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倫的老家,就在齊州濟南府。隻是他父母早亡,學業無成,又沒有什麽親戚,為了混口飯吃,也因為屢試無果,幹脆投了滄州柴進處,本打算做個門客,又被派到了梁山。


    自秦國商鞅變法以來,大一統的王朝,總是期望於將百姓以一對夫妻為基本單位,在民間推行家庭原子化的。


    隨著唐末五代十國的亂世,世家門閥被徹底終結,大宋朝的市民經濟發達,商品經濟發達,城市化的進程加快,也在某種意義上導致了民間家庭、家族的原子化進程加快。


    整個梁山一百多個頭領,大多數家庭情況都與王倫相似,親屬不多,宗族聚不成勢力。


    但統治階級期望著宗族的原子化,自己卻又大搞特殊,比如一眾文人士大夫推崇私人編修族譜,宗族勢力在北宋中期以來,又逐漸開始抬頭。


    所以大宋朝的別扭之處就出現了,既要防備民間以血緣關係抱團,又大力推崇宗族,在王安石推動保甲法之後,像祝家莊、曾頭市這樣半宗族化、地方民團化的現象,就此普遍出現。


    王倫到了曆城,就有當年不少的同學前來拜見。


    說起來王倫的授業恩師的師父,那也算是一位名人,乃是號稱“元豐九先生”之一的周行己,周行己又求學於程頤,故而細算起來,王倫也算是“程周洛學”的門徒。


    當今趙官家崇寧年間,周行己出任齊州教授,但三年後就被罷官。政和七年被提任樂清縣令,不久就辭官。去年時,溫州道人林靈素在趙官家麵前推薦這位同鄉,於是周行己出為秘書省正字。


    但他偏偏寫了一封《上宰相書》,勸諫蔡京,被蔡京所惡,又被迫辭官。本欲迴鄉,但聽聞方臘起義,就留在東京城,又被濟南知府王靚聘為司隸。


    哪知剛到了齊州,王倫卻又鬧將起來,林衝領兵來攻時,王靚無奈逃走河北路,周行己卻再也跑不動了,他這一輩子仕途坎坷,頓感心灰意冷,幹脆留在曆城,哪裏也不去。


    王倫這一次前來曆城,就是要拜見周行己的。


    隻是他遞上的名刺,周行己收都不收就丟了出來,既然軟的不行,王倫隻好來硬的了。


    於是在周行己的小院中,看到梁山士卒毫不客氣地闖入進來,周行己坐在客廳前,怒目而視。


    王倫身邊也沒有其他人,隻有兩個曾經的同學,便朝著周行己拱手行禮:“學生見過浮沚先生!”


    周行己也不理會,王倫便說:“學生曾跟隨任介夫先生學習,特來拜見!”


    周行己頓時記起來了,冷哼一聲:“原來是任石的學生,卻把你教成了一個禍國的大盜!”任石就是王倫的授業恩師,現在京西北路做著小官。


    王倫隻是笑了笑,卻毫不在意,似周行己這樣在文壇士林中有威望的人,還善於搞教育,他總是得虛心拜見一番,這點兒“唾麵自幹”的事,他還是能做到的。


    “江南方臘舉事起義,戰事正酣。某聽聞先生歸家被阻,故而前來一見。先生若願出山時,我征東將軍府有心廣興教育,還請先生助力!”


    周行己卻將頭扭到一旁去,王倫便說:“聽說先生著作頗豐,有意為先生出版,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周行己卻說:“吾已年老,見不得貴客,還請迴去!”王倫心想:老人家不要這麽倔好不好?拍了拍手,焦挺就領著幾個士卒,抬過來幾箱書。


    王倫說:“這是我梁山巨野山陰堂出版的書卷,雕板精美。先生寫就數十萬字之言,總該結集成冊,出版流傳,以遺後人,先生難道還要拒絕嗎?”


    周行己看了一眼,頓時就轉不開眼睛了。但凡讀書人,哪個是不愛書的?這般投其所好,王倫繼續說:“我雖然起義造反,但這巨野山陰堂的書籍出版,向來是清清白白的,願為先生出版文集,如何?”


    周行己已經不好意思拒絕了,以他的財力,想要出版自己的著作詩詞文集,難度卻是太大了,若非如此,他又何必五十多歲了還要走道士的門路,四處求官,不就是為了多存點錢財麽?


    王倫看他久久不語,便知道這事成了,笑著說:“我這裏兩位同學,也是任介夫先生的學生,就留在這裏,先生但有事,隻叫他們來做便是了。”


    不等周行己拒絕,便站起身來,拱手說:“多有打擾,先生勿怪。小子這裏尚有許多雜務,日後再來拜見!”


    王倫想要在根據地推動教育,這位曾在溫州自辦浮沚書院的周行己,他肯定是要盡量籠絡一番的。


    暫時不能為梁山所用也沒關係,王倫很有耐心,他可以慢慢等,就像張叔夜那樣,慢慢等到對方看清了這個世道,總有迴心轉意的那一天。


    周行己看著潮水一般迅速退走的王倫和梁山士卒,看著幾大箱子的新書,再看著朝自己陪笑的兩個書生,無奈地歎了口氣。


    他也沒想到,自己的徒孫居然成為一方巨寇,而且還有心文教,這讓他有些頭蒙,覺得這個世界有些不真實。


    沒聽說過朝廷認定的賊寇,重文教,興教育的,這不是奔著取代大宋朝而去的麽?


    沉默了許久,周行己方才開口:“你二人這位同窗王倫,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物?”


    王倫的兩位同窗也很尷尬,實在是多年不曾見過,隻聽說王倫投身江湖落了草,若非他倆學業無成,也實在不願意前來投奔的。


    好在有個同窗機靈,笑著說:“先生,既然我倆那位王師兄願意為先生結文集出版,事不宜遲,俺兩個就此為助手,先生說什麽,俺就怎麽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奪宋:水滸也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人叢中一迴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人叢中一迴首並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