出一陣啪啦聲。
“陛下,法國出事了。”克萊蒙德呈上兩封密信,“法國新教貴族請求我們提供幫助。”
最近這些年,法國一直沒能解決宗教問題。
雖然出台了很多宗教法令,卻沒能有效緩解宗教問題。
“你有什麽建議嗎?”伊麗莎白坐到王座上,若有所思地打開信封。
“我們應當積極介入此事,借機分裂法國。”克萊蒙德微微皺眉,目光漸漸深邃。
就算不能分裂法國,也要重塑法國的政治結構。
最好讓新教、天主教分庭抗禮,這樣就能獲得一個‘散亂’的法國。
“嗯,勃蘭登堡也想介入此事,還邀請我加入戰爭。”伊麗莎白輕聲道。
她想起之前的百年戰爭,心中感到一陣悸動。
雖然不指望打進巴黎,然後重演一次蘭斯加冕,但至少也得遏製法國的崛起。
“陛下,您同意了嗎?”克萊蒙德表情凝重,嚴肅地看著伊麗莎白。
“沒有,他給的條件太糟了,我讓他重新考慮一下。”伊麗莎白下頜微抬,“假如我們加入戰爭,應該從哪登陸?”
她看著地圖,目光掠過加萊、敦刻爾克、諾曼底。
“陛下,我建議從加萊登陸。”克萊蒙德認真迴答道。
他思索片刻,隨後說出了心中的戰略方案。
第一步,奪取加萊、敦刻爾克,鞏固海上補給線。
第二步,攻占亞眠,控製東北地區交通樞紐。
第三步,等待新教軍隊、勃蘭登堡軍隊,爭取打一場戰略決戰。
“可是新教軍隊都在南方,恐怕沒法與我們會和。”伊麗莎白眉黛微擰。
“陛下,隻要我們奪取亞眠,法國必然會調兵迴防巴黎,這樣一來,新教軍隊、勃蘭登堡軍隊就有機會北上了。”克萊蒙德沉聲道。
不過這個方案也有風險,萬一法軍全力反撲亞眠,英軍就會陷入一場血戰。
“這倒是個解決辦法。”伊麗莎白略微遲疑。
“陛下,不管怎麽說,我們應當提前備戰,這次不是小打小鬧,而是真正的大戰。”
克萊蒙德走到桌子旁,憂心忡忡地看向地圖。
這次至少得準備九千名士兵,外加上百艘戰船。
法國已經開始備戰,勃艮第、奧爾良集結了大批部隊。
“嗯,待會你和塞西爾討論一下,看看還得準備哪些東西。”
伊麗莎白眉心微低,深以為然地拿起茶杯。
“陛下,還有一件事,法國準備驅逐瑪麗了,還揚言要把瑪麗送迴蘇格蘭。”克萊蒙德認真道。
“挺好的,法國人很有魄力。”伊麗莎白淺淺一笑,輕輕抿了一口紅茶。
今時不同往日,蘇格蘭新教勢力已經站穩。
權力一旦攥入手心,就很難再還迴去了。
瑪麗現在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