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之上,眾人酒過三巡,溫度蘇對劉少卿道:“賢弟練兵有道、帶兵有成、作戰有功、算策有度,這頭名本應該是賢弟的,卻讓愚兄拔了頭籌,慚愧啊。”
溫度蘇這話說的還真是發自肺腑。溫度蘇、劉少卿、穆勒這三甲的策論,光緒帝指示,都發給各人看了,劉少卿的步炮協同作戰概念,對於諸人來說是一個完全不能理解的層次。什麽叫火力準備?什麽叫戰場遮斷?什麽叫定點清除?什麽叫彈幕徐進?別說沒見過沒聽過,想都沒想過。這樣的一片策論,卻隻能取第二名,溫度蘇認為,這是皇上的平衡之術,而非自己的真才實學。
但劉少卿卻不這麽看。
在看溫度蘇、穆勒兩人的策論之前,劉少卿也是認為皇上恐怕是出於對勳貴的照顧,才取了這樣一個名次,自己做個榜眼,算是政治的平衡罷了。但是看過兩人的策論後,想法就不同了。
劉少卿正色道:“非也、非也。露庵(溫度蘇字露庵)兄切莫如此說。兄與寶珍(穆勒字寶珍)兄的策論,弟也拜讀了。說實話,若是從長遠來看,咱們三人的策論,孰高孰低,還真是不好評論。兄與弟兩人的策論,都是從戰術角度的運用來闡述,而寶珍兄則是獨辟蹊徑,從軍心士氣的角度來寫的。其實以小弟的看法,按當前的軍事建設,反而應以寶珍兄為先,其次是露庵兄,最後才是小弟。”
溫度蘇聽了劉少卿一番話,笑著擺手道:“賢弟過謙了,過謙了。”至於穆勒,見劉少卿竟然將他放在首位,更是連稱:“不敢當,不敢當。”
劉少卿見二人誤會,連忙解釋:“二位兄長,並非是小弟謙虛,事實確實如此。二位兄長請想,以我大清目前的軍力,小弟所提之戰法,可能實現?”
諸人相視一眼,這聽都是第一次聽說,怎麽可能就實現得了。溫度蘇道:“雖短時不能實現,但皇上辦學,不就是為了使我大清兵強馬壯,假以時日,自然實現得了。”
劉少卿笑道:“露庵兄所言甚是,假以時日,此術必然會實現。但這時日是多久?一個月?一年?十年?恐怕誰都不好說吧?反觀二位兄長的策論,以小弟愚見,最多五年,甚至一年,便可立竿見影,使我大清武備強盛。”
看劉少卿之一本正經,溫度蘇等人也好奇起來,“這怎麽講?”
劉少卿卻笑著不說,先端起杯子來道:“要說也可以,先請寶珍兄飲了這杯酒。”
眾人見他賣了關子,頓時一頓笑罵,穆勒笑道:“好好,愚兄就幹了這一杯,少時若是賢弟講的在理,愚兄就是連飲三杯也不在話下,但若是不通,哼哼,那可別怪我們也要罰酒三杯了。”
一旁溫度蘇、鐵良等均撫掌笑道:“正是這個理,若是講的好,我等便都陪一杯酒,若是不好,自是當罰。”
劉少卿一笑:“好,請聽我講來。這古語有雲:將是兵的膽。無論是衝陣殺敵、運籌帷幄、安定軍心民心,無不是看那一軍之主官如何做。所以,這一軍之主官,就是這支軍隊的軍心、靈魂。軍事主官的膽色、性格、秉性、學識,就決定了這支軍隊的作戰風格。若是主官怯弱的,這支軍隊必然是聞敵望風而逃,而主官是勇武的,則肯定會迎難而上;若主官是謹慎的,則必以守見長;而若是性格跳脫的,則肯定擅長出奇製勝。所以寶珍兄這篇策論,以一軍之首長來定軍心士氣,正是古往今來的實際情況。”
這番話很好懂,從古至今無數兵書戰例都說明了這一點,所以眾人皆點頭稱是。劉少卿繼續道:“作為一支軍隊,首先要敢戰、然後是能戰、最後才是戰勝。寶珍兄的策論,正是站在這一點上,首先樹立一個敢戰的主官,打磨出一支部隊的鬥誌、士氣、軍心,這樣才能求戰、能戰,最終戰而勝之。為軍隊選舉敢戰之將,可以說是立軍之本。但僅僅是‘敢戰’還不行,隻有將膽而沒有將心、沒有謀算、不講戰術,那是匹夫之勇,隻能是無謂的犧牲。而皇上興辦軍校,培養人才,則是為了能在‘敢戰’的基礎之上再增加‘戰勝’的砝碼。這兩者相結合,才是我大清強兵之本。所以我說,在當下來說,寶珍兄之策論,當為頭籌。”
穆勒的策論其他人也都是看過的,正像劉少卿所說,其目的就是為了樹立一支軍隊敢打仗的信念和鬥誌的,這個既是穆圖善從小教他的,也是他在福州親身感受到的。
其實這一點劉少卿也深有感觸,因為他自己在‘黑旗軍中’本身就是扮演的這個角色的。隻不過在這次的策論中沒寫這個罷了。至於劉少卿為什麽選擇寫‘步炮協同’這一篇,其目的無非就是希望朝廷重視炮兵人才的儲備和培養,重視炮兵在將來戰場中的地位和作用。畢竟,炮兵和步兵不同,屬於技術人才,不是端上槍練幾個月就能成型的。
既然眾人都同意了劉少卿所說的道理,那自然是共同幹了這杯。穆勒被捧得暈暈乎乎的,別說三杯了,三十杯也甘之若飴。
之後眾人趕緊催著點評溫度蘇的策論,溫度蘇也想聽聽劉少卿這位軍事才子會怎麽評價自己,便敞亮的說道:“不用你勸,我先幹一杯,但是可有一條,還是剛才寶珍兄說的,你若是講不出道理來,可要自罰三杯哦。”
眾人一起鼓掌起哄,溫度蘇仰脖喝了一杯,笑看劉少卿。劉少卿笑道:“好,且聽我道來。諸位,咱們大清是靠什麽立國?”
這句話問的眾人一愣,靠什麽立國?這還用問,當然是馬背上打下的江山,靠的是太祖、太宗皇帝的神勇武功立國啊。
劉少卿一拍大腿:“著啊!我大清正是在馬背上立國。有人說,這馬背上可以打天下,卻不能治天下,所以自聖祖爺之後,咱們大清馬放南山,開始以子曰詩雲治理天下,換來了大清百年的繁榮穩定。可今時不同了,如今西夷覬覦我朝,屢次來犯。我朝秉承聖人教誨,不與他一般見識,但洋人蹬鼻子上臉,貪得無厭。聖人也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洋人既然想要欺負我們,那就隻有打迴去。這馬背上是不能治天下,但馬背上可以守天下吧?是,洋人是有堅船利炮,但是別忘了,軍艦再強,他上不了岸啊。想當年咱們滿蒙八旗叱吒風雲,縱橫四海無敵,隻要咱們定下心來,有敢戰之將,能戰之士,運用合理的戰術戰法,那些個西洋的跳梁小醜若是再敢冒犯天威,那還不是手到擒來。屆時必將四夷來朝,再現康乾盛世。”
這番話將滿、蒙兩族碰上了天,甭管是不是拍馬屁,反正正打在眾人的軟肋上,拍的眾人舒服就行。你說這酒能不喝麽。一頓酒下來,諸位貴胄子弟頓時將劉少卿引為知己,紛紛稱兄道弟,不亦樂乎。
劉少卿卻不知道,自己這番話也同樣正中光緒皇帝的下懷。
“洋人縱有堅船利炮,但是軍艦畢竟上不了岸。若要遏製洋人的野心,首先要靠咱們陸地上的力量。”這個結論,是朕總結了中法戰爭後得出來的。就好比法國人在海上打的興高采烈,但可惜陸地上輸了,得勢不得分,反倒最終鬧了個內閣垮台,不得不簽訂合約”。
現在當然不是在劉少卿一幫學員的酒桌上。這是在養心殿,與會的除了海軍大臣奕譞,還有直隸總督李鴻章,署理兵部尚書潘祖蔭,領侍衛內大臣、驍騎營蒙古都統勃彥那謨估,現任北洋水師——哦,已經準備改名為北海艦隊了——提督丁汝昌,fj水師——準備定名為東海艦隊——提督鄧世昌。還有兩人比較麵生,一個叫榮祿,一個叫蔭昌。
昨天,由德國采購的‘定遠’、‘鎮遠’兩艦已經駛迴,進了sh港,不日就能抵達威海。‘定遠’、‘鎮遠’兩艦的駛迴,使得大清水師之‘北海艦隊’的建成已經進入倒計時。同時,京師武備學堂的籌備也到了最後階段,所以載湉將相關的幾位大臣召集過來開個會,趁此機會將一些事情做一個交代。
載湉對著眾人繼續道:“海軍的建設非一朝一夕之功,當前所要做的首先是培養人才,無論是戰艦指揮、操作還是艦船的維修、製造,各個方麵的人才都要培養起來,所以tj江南、fj三個水師學堂的擔子很重,這個你們一定要重視!另外就是各家造船廠……”
載湉強調道:“別看我們現在和英國人、德國人的關係還不錯,能夠從他們手中買到戰船,可你們看看,一旦咱們和法國人打起來,明明應該交付的軍艦,德國人就是不給。這德國人和法國人還有仇呢,這要是趕上和他們交戰,你還能指望買到戰艦麽?所以,咱們必須自己學會造軍艦。這些個事情,一年兩年是不可能實現的,要靠整個國家的工業體係、教育體係來支撐,最少五年十年才能初見成效。所以海軍先不要著急,要立足現有裝備,訓練人才,磨練技藝。當然,海軍也要積極備戰,這裏說的備戰不是為了打仗,是立足現有裝備來演練戰法,是為了威懾和學習,你們明白麽?”
奕譞等人連忙應諾。
載湉點點頭,繼續道:“反觀陸軍,要想建成,有個三年五載就能初見成效了。溫度蘇的那個策論你們都看了吧?”
諸人均道:“看過了。”
“嗯,這篇策論我取頭名,不是隨便取得。你們要好好研究。我大清以馬背上得天下,當以在馬背上守之。祖宗傳下來的大好河山,絕不能讓那些洋鬼子東一塊兒、西一塊兒的給割走!”
小皇帝這說的是俄羅斯人占我xj東北土地一事。老毛子可沒從海上來,照樣占了大塊兒的土地去,小皇帝決議優先發展陸軍,這也算是一個刺激點。
隨即又轉向榮祿、蔭昌兩人,“榮祿,你之前領了步軍統領的差使,你家祖輩也都在軍中,如果朕沒記錯的話,你父親、伯父,都是在陣前戰死的吧?”
榮祿迴到:“迴皇上,奴才父親、伯父是在剿滅叛迴張格爾作亂期間,及賊由永安出竄,從烏蘭泰躡追至龍寮嶺,不幸中伏戰死沙場。”
載湉點點頭,“忠臣啊。”
隨即又道:“你既出身忠良世家,朕看在你祖上的麵子,這次就在給你一次機會,讓你總辦這次的武備學堂事宜。但咱們醜話說在前麵,你若是再改不了貪汙納賄的毛病,朕就兩罪並罰,定斬不饒!”
前幾年,榮祿因為被彈劾納賄,開革在家待業。說是納賄,其實也是因為他得罪了奕譞。但是這個人其實是有些能力的,而且之前在神機營當過翼長兼專操大臣。後來又升為左翼總兵。最關鍵的是,穆宗皇帝死後,載湉嗣統。正是榮祿言於恭親王,乃請頒詔,‘俟嗣皇帝有子,承繼穆宗。其後始定以紹統者為嗣’。這才平了其他幾位親王的非議,應該說也是為載湉的登基打下了基礎,是有功之臣。
榮祿趕緊磕頭謝恩:“奴才定不負皇上隆恩。”
載湉點點頭,又道:“蔭昌是留過洋的,對德軍有些見識,便由他任幫辦。另外,劉少卿深知兵法,又和法國人打過仗,朕已經將德國人的練兵辦法交給他參詳,不幾日便可有結果迴來。朕打算讓他代朕監督教習,日後你們三人要緊密合作,把這所學校辦好。”
二人連忙領旨。這二人心中明白,皇上這麽安排,一是用榮祿的身份地位來堵住滿朝老臣的嘴,幫皇上看住這份兒產業,用蔭昌不過是有個翻譯罷了。這要是練兵教習,其實還是以劉少卿為主,要不怎麽是‘代朕監督’呢。
兩個正白旗的同宗相視一眼,心照不宣,既然已經定了調子,那以後自然明白怎麽做了。
溫度蘇這話說的還真是發自肺腑。溫度蘇、劉少卿、穆勒這三甲的策論,光緒帝指示,都發給各人看了,劉少卿的步炮協同作戰概念,對於諸人來說是一個完全不能理解的層次。什麽叫火力準備?什麽叫戰場遮斷?什麽叫定點清除?什麽叫彈幕徐進?別說沒見過沒聽過,想都沒想過。這樣的一片策論,卻隻能取第二名,溫度蘇認為,這是皇上的平衡之術,而非自己的真才實學。
但劉少卿卻不這麽看。
在看溫度蘇、穆勒兩人的策論之前,劉少卿也是認為皇上恐怕是出於對勳貴的照顧,才取了這樣一個名次,自己做個榜眼,算是政治的平衡罷了。但是看過兩人的策論後,想法就不同了。
劉少卿正色道:“非也、非也。露庵(溫度蘇字露庵)兄切莫如此說。兄與寶珍(穆勒字寶珍)兄的策論,弟也拜讀了。說實話,若是從長遠來看,咱們三人的策論,孰高孰低,還真是不好評論。兄與弟兩人的策論,都是從戰術角度的運用來闡述,而寶珍兄則是獨辟蹊徑,從軍心士氣的角度來寫的。其實以小弟的看法,按當前的軍事建設,反而應以寶珍兄為先,其次是露庵兄,最後才是小弟。”
溫度蘇聽了劉少卿一番話,笑著擺手道:“賢弟過謙了,過謙了。”至於穆勒,見劉少卿竟然將他放在首位,更是連稱:“不敢當,不敢當。”
劉少卿見二人誤會,連忙解釋:“二位兄長,並非是小弟謙虛,事實確實如此。二位兄長請想,以我大清目前的軍力,小弟所提之戰法,可能實現?”
諸人相視一眼,這聽都是第一次聽說,怎麽可能就實現得了。溫度蘇道:“雖短時不能實現,但皇上辦學,不就是為了使我大清兵強馬壯,假以時日,自然實現得了。”
劉少卿笑道:“露庵兄所言甚是,假以時日,此術必然會實現。但這時日是多久?一個月?一年?十年?恐怕誰都不好說吧?反觀二位兄長的策論,以小弟愚見,最多五年,甚至一年,便可立竿見影,使我大清武備強盛。”
看劉少卿之一本正經,溫度蘇等人也好奇起來,“這怎麽講?”
劉少卿卻笑著不說,先端起杯子來道:“要說也可以,先請寶珍兄飲了這杯酒。”
眾人見他賣了關子,頓時一頓笑罵,穆勒笑道:“好好,愚兄就幹了這一杯,少時若是賢弟講的在理,愚兄就是連飲三杯也不在話下,但若是不通,哼哼,那可別怪我們也要罰酒三杯了。”
一旁溫度蘇、鐵良等均撫掌笑道:“正是這個理,若是講的好,我等便都陪一杯酒,若是不好,自是當罰。”
劉少卿一笑:“好,請聽我講來。這古語有雲:將是兵的膽。無論是衝陣殺敵、運籌帷幄、安定軍心民心,無不是看那一軍之主官如何做。所以,這一軍之主官,就是這支軍隊的軍心、靈魂。軍事主官的膽色、性格、秉性、學識,就決定了這支軍隊的作戰風格。若是主官怯弱的,這支軍隊必然是聞敵望風而逃,而主官是勇武的,則肯定會迎難而上;若主官是謹慎的,則必以守見長;而若是性格跳脫的,則肯定擅長出奇製勝。所以寶珍兄這篇策論,以一軍之首長來定軍心士氣,正是古往今來的實際情況。”
這番話很好懂,從古至今無數兵書戰例都說明了這一點,所以眾人皆點頭稱是。劉少卿繼續道:“作為一支軍隊,首先要敢戰、然後是能戰、最後才是戰勝。寶珍兄的策論,正是站在這一點上,首先樹立一個敢戰的主官,打磨出一支部隊的鬥誌、士氣、軍心,這樣才能求戰、能戰,最終戰而勝之。為軍隊選舉敢戰之將,可以說是立軍之本。但僅僅是‘敢戰’還不行,隻有將膽而沒有將心、沒有謀算、不講戰術,那是匹夫之勇,隻能是無謂的犧牲。而皇上興辦軍校,培養人才,則是為了能在‘敢戰’的基礎之上再增加‘戰勝’的砝碼。這兩者相結合,才是我大清強兵之本。所以我說,在當下來說,寶珍兄之策論,當為頭籌。”
穆勒的策論其他人也都是看過的,正像劉少卿所說,其目的就是為了樹立一支軍隊敢打仗的信念和鬥誌的,這個既是穆圖善從小教他的,也是他在福州親身感受到的。
其實這一點劉少卿也深有感觸,因為他自己在‘黑旗軍中’本身就是扮演的這個角色的。隻不過在這次的策論中沒寫這個罷了。至於劉少卿為什麽選擇寫‘步炮協同’這一篇,其目的無非就是希望朝廷重視炮兵人才的儲備和培養,重視炮兵在將來戰場中的地位和作用。畢竟,炮兵和步兵不同,屬於技術人才,不是端上槍練幾個月就能成型的。
既然眾人都同意了劉少卿所說的道理,那自然是共同幹了這杯。穆勒被捧得暈暈乎乎的,別說三杯了,三十杯也甘之若飴。
之後眾人趕緊催著點評溫度蘇的策論,溫度蘇也想聽聽劉少卿這位軍事才子會怎麽評價自己,便敞亮的說道:“不用你勸,我先幹一杯,但是可有一條,還是剛才寶珍兄說的,你若是講不出道理來,可要自罰三杯哦。”
眾人一起鼓掌起哄,溫度蘇仰脖喝了一杯,笑看劉少卿。劉少卿笑道:“好,且聽我道來。諸位,咱們大清是靠什麽立國?”
這句話問的眾人一愣,靠什麽立國?這還用問,當然是馬背上打下的江山,靠的是太祖、太宗皇帝的神勇武功立國啊。
劉少卿一拍大腿:“著啊!我大清正是在馬背上立國。有人說,這馬背上可以打天下,卻不能治天下,所以自聖祖爺之後,咱們大清馬放南山,開始以子曰詩雲治理天下,換來了大清百年的繁榮穩定。可今時不同了,如今西夷覬覦我朝,屢次來犯。我朝秉承聖人教誨,不與他一般見識,但洋人蹬鼻子上臉,貪得無厭。聖人也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洋人既然想要欺負我們,那就隻有打迴去。這馬背上是不能治天下,但馬背上可以守天下吧?是,洋人是有堅船利炮,但是別忘了,軍艦再強,他上不了岸啊。想當年咱們滿蒙八旗叱吒風雲,縱橫四海無敵,隻要咱們定下心來,有敢戰之將,能戰之士,運用合理的戰術戰法,那些個西洋的跳梁小醜若是再敢冒犯天威,那還不是手到擒來。屆時必將四夷來朝,再現康乾盛世。”
這番話將滿、蒙兩族碰上了天,甭管是不是拍馬屁,反正正打在眾人的軟肋上,拍的眾人舒服就行。你說這酒能不喝麽。一頓酒下來,諸位貴胄子弟頓時將劉少卿引為知己,紛紛稱兄道弟,不亦樂乎。
劉少卿卻不知道,自己這番話也同樣正中光緒皇帝的下懷。
“洋人縱有堅船利炮,但是軍艦畢竟上不了岸。若要遏製洋人的野心,首先要靠咱們陸地上的力量。”這個結論,是朕總結了中法戰爭後得出來的。就好比法國人在海上打的興高采烈,但可惜陸地上輸了,得勢不得分,反倒最終鬧了個內閣垮台,不得不簽訂合約”。
現在當然不是在劉少卿一幫學員的酒桌上。這是在養心殿,與會的除了海軍大臣奕譞,還有直隸總督李鴻章,署理兵部尚書潘祖蔭,領侍衛內大臣、驍騎營蒙古都統勃彥那謨估,現任北洋水師——哦,已經準備改名為北海艦隊了——提督丁汝昌,fj水師——準備定名為東海艦隊——提督鄧世昌。還有兩人比較麵生,一個叫榮祿,一個叫蔭昌。
昨天,由德國采購的‘定遠’、‘鎮遠’兩艦已經駛迴,進了sh港,不日就能抵達威海。‘定遠’、‘鎮遠’兩艦的駛迴,使得大清水師之‘北海艦隊’的建成已經進入倒計時。同時,京師武備學堂的籌備也到了最後階段,所以載湉將相關的幾位大臣召集過來開個會,趁此機會將一些事情做一個交代。
載湉對著眾人繼續道:“海軍的建設非一朝一夕之功,當前所要做的首先是培養人才,無論是戰艦指揮、操作還是艦船的維修、製造,各個方麵的人才都要培養起來,所以tj江南、fj三個水師學堂的擔子很重,這個你們一定要重視!另外就是各家造船廠……”
載湉強調道:“別看我們現在和英國人、德國人的關係還不錯,能夠從他們手中買到戰船,可你們看看,一旦咱們和法國人打起來,明明應該交付的軍艦,德國人就是不給。這德國人和法國人還有仇呢,這要是趕上和他們交戰,你還能指望買到戰艦麽?所以,咱們必須自己學會造軍艦。這些個事情,一年兩年是不可能實現的,要靠整個國家的工業體係、教育體係來支撐,最少五年十年才能初見成效。所以海軍先不要著急,要立足現有裝備,訓練人才,磨練技藝。當然,海軍也要積極備戰,這裏說的備戰不是為了打仗,是立足現有裝備來演練戰法,是為了威懾和學習,你們明白麽?”
奕譞等人連忙應諾。
載湉點點頭,繼續道:“反觀陸軍,要想建成,有個三年五載就能初見成效了。溫度蘇的那個策論你們都看了吧?”
諸人均道:“看過了。”
“嗯,這篇策論我取頭名,不是隨便取得。你們要好好研究。我大清以馬背上得天下,當以在馬背上守之。祖宗傳下來的大好河山,絕不能讓那些洋鬼子東一塊兒、西一塊兒的給割走!”
小皇帝這說的是俄羅斯人占我xj東北土地一事。老毛子可沒從海上來,照樣占了大塊兒的土地去,小皇帝決議優先發展陸軍,這也算是一個刺激點。
隨即又轉向榮祿、蔭昌兩人,“榮祿,你之前領了步軍統領的差使,你家祖輩也都在軍中,如果朕沒記錯的話,你父親、伯父,都是在陣前戰死的吧?”
榮祿迴到:“迴皇上,奴才父親、伯父是在剿滅叛迴張格爾作亂期間,及賊由永安出竄,從烏蘭泰躡追至龍寮嶺,不幸中伏戰死沙場。”
載湉點點頭,“忠臣啊。”
隨即又道:“你既出身忠良世家,朕看在你祖上的麵子,這次就在給你一次機會,讓你總辦這次的武備學堂事宜。但咱們醜話說在前麵,你若是再改不了貪汙納賄的毛病,朕就兩罪並罰,定斬不饒!”
前幾年,榮祿因為被彈劾納賄,開革在家待業。說是納賄,其實也是因為他得罪了奕譞。但是這個人其實是有些能力的,而且之前在神機營當過翼長兼專操大臣。後來又升為左翼總兵。最關鍵的是,穆宗皇帝死後,載湉嗣統。正是榮祿言於恭親王,乃請頒詔,‘俟嗣皇帝有子,承繼穆宗。其後始定以紹統者為嗣’。這才平了其他幾位親王的非議,應該說也是為載湉的登基打下了基礎,是有功之臣。
榮祿趕緊磕頭謝恩:“奴才定不負皇上隆恩。”
載湉點點頭,又道:“蔭昌是留過洋的,對德軍有些見識,便由他任幫辦。另外,劉少卿深知兵法,又和法國人打過仗,朕已經將德國人的練兵辦法交給他參詳,不幾日便可有結果迴來。朕打算讓他代朕監督教習,日後你們三人要緊密合作,把這所學校辦好。”
二人連忙領旨。這二人心中明白,皇上這麽安排,一是用榮祿的身份地位來堵住滿朝老臣的嘴,幫皇上看住這份兒產業,用蔭昌不過是有個翻譯罷了。這要是練兵教習,其實還是以劉少卿為主,要不怎麽是‘代朕監督’呢。
兩個正白旗的同宗相視一眼,心照不宣,既然已經定了調子,那以後自然明白怎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