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森和李山石兩人一路尋找,在成都百姓的指引下,很快來到了成都知府衙門,新學館就在衙門旁邊。


    剛到新學館外,就見這裏已經聚集了不少來報名的書生。大家都按先後順序排隊報名,爭取一個新學館教授先生的差事,好養家糊口。看著眼大家的穿著,應該都是過的窮苦的讀過書人。


    鄭森對著李山石一行禮:“李兄年長,該走在前頭。”


    李山石輕歎一口氣:“為了碎銀幾兩,你我終究還是要做這破落戶才幹的孩子王。也罷!為兄給你打個頭陣。”說完兩人自嘲的相視一笑,加入了報名的隊伍。


    沒等待了多久,就輪到了他們二人。坐在新學館院中麵試他們的是一個學館考官,考官看上去有四十多歲,一副老夫子的做派。考官問了兩人的名字,記在名冊裏。


    “中過何等功名?”考官問話。


    “崇禎朝時在山東中過舉人!”考官聽罷,起身仔細看了看李山石,麵無表情的說道:“為防有人渾水摸魚,濫竽充數,請閣下在半個時辰內寫下一首詩,題目、長短不限。”


    “寫完後交給他們,”說完指了一下旁邊的手下。


    李山石知道考官是不相信他中過舉人,他環顧四周,見前麵報名的人都在一邊琢磨著詩句。李山石微微一笑,直接走到的書桌前,伸手拿過毛筆輕蘸幾下墨汁。


    一邊潤筆一邊想要寫什麽內容!瞬間想到自己身在成都,那位生前談笑間攪動天下,死後還嚇退司馬懿的諸葛孔明就埋葬在這裏,立刻有了題材,揮動筆墨開始寫作。


    《憶南朝.北伐過往》


    季漢孔明出祁山,馬謾失街亭,七星借壽五丈原,薑維承誌無所獲。吳帝十萬戰合肥,張遼襲帥營,八百士守逍遙津,一戰成名孫十萬。


    宋武畢生複二京,垂暮終駕崩,六朝自此居江淮,後帝安樂終亡國。洪武滅元延漢廷,數伐北元庭,漠北三分永樂征,自此朱明統中原。


    李山石中間沒有停頓,一氣嗬成。考官很少見有人這麽快就能出手就成章的,他站在李山石身邊,讀了一遍後拱手行禮:“先生舉人之才果然不虛。”


    “就先在學館屈就幾日”,說完就叫人帶著李山石去領取新學館教授先生的一月工錢。


    排在後麵的鄭森走上前來,看到李山石剛才出了風頭,心中生起了比較之心。也想要學著李山石的樣子,來個一鳴驚人。鄭森想著自己可是在南京國子監讀過書的,不能落在人後。就對考官說道:“在下和前一位同來,大丈夫怎能落於人後,我也要現場成詩。”


    豪言一出,惹的眾人注視。隻見鄭森大步來到書桌前。他凝神定氣,迴想自己一路走來的艱辛,往日景象一幕幕浮現在眼前,在考官和眾人注視下,揮筆寫下了一首大作《遙祭弘光皇帝》


    舊都金陵迎新皇,大修宮闕歌舞坊。


    昔時六朝恨猶在,秦淮河畔脂粉香。


    晉王陳兵李煜降,丞相背主崖山亡。


    舊主末死新王至,滿朝東林水太涼。


    考官也是一個優秀的讀書人,看完鄭森的詩,拱手說道:“閣下倒是真性情。一首詩說盡的幾百年的往事。”接著吩咐手下人也帶著鄭森去領銀兩。


    學館小吏詳細的登下了他們二人的姓名,籍貫及現居住的地址,便直接發放了十兩文銀,一塊證明身份的腰牌。最後取出兩本新學字典放到他們手中,對著二人說道:”兩位先生請於明日這個時候來新學館,到時便可知各自教授的地點。


    兩人的銀兩加起來,就有二十兩了,暫時的生活問題是解決了。


    在新學館外,兩人出的風頭很快在這群書生們中間傳開。一時間他們的風騷事跡傳遍成都。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很快他們就有新的麻煩找來了。


    新學館的這位考官原本是大明天啟年間的舉人,見二人寫的詩詞不錯,就有了愛才之心,想著推薦他們到更好的地方去。命人收起兩人的詩作,送到了總理四川政務的範文程那裏。


    隻顧高興鄭森和李山石兩人各拿著十兩銀子和分發的筆墨紙硯,迴到客棧之中。


    店裏的掌櫃見兩人手中拿著的物品,就知道兩人有了差事,便上前道喜:“老夫沒有看錯,二位果然有才學,有兩位在小店裏住著,小店也有了幾分書香,少了幾分俗氣了。”


    “今日,就為幾位送上些酒菜,算是道喜了。”


    二人和掌櫃的客氣了一番,便迴到屋中,拿起新學館發的這個字典,開始仔細了解起來。所謂的新學字典,指的就是新舊字的對應表,總計有一千多個字,都是最常用的漢字。


    鄭森越看越覺的不妥,對著紫雲和李山石說道:“這新學,如此簡化字形,會讓很多字失去了本意。用了這樣的字,如何能更好的理解古人文章。”


    李山石聽了也表示讚同,他有點失望的說道:“如此看來,這位滿人的親王也不過是鸚鵡學舌之輩,沒有什麽真才實學。”


    聽到二人如此評價新學簡化字,紫雲從表哥手裏拿起書,細細的看了一會兒說道:“我與你們看法不同,自倉頡造字以來,從金石古文到如今的楷、隸、行、草。字意字形早就變了許多,如今再變一些有何不可。”


    “紫雲你這話就不對了,如此下去,這簡化字雖然可以讓販夫走卒之輩都能識得一二,但詩詞歌賦怕也會變了淺薄異常。”


    “宋朝時,皇帝與讀書人共治天下,山野村夫就算識的幾個字,又有何其用?”


    紫去聽著他兩人的論調,出言反駁:大唐一朝名家數千,詩詞有萬。就被後人稱為千古的盛世,若將來平民百姓都能做得一兩句詩詞,那豈止是盛世,而是亙古末有的奇世。”


    聽著紫雲姑娘的話,鄭森和李山石也不好再爭論了。新學中的簡化字雖然不完美,但他的好處卻是巨大,試想一個國家所有人都能識字,都會寫字的時代是個什麽樣子,那絕對是中國五千年頭一迴。


    在成都府衙裏,範文程正在處理著各地送上來的公文。就見一個護衛手捧著兩卷白紙走了進來,放在範文程桌前。


    “大人,新學館的盧大人說今天收了兩名才子,這是他們的詩作,想請大人指教一二。”


    “才子、詩作”,這幾個字勾起了範文程的興趣,他心裏想著;如今的蜀地還有什麽人才。就讓護衛打紙張打開。


    “字寫的還不錯,這文章一般,沒什麽新意,算不得佳作。”範文程邊看邊評價。


    接著打開下一個,當他看到鄭森寫的那句“滿朝東林水太涼”的時候“,目光停頓了半刻。


    南京城裏發生的事,他隻是在密報裏才知道的,一般的百姓哪裏知道,更何況在相隔千裏的四川。


    ”這個人身份不簡單啊!”範文程對鄭森的身份起了疑心。


    就在範文程想對鄭森近一步調查的時候,成都巡城將軍的韓竹清走來進來。韓竹清是跟著葉布舒的第一批人,和範文程也早就認識,他直接大步來到範文程麵前,神秘的說道:“今日我在城中見到一故人”


    “誰?”


    “原李自成手下第一謀士,李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降落在清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塵世一杯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塵世一杯茶並收藏降落在清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