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鮮有人知曉,到了弘治一朝,更是沒有人知道蕭敬和成國公家的關係了。而此時蕭敬突然造訪,還是瞞著定國公府,顯然是遇到了十萬火急的大事。
此時的朱世傑對於蕭敬也是畢恭畢敬,他知道蕭敬是宮中的老人。可以說經曆過世態炎涼的人精,在這種人麵前,你最好要保持著敬畏之心。
“蕭公公,您找我肯定是有什麽大事。家父在世之時,也曾跟我提起過蕭公公的大名。家父對蕭公公是讚不絕口,蕭公公您有什麽事盡管吩咐。我朱世傑雖說不才,卻也自當竭盡全力。”
蕭敬也很是訝然,他沒想到朱世傑會對自己說出這番肺腑之言,心下也不由得感動:“好啊好啊,你們成國公家的人如此明事理。也不枉,咱家冒險出宮見你了。”
這個蕭敬在宮內宮外的名聲都很好,不但深受弘治皇帝的器重。連朝中的群臣們,對他的評價也是極高。
隻因為蕭敬沒有什麽野心,而且他對那些大臣們都非常的謙和。輕易地,不會得罪人。
這樣的人,自然是深受眾人的歡迎。朱世傑也很佩服蕭敬的為人,所以他這番話倒也並非做作。
半響,蕭敬才說道:“朱世傑,咱家告訴你件事。你兄長朱輔,在南京恐有禍事了。”
朱世傑一驚:“什麽,我大哥?”
不同於頑劣不堪的朱世傑,他的兄長朱輔穩重內斂。年紀輕輕,就顯得非常成熟穩重。朱輔繼承老爹朱儀的爵位,守備南京。
守備南京的朱輔,也深受南京城官員和百姓的稱讚。不知為何,竟然闖了禍事。
蕭敬長歎一聲:“此事說來話長,你可知都禦史秦朝政?”
秦朝政,這人朱世傑是再也熟悉不過了。這個王八蛋屢次和他們朱家作對,自朱輔做了這個南京守備。秦朝政便屢屢上書彈劾,說朱輔年幼難堪大任。又說朱輔為政南京期間政績平平,縱容其弟為禍南京等等。
後來朱世傑氣不過,把秦朝政新娶的第七房小妾藍翠花的肚兜給偷了。然後拿到大街上,沿街叫賣。
一時間秦朝政在南京城名聲大噪,而秦朝政自覺無臉見人,差點投了護城河。
暴怒之下的秦朝政徹底撕下了官場虛偽的麵具,接連三封奏疏送至京城,將朱世傑自幼在南京城的罪行一一列舉,更是添油加醋了一番。
要命的是,朱世傑做過的那些混賬事確實可惡。弘治皇帝大怒,押朱世傑入宮。
長兄朱輔教弟無方罰俸半年,他秦朝政因為娶的小妾是個青樓女子,有辱朝廷顏麵,最終秦朝政被罷官賦閑在家。
這就讓朱世傑奇怪了:“蕭公公,那秦朝政不是被罷了官麽。”
一個罷了官的人,有什麽值得害怕的。誰知,蕭敬又歎了口氣:“此人被重新啟用,更是官至應天巡撫。”
朱世傑驚恐的睜大了眼睛:“應天巡撫!這、這怎麽可能,他可是有汙點的。”
應天巡撫有多大呢,明朝時期全稱“總理糧儲提督軍務兼巡撫應天等府”,是明朝時期在南直隸的南部地區設置的巡撫,管理當時全國糧儲稅賦最重之地。
應天巡撫駐南京,借居會同館,成化時另建公署,遷出會同館。而原本隻是個都禦史的秦朝政,搖身一變成了南京應天巡撫,還兼理杭、嘉、湖三府稅糧。
在南京主政的秦朝政,便也成了南京守備朱輔的死敵。平日裏,秦朝政最大的愛好,就是搜集網羅朱輔的罪證。
雖說朱輔兩袖清風光明正大,奈何這人家要給你定罪了,總是會找到各種理由的。
秦朝政暗中搜集這些莫須有的罪名,終於找到秦朝政在之前曾經私開官倉,賑濟災民的罪名。
災荒年景私開官倉賑濟災民,按理說這都是情有可原的。為什麽,這會是重罪呢。
在封建社會裏,私開官倉的屬於不赦之例,當屬殺頭的,不管你有什麽理由都不行。
去年南京周邊的百姓遭遇旱災和蝗災的雙重打擊,好不容易挨到了來年。可是開春之際,這些百姓們連種糧都沒有。
眼看著春耕時節要過了,百姓們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從江南之地調撥的種糧,也需要三個月後才抵達南京。到那個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朱輔便擅作主張,打開官倉將官糧分發給百姓做種糧。後來江南糧食抵達之後,再重新填充官倉。
這件事本來可大可小,可秦朝政卻抓住了這件事不放,非得整死朱輔。
一個有汙點,被弘治皇帝欽點罷官的官員,是如何被重新啟用,還做到了應天巡撫這個官職的,當真是讓人匪夷所思。
然而,當蕭敬說出原因的時候,朱世傑沉默了。
“這個,是這個秦朝政不知道通過什麽關係,找到了二位國舅爺。”蕭敬也是萬分無奈的說道。
當今的弘治皇帝隻娶了張皇後一人,過著一夫一妻的平民生活。而且弘治皇帝,對張皇後是異常的寵愛。
甚至於,弘治皇帝對於張皇後的娘家人,也是一再的縱容。其中,就包括張皇後的兩個兄弟張延齡和張鶴齡。
張皇後的父親,也就是弘治皇帝的老丈人張巒在弘治四年封壽寧伯。同年張皇後生的兒子朱厚照被立為皇太子。第二年張巒去世,封贈‘昌國公’。兒子張鶴齡繼承擔任‘壽寧伯’,後來也升‘壽寧侯’、‘昌國公’,另一個兒子張延齡為建昌伯、建昌侯。
尺無寸功的老丈人張巒被封爵位,尚書王恕就上書孝宗,認為這違背了規矩。可是,弘治皇帝不為所動。
張鶴齡、延齡兄弟把皇宮當作走親戚一樣,非常隨意,二人在京城為非作歹。這二人侵占百姓土地,驕橫無狀。縱容家丁行兇,圈養家奴等等不一而足。
當時,二人在京城是惹得天怒人怨。弘治皇帝也曾諄諄教導,二人連連磕頭,也均自表示悔過。可沒多久,便本性難移。
再加上張皇後的迴護,在弘治皇帝麵前哭訴自己隻有這兩個兄弟。弘治皇帝無奈,也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此時的朱世傑對於蕭敬也是畢恭畢敬,他知道蕭敬是宮中的老人。可以說經曆過世態炎涼的人精,在這種人麵前,你最好要保持著敬畏之心。
“蕭公公,您找我肯定是有什麽大事。家父在世之時,也曾跟我提起過蕭公公的大名。家父對蕭公公是讚不絕口,蕭公公您有什麽事盡管吩咐。我朱世傑雖說不才,卻也自當竭盡全力。”
蕭敬也很是訝然,他沒想到朱世傑會對自己說出這番肺腑之言,心下也不由得感動:“好啊好啊,你們成國公家的人如此明事理。也不枉,咱家冒險出宮見你了。”
這個蕭敬在宮內宮外的名聲都很好,不但深受弘治皇帝的器重。連朝中的群臣們,對他的評價也是極高。
隻因為蕭敬沒有什麽野心,而且他對那些大臣們都非常的謙和。輕易地,不會得罪人。
這樣的人,自然是深受眾人的歡迎。朱世傑也很佩服蕭敬的為人,所以他這番話倒也並非做作。
半響,蕭敬才說道:“朱世傑,咱家告訴你件事。你兄長朱輔,在南京恐有禍事了。”
朱世傑一驚:“什麽,我大哥?”
不同於頑劣不堪的朱世傑,他的兄長朱輔穩重內斂。年紀輕輕,就顯得非常成熟穩重。朱輔繼承老爹朱儀的爵位,守備南京。
守備南京的朱輔,也深受南京城官員和百姓的稱讚。不知為何,竟然闖了禍事。
蕭敬長歎一聲:“此事說來話長,你可知都禦史秦朝政?”
秦朝政,這人朱世傑是再也熟悉不過了。這個王八蛋屢次和他們朱家作對,自朱輔做了這個南京守備。秦朝政便屢屢上書彈劾,說朱輔年幼難堪大任。又說朱輔為政南京期間政績平平,縱容其弟為禍南京等等。
後來朱世傑氣不過,把秦朝政新娶的第七房小妾藍翠花的肚兜給偷了。然後拿到大街上,沿街叫賣。
一時間秦朝政在南京城名聲大噪,而秦朝政自覺無臉見人,差點投了護城河。
暴怒之下的秦朝政徹底撕下了官場虛偽的麵具,接連三封奏疏送至京城,將朱世傑自幼在南京城的罪行一一列舉,更是添油加醋了一番。
要命的是,朱世傑做過的那些混賬事確實可惡。弘治皇帝大怒,押朱世傑入宮。
長兄朱輔教弟無方罰俸半年,他秦朝政因為娶的小妾是個青樓女子,有辱朝廷顏麵,最終秦朝政被罷官賦閑在家。
這就讓朱世傑奇怪了:“蕭公公,那秦朝政不是被罷了官麽。”
一個罷了官的人,有什麽值得害怕的。誰知,蕭敬又歎了口氣:“此人被重新啟用,更是官至應天巡撫。”
朱世傑驚恐的睜大了眼睛:“應天巡撫!這、這怎麽可能,他可是有汙點的。”
應天巡撫有多大呢,明朝時期全稱“總理糧儲提督軍務兼巡撫應天等府”,是明朝時期在南直隸的南部地區設置的巡撫,管理當時全國糧儲稅賦最重之地。
應天巡撫駐南京,借居會同館,成化時另建公署,遷出會同館。而原本隻是個都禦史的秦朝政,搖身一變成了南京應天巡撫,還兼理杭、嘉、湖三府稅糧。
在南京主政的秦朝政,便也成了南京守備朱輔的死敵。平日裏,秦朝政最大的愛好,就是搜集網羅朱輔的罪證。
雖說朱輔兩袖清風光明正大,奈何這人家要給你定罪了,總是會找到各種理由的。
秦朝政暗中搜集這些莫須有的罪名,終於找到秦朝政在之前曾經私開官倉,賑濟災民的罪名。
災荒年景私開官倉賑濟災民,按理說這都是情有可原的。為什麽,這會是重罪呢。
在封建社會裏,私開官倉的屬於不赦之例,當屬殺頭的,不管你有什麽理由都不行。
去年南京周邊的百姓遭遇旱災和蝗災的雙重打擊,好不容易挨到了來年。可是開春之際,這些百姓們連種糧都沒有。
眼看著春耕時節要過了,百姓們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從江南之地調撥的種糧,也需要三個月後才抵達南京。到那個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朱輔便擅作主張,打開官倉將官糧分發給百姓做種糧。後來江南糧食抵達之後,再重新填充官倉。
這件事本來可大可小,可秦朝政卻抓住了這件事不放,非得整死朱輔。
一個有汙點,被弘治皇帝欽點罷官的官員,是如何被重新啟用,還做到了應天巡撫這個官職的,當真是讓人匪夷所思。
然而,當蕭敬說出原因的時候,朱世傑沉默了。
“這個,是這個秦朝政不知道通過什麽關係,找到了二位國舅爺。”蕭敬也是萬分無奈的說道。
當今的弘治皇帝隻娶了張皇後一人,過著一夫一妻的平民生活。而且弘治皇帝,對張皇後是異常的寵愛。
甚至於,弘治皇帝對於張皇後的娘家人,也是一再的縱容。其中,就包括張皇後的兩個兄弟張延齡和張鶴齡。
張皇後的父親,也就是弘治皇帝的老丈人張巒在弘治四年封壽寧伯。同年張皇後生的兒子朱厚照被立為皇太子。第二年張巒去世,封贈‘昌國公’。兒子張鶴齡繼承擔任‘壽寧伯’,後來也升‘壽寧侯’、‘昌國公’,另一個兒子張延齡為建昌伯、建昌侯。
尺無寸功的老丈人張巒被封爵位,尚書王恕就上書孝宗,認為這違背了規矩。可是,弘治皇帝不為所動。
張鶴齡、延齡兄弟把皇宮當作走親戚一樣,非常隨意,二人在京城為非作歹。這二人侵占百姓土地,驕橫無狀。縱容家丁行兇,圈養家奴等等不一而足。
當時,二人在京城是惹得天怒人怨。弘治皇帝也曾諄諄教導,二人連連磕頭,也均自表示悔過。可沒多久,便本性難移。
再加上張皇後的迴護,在弘治皇帝麵前哭訴自己隻有這兩個兄弟。弘治皇帝無奈,也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