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王國被推翻的消息傳到北京時,光緒正在忙著醇親王奕譞的葬禮。


    願望是美好的,但是奇跡最終還是沒有發生。奕譞的身體雖然在劉少卿和建寧新婚的那幾天有了好轉,但這隻是老人最後的迴光返照。隨後,奕譞的健康迅速惡化,一月十號傍晚,在家人的陪伴下,醇親王渡過了他最後的一個小時。


    看著老人戀戀不舍的合上眼鏡,光緒痛哭失聲。這些年來,雖然奕譞謹守著君臣之禮,但是對自己濃濃的眷搦之心,光緒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著。即使是在兩宮太後還在世的那幾年,年幼的光緒依然能從奕譞的眼中看到絲絲的眷戀和疼愛。然後是風起雲湧的幾年,為了鞏固自己在兩宮接連暴斃後的統治,奕譞可謂是耗盡了心神,直到光緒在得到李鴻章、翁同龢兩方麵的支持下發動‘甲申易樞’,真正掌握了大權,奕譞才算放下心來。而他的身體,也正是在那一段時間累壞的,從此種下病根兒。


    之後光緒忙於改革圖強,漸漸忽略了奕譞,雖然每天見麵,但但更多的隻是在處理朝政。原本心照不宣的父子之情,反倒淡了,甚至光緒還因為父親性格中的弱點而遷怒與他。直到奕譞突然倒下,光緒才意識到,這些年父親默默地為自己付出了多少。現在和自己朝夕相伴二十多年的父親離開人世,自己甚至沒來得及盡孝,每當思及此處,光緒就不禁悲從中來。


    對於遠在萬裏之外的島國的存亡,正處在人生低穀的光緒僅僅是過問了一下,就扔給總理衙門不管了。於是清政府隻是在之後發了一份聲明表示仍然承認夏威夷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並通過陳芳——清朝駐夏威夷王國領事——向女王表達了關切之後,就沒動靜了。


    三月末,在操持完奕譞的葬禮之後,光緒不顧大臣們的反對,將生母葉赫那拉婉貞接進了紫禁城,並安置在慈寧宮。


    夏威夷事件同樣影響到了日本。但是此時的日本根本無暇兼顧,也無法給予居住在夏威夷的日本國民以任何實質上的幫助。因為這個時候,伊藤博文和山縣有朋等大佬正在籌劃一件決定日本未來的大事。


    透過窗口,伊藤博文靜靜的看著遠方。已經到了三月份,東京街頭的櫻花已經含苞待放,但是那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卻沒有一個抬頭看一眼枝頭的春色。


    生活的壓力已經讓人們忘記了美好,忘記了享樂,甚至,忘記了希望。


    “也許,應該結束這一切了。”伊藤博文輕輕的說。


    “先生。”西園寺公望敲門進來。“山縣大人等已經到了。”


    伊藤博文‘哦’了一聲表示知道了,隨後又留戀的看了一樣窗外的綠意,這才轉身隨西園寺離開。


    會議室裏,日本帝國的一票大佬們均已到齊,伊藤博文進來後向大家鞠了一個躬,“對不起,我來晚了。”


    陸奧宗光道:“首相閣下這個時候叫我們來,是為了夏威夷的事情麽?”


    伊藤博文搖了搖頭:“不。我今天請大家過來,是為了大日本帝國的生死存亡。”


    雖然伊藤博文的語氣很平淡,但話中的信息卻如晴天霹靂。


    “相信在座的大家已經感受到了吧?東京的氣息。我還記得,在五年前,我們曾坐在櫻花樹下,一邊喝著清酒,一邊討論著國家的未來。那個時候,大家都對未來滿懷著憧憬,相信我們的國家,能像櫻花一樣絢爛。然而現在,我們的人民已經不再關心未來了,他們也沒有心情去欣賞那美麗的櫻花。他們想的,僅僅是如何能活下去。”


    伊藤博文的話讓所有人都低下了頭。他們都是整個日本社會的精英,早在三四十年前,他們就已經在接受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了。正向伊藤博文所說的,現在的日本,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清楚的感覺到了危機。


    “我們今年的財政收入預算為八千八百萬日元,也許通過各位的努力,我們的財政收入有希望在今年突破億元。但是中國在兩年前就已經突破一億兩庫平銀了,根據我們的測算,今年清政府的財政收入能夠突破一億五千萬兩白銀。”


    伊藤博文道。


    “中國擁有更廣闊的市場,更豐富的資源,更多的勞動力和更龐大的資金,在剛剛過去的十年間,帝國的工業公司的資本增加了十四倍,而中國則增加了二十倍。我們的紗錠增加了五倍,而中國則增加了八倍,大藏部測算,用不了兩年,中國的紗錠就能突破100萬支。”


    “因為沒有錢,所以我們的軍備始終無法超過甚至趕上中國。”


    這時候伊東祐亨插話道:“我們不是獲得了俄國人的貸款麽?”


    日本在去年分別向英國、俄國訂購了4艘最新式的戰艦,包括排水量1萬2千噸到1萬4千噸的主力艦兩艘和六千噸的裝甲巡洋艦兩艘。再加上之前訂購的兩艘快速巡洋艦,所以在五年內,日本將陸續接收六艘新式戰艦。


    伊藤博文道:“不錯,但是清政府也能獲得來自英國、德國甚至美國的貸款。因為本身的經濟基礎比帝國更有優勢,中國人更容易從西方國家獲得貸款。而且,更主要的是,除了依靠貸款,中國人還能自己建造軍艦。”


    當前日本的造船工業遠遠落後於中國,再過去幾年橫須賀廠所造的七艘軍艦中,最大的高雄號也僅有不到二千馬力。同期中國的福州船政局也造船七艘,全部都在兩千馬力以上,而且還包括五千多馬力的鋼甲兵艦平遠號。除此之外,江南製造局剛剛建成的兩千噸級穹甲快船馬力也是達到五千多。廣州、天津甚至南京的船廠也都具備製造兩千馬力以上軍艦的能力。


    “所以,我們永遠隻能跟在中國的後麵。清國采購了兩艘鐵甲艦,我們就隻能建造‘三景艦’來應對;我們計劃采購兩艘快速巡洋艦,清國不但宣布將建造四艘快速巡洋艦,還要建造四艘裝甲巡洋艦;我們計劃采購兩艘主力鐵甲艦,清國則宣布采購四艘。至於一千噸和兩千噸的近海戰艦就不用說了,中國人每年可以自己建造超過四艘。如果這樣下去,帝國海軍和清國海軍的差距將越來越大!”


    “為了帝國的明天,我們必須做出決斷了,就在今天!帝國已經不能在等了,我們的人民也不能在等了。再等下去,不用中國人,我們自己的人民就會把我們埋葬!”伊藤博文突然提高聲音。


    “現在擺在我們麵前的隻有兩個選擇。放棄大陸政策,或者盡快向中國宣戰!”


    “不!”黑田清隆大聲道:“我們絕不能放棄大陸政策。如果那樣的話,帝國依然沒有未來!”


    伊藤博文看了看其他人,所有的人似乎都沒有反對的意思,所以伊藤苦笑了一下:“看起來,大家的意見比較一致,那麽,我們現在來想一想怎麽才能快速的達成我們的軍事目地吧。”


    三月裏的朝鮮南部,正是春耕之時。也許是春雨下來了,橫貫朝鮮中部的那條漢江水位也開始漲了起來,卷動著、翻騰著一直朝海流去。兩岸已經是一片蔥綠,水田當中,穿著白色傳統服裝的朝鮮農人,星星點點。一邊勞作,一邊放歌。歌聲悠長顫抖。一人放歌,四下應和。


    這當真是一副極美妙的風物畫兒。


    這片土地,蜷縮在東亞大陸的腹心之外,向大海延伸出去,山地多而平原少,從曆史到現在,一直都是大陸強權的附庸。無數民族在這片土地上麵征伐來去,一個個民族在這裏誕生消亡。三韓,高麗,渤海………現在留在這片土地上麵的民族,已經是一個幾經摧折,幾經混血,和曆史上那些曾經在這裏的偉大民族扯不上半點關係的人們。


    現在,這片土地仍然夾在大陸強權和和海洋強權之間。小心的左右逢源,小心地掙紮求生。朝鮮作為滿清藩屬二百餘年,到了這個末世,也未嚐沒有擺脫羈縻而自存的心思。畢竟他們地這個宗主帝國也已經老大,就算要抱粗腿,也要抱一個比較有前途的是不是?可惜壬午和甲申兩次事變,朝鮮當中西向地開化黨人死的死、逃的逃。留下來的開化黨首領閔妃,也不大敢亂說亂動了。兩次政變,換來的是清國反而可以在朝鮮隨處駐兵的條約。


    而原本沒落的大清,這幾年也似乎發生了變化。以至於現在朝鮮掌權的大院君保守勢力也有開始欣欣向榮的那麽一點兒意思。


    這一日,一個穿著同知補服的矮胖子,正帶著一群大清武官模樣地壯年在江邊散步。後麵更是簇擁著大隊的侍衛。


    漢江兩岸都是蔥綠的稻田,朝鮮農人都戴著鬥笠在田中插秧,趕著春雨前後地節氣。看著清朝上國的官兒們經過。這些矮矮的,又曬得漆黑的農人們,大氣都不敢出一口。他們經過之地,無論男女,都趴伏在稻田的泥水當中。也不知道這個大人們在漢城住的舒舒服服的,到江邊來發什麽閑情雅致。還有那些跟在官兒後麵的當兵的,眼神隻是在那些不穿上衣,袒胸露乳的朝鮮農家婦女身上亂轉。


    那矮胖子,正是清朝在朝鮮的欽差通商委員,受北洋節製的清末政治新星,從自己伯父手中繼承了六營慶軍的河南世家子弟袁世凱袁慰亭了。此時他在江邊緩緩而行,低頭背手若有所思。江水濺濕了他的袍褂,他也渾然不覺的模樣兒。偶爾還會撿起一塊石頭。向遠處擲去,呆呆地看著石塊濺起的水花。


    一名營官模樣的中年武官湊到他身邊,低聲道:“袁大人,不早了,該迴了吧。院君今晚還要宴請大人,給大人送行呢。”


    袁世凱迴頭看看他,隨口問道:“老吳,你覺得這次迴京,是為了什麽?”


    被稱作老吳的,是慶軍中的一個營頭,叫吳之榮,論起宗族,也算是之前吳長慶的族侄。不過現在,卻早已經成為袁世凱的嫡係。


    老吳幹笑了兩聲,“這個,我們這些大頭兵怎麽能想得到。不過大人近年在朝鮮為朝廷搭理藩籬,勞苦功高,想必皇上也是知道的。這一次,肯定是要給大人您加官進爵。”


    吳之榮嘴上說不知道,但隨後卻拍了一通馬屁。


    袁世凱笑笑。加官進爵什麽的,雖然沒人不想,但他有預感,這一次恐怕不會這麽簡單。想到這兒,他突然想到朝鮮當下的局勢似乎有些詭異,東學黨和日本人都有些異動,雖然他還不清楚這些異動的背後到底代表什麽,但對大清應該不會是什麽好事兒。


    說不定,這次進京就是為了這個事兒?


    想到這兒,袁世凱忽然有些患得患失起來。但他到底是心智堅定之人,強行將這些負麵情緒從腦海中剝離出去。


    車到山前必有路,何必為那些未知的東西勞心費神。想到這兒,袁世凱做了一個深唿吸,隨即對老吳一揮手:“走,迴去赴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生於187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此時魚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此時魚躍並收藏生於187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