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過了元宵節,方臘起義的消息,就再也瞞不住了。


    短短兩個半月時間,方臘提前分派在各地的信徒首領等紛紛率眾響應,於是一時之間,兩浙路、江南東路六個州皆反,大量地方官員被抓捕,並被義軍殘忍地殺害。


    兩浙路製置使、廉訪使這樣的一路高官都被方臘抓了當眾行刑,嚇得兩浙發運使兼製置茶鹽事陳亨伯不停上書,得知王黼阻斷消息,他也發了狠,寧肯得罪宰相,派心腹攜奏章星夜趕往東京城,托一個在中書省的同僚,將奏章呈到了皇帝麵前。


    趙官家頓時大驚,江南財賦重地,不能有失,不然他還怎麽享樂、怎麽派兵北伐?


    於是趙官家連忙召集百官,商議對策,王黼的一些政敵當即提出,應立刻罷免天下一切應奉局,以安民心。


    但趙官家頓覺肉疼,最終隻是命童貫擬寫詔書,廢除了為搜集奇花異石而設的蘇州應奉局,又命童貫出任江淮荊浙宣撫使,另外一個大太監常德軍節度使譚稹為兩浙製置使,領東京城禁軍、抽調至東京城的關右西軍、河東蕃漢兵南下,圍剿方臘。


    兩個大太監也不敢磨蹭,當即以少有的快速,迅速集結了重兵,便向江南直去。


    高俅再次欲哭無淚,前次他好容易籠絡了些禁軍將領,看中了一些州兵,打算抽調前往圍剿梁山,卻被童貫奪了統兵權,一發送在梁山泊外了。


    童貫攻梁山不利,高俅難得又拿迴了圍剿梁山的權力,又看好了些禁軍,結果錢財送出,人心籠絡,方臘一起義,這些禁軍就又被童貫給抽調走了。


    高俅甚至不敢在心裏罵童貫,因為這是趙官家的意思。


    消息傳到梁山後,看到朝廷居然抽調了河東蕃漢兵南下,王倫就知道,田虎鬧事的消息,必然是被隱瞞了。


    河東蕃漢兵與酆泰先前擔任的熙河路蕃兵指揮使名下的“蕃兵”還略有不同,酆泰部下士兵多為吐蕃歸降中原者,河東那邊,則多以漢人為主。


    之所以帶個“蕃”字,卻是因為宋太宗、宋真宗兩任皇帝時,與遼國多有戰事,就有相當一部分中原漢人官兵被俘,無奈變為遼人。


    這些原本大宋朝的子民不忘故國,其子女後代若尋著機會,就要南歸,但大宋朝就是這麽了不起,偏要做一番身份區分,視這些遼國歸來的漢人為番人、為蕃人。


    就好比此次跟隨童貫南下的涇原路經略安撫使兼知懷德軍事、懷德軍都總管楊惟忠,其祖父就是宋真宗時的並代二州都總管康保裔,楊惟忠本名康炯,三十年前南歸時投軍,卻被大宋朝認定為西番部族,入選蕃兵。


    既然朝廷派了大軍南下圍剿方臘,梁山自然也不能閑著,哪怕雙方沒有簽訂正式的盟約,王倫也是希望方臘能將童貫拖得更久一些的。


    在新年期間,王倫就與許貫忠等人商議了一番,決定先攻濟州,將京東西路諸州之中,唯一一個有賢名的知州官員驅逐出去。


    所以在元宵節之前,王倫就已經派頭領各自帶領小股精銳,混進了濟州城內。


    張叔夜雖然對梁山提防得緊,本有意元宵節時禁止民間花燈遊行,但梁山自擊潰童貫之後,仍舊縮在水泊之中,唯一一次動靜,也是派兵攻打鄆州,擊敗了相州兵後,立刻返迴。


    這讓張叔夜被麻痹,以為梁山果然是毫無進取之心的隻為占山據水的賊寇,更兼本州百姓富戶商人都來求情,也就在元宵節前後暫時放開了宵禁。


    王倫就趁著這個功夫,先後派人混進城中的,已經有二三百名精銳。


    童貫、譚稹那裏,剛帶領重兵過了應天府,梁山大軍就抵達濟州城下,將這一座城池圍了個水泄不通。


    既然知曉張叔夜的賢名,王倫自然早有防備,朝廷想往濟州增兵,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蔡京罷相、王黼接任,又引發了一場小規模的黨爭,似張叔夜這樣被蔡京忌恨的舊黨,自然也不會被朝廷重視。


    所以張叔夜得到消息時,梁山大軍距離濟州城已經不過一日行程了,沒奈何,張叔夜隻得命衙役上城牆,征召城中青壯協助守城。


    他這裏剛剛將城門關閉,就有一隊梁山騎兵已經衝到了城下,為首一將正是唐斌,策馬奔至城下,大喊:“我梁山有書信送給張太守!”


    便張弓搭箭,望城樓上射了一箭,恰釘在望樓的木柱上,又喊了兩遍,這才折返,城頭之上的官兵,竟無一個敢放暗箭。


    張叔夜正在四麵城牆巡邏,聽聞西門那裏有賊騎已至,並送了一封書信,忙趕來時,唐斌已經領著騎兵撤走了。


    他接過唐斌用重箭射上來的書信,展開一看,頓時長歎一聲。跟在身邊的長子張伯奮便問:“父親為何長歎?這梁山賊寇意欲何為?”


    張叔夜將信遞給兒子,張伯奮看過後,便說:“父親,賊首王倫欲與父親城外會談,萬萬不可往,賊寇狡猾,不能答應啊!”


    張叔夜歎氣說:“我與青州城那裏有些消息,梁山賊寇最善穴攻破城,我濟州城比青州如何?可能守得住麽?且去看這王倫如何說辭!”


    張伯奮便拱手說:“既如此,兒願與父親一同前往!”張叔夜說到:“好,我父子兩個同去!”


    一夜無事,但第二天張叔夜早早上得城牆巡邏時,卻驚愕地發現,四麵城牆外,都出現了梁山軍隊的身影。


    如此精銳,怎不為國家和朝廷所用?張叔夜眉頭皺的更緊了,他實在想不明白,梁山是如何練就這樣一支軍隊的,賊首王倫為何又不投降?難道真的誌在天下麽?


    張叔夜匆匆趕到西門,果然見百餘步外的城下,已經搭設了一座草棚,插了一麵紅旗。又有一隊梁山騎兵奔至城下大喊:“張太守可願出城相見否?”


    張叔夜便令兒子大喊:“王倫來了麽?”聽見迴話後,看到梁山大軍旗幟遠在四五百步之外,便喊道:“可以一見!”


    就有城內文武官員來勸阻,張叔夜擺擺手,說:“城池難守,某還是去見一見吧。”看到果有一小隊人馬出得梁山陣來,立於草棚之下,便即下城,從側門出去。


    張伯奮騎馬在前,看到草棚下坐著兩個人,都是讀書人模樣,還有五個彪悍的賊寇,不遠不近地立在數步之外,隻挎著腰刀,這才放下心來,心想這夥賊寇倒也講規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奪宋:水滸也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人叢中一迴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人叢中一迴首並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