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命運的安排
醒來成了伊麗莎白一世 作者:李瀟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教堂鍾聲響徹倫敦,人們停下腳步,默默注視遠方。
對新教徒而言,這無疑是個好消息,終於可以結束宗教高壓。
對那些心懷叵測的人來說,這就像一場絕望的宣判。
下議院氣氛凝重,議員們小聲交談,等待大臣的到來。
“誰會繼承英格蘭王位?”議員小聲嘀咕著,
按照流程,上議院大臣會當眾宣讀遺囑,然後發起‘登基提案’。
一般情況下,大家都會讚同這份‘登基提案’。
“肯定不是蘇格蘭的瑪麗女王。”另一個議員抬了抬眉毛,小聲迴應著。
他望向大門,目光逐漸凝聚,耳邊似乎傳來某些動靜。
不一會,大門響起三次敲擊聲,議會大廳頓時靜了下來。
隻見禮儀官拿著禮杖,麵色凝重地走在前麵。
樞密院長手捧遺囑,默默地走在後麵。
“議員先生們,英格蘭與愛爾蘭女王,瑪麗一世陛下已於一小時前去世,為表達臣民的敬意,請諸位與我一同默哀。”
禮儀官把權杖放在王座上,沉重地後退三步。
眾人低頭畫著十字,然後紛紛閉上雙眼。
現場一片寂靜,任何聲音都會被無限放大。
隻有少數人在真誠默哀,大多數人都在思考各自的前途。
“下麵宣讀瑪麗女王的遺囑。”樞密院長走到台前,認真地打開詔書。
所有人都屏住唿吸,等待命運的唿聲。
“我,瑪麗一世,遵照天主的旨意與王國的法律,鄭重地立下這份遺囑。
根據王國法律,伊麗莎白作為第一順位繼承人,將毫無疑問地、不容質疑地繼承英格蘭王位。
待我去世後,王位由伊麗莎白繼承。
瑪麗女王 1558年11月7日”
話音剛落,大廳仿佛灌入一股熱氣,氣氛變得輕鬆起來。
事情進展地很順利,沒有出現什麽岔子。
之前有人說,蘇格蘭想幹預王位繼承,甚至願意為此發動戰爭。
畢竟英格蘭剛剛經曆慘敗,經濟也是一塌糊塗,很難撐起一場國戰。
從血緣脈絡看,蘇格蘭女王確實擁有繼承權。
“議員先生們,請容許我呈上一份提案。”掌璽大臣走到大廳中央,恭敬地拿出一份文書。
他深吸一口氣,心跳逐漸加速,每一個字都變得無比沉重。
議員們豎著耳朵,全神貫注地等待第一句話。
“尊敬的下議院,尊敬的各位議員,根據王國法律和繼承原則,我在此莊重呈上伊麗莎白公主的登基提案:
依照已故女王瑪麗一世的遺囑,以及先王亨利八世、愛德華六世的遺囑。
伊麗莎白公主擁有不容置疑的繼承權,其身份的合法性也不容置疑。
在此,請各位議員充分討論這份提案,然後進行投票。
我的發言結束了,謝謝大家。”
掌璽大臣走到一旁,心情稍微舒緩一些。
按照慣例,議員們象征性地討論了五分鍾。
“這份提案十分誠懇,也很真摯,看起來沒什麽問題。”
“公主年輕善良,應該能管理好王國。”
“最近天氣有些冷,公主應該注意身體,當心感冒。”
這五分鍾太漫長了,為了避免冷場,大家隻好說一些廢話。
“現在發起投票,讚同該提案的請舉手。”
大廳迴蕩著議長的聲音,聽起來嚴肅莊重。
議員們陸續舉手,按照以往傳統,大家不能同時舉手。
等了十分鍾,計票員開始統計票數,現場氣氛輕鬆愉快。
“請允許我宣布投票結果,關於伊麗莎白公主的登基提案,下議院全票通過,無人反對,無人棄權。”
議長彎腰行禮,耳邊響起鋪天蓋地的歡唿聲。
大廳拱門外,隨行官員神色各異,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願上帝保佑伊麗莎白女王!”
“願英格蘭王國繁榮昌盛!”
“天佑吾王!”
在禮儀官的陪同下,議員們走出議會大廳,準備宣布新王的消息。
王宮門前擠滿民眾,街道上擺滿桌子,還有很多照明篝火。
人們自發地聚集在一起,心中充滿喜悅與激情。
“各位市民,根據上議院、下議院的決議,我在此莊嚴宣布,伊麗莎白公主成為新任英格蘭女王。”
禮儀官還沒說完,迎麵就湧來一股聲浪,宛若北海狂風。
教堂鍾聲再度響起,人們歡唿雀躍,興奮地捧起酒杯。
詩人站到桌子上,熱忱地朗讀著讚美詩。
“啊上帝,我們讚美您!願您護佑伊麗莎白女王,哦,那天使般的女王,那春藤般的希望......”
不管怎麽說,今晚肯定不醉不歸。
一隊騎兵高舉王旗,鄭重地離開王宮,準備迎接伊麗莎白。
大臣們緊隨其後,隻想盡快見到女王。
見此情形,民眾自覺地讓開一條路,真誠地彎腰祝福。
離開倫敦後,歡唿聲漸漸弱了下來,道路也不再擁擠。
“塞西爾閣下,你如何看待當前形勢?”樞密院長握著韁繩,從容地問道。
道路蜿蜒遠長,冷風拂麵,臉頰一陣刺痛。
“很簡單,向前看。”塞西爾笑了起來,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他不僅精通軍事,也十分了解政治,可以妥善處理各種事務。
瑪麗當政期間,他賦閑在家,私下一直支持伊麗莎白。
“我現在很擔心蘇格蘭,怕他們挑起事端。”樞密院長眉目微皺,略帶愁容。
......
漢斯頓府邸。
伊麗莎白正在看書,窗外傳來嘈雜的馬蹄聲。
她揉了揉眼睛,抬頭望向窗外,小路上停滿馬車,草坪旁站滿騎兵。
大臣們笑容滿麵,一邊聊天一邊走向府邸。
乍一看還以為是中老年旅遊團。
“殿下,樞密院長來了。”布萊恩夫人敲了敲房門,聲音平靜輕柔。
“好的,我馬上就來。”伊麗莎白放下書籍,心中冒出一個想法。
她忐忑地走出書房,沿著樓梯向下走去,身後跟著幾位貴族少女。
難道倫敦出事了,難道瑪麗出事了。
走出大門的那一刻,她感到莫名的孤獨與無助。
人們避讓著她,明明很熱情、尊敬,卻總有些距離。
仿佛麵前有一道牆,將她和其他人分開。
“瑪麗女王已經駕崩。”樞密院長彎腰行禮,“根據上議院、下議院的決定,請您加冕登基,伊麗莎白女王萬歲,天佑吾王。”
刹那間,所有人單膝跪地,齊聲高唿‘天佑吾王’。
看著眼前這一幕,伊麗莎白眼眶閃動,心中百感交集。
她忍了二十多年,擔心受怕了二十多年,此刻終於釋懷。
可靈魂早已戴上麵具,讓她分不清曾經的模樣。
生活讓她學會內斂,讓她學會偽裝,讓她學會隱藏。
陰謀、心機早就成了家常便飯,成了靈魂的一部分。
想到這,她攥緊衣袖,眼角紅潤酸楚。
“上帝,感謝您的安排。”伊麗莎白對眾人說道。
她深吸一口氣,決心背負王國的命運。
劈開時代的暴風雨,要走的路何止幾萬裏。
“日暮之時,應當燃燒與咆哮,這樣才能度過黑夜,迎來新的朝陽。”
什麽歐陸強敵,伊麗莎白就不信這個邪,她打的就是強敵。
對新教徒而言,這無疑是個好消息,終於可以結束宗教高壓。
對那些心懷叵測的人來說,這就像一場絕望的宣判。
下議院氣氛凝重,議員們小聲交談,等待大臣的到來。
“誰會繼承英格蘭王位?”議員小聲嘀咕著,
按照流程,上議院大臣會當眾宣讀遺囑,然後發起‘登基提案’。
一般情況下,大家都會讚同這份‘登基提案’。
“肯定不是蘇格蘭的瑪麗女王。”另一個議員抬了抬眉毛,小聲迴應著。
他望向大門,目光逐漸凝聚,耳邊似乎傳來某些動靜。
不一會,大門響起三次敲擊聲,議會大廳頓時靜了下來。
隻見禮儀官拿著禮杖,麵色凝重地走在前麵。
樞密院長手捧遺囑,默默地走在後麵。
“議員先生們,英格蘭與愛爾蘭女王,瑪麗一世陛下已於一小時前去世,為表達臣民的敬意,請諸位與我一同默哀。”
禮儀官把權杖放在王座上,沉重地後退三步。
眾人低頭畫著十字,然後紛紛閉上雙眼。
現場一片寂靜,任何聲音都會被無限放大。
隻有少數人在真誠默哀,大多數人都在思考各自的前途。
“下麵宣讀瑪麗女王的遺囑。”樞密院長走到台前,認真地打開詔書。
所有人都屏住唿吸,等待命運的唿聲。
“我,瑪麗一世,遵照天主的旨意與王國的法律,鄭重地立下這份遺囑。
根據王國法律,伊麗莎白作為第一順位繼承人,將毫無疑問地、不容質疑地繼承英格蘭王位。
待我去世後,王位由伊麗莎白繼承。
瑪麗女王 1558年11月7日”
話音剛落,大廳仿佛灌入一股熱氣,氣氛變得輕鬆起來。
事情進展地很順利,沒有出現什麽岔子。
之前有人說,蘇格蘭想幹預王位繼承,甚至願意為此發動戰爭。
畢竟英格蘭剛剛經曆慘敗,經濟也是一塌糊塗,很難撐起一場國戰。
從血緣脈絡看,蘇格蘭女王確實擁有繼承權。
“議員先生們,請容許我呈上一份提案。”掌璽大臣走到大廳中央,恭敬地拿出一份文書。
他深吸一口氣,心跳逐漸加速,每一個字都變得無比沉重。
議員們豎著耳朵,全神貫注地等待第一句話。
“尊敬的下議院,尊敬的各位議員,根據王國法律和繼承原則,我在此莊重呈上伊麗莎白公主的登基提案:
依照已故女王瑪麗一世的遺囑,以及先王亨利八世、愛德華六世的遺囑。
伊麗莎白公主擁有不容置疑的繼承權,其身份的合法性也不容置疑。
在此,請各位議員充分討論這份提案,然後進行投票。
我的發言結束了,謝謝大家。”
掌璽大臣走到一旁,心情稍微舒緩一些。
按照慣例,議員們象征性地討論了五分鍾。
“這份提案十分誠懇,也很真摯,看起來沒什麽問題。”
“公主年輕善良,應該能管理好王國。”
“最近天氣有些冷,公主應該注意身體,當心感冒。”
這五分鍾太漫長了,為了避免冷場,大家隻好說一些廢話。
“現在發起投票,讚同該提案的請舉手。”
大廳迴蕩著議長的聲音,聽起來嚴肅莊重。
議員們陸續舉手,按照以往傳統,大家不能同時舉手。
等了十分鍾,計票員開始統計票數,現場氣氛輕鬆愉快。
“請允許我宣布投票結果,關於伊麗莎白公主的登基提案,下議院全票通過,無人反對,無人棄權。”
議長彎腰行禮,耳邊響起鋪天蓋地的歡唿聲。
大廳拱門外,隨行官員神色各異,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願上帝保佑伊麗莎白女王!”
“願英格蘭王國繁榮昌盛!”
“天佑吾王!”
在禮儀官的陪同下,議員們走出議會大廳,準備宣布新王的消息。
王宮門前擠滿民眾,街道上擺滿桌子,還有很多照明篝火。
人們自發地聚集在一起,心中充滿喜悅與激情。
“各位市民,根據上議院、下議院的決議,我在此莊嚴宣布,伊麗莎白公主成為新任英格蘭女王。”
禮儀官還沒說完,迎麵就湧來一股聲浪,宛若北海狂風。
教堂鍾聲再度響起,人們歡唿雀躍,興奮地捧起酒杯。
詩人站到桌子上,熱忱地朗讀著讚美詩。
“啊上帝,我們讚美您!願您護佑伊麗莎白女王,哦,那天使般的女王,那春藤般的希望......”
不管怎麽說,今晚肯定不醉不歸。
一隊騎兵高舉王旗,鄭重地離開王宮,準備迎接伊麗莎白。
大臣們緊隨其後,隻想盡快見到女王。
見此情形,民眾自覺地讓開一條路,真誠地彎腰祝福。
離開倫敦後,歡唿聲漸漸弱了下來,道路也不再擁擠。
“塞西爾閣下,你如何看待當前形勢?”樞密院長握著韁繩,從容地問道。
道路蜿蜒遠長,冷風拂麵,臉頰一陣刺痛。
“很簡單,向前看。”塞西爾笑了起來,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他不僅精通軍事,也十分了解政治,可以妥善處理各種事務。
瑪麗當政期間,他賦閑在家,私下一直支持伊麗莎白。
“我現在很擔心蘇格蘭,怕他們挑起事端。”樞密院長眉目微皺,略帶愁容。
......
漢斯頓府邸。
伊麗莎白正在看書,窗外傳來嘈雜的馬蹄聲。
她揉了揉眼睛,抬頭望向窗外,小路上停滿馬車,草坪旁站滿騎兵。
大臣們笑容滿麵,一邊聊天一邊走向府邸。
乍一看還以為是中老年旅遊團。
“殿下,樞密院長來了。”布萊恩夫人敲了敲房門,聲音平靜輕柔。
“好的,我馬上就來。”伊麗莎白放下書籍,心中冒出一個想法。
她忐忑地走出書房,沿著樓梯向下走去,身後跟著幾位貴族少女。
難道倫敦出事了,難道瑪麗出事了。
走出大門的那一刻,她感到莫名的孤獨與無助。
人們避讓著她,明明很熱情、尊敬,卻總有些距離。
仿佛麵前有一道牆,將她和其他人分開。
“瑪麗女王已經駕崩。”樞密院長彎腰行禮,“根據上議院、下議院的決定,請您加冕登基,伊麗莎白女王萬歲,天佑吾王。”
刹那間,所有人單膝跪地,齊聲高唿‘天佑吾王’。
看著眼前這一幕,伊麗莎白眼眶閃動,心中百感交集。
她忍了二十多年,擔心受怕了二十多年,此刻終於釋懷。
可靈魂早已戴上麵具,讓她分不清曾經的模樣。
生活讓她學會內斂,讓她學會偽裝,讓她學會隱藏。
陰謀、心機早就成了家常便飯,成了靈魂的一部分。
想到這,她攥緊衣袖,眼角紅潤酸楚。
“上帝,感謝您的安排。”伊麗莎白對眾人說道。
她深吸一口氣,決心背負王國的命運。
劈開時代的暴風雨,要走的路何止幾萬裏。
“日暮之時,應當燃燒與咆哮,這樣才能度過黑夜,迎來新的朝陽。”
什麽歐陸強敵,伊麗莎白就不信這個邪,她打的就是強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