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翊王的早死白月光:女扮男裝皇太子vs新科狀元郎(13)
快穿:宿主她戀愛任務一手抓 作者:憶昔江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陽光透過薄紗灑落進房間,照在床上,床上的少女微微動了動,睜開了眼睛。
謝韞寧揉了揉睡得有些酸澀的脖頸,腦袋微微後仰,這才看到窗戶上映襯著的陽光,她伸手捂著額頭,皺眉沉默片刻,終於迴過神來。
起床收拾妥當後,謝韞寧便走到廚房做好一家人的早飯,簡單的吃完自己那一份後,謝韞寧將母親和弟弟的那份早飯用罩子罩上。
待收拾完廚房後,謝韞寧徑直去了房間,將她這幾天收集到的證據全部用布條包裹好,放入衣袖中,隨即又將提前寫好的書信以及家裏僅剩的錢財放到母親枕邊,這才轉身出門向外走去。
她知道,此次一行性命難保,但她身為謝家子女,受謝家培養,豈能棄家族於不顧,父親母親養育她多年,這次也該是她還的時候了。
祖父曾說,謝家人,從不會輕言失敗,更不會因為一時之辱就選擇退縮。
所以,她必須要為謝家爭取到活下去的機會。
隻望謝家的列祖列宗保佑,一定要讓謝家平安度過此劫的。
深吸一口氣,謝韞寧腳步不停,快速向午門的方向走去。
她一路上並未注意周圍人的目光,隻是低著頭,一心想著如何為謝家申冤
“站住!”一聲冷厲的嗬斥突然傳入耳畔,打斷了謝韞寧的思緒。
謝韞寧寧抬頭一看,卻發現是一名穿著黑甲的侍衛攔在她身前。
“此處是午門重地,閑雜人等,禁止靠近!”那名侍衛一臉嚴肅的看著謝韞寧,語氣冷漠的說道。
“這位大哥,我想擊鼓鳴冤,麵見聖上。”謝韞寧不慌不忙、麵色從容的朝著那名侍衛微微行禮,態度謙卑。
“擊鼓鳴冤?凡是擊鼓鳴冤的可都是有天大委屈的人,你個小女子,哪來的冤情。”那名侍衛聞言冷哼一聲,語氣依舊不善。
“大哥,我乃謝家謝韞寧,此番擊鼓,為的是為謝家正名,還請大哥通融一下!”
“謝家?”聽到‘謝家’二字,那名侍衛先是怔了怔,上下打量了一番謝韞寧後,態度更是惡劣,冷哼一聲:“聖上今晨已經下旨徹查謝家的罪責,你現在擊鼓鳴冤,不覺得可笑?”
謝家的事情早在一天前皇宮內就傳開了,隻是今日還沒發布公告,雖然有些不合情理,但是皇帝的決定卻是板上釘釘,他們這些小嘍囉,還不是一切要聽上麵的。
這謝家女想為家人擊鼓鳴冤,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幾斤幾兩!
聽到那名侍衛的話,謝韞寧的眼眸一閃,心裏頓時明白,今日他們謝家,怕是在劫難逃了。
隻不過,謝韞寧心中不滿,她父親和祖父一心為大夏鞠躬盡瘁,這皇帝為何如此絕情,聽信奸臣謠言,不給她謝家留一絲活路。
“大哥,我求求你了,讓我過去吧,求求你了!”
謝家如今已是風雨飄搖,她實在不忍心再見時是祖父和父親的屍首,所以不管如何,她今天一定要敲了登聞鼓,去見皇帝。
那侍衛見謝韞寧苦苦哀求,臉上的不耐煩稍減,但依舊是一副油鹽不進的模樣。
“你不要再鬧了,趕緊離開這裏,這件事不是我不願通融,而是你們謝家牽扯甚廣,上頭下了命令,我不敢擅作主張啊。”
謝家涉案的官員太多,每個人都關係複雜,他這個小小的兵卒哪能做主,況且,他也不敢。
見他一副油鹽不進的表情,謝韞寧不由得有些氣憤,身子微微顫抖,似是有些站不住。
“姑娘,你沒事吧?”就在謝韞寧即將摔倒之際,一個身影突然出現,一隻胳膊突然出現,將她扶穩。
謝韞寧迴過頭看,隻見一位陌生的少年扶住了她,一臉關切的問道。
少年看起來年齡尚小,約莫十三四歲的樣子,膚色白皙,眉清目秀,一張精致的臉上帶著幾分稚嫩,但眼神中卻透著睿智。烏黑茂密的長發束在頭後,身上一襲淺藍色錦袍,腰懸一柄玉佩,手持一把折扇,唇角含著一抹溫潤如玉的微笑,讓人如沐春風,看起來倒像個翩翩佳公子。
“小女子無礙,多謝公子。”謝韞寧微微搖頭,道謝。
“姑娘不需言謝,舉手之勞罷了。”黎初淺笑著擺擺手,隨即鬆開扶著謝韞寧的右手,看了她一眼後,指著不遠處的登聞鼓道,“姑娘可是要擊鼓?”
“正是。”謝韞寧微微點頭,原本紅潤的臉上有些蒼白,謝家已是窮途末路,若是再不擊鼓麵聖,恐怕謝家就真的無法挽救。
“在下倒是第一次見這種事,有些好奇,不如讓在下陪姑娘一同擊鼓。”黎初望向登聞鼓,饒有興趣道。
“這……怎麽好麻煩公子,我家這趟渾水,公子還是別淌了。”謝家已經到了危急關頭,她雖沒有其他辦法,但是卻不希望連累別人。
黎初聽謝韞寧勸阻的話,嘴角勾起,露出一抹燦爛的笑容,“姑娘不必擔憂,在下雖不是什麽大才,但是這點小事,還是能幫幫姑娘的。”
“這……既然如此,那麻煩公子了。”謝韞寧糾結一番,終是答應了黎初的援助,朝她行了大禮,表示感謝。
謝家落難之際遇到這麽好心的人,也算是沾光了,若能渡過這一劫,她一定報答這位公子。
“不客氣。”黎初微微笑了笑,隨即收了手中的扇子,伸手攬住謝韞寧的肩膀,“失禮了。”
說罷,黎初腳下輕輕一蹬,身形騰空躍起,抱著謝韞寧,直接從侍衛頭頂掠過,躍至安放登聞鼓的高台。
待站穩後,黎初鬆開謝韞寧,朝其微微拱手,表示歉意。
黎初的舉動頓時引起周圍的路人嘩然,一雙雙眼睛齊刷刷的看向黎初的背影,紛紛猜測他的身份。
“這人究竟是誰啊?怎麽會突然跑出來,而且竟然還能直接飛到高台,太厲害了吧!”
“我怎麽知道,反正他一定不簡單,我看呐,肯定是某個達官顯貴的公子。”
“對,一定是哪位王爺公子,這英雄救美的情節,可真是羨煞旁人呐!”
周圍人群竊竊私語,紛紛猜測黎初的身份,而侍衛在看到黎初不顧阻攔將謝韞寧帶到高台後,頓時愣住了,待他迴過神之後,立刻追著黎初的身影,衝向了安放登聞鼓的高台。
“小子,快,你快給我滾下來。”侍衛將槍指著黎初,大聲喊道。
黎初聽到身後的喊叫,轉身看了侍衛一眼,唇角勾起,露出一抹嘲諷的微笑,慢慢走到登聞鼓旁,取下擊鼓的槌棒,遞給謝韞寧。
“姑娘,我已經送你上來了,接下來該你自己了。”黎初淡淡笑道,隨後退後一步,將接下來的一切交給謝韞寧。
看到他將擊鼓的槌棒交給自己,謝韞寧感激一笑,接過槌棒,隨即走到高台邊緣,拿著槌棒重重一敲,沉悶的聲響瞬間傳遍整座城門。
————————
告禦狀敲的鼓是登聞鼓。??
擊登聞鼓喊冤是中國古代一種司法製度,旨在為民眾提供一種特殊的上訴途徑。這一製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朱元璋在明朝創立時,也在南京午門外安置了登聞鼓,允許百姓通過擊鼓來告禦狀。
擊登聞鼓喊冤的具體操作包括:
凡是沒有機會麵見皇帝、有上訪需求的,都可以去擊鼓。
擊登聞鼓不受身份限製,不論階層高低,提供了一條“下情上達”的溝通渠道。
法律規定,百姓攔截車駕及擊登聞鼓申訴,官吏應當即刻受理,不能讓申告者衝進儀仗隊伍中。
根據《大明律·訴訟·越訴》規定:
軍民詞訟,皆須自下而上陳告。若越本管官司,輒赴上司稱訴者,笞五十。
攔截車駕及擊登聞鼓申訴而不實者,杖一百;事重者,從重論;得實者,免罪。
謝韞寧揉了揉睡得有些酸澀的脖頸,腦袋微微後仰,這才看到窗戶上映襯著的陽光,她伸手捂著額頭,皺眉沉默片刻,終於迴過神來。
起床收拾妥當後,謝韞寧便走到廚房做好一家人的早飯,簡單的吃完自己那一份後,謝韞寧將母親和弟弟的那份早飯用罩子罩上。
待收拾完廚房後,謝韞寧徑直去了房間,將她這幾天收集到的證據全部用布條包裹好,放入衣袖中,隨即又將提前寫好的書信以及家裏僅剩的錢財放到母親枕邊,這才轉身出門向外走去。
她知道,此次一行性命難保,但她身為謝家子女,受謝家培養,豈能棄家族於不顧,父親母親養育她多年,這次也該是她還的時候了。
祖父曾說,謝家人,從不會輕言失敗,更不會因為一時之辱就選擇退縮。
所以,她必須要為謝家爭取到活下去的機會。
隻望謝家的列祖列宗保佑,一定要讓謝家平安度過此劫的。
深吸一口氣,謝韞寧腳步不停,快速向午門的方向走去。
她一路上並未注意周圍人的目光,隻是低著頭,一心想著如何為謝家申冤
“站住!”一聲冷厲的嗬斥突然傳入耳畔,打斷了謝韞寧的思緒。
謝韞寧寧抬頭一看,卻發現是一名穿著黑甲的侍衛攔在她身前。
“此處是午門重地,閑雜人等,禁止靠近!”那名侍衛一臉嚴肅的看著謝韞寧,語氣冷漠的說道。
“這位大哥,我想擊鼓鳴冤,麵見聖上。”謝韞寧不慌不忙、麵色從容的朝著那名侍衛微微行禮,態度謙卑。
“擊鼓鳴冤?凡是擊鼓鳴冤的可都是有天大委屈的人,你個小女子,哪來的冤情。”那名侍衛聞言冷哼一聲,語氣依舊不善。
“大哥,我乃謝家謝韞寧,此番擊鼓,為的是為謝家正名,還請大哥通融一下!”
“謝家?”聽到‘謝家’二字,那名侍衛先是怔了怔,上下打量了一番謝韞寧後,態度更是惡劣,冷哼一聲:“聖上今晨已經下旨徹查謝家的罪責,你現在擊鼓鳴冤,不覺得可笑?”
謝家的事情早在一天前皇宮內就傳開了,隻是今日還沒發布公告,雖然有些不合情理,但是皇帝的決定卻是板上釘釘,他們這些小嘍囉,還不是一切要聽上麵的。
這謝家女想為家人擊鼓鳴冤,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幾斤幾兩!
聽到那名侍衛的話,謝韞寧的眼眸一閃,心裏頓時明白,今日他們謝家,怕是在劫難逃了。
隻不過,謝韞寧心中不滿,她父親和祖父一心為大夏鞠躬盡瘁,這皇帝為何如此絕情,聽信奸臣謠言,不給她謝家留一絲活路。
“大哥,我求求你了,讓我過去吧,求求你了!”
謝家如今已是風雨飄搖,她實在不忍心再見時是祖父和父親的屍首,所以不管如何,她今天一定要敲了登聞鼓,去見皇帝。
那侍衛見謝韞寧苦苦哀求,臉上的不耐煩稍減,但依舊是一副油鹽不進的模樣。
“你不要再鬧了,趕緊離開這裏,這件事不是我不願通融,而是你們謝家牽扯甚廣,上頭下了命令,我不敢擅作主張啊。”
謝家涉案的官員太多,每個人都關係複雜,他這個小小的兵卒哪能做主,況且,他也不敢。
見他一副油鹽不進的表情,謝韞寧不由得有些氣憤,身子微微顫抖,似是有些站不住。
“姑娘,你沒事吧?”就在謝韞寧即將摔倒之際,一個身影突然出現,一隻胳膊突然出現,將她扶穩。
謝韞寧迴過頭看,隻見一位陌生的少年扶住了她,一臉關切的問道。
少年看起來年齡尚小,約莫十三四歲的樣子,膚色白皙,眉清目秀,一張精致的臉上帶著幾分稚嫩,但眼神中卻透著睿智。烏黑茂密的長發束在頭後,身上一襲淺藍色錦袍,腰懸一柄玉佩,手持一把折扇,唇角含著一抹溫潤如玉的微笑,讓人如沐春風,看起來倒像個翩翩佳公子。
“小女子無礙,多謝公子。”謝韞寧微微搖頭,道謝。
“姑娘不需言謝,舉手之勞罷了。”黎初淺笑著擺擺手,隨即鬆開扶著謝韞寧的右手,看了她一眼後,指著不遠處的登聞鼓道,“姑娘可是要擊鼓?”
“正是。”謝韞寧微微點頭,原本紅潤的臉上有些蒼白,謝家已是窮途末路,若是再不擊鼓麵聖,恐怕謝家就真的無法挽救。
“在下倒是第一次見這種事,有些好奇,不如讓在下陪姑娘一同擊鼓。”黎初望向登聞鼓,饒有興趣道。
“這……怎麽好麻煩公子,我家這趟渾水,公子還是別淌了。”謝家已經到了危急關頭,她雖沒有其他辦法,但是卻不希望連累別人。
黎初聽謝韞寧勸阻的話,嘴角勾起,露出一抹燦爛的笑容,“姑娘不必擔憂,在下雖不是什麽大才,但是這點小事,還是能幫幫姑娘的。”
“這……既然如此,那麻煩公子了。”謝韞寧糾結一番,終是答應了黎初的援助,朝她行了大禮,表示感謝。
謝家落難之際遇到這麽好心的人,也算是沾光了,若能渡過這一劫,她一定報答這位公子。
“不客氣。”黎初微微笑了笑,隨即收了手中的扇子,伸手攬住謝韞寧的肩膀,“失禮了。”
說罷,黎初腳下輕輕一蹬,身形騰空躍起,抱著謝韞寧,直接從侍衛頭頂掠過,躍至安放登聞鼓的高台。
待站穩後,黎初鬆開謝韞寧,朝其微微拱手,表示歉意。
黎初的舉動頓時引起周圍的路人嘩然,一雙雙眼睛齊刷刷的看向黎初的背影,紛紛猜測他的身份。
“這人究竟是誰啊?怎麽會突然跑出來,而且竟然還能直接飛到高台,太厲害了吧!”
“我怎麽知道,反正他一定不簡單,我看呐,肯定是某個達官顯貴的公子。”
“對,一定是哪位王爺公子,這英雄救美的情節,可真是羨煞旁人呐!”
周圍人群竊竊私語,紛紛猜測黎初的身份,而侍衛在看到黎初不顧阻攔將謝韞寧帶到高台後,頓時愣住了,待他迴過神之後,立刻追著黎初的身影,衝向了安放登聞鼓的高台。
“小子,快,你快給我滾下來。”侍衛將槍指著黎初,大聲喊道。
黎初聽到身後的喊叫,轉身看了侍衛一眼,唇角勾起,露出一抹嘲諷的微笑,慢慢走到登聞鼓旁,取下擊鼓的槌棒,遞給謝韞寧。
“姑娘,我已經送你上來了,接下來該你自己了。”黎初淡淡笑道,隨後退後一步,將接下來的一切交給謝韞寧。
看到他將擊鼓的槌棒交給自己,謝韞寧感激一笑,接過槌棒,隨即走到高台邊緣,拿著槌棒重重一敲,沉悶的聲響瞬間傳遍整座城門。
————————
告禦狀敲的鼓是登聞鼓。??
擊登聞鼓喊冤是中國古代一種司法製度,旨在為民眾提供一種特殊的上訴途徑。這一製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朱元璋在明朝創立時,也在南京午門外安置了登聞鼓,允許百姓通過擊鼓來告禦狀。
擊登聞鼓喊冤的具體操作包括:
凡是沒有機會麵見皇帝、有上訪需求的,都可以去擊鼓。
擊登聞鼓不受身份限製,不論階層高低,提供了一條“下情上達”的溝通渠道。
法律規定,百姓攔截車駕及擊登聞鼓申訴,官吏應當即刻受理,不能讓申告者衝進儀仗隊伍中。
根據《大明律·訴訟·越訴》規定:
軍民詞訟,皆須自下而上陳告。若越本管官司,輒赴上司稱訴者,笞五十。
攔截車駕及擊登聞鼓申訴而不實者,杖一百;事重者,從重論;得實者,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