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曹勳已經迴不去了,因為他第一時間就被郝思文送到了冀州,王倫與他交談一番後,他就前往雄州容城縣出任代理縣令去了。


    這樣“千金買馬骨”的機會,王倫豈能錯過?有了曹勳的示範,偷著前往河北路的東京城士子更多了,不到兩個月,前後就投奔而來四十餘人。


    接待工作一直由柴進負責,柴進在禮曹主事這個職位上簡直如魚得水。他天生富貴,做實務偏又拉不下臉,但他靠著後周世宗柴榮後裔的身份,在京東兩路時,專門拜見各地富戶,為縣學拉讚助,吃吃喝喝就把事情辦妥了。


    京東兩路的縣學基本都組建完畢,柴進就來到河北兩路,繼續吃吃喝喝拉讚助,他在滄州,隻用了三天時間,就給州學拉來了六萬貫的讚助費,故而征東大將軍府諸曹諸司,柴進是唯一一個隨意吃喝請客甚至喝花酒不用擔心被查的官員。


    王倫有心多關注教育,但現如今是梁山打天下的時候,諸般事務都不得不向軍隊建設傾斜,並沒有太多的教育資金,隻得更多地依靠民間的讚助。


    所以柴進就得到了王倫的特許,而付出不過是一塊王倫、許貫忠、蕭嘉穗或者柴進等人寫的匾額,或是“精於勸學”,或是其他嘉賞的字眼,然後在《民報》刊登留名。


    這種好名聲,有錢人自然願意做,不過王倫也吸取明朝中後期晉商的教訓,讚助費由禮曹統一分配,並不在州學、縣學學堂裏立碑說明是有哪些人捐贈的。


    同時他又規定,似這種捐贈修路、修橋、辦學堂、興福利的行為,戶曹也會對捐贈人進行少量的免稅。


    除了學堂,其餘捐贈行為,皆立碑紀念,同樣在報紙刊登。


    這些日子,河北、京東四路州縣內部,梁山軍各營調動頻繁,除了燕山府之外,王倫將重兵都擺在了大名府到濟州一線。


    他本以為,四五月間朝廷會派兵攻來,結果一直等到六七月份,不見任何動靜。


    王倫不覺得朝廷在暗中籌劃著什麽,大抵是官兵被嚇到了,畢竟河北兩路軍民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舉事,或響應梁山北伐,或半路攔截童貫,讓朝廷大軍一時沒了動作。


    既然朝廷不動彈,征東大將軍府、大都督府就趁著這一段時間,抓緊均田、公布各項新製度、招募新兵、訓練民兵,忙得熱火朝天。


    然而冀州又來了一隊趙官家派出的使者,王倫左右無事,便會見了使者一行人。


    這一次朝廷派出的主使是兵部員外郎程瑀,王倫知道他們前來所為何事,笑著問:“怎麽,朝廷沒派禦史中丞秦檜前來麽?”


    程瑀正色拱手下拜,說:“使臣人選,朝廷自有定論,非臣下人等可以確定的。”


    王倫沒有反駁,因為程瑀就是毛遂自薦出使來的,朝廷那點兒事情,還真就是一點兒也藏不住。


    “說說吧,趙官家打算封我什麽?是燕王、齊王還是琅琊王?”


    王倫覺得自己就是變成一個精神病人,也跟不上趙官家的腦迴路,因為金兵全部退出燕山府後,趙官家得知梁山沿用了他對南京道的所改地名,竟然覺得王倫之所以不稱王稱帝,仍舊是心裏有朝廷的。


    於是就與群臣商議,打算再派使者,冊封王倫為王,遵循宋神宗“複燕雲者王”的遺訓,按照他的想法,王倫隻要肯接受朝廷的冊封,哪怕在事實上獨立,一如唐朝“安史之亂”後割據的河北三鎮,他也不是不能接受。


    趙官家腦洞大開,惹得群臣紛紛反對,尤其是剛從太學學正升遷為禦史中丞的秦檜最是激動,強烈反對封王的決議,連續上了四封奏章抗議。


    王黼、李邦彥等宰相再一次站在了趙官家這邊,站在了群臣的對立麵,表示支持天子的一切決斷。


    爭吵了一個多月,群臣們都累了,攤上這麽一位一日三變的皇帝,還能怎麽辦?


    趙官家卻覺得,這一次自己又對文官集團取得了勝利,於是朝廷單方麵決定給王倫封王的旨意下達,趙官家突然發現,自己找不到一個適合出使的人選了。


    幾乎所有適合充任使者的官員都反對,惹得趙官家在朝會上哀歎,最終還是程瑀忍不住站了出來,自請出使。


    聽到王倫話裏調笑、戲謔的意思,程瑀並沒有拿出聖旨,而是誠懇地說:“大將軍,官家一時不察,以致有京東、河北民亂之事,此非官家之本心也。大將軍若能北禦外侮,助官家內修德政,使四夷來服,民人皆安,便前唐郭令公再生,也不過如此而已!”


    王倫擺了擺手,他實在沒有興趣與這些文官逞口舌之辯,隻是說道:“你且宣讀了聖旨,我這裏拒絕,咱們走了過場,你自迴東京城去吧!”


    程瑀瞠目結舌,好半天才醒悟過來,結結巴巴地說:“便…便大將軍有心全取天下,自古英雄開國或受禪,必先求大國封冊,大將軍如何拒絕?”


    王倫表情怪異地看著程瑀,實在搞不懂這位朝廷使者到底是站在哪一邊的。


    還是征東大將軍府禮曹負責主持吏員考試的馮喜,湊了過來,低聲對王倫說:“聽聞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時,曾向遼國求冊封,他那漢人謀主楊樸便是這般說辭!”


    王倫一下子就聽明白了!


    顯然這位程瑀對趙官家和當今大宋朝廷頗有些怨詞,假設梁山真的能夠奪取天下,取代大宋,程瑀這些官員大概率是不會當大宋死忠的,反正王倫也是漢人,梁山取代大宋,仍舊是漢人的王朝和天下,他們投降並沒有多少心理負擔。


    至於王倫沒能成功,對於程瑀而言也沒關係,他又沒有直接表明心跡,反而說服了王倫接受朝廷的冊封,也是一件功勞。


    這尼瑪文人的心眼兒是真多啊!


    自從曹丕成功受禪漢獻帝之後,華夏的政治傳統,所謂的“正朔轉移”,都是要走一套受禪的程序。


    程瑀大概是覺得,若王倫接受趙官家的冊封,萬一將來能夠成功,肯定也會走受禪的老路子,所以趙官家封王,王倫根本沒有理由拒絕。


    可惜程瑀這種傳統思維的文官並不了解王倫,王倫造反,根本就不想跟大宋趙氏扯上任何一點兒關係。


    王倫就是奪取天下,那也是他與一班誌同道合之人一刀一槍打下來的,幹幹淨淨得天下,何必再去沾染趙宋的汙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奪宋:水滸也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人叢中一迴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人叢中一迴首並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