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血腥瑪麗
醒來成了伊麗莎白一世 作者:李瀟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夏天的時候,宮裏傳來一條消息,女王即將分娩。
伊麗莎白受邀前往倫敦,觀看整個生育過程。
消息很快傳遍英格蘭,人們為此深感不安。
“奇怪了,隻看到肚子變大,也沒啥別的反應啊。”威尼斯大使皺著眉頭,疑惑地說道。
他想起之前的傳聞,或許女王並沒有懷孕。
這都懷胎十三個月了,難道懷了個怪物嗎?
“是啊,原本說四月底分娩,這都七月份了。”伊麗莎白搖了搖頭,心裏有些詫異。
她沒生過孩子,確實不知道懷孕的細節。
可誰又能懷孕十三個月呢?總不能懷了個哪吒吧。
“殿下,聽說女王婚後生活不太好啊,經常和丈夫鬧矛盾。”威尼斯大使看了看四周,刻意壓低聲音。
瑪麗婚後生活很糟糕,丈夫到處沾花惹草,還總是冷落她。
角落傳來一陣吵鬧聲,兩位貴族扭打起來。
“很抱歉,我對此毫不知情,也不想多做任何評價。”伊麗莎白輕聲道。
她踮起腳尖,尋找聲音的出處,隻想拍手叫好。
“有個事您應該想知道。”威尼斯大使湊了過來,狐疑地望向四周。
“什麽事?”伊麗莎白盯著角落,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
心底卻在思考這些對話,甄別其中的關鍵信息。
不得不說,貴族打架實在沒勁,打了半天也沒流血。
“西班牙和法國開戰了,英格蘭可能也會參戰。”威尼斯大使拿起酒杯,鎮定地喝了一口。
威尼斯和法國關係不好,雙方一直在爭奪意大利地區的霸權。
隨著法國崛起,威尼斯漸漸勢微,因此急需一個幫手。
“天佑英格蘭,希望一切順利。”伊麗莎白神色從容,默默地抿著果飲。
這或許是一個轉機,雖然民眾不喜歡法國,但更不願加入西班牙的戰爭。
她不敢發表任何見解,隻能說一些冠冕堂皇的話。
“我知道您心中的顧慮,威尼斯期待與您的合作。”威尼斯大使攥了攥右手。
看樣子公主也是個聰明人,既然如此,大家就換一種說話方式吧。
“很抱歉,我無權幹涉朝政。”伊麗莎白眉心微低,沒有正麵迴答。
“嗯,我明白了。”威尼斯大使點了點頭,眼中流露幾分讚許。
假如伊麗莎白繼承王位,或許是一個契機。
威尼斯需要一個可靠的盟友,一個可以牽製法國的盟友。
“各位賓客,很抱歉,耽誤你們這麽長時間......女王陛下......”主教走到眾人麵前,表情有些尷尬。
他目光躲閃,欲言又止,就這麽愣了幾十秒。
“陛下怎麽了?”貴族不耐煩地問道。
大廳頓時躁動起來,難道流言成真了?女王沒有懷孕?
“主教大人,你快說啊,急死我了。”另一位貴族說道。
難不成女王難產死了?不至於吧,也沒聽到什麽動靜啊。
“女王陛下沒有懷孕,肚子已經恢複正常了。”主教擦了擦不存在的冷汗。
“哈,真是荒謬,等了這麽久,就像放了個屁。”威尼斯大使低聲嘲諷道。
......
假孕事件結束後,西班牙的腓力王子感覺很丟臉。
因此丟下瑪麗,孤身一人返迴西班牙。
深秋的清晨,冷風吹拂過泰晤士河。
“腓力別拋下我!”瑪麗從夢中驚醒,額頭冒著冷汗。
她太愛丈夫了,即便受到冷落,也依舊愛得死去活來。
或許和她童年經曆有關,因此渴望沉溺在家庭的港灣裏。
“陛下,您做噩夢了嗎?”女官連忙跑進臥室,認真擦著女王的額頭。
女王越來越虛弱,腹部越來越疼,不知得了什麽病。
有人說這是上帝的懲罰,因為瑪麗容忍異教徒的存在。
“他拋棄我了。”瑪麗蜷縮起來,身體不停哆嗦。
她攥緊被褥,仿佛迴到童年,再度被家人拋棄。
秋日的陽光寒涼遠長,她該怎麽度過生命的冬日。
“陛下,首席顧問來了。”侍女屈膝行禮,害怕地退到一旁。
首席顧問拿著一卷文書,憂心忡忡地走了進來。
最近發生了幾場暴亂,新教徒衝擊天主教堂,拒絕改信天主教。
“上帝拋棄了我,一定是我做的還不夠。”瑪麗閉上雙眼,肌膚顯得有些病態。
幾個月下來,她已經傷透了心,因此頒布一堆嚴厲冷酷的法令。
在宗教方麵,很多政策變得更加激進,然後演變成迫害。
“陛下,您是最虔誠的信徒,上帝沒有拋棄您。”首席顧問表情嚴肅,心底卻打起小算盤。
如今女王被丈夫拋棄,身心受到巨大打擊。
不如趁這個機會,想辦法獲得更多權力,拓展自己的勢力。
畢竟,人在悲傷時最脆弱,也最容易被利用。
“說說王宮外的情況吧,有什麽好消息嗎?”瑪麗眉頭微皺,黑眼圈十分明顯。
“我們製定了一百四十五項政策,正在逐步落實,英格蘭的未來一片光明。”首席顧問信心滿滿地說道。
他拿出文書,小心翼翼地遞給女王。
“這些異教徒......他們怎麽敢反對我?”瑪麗扔掉文書,氣得咳嗽起來。
她有些後悔,不該善待那些異教徒,應該把他們送去審判。
或許這樣可以打動上帝,讓她獲得一個子嗣。
“陛下,該怎麽處理那些頑固的異教徒?”首席顧問,
他粗略統計一下,大約有三百人參與了暴亂。
按照同僚們的意見,應當盡快處決這些暴徒。
“審判他們,讓他們接受裁決。”瑪麗下定決心,打算快刀斬亂麻。
沒過多久,裁決委員會發布公告,決定對異教暴徒使用火刑。
一個月之內,三百多人被活活燒死。
其中包括五十多名女性,四個孩子。
這一舉動激起民眾的反抗,人們越來越反對瑪麗。
因為這些行為,民眾開始她稱為“血腥瑪麗”。
“奉女王旨意,英格蘭正式對法國宣戰。”
消息一出,舉國嘩然。
危機籠罩著英格蘭,前路變得更加迷茫。
新教貴族們嗅到了機會,蘇格蘭也嗅到了機會。
“朝陽隻在黑夜中升起。”
伊麗莎白站在窗前,凝視著漫漫秋雨。
伊麗莎白受邀前往倫敦,觀看整個生育過程。
消息很快傳遍英格蘭,人們為此深感不安。
“奇怪了,隻看到肚子變大,也沒啥別的反應啊。”威尼斯大使皺著眉頭,疑惑地說道。
他想起之前的傳聞,或許女王並沒有懷孕。
這都懷胎十三個月了,難道懷了個怪物嗎?
“是啊,原本說四月底分娩,這都七月份了。”伊麗莎白搖了搖頭,心裏有些詫異。
她沒生過孩子,確實不知道懷孕的細節。
可誰又能懷孕十三個月呢?總不能懷了個哪吒吧。
“殿下,聽說女王婚後生活不太好啊,經常和丈夫鬧矛盾。”威尼斯大使看了看四周,刻意壓低聲音。
瑪麗婚後生活很糟糕,丈夫到處沾花惹草,還總是冷落她。
角落傳來一陣吵鬧聲,兩位貴族扭打起來。
“很抱歉,我對此毫不知情,也不想多做任何評價。”伊麗莎白輕聲道。
她踮起腳尖,尋找聲音的出處,隻想拍手叫好。
“有個事您應該想知道。”威尼斯大使湊了過來,狐疑地望向四周。
“什麽事?”伊麗莎白盯著角落,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
心底卻在思考這些對話,甄別其中的關鍵信息。
不得不說,貴族打架實在沒勁,打了半天也沒流血。
“西班牙和法國開戰了,英格蘭可能也會參戰。”威尼斯大使拿起酒杯,鎮定地喝了一口。
威尼斯和法國關係不好,雙方一直在爭奪意大利地區的霸權。
隨著法國崛起,威尼斯漸漸勢微,因此急需一個幫手。
“天佑英格蘭,希望一切順利。”伊麗莎白神色從容,默默地抿著果飲。
這或許是一個轉機,雖然民眾不喜歡法國,但更不願加入西班牙的戰爭。
她不敢發表任何見解,隻能說一些冠冕堂皇的話。
“我知道您心中的顧慮,威尼斯期待與您的合作。”威尼斯大使攥了攥右手。
看樣子公主也是個聰明人,既然如此,大家就換一種說話方式吧。
“很抱歉,我無權幹涉朝政。”伊麗莎白眉心微低,沒有正麵迴答。
“嗯,我明白了。”威尼斯大使點了點頭,眼中流露幾分讚許。
假如伊麗莎白繼承王位,或許是一個契機。
威尼斯需要一個可靠的盟友,一個可以牽製法國的盟友。
“各位賓客,很抱歉,耽誤你們這麽長時間......女王陛下......”主教走到眾人麵前,表情有些尷尬。
他目光躲閃,欲言又止,就這麽愣了幾十秒。
“陛下怎麽了?”貴族不耐煩地問道。
大廳頓時躁動起來,難道流言成真了?女王沒有懷孕?
“主教大人,你快說啊,急死我了。”另一位貴族說道。
難不成女王難產死了?不至於吧,也沒聽到什麽動靜啊。
“女王陛下沒有懷孕,肚子已經恢複正常了。”主教擦了擦不存在的冷汗。
“哈,真是荒謬,等了這麽久,就像放了個屁。”威尼斯大使低聲嘲諷道。
......
假孕事件結束後,西班牙的腓力王子感覺很丟臉。
因此丟下瑪麗,孤身一人返迴西班牙。
深秋的清晨,冷風吹拂過泰晤士河。
“腓力別拋下我!”瑪麗從夢中驚醒,額頭冒著冷汗。
她太愛丈夫了,即便受到冷落,也依舊愛得死去活來。
或許和她童年經曆有關,因此渴望沉溺在家庭的港灣裏。
“陛下,您做噩夢了嗎?”女官連忙跑進臥室,認真擦著女王的額頭。
女王越來越虛弱,腹部越來越疼,不知得了什麽病。
有人說這是上帝的懲罰,因為瑪麗容忍異教徒的存在。
“他拋棄我了。”瑪麗蜷縮起來,身體不停哆嗦。
她攥緊被褥,仿佛迴到童年,再度被家人拋棄。
秋日的陽光寒涼遠長,她該怎麽度過生命的冬日。
“陛下,首席顧問來了。”侍女屈膝行禮,害怕地退到一旁。
首席顧問拿著一卷文書,憂心忡忡地走了進來。
最近發生了幾場暴亂,新教徒衝擊天主教堂,拒絕改信天主教。
“上帝拋棄了我,一定是我做的還不夠。”瑪麗閉上雙眼,肌膚顯得有些病態。
幾個月下來,她已經傷透了心,因此頒布一堆嚴厲冷酷的法令。
在宗教方麵,很多政策變得更加激進,然後演變成迫害。
“陛下,您是最虔誠的信徒,上帝沒有拋棄您。”首席顧問表情嚴肅,心底卻打起小算盤。
如今女王被丈夫拋棄,身心受到巨大打擊。
不如趁這個機會,想辦法獲得更多權力,拓展自己的勢力。
畢竟,人在悲傷時最脆弱,也最容易被利用。
“說說王宮外的情況吧,有什麽好消息嗎?”瑪麗眉頭微皺,黑眼圈十分明顯。
“我們製定了一百四十五項政策,正在逐步落實,英格蘭的未來一片光明。”首席顧問信心滿滿地說道。
他拿出文書,小心翼翼地遞給女王。
“這些異教徒......他們怎麽敢反對我?”瑪麗扔掉文書,氣得咳嗽起來。
她有些後悔,不該善待那些異教徒,應該把他們送去審判。
或許這樣可以打動上帝,讓她獲得一個子嗣。
“陛下,該怎麽處理那些頑固的異教徒?”首席顧問,
他粗略統計一下,大約有三百人參與了暴亂。
按照同僚們的意見,應當盡快處決這些暴徒。
“審判他們,讓他們接受裁決。”瑪麗下定決心,打算快刀斬亂麻。
沒過多久,裁決委員會發布公告,決定對異教暴徒使用火刑。
一個月之內,三百多人被活活燒死。
其中包括五十多名女性,四個孩子。
這一舉動激起民眾的反抗,人們越來越反對瑪麗。
因為這些行為,民眾開始她稱為“血腥瑪麗”。
“奉女王旨意,英格蘭正式對法國宣戰。”
消息一出,舉國嘩然。
危機籠罩著英格蘭,前路變得更加迷茫。
新教貴族們嗅到了機會,蘇格蘭也嗅到了機會。
“朝陽隻在黑夜中升起。”
伊麗莎白站在窗前,凝視著漫漫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