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一開始,近衛軍的主攻方向自然是東部。而俄軍則在由誰負責防禦東部戰線產生了爭執。


    思科別列夫認為自己的部隊已經連續作戰了大半年,疲憊不堪,自然應該休息一下,所以東部防禦陣地這樣的重擔自然不應該由他來挑。而另外兩位將軍則認為,一方麵自己的部隊遠道而來,也不輕鬆;另一方麵思科別列夫手中掌握的軍隊人數最多,自然應該是他來打主攻。


    就是這樣一個有誰來防禦正麵的問題,三人好懸沒打起來。最終決定,由比爾德林格上將指揮的奧倫堡集團軍負責防禦正麵,但是思科別列夫需要交出兩個軍的兵力歸他指揮。


    考爾巴斯上將指揮的察裏津集團軍負責防禦背後,以防止馮國璋指揮的五個步兵師(含第十七集團軍王占元部的一個師和後期的補充師)從背後包抄。


    至於思科別列夫,在交出了兩個軍的指揮權後,可以在縱深地帶休息一下。


    思科別列夫猴精的。


    從1907年十月份開始,思科別列夫就在新疆和近衛軍交手,一直打到今年的6月份。大半年的時間以來,讓思科別列夫以為自己對近衛軍的戰術已經比較了解了。他認為之所以自己後期被近衛軍壓著打,是因為自己的火炮彈藥不足造成的支援薄弱,而對方的炮火支援更加強大。


    所以他認為,當近衛軍開始發動進攻的時候,初期一定是極為兇猛的炮火覆蓋,在那樣的炮火下,什麽戰術、勇氣、榮譽都是扯蛋,隻有具備同樣炮火或者更強大的炮火才能抵擋。而顯然,俄軍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因此,最初的防禦戰,必然損失慘重。


    但是當近衛軍消耗了大量的彈藥後,其攻勢必然受挫。而那時自己的部隊則已經休養生息和好久,正是士氣正旺的時候。到時候自己揮軍掩殺,必將擊敗已成疲憊之師的中國人。潑天的大功唾手可得。


    果然,近衛軍發動進攻的第一板斧正是炮火攻擊。


    西北方麵軍獨立重炮旅除了裝備了少量用於攻城和打擊堅固防禦目標的短身管的超大口徑臼炮、榴彈炮外,主要的攻擊手段是兩個155毫米榴彈炮營和一個新補充的120毫米加農炮營,共24門榴彈炮和18門加農炮。


    在每個步兵師所屬的炮團,還裝備了一個營的105毫米榴彈炮(或者100毫米加農炮、120毫米迫擊炮),兩個75毫米野炮營。每營裝備火炮18門。


    這些火炮是近衛軍主要的遠程打擊手段,射程覆蓋在6000-10000米,加農炮射程最大為14600米。在步兵進攻之前對敵軍遠程火力和炮兵陣地進行壓製、摧毀。


    同時,步兵在進攻前和進攻期間,還能得到大量的75毫米野炮的支援。


    近衛軍一個師屬炮兵團編有兩個8門製野炮營,每個營編有兩個75毫米野炮連和一個後勤保障連。每連兩個大排,各裝備4門火炮。這樣,一個營共有75毫米野炮24門。


    野炮營同樣裝備旅一級的作戰單位,也有的旅裝備36門山炮或者24門120毫米迫擊炮。


    第一波火力準備首先打擊城外的外圍防禦,為此,近衛軍進行了長達三天的炮擊。在此期間,近衛軍利用飛艇缺德的將俄軍的炮瞄觀測氣球給打掉了。


    失去了觀測氣球的炮兵就像沒了眼睛,就算有更大口徑、更遠射程的要塞炮,也無濟於事。因為他們根本找不到近衛軍的炮兵陣地。


    三天的時間裏,方麵軍所屬400多門75毫米炮將俄軍防禦陣地反反複複梨了個遍。100毫米以上口徑火炮則摧毀了城內絕大多數建築物、簡易工事和城牆防禦工事。


    同時,在這三天時間裏,俄軍的大部分火炮都被摧毀。


    一切和思科別列夫設想的一樣。


    近衛軍在做足了炮火準備後,先用5天時間一一拔除了俄軍外圍防禦點,隨後,在外伊犁山和伊犁河穀之間50公裏寬的攻擊麵上,近衛軍呈品字形投入了三個步兵旅進行滾動攻擊。在步兵發動攻擊的同時,炮兵部隊依然在不間斷的提供火力支援。


    近衛軍依靠遠遠超出俄軍的機槍火力在陣地戰中壓製俄軍步兵,然後迅速突擊到30米左右範圍,這時候就是步兵傳統的‘手榴彈時間’。擲彈筒和手榴彈轟擊之後,以班、排為單位分成小組占領俄軍戰壕。如果在此期間遇到俄軍機槍陣地或者堅固防禦工事,則使用迫擊炮或者步兵炮摧毀。摧毀不了的,以速射火力掩護爆破小組進行近距離爆破。


    就這樣,近衛軍緩慢,但是堅定的一點一點兒的向城內蠶食。


    最初的時候,比爾德林格上將還組織俄軍進行反衝鋒,然而集團衝鋒的俄軍在麵對近衛軍的密集機槍火力時損失更加慘重。這樣幾次之後,比爾德林格所性不再組織反攻。


    在三個集團軍組織正麵進攻的同時,第十三集團軍及第十七集團軍一個師也在阿拉木圖西南發起了牽製進攻,以削弱俄軍的正麵防禦力量。


    近衛軍的進攻持續了十天。


    這十天裏,近衛軍每天都幾乎向阿拉木圖投送上萬發的各型炮彈。阿拉木圖城內的建築物已經被反複轟炸的沒有一塊棲身之地。


    因為一直處在被動挨打的境地,俄軍士兵的士氣逐漸消沉。同時,由於俄國統帥部無法及時的向阿拉木圖提供部隊和物資的支援,三個統帥之間開始出現動搖。


    首先提出異議的是比爾德格林。


    他的部隊在最前沿,十天的攻擊中,也是損失最慘重的部隊。為此,比爾德林格將怨氣統統撒在了城內的思科別列夫的身上。


    他認為,思科別列夫明知道近衛軍的作戰方式,卻沒有提前提醒他注意防護炮擊——實際上也防不了,比爾德林格不過是找個借口罷了。


    在這一點上,考爾巴斯自然是和比爾德林格穿一條褲子。


    而思科別列夫則認為比爾德林格——包括考爾巴斯——在戰鬥中沒有很好的壓製敵軍的炮火,導致即使在阿拉木圖城內無法立足。原計劃是由他的部隊先休整,然後在發動反攻的,但是這十天不要說休整,能少死點兒人就不錯了。


    因此,在比爾德林格提出由思科別列夫接替防禦的時候,思科別列夫拒絕了。


    思科別列夫的拒絕讓原本就滿腹怨氣的比爾德林格怒不可遏。他決定即使思科別列夫不接手陣地,他也要在第二天撤出。


    同樣在第十三集團軍的打擊下損失慘重的考爾巴斯也讚同撤離。他認為阿拉木圖缺少防禦縱深,地理位置也比較局限,而且他們現在幾乎是處在被敵人包圍之中。一旦部隊的彈藥補給斷絕,那麽數十萬大軍就有可能全軍覆沒。


    考爾巴斯的意見是從敵軍薄弱的北方突圍,將一部分部隊撤至卡普恰蓋。如果敵軍持續攻擊阿拉木圖,則這部分部隊可以起到外圍牽製的作用。


    實際上,如果在最初的時候,三個人將所屬部隊烏尊阿加奇、卡普恰蓋等地,呈三角形守望相助,將會憑借優勢兵力和龐大的騎兵機動力量給近衛軍帶來不小的麻煩。但是因為一開始誰也不願意離開阿拉木圖——離開就意味著放棄主要指揮權,以為戰役畢竟是圍繞著阿拉木圖展開的——所以導致現在的被動。


    而現在在提出這個構想,則就是嫌死的慢了。


    經過十天的戰鬥,俄軍的士兵總數已經少於近衛軍了,而且最關鍵的是,近衛軍已經將包圍圈縮小了,此時再向外突破的話,所付出的代價必然要大得多。而一旦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即使成功突圍出去,也無法成為牽製近衛軍攻擊的有生力量。


    但是如果俄軍以較大兵力突圍的話,那麽留下來的士兵就將麵對近衛軍更為嚴酷的攻勢。很有可能,在突圍出去的部隊還沒有發揮作用的時候,城內留下的部隊就崩潰了。


    但是現在比爾德林格不想在堅守一線,思科別列夫卻又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不想這麽快就投入反擊,而考爾巴斯則主張部分軍力突圍。三人平衡一下,似乎分出一部分兵力突圍,成為了最佳解決方案。


    然而有誰來負責突圍,這又成了問題。


    三人都知道,此時突圍無疑將承受近衛軍猛烈的速射火力的殺傷。這絕對不是一個好差事。最後決定,由提出意見的考爾巴斯負責突圍,但是思科別列夫要分出兩個師,一個交給比爾德林格繼續防守正麵,另一個則交給考爾巴斯負責突圍。


    這一下,思科別列夫的部隊縮小到不足7萬人,還要負責防守後方防線,自己的小算盤徹底破滅。不過思科別列夫也沒辦法,這個時候如果他不同意,很可能那哥倆就一起突圍走了,把自己扔這兒了。


    8月3日淩晨4點,考爾巴斯指揮8個步兵師9萬餘人,向東北方向發動猛攻。同時,另外兩個方向的俄軍也開始對近衛軍的陣地發動佯攻。


    負責阿拉木圖東北方向的是第十四集團軍104師,該師在兩天前第十四集團軍主力占領了埃涅耳格基切斯基後,便駐防在這裏,其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俄軍向北突擊,同時也防備自北方增援的俄軍。


    考爾巴斯在這個方向集中了一百餘門中小口徑火炮和76挺機槍,命令士兵以營、團為單位向104師防禦陣地展開突擊。並利用騎兵部隊在側翼衝鋒進行牽製。


    104師迅速組織兵力防守。


    在此之前,該師在防禦陣地上設置了三層火力網,利用輕重機槍搭配,構建了七十多個火力點。


    俄軍自淩晨開始整團整營的發動滾動攻擊,攻勢一波接一波,毫不停歇。俄軍士兵的屍體在陣地前堆徹到不得不用炮火轟開的地步,即使這樣,俄軍依然沒有停止攻擊。


    在如此高強度的戰鬥中,近衛軍的輕重機槍相繼因為過熱而無法使用,而炮彈則根本來不及補充。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避免隨後出現較大的傷亡,西北方麵軍指揮部指示104師即刻脫離戰場。


    阿拉木圖西南方向。


    自淩晨起,思科別列夫從這裏向第十三集團軍陣地發動佯攻。


    思科別列夫此時手中的兵力是三人中最少的。從最多變成最少,思科別列夫的心裏難免有些不痛快。他一方麵認為自己是被另外兩人脅迫的,同時也在埋怨總部為什麽不給自己指揮部隊的授權。


    在這樣的心理作用下,佯攻就真的變成磨洋工了。


    思科別列夫磨洋工,但馮國璋不磨。


    馮國璋從思科別列夫和考爾巴斯兩人的戰術和部隊的的戰鬥意誌變化判斷,眼前的這支部隊已經不是前一天和自己作戰的部隊了。最不濟也是俄軍的指揮體係出了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不能把握戰機,那馮國璋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將領。


    趁你病,要你命。


    雖然不知道俄軍到底出了什麽問題,但是出問題是肯定的了。所以馮國璋在經過幾小時的防守後,猛地發力,開始對俄軍進行反擊。


    原本不溫不火的戰局突然激烈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生於187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此時魚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此時魚躍並收藏生於187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