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單看高麗與遼國、金國的戰績,誇讚一句“頑強”並不過分,能夠在東北亞兩大強國的四次大規模戰爭下存活,也的確有可取之處。


    但王倫比大宋朝君臣和文人們更清楚的一點,高麗之所以如此頑強,依靠的隻有兩點:第一是地理優勢,第二是氣候優勢。


    半島北部多山,是根本不適合遼、金這樣騎兵立國的政權發起大規模的騎兵衝擊的,高麗很容易就能夠依托一係列修築在半山腰的城池進行死守,這一點隋煬帝已經證明過了。


    遼金要攻打高麗,隻能越過鴨綠江,然後麵對眾多大大小小修築在半山的城池,若不拔除,進攻路線就要受阻;執行蛙跳戰術的話,後方又很容易被不斷騷擾,一旦因為天氣原因不得不迴撤,高麗軍隊也很容易從各個城池鑽出來,迅速集結重兵追擊。


    所以最好的辦法,其實是遼國與高麗第二次戰爭中,遼國樞密使耶律世良的戰術最好用,這個戰術很簡單,就是固守鴨綠江沿岸,逼迫高麗不得不派重兵來防,然後借助遼國騎兵的速度,迂迴繞道偷襲,專打伏擊戰,相當於是另外一種圍點打援。


    可惜遼聖宗太著急,覺得遼國這樣的大國,打高麗這樣一個小國,怎麽還要防守反擊?於是將耶律世良降職為領軍的二把手,不久耶律世良暴斃病死,他先後兩次大敗高麗援軍,殺傷數萬,就再也沒有了下文。


    不過王倫依舊看不上高麗,這是戰略上的藐視,因為他覺得王氏高麗這個政權,毫無自己的任何特點,政治、軍事、文化方麵,簡直就是一個大雜糅,到處學卻又學得四不像。


    高麗所謂的太祖王建在建國後,曾告誡子孫,說遼國契丹是禽獸之國,但他自己卻幹了一件更加禽獸的事情,他親自挑選的太子妃,與他所立的太子,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妹。


    至於眼下高麗的國王王俁,有個很誇張的字,字世民,他所立的第一任王後,跟自己同一個祖父,第三任王後,還是跟自己同一個祖父。


    為此王倫還專門請教了許貫忠,許貫忠就告訴了他關於半島國家的另外一些事情。


    原來在東晉孝武帝時期,半島南部“三韓”之一的“辰韓”,分散為十二個部落,其中有一個部落叫斯盧國,斯盧國逐漸統一了辰韓,在中原文化的影響下,其建立的奴隸製政權,便以新羅為漢字標識,於是新羅國誕生。


    大約是受當時中原諸多割據王朝普遍盛行的九品中正製的影響,新羅國也製定了等級製度,稱之為“骨品製”。即對王國貴族按照其血統,來劃分並確定不同的身份等級和相應的官階。


    樸、金、昔三姓王族地位最高,為聖骨(第一骨),其下的大小貴族則分為真骨(第二骨)、六頭品、五頭品、四頭品等五個等級。


    骨品世襲不變,不同骨品之間不得通婚,骨品製隻有五個等級,但在此之下,社會等級繼續下分,還有三頭品、二頭品、一頭品、平民、奴隸等區分,但這些階層不算入骨品之中。


    而新羅的選官製度,隻局限於四頭品以上,四頭品以下,完全沒有任何做官的機會。


    而且新羅的這種“骨品製”,一直持續到了五代時期。王建統一後百濟和新羅,為了籠絡各地方勢力,迎娶了二十多個妃子,也將這種“骨品製”繼承了下來。


    王建立國時,高麗尚且還有新羅的許多舊俗遺存,於是王、李、金、崔等少數幾個姓就被列為聖骨,幾百年間都是諸姓內部通婚,至於王室,幹脆就自產自銷了。


    此後高麗仍舊實行極其嚴格的等級製度,將全民劃分為貴族、兩班、良人、賤人四個等級,各階層之間的流動性幾乎被固化。


    又由於新羅能夠統一半島,完全是唐朝的默許,故而新羅國的許多製度,就向大唐學習,王氏高麗也仍舊有著諸多遺存,比如最明顯就是,高麗國內武將的地位,遠高於文臣。


    雖然高麗國王也一直在努力推行效仿大宋朝的科舉製度,但文武之間的實力並不平衡,也因此,武人掌權的高麗,才會表現出如此高昂的侵略性。


    王族內部聯姻埃及化,國內階級印度種姓製度化,朝堂割據唐朝武將化,甚至還不是唐朝那種實力藩鎮割據,而是軍事武官掌權化。


    這樣奇葩的一個存在,王倫隻覺得自己的三觀一次又一次受到了嚴重的衝擊。


    看著擺放在麵前的高麗青瓷和一疊高麗紙,這兩樣東西高麗產的相當不錯,王倫將情報小冊子放下,揉了揉腦袋,思考了起來。


    在他看來,跑到東京城的高麗使者完全不過是口嗨,若說高麗有實力攻打梁山,完全就是胡扯。


    因為先要麵對遼國,高麗就在鴨綠江附近修築了所謂的“千裏長城”,現如今金國崛起,高麗的重兵,都放在北方。


    所以相比高麗龐大的州鎮兵,號稱十五萬,高麗水師的確不夠看,誇獎他是水師,王倫都覺得高看了。


    因為根據阮小七搜集到的情報,自女真崛起後,就不斷在東海(今日本海)向南、向東自海上騷擾劫掠高麗與倭國日本。


    尤其是前幾年,金國占據了遼國的東京道、上京道之後,漢人的造船技術傳入東北,女真人就以契丹、奚、漢以及被俘的高麗人等充任水軍,侵擾高麗北部沿海,高麗水師始終無能為力。


    據說女真海盜每次外出劫掠,不過數條至數十條海船,長不過百尺,就是放在大宋朝,都隻能算是小船。


    於是王倫迅速行文,從李俊、張順、唿延慶三營各自抽調兩艘火炮船,前往登州,暫受阮小五統領,與阮小七一道,前往高麗南部海域。


    不打任何旗號,不帶任何能夠表明身份的器物,在冬季到來之前,先將王氏高麗在全羅道的水師給剿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奪宋:水滸也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人叢中一迴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人叢中一迴首並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