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何雨決意,程皓沒有再勸說,低頭安靜吃麵。


    將碗裏最後一點麵湯喝完,放下碗筷,程皓舔舔嘴唇說道:“柱子,你手藝這麽好,要是在峽灣開家飯館生意肯定火爆。”


    何雨柱點點頭,隨後搖頭苦笑道:“難啊,都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朝鮮這地方食材匱乏,我就是廚藝再好也難施展。”


    國內幾大菜係的發源地都是物產豐盛的地區,得益於多樣豐富的食材得以衍生出花樣繁多色香味俱全的菜品。


    朝鮮半島北部多山地丘陵,物產匱乏,民眾日常溫飽都尚未解決,更別提追求美食了。


    “這好辦,峽灣鎮離國境線不遠,兩天就能走一個來迴。


    附近別的好東西沒有,高麗參倒是挺多,咱們可以找人把人參弄迴國內,換些米糧物資過來,一進一出利潤肯定少不了。”


    前方戰事陷入僵局,702團眼看是沒有再上前線的機會,閑下來的程皓就琢磨起搞錢的事。


    幾場大戰下來程皓手裏已經攢了上萬美金,外加五十多公斤黃金,但任誰都不會嫌棄錢多。


    再說搞些物資過來,好好犒勞一下疲憊的自己也是應該的。


    “這樣做真的行嗎?不會違反紀律吧。”何雨柱心動之餘不免有些擔憂。


    程皓年紀輕輕就當上團長,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可不能因小失大,為一點小事給仕途留下黑點。


    “從峽灣到國境線這片區域全是咱們702團的防區,咱們自己不大聲嚷嚷就不會有事。


    再說咱們自己搞定一部分補給,也能減輕上級壓力,你說對不對?”


    程皓成竹在胸,眼神誠懇而堅定。


    其實程皓搞外快不隻是為自己,還是為了702團那些犧牲的戰士。


    國內百廢待興,經濟並不寬裕,能給犧牲誌願軍的撫恤有限。


    光憑這些撫恤,隻怕那些失去青壯的家庭日子還是會很難過。


    程皓能力有限,管不到全軍上下,但身為702團的團長,團裏一千多號人他義不容辭。


    等掙到錢,他肯定要想方設法多補貼團裏犧牲者的家庭。


    “皓哥,我相信你,有什麽需要我做的事,盡管知會一聲。”


    見程皓拿定主意,何雨柱一點不囉嗦,直接同意入夥。


    “好,咱們一起混他哥風生水起。”


    ……


    程皓不是個拖遝的人,拿定主意後立即就展開行動,暗地裏搜羅人手,安排任務,要貫通北部的複雜山地,建立一條聯通中朝的貿易線。


    工作進展得很順利,程皓沒過幾天就尋到一名常在北邊山裏走動的朝鮮族向導。在向導幫助下探出一條直達邊境的小路。


    隻是小路地形崎嶇狹窄,很多地方隻容一人通行,並不適宜大規模運輸。


    不過這對程皓來說不是什麽大問題,因為他很快就想起一種古老而實用的交通工具,獨輪車。


    隻要人能通行的地方,獨輪手推車基本都可以行駛,這樣就解決了運輸的問題。


    接下來隻要找好買家和賣家,生意就可以正式開張了。


    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程皓將各個關節打通,商路順利運轉起來。


    朝鮮北部的高麗參,貂皮等物產被源源不斷運迴國內,再將大米麵粉等剛需品運迴來。


    程皓沒有一個人獨吞物資,他跟何雨柱賺到一份,702團其餘成員也都有一份。


    別的不說,702團的夥食在商路開辟後得到巨大改善。


    戰士們終於能吃上大米和白麵饅頭,時不時還能吃上一頓肉,不用再啃膈喉嚨的野菜窩窩頭,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吃得飽,有力氣,戰士們才能更好投入訓練中,提高戰鬥力。


    當然光靠在操場上訓練是成不了好兵的。


    程皓時不時還會帶人到山上打獵,或是剿除匪患,讓新兵見見血,適應一下戰場環境。


    就這樣在程皓的運作下,整個峽灣鎮周圍的治安平穩,商路也愈發通達。無論是峽灣鎮本地居民,還是團裏的戰士都對程皓感到十分滿意。


    朝鮮地區的人工很便宜,雙邊貿易的利潤十分豐厚,隻是往返幾趟,不到一個月時間,程皓就把投資收迴來,接下來就全是利潤了。


    程皓的眼界很開闊,沒有將視野局限於國內。經過一段時間的尋訪,他還開辟出一條從朝鮮北部到蘇聯的商路。沒錯,朝鮮和蘇聯是鄰國,兩國有不短的交界地帶。


    蘇朝交界處往北不遠就是大名鼎鼎的海岑威,一座位於北太平洋的不凍港。


    由於卓越的地理位置,海岑威成為蘇聯東部的物資集散地。


    程皓能將手裏的人參和貂皮賣個好價錢,還能進口到糧食、煤炭等大宗貨物。


    在峽灣這段時間,程皓主導的三國貿易日益壯大,他本人和手下一眾成員亦是賺得盆滿缽滿。


    時來天地皆同力,正是在這種特殊時代,來到這特殊的位置,吃滿紅利,程皓的生意才能如此順利。


    等過幾年局勢穩定下來,邊境嚴查後,程皓可不敢幹這種生意。


    人逢喜事精神爽,事業順利,程皓個人感情方麵似乎也開始有進展。


    在峽灣駐紮的幾個月裏,徐芸和陳瑩相繼來了幾封信,信裏除去寒暄外,也表達了對程皓的深切關心之情。


    陳瑩的信還比較保守,多用些同誌情誼之類的話做遮掩。


    徐芸甚至連裝都懶得裝,就差問程皓什麽時候迴國上門提親了。


    大局未定,程皓不敢說大話,先是堅定拒絕了陳瑩的好意,再委婉安慰徐芸,說一切等迴國再當麵談。


    這個時代男女關係比較保守,程皓可不敢腳踏兩條船。


    再說,兩個姑娘家世都不簡單,他敢亂來非得被掰成兩半不可。


    既然先跟徐芸做了約定,程皓自然不會再撩撥陳瑩。


    陳瑩並不愚蠢,收到程皓的迴信後似乎意識到什麽,便沒再繼續寫信打擾,兩人的關係算是按下刹車鍵,不再繼續深入。


    徐芸受到安慰後很是高興,往後來信不斷,幾乎每個月都會給程皓寫信。


    兩人互通書信期間,相互有了更多了解,感情也在穩步加深,隻等迴國碰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滿門忠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朝大學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朝大學士並收藏四合院:滿門忠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