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王倫的名義,山寨各軍頭領重新做了調整,林衝出任參讚軍務頭領,兼諸軍教頭,與郝思文兩個負責馬軍新兵訓練工作,同時也有戰事指揮之責。


    新入夥的頭領唿延灼出任第五營指揮使,接手了梁山唯一一支重裝騎兵營;彭玘就任第七營盧俊義的副將,擔任左廂指揮使。


    學習完畢的“小霸王”周通,出任步兵第十營晁蓋的副將,雷橫轉任左廂指揮使,周通則為右廂指揮使。


    王倫雖然給了韓世忠很大的權力,但韓世忠很謹慎,建議山寨組建混編營,即騎兵、步兵各按比例組建,王倫同意了,於是公孫勝、李忠暫為他的副手,由著他先去摸索折騰。


    梁山不接受朝廷招安,陳宗善灰溜溜地趕迴東京城,上報了這個消息後,就引起了一係列的反應。


    首先就是蔡京罷相。


    從十七年前至今,蔡京已經是三起兩落,第三次出任宰相了,若說蔡京無能,卻恰恰相反,蔡京是個很有才能的人,繼承了宋神宗以來的新法改革,也做了許多實事。


    但他與王安石等新法領袖不同,蔡京所有的目的,都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力地位,為了滿足當今趙官家奢侈浮華的要求,在短時間內極限壓榨民力,故而大宋朝的腐敗,蔡京也要承擔一部分責任。


    此時京西路王慶鬧騰得越來越大,已經占據了三州之地,地方官員再也隱瞞不住,無奈上報,故而聽聞王慶造反、王倫不肯受詔安,趙官家就有了怒氣,便以蔡京年已七十三歲為由,勒令其辭官致仕。


    簡單來說,趙官家不願意承認他治下的百姓民不聊生,四處揭竿而起,那麽是誰逼得老百姓如此呢?天子必須永遠是聖明的,這個黑鍋自然得蔡京先來背一背了。


    於是蔡京無奈去職,仍舊居於京師,高俅則喜出望外,眼下童貫吃了一場敗仗,再也不願意剿匪,仍舊將心思放迴到爭取領兵出征遼國上麵,那麽高俅就此順理成章地得到了繼續剿滅梁山的任務。


    不過高俅來攻的事情,王倫卻一點兒不擔心了,現如今梁山已經將京東兩路敢出戰的州兵都打了個遍,京西兩路的州兵幾乎也都被抽調,同樣敗在了梁山之手。


    高俅再調兵,那就隻能如原著一般抽調十節度前來了,眼下已經是夏末,等十節度到了東京城集結,差不多就到秋末了,高俅再傻,也不可能冬季用兵。


    所以這一拖,卻又拖到明年春夏時分了。


    實際情況也果然如王倫等人預料的一樣,高俅那裏並無動靜,趙官家倒是期望王慶、王倫兩股賊寇快快剿滅,但現實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他也隻是下詔,要求繼續剿匪,過了幾天,就被一幫奸臣引導著,轉換了注意力。


    其次就是,河東田虎也造反了。


    田虎是獵戶出身,前幾年王倫往河東一行薅羊毛時,田虎的江湖名聲還不夠大,他那時候的行徑,與晁蓋倒有幾分相似,隻好打熬身體,苦練武藝,專一結交各路好漢。


    但隨著王倫在京東路愈發鬧將起來,田虎也聽了許多傳聞,聽說王倫打破大名府後,他的心思也跟著再也按耐不住了,於是果斷占山為王,立起旗號招兵買馬。


    等到王倫擊敗童貫的消息傳到河東,田虎立刻起事,短短一個多月就聚起了數萬人馬,也去攻打縣城,在本州鬧了起來。


    天下州兵不堪用,不唯京東路諸州縣,河東路也是一樣的,田虎靠著人多,速度攻占了一州四個縣城,愈發鬧得大了起來。


    而河東路的地方官員是如何應對的呢?與京西、京東一樣,也選擇了先向朝廷隱瞞,於是趙官家再次被“蒙蔽”了聖聰。


    聽到田虎造反,王倫便將段景住從河東調了迴來,心裏更是羨慕。河東路的地形實在太好,西、南皆是黃河,東麵就是太行山,很容易就形成割據勢力,田虎隻要穩紮穩打,朝廷就一時難以調集大軍前往圍剿的。


    至於是否與田虎結盟,梁山上下都興致缺缺,王倫親自從太行山翻越走過一迴,除非田虎向東打,突入河東路,否則二者之間完全形不成任何戰略合作與配合的。


    但是不用想,田虎也不可能往東打,因為河北兩路駐紮著大宋朝的邊軍,一個朝代的邊軍總是最能打的,田虎也沒有傻到跑去招惹邊軍。


    梁山擊潰童貫來犯大軍,引發的第三個連鎖反應是,方臘那裏又派人來了。


    這一次派來的仍舊是“寶光如來”鄧元覺,自幾個月前來梁山泊走了一趟後,鄧元覺就成了一個堅定的與梁山結盟派,隻可惜方臘覺得梁山都是一夥異教徒,若要合作,他這個摩尼教信徒認定的“光明之子”、“聖公”,就得當仁不讓地占據主導權。


    故而王倫也就不怎麽理會方臘了,你他娘的還沒有舉事,就先想著當我梁山的大哥,這是什麽狗屁道理?


    鄧元覺這一次來,仍舊是魯智深迎接招待,見著王倫時,雖然不好意思,鄧元覺還是紅著臉將方臘提出的要求說了一番。


    第一,方臘要梁山提供一批武器,這個沒問題,王倫答應得很是爽快,隻要有錢,隨時供貨。梁山前後幾次打破州城和朝廷大軍,收繳的各類武器自然是不少的。


    第二,方臘希望梁山主動向淮南西路進攻。王倫頓時不屑了起來,這方臘打的主意,明擺著就是先讓梁山拉仇恨、吸引火力,卻給他在江南起事製造機會,我梁山憑什麽這麽幹?


    鄧元覺也覺得第二個要求實在過份,看到王倫及一眾頭領們又氣又怒又不屑的態度,他很明智地沒有將方臘的第三個要求說出來。


    因為方臘要求梁山要要有一部分頭領轉信摩尼教,這個人數比例是多少呢?至少一半。


    也好在鄧元覺沒有提第三個要求,否則王倫定要不顧情麵,將他這幾個使者趕出去的。


    總之,梁山最近一係列的軍事勝利,不但刺激了朝廷,也同樣刺激了有野心的江湖人物,大宋朝頓時亂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奪宋:水滸也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人叢中一迴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人叢中一迴首並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