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順王耿仲明是在昨天夜裏接到王成胤的報告,說恆親王葉布舒從太行山裏出來,到達陽泉府。
收到消息後,耿仲明就在太原府裏開始準備迎接恆親王一行人,葉布舒到京城去救豪格耿仲明是知道的。按常理來說,葉布舒應該從宣府經過大同,再返迴太原才是正路,這次卻意外的橫穿太行山來到陽泉,不像是返迴,更像是逃跑。他心中就猜測,京城中一定發生發生了什麽重大事件。
第二天吃過早飯,耿仲明帶著500兵馬到城外迎接葉布舒,在城外30裏時,兩隊人馬相遇。
耿仲明見到葉布舒,立刻下馬來到麵前拜見:“王爺一路辛苦。”
此時,葉布舒對著耿仲明說道:“懷順王,你看看本王後麵是誰?。”耿仲明忙側著身子向後麵觀瞧,首先看見的是索尼,再往後就是揚善、俄莫克圖、伊成格、羅碩等一行人。
這些人他還是比較熟悉,當年在遼東都是一起打過仗的,臉上露出了一個驚喜的表情,他快步走到索尼前麵:“索大人,多年未見,小王給索大人行禮了。”說著就要躬身行禮。
這時索尼和其他幾人也下了馬,索尼忙拉住耿仲明調侃道:“自古強龍不壓地頭蛇,這次受皇上差遣來到西北,到了你這個地頭蛇的地盤,巴結還來不及,哪敢讓你行禮。”
耿仲明故做生氣的樣子說道:“索大人,你當著恆親王的麵說我是地頭蛇,我可是要記仇了,今晚必須用美酒佳肴把你們打的爬不起來,讓你們見識見識我這個地頭蛇的厲害。”
“這個可以有!來著不拒。”
幾個人邊說邊笑,一路前行來到太原城,耿仲明在太原府裏擺下宴席,為恆親王和眾人接風。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一群糙漢們開始放鬆的攀談起來,大家都是戰場上的熟人,都不禁迴憶起當初在遼東的事情。葉布舒聽他們講的都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年間的事情,自己並不太了解。這些人隻要聊起打仗,就忘記了一切煩惱 。”
等耿仲明來到自己身邊敬酒,葉布舒想起了陽泉的王成胤,便問耿仲明:“那個王成胤以前就是個貪財的家夥,你把它放在陽泉,可要把他看緊了,不要讓他再禍害百姓。”
聽到葉布舒提起了王成胤,耿仲明笑著說:“王爺,關於這個王成胤,老夫講件趣事。上個月,陽泉知府黃啟明被人舉報貪汙修河的銀兩,老夫派人在他家四處搜尋,結果一無所獲。”
“便叫來這個王成胤去查案,沒想到王成胤到了知府家中,直接挖開屋裏地磚,挖出了一萬多兩銀子,又砸開家中牆壁,搜出五千多兩,最後又跑到黃啟明的老宅裏頭,在一棵樹下,挖出了兩萬多白銀。”
“他是怎麽知道藏在哪裏的?”葉布舒也來了興趣。
老夫也覺得奇怪,就問王成胤:”你怎麽知道黃啟明藏贓銀的地方?”
這個王成胤支支吾吾的迴答,說他以前就是個貪官,自己藏銀子的地方就是這麽選的,他覺得貪官的想法都差不多,於是就試著挖了起來。
葉布舒聽完也是哭笑不得,看來還是貪官了解貪官。
講完這個故事,耿仲明對葉布解釋道:“王成胤這個人,老夫仔細觀察過,對兵事一竅不通,也不知當初大明是怎麽任命他做宣府總兵的。但是此人對政務還是相當的了解,正好他在陽泉的事上立了功,就讓他接任了。”
“老夫把前任黃啟明的頭顱砍下來,掛在陽泉城頭,告訴王成胤,如果他也像前任一樣貪贓枉法,就把他的腦袋也砍下來,也掛在城牆上,和他的上任黃啟明湊成一對,當時這小子嚇的就站不穩了。”
“後來老夫聽屬下報告,說王成胤每次經過陽泉城下,看到城上的人頭,都會縮著脖子,像個王八一樣走路,生怕他的腦袋會被砍掉。”
聽到這裏葉布舒也笑了起來,也就明白了當初王成胤進城門時,縮著脖子的原因,原來是城門上還掛著他前任的人頭,就是這個人頭,把王成胤嚇成了那個樣子。
看到葉布舒臉上有了笑意,耿仲明便試探的詢問:“王爺如果覺得他不合適,老夫把他調迴太原,接著幹他的知縣就是了。”
葉布舒知道耿仲明想多了,連忙擺手:“懷順王,不要誤解本王的意思,你一人總督山西,豈可言而無信,朝令夕改。既然你都考察周全了,放心大膽任用就是。”
“老夫謹遵王爺教誨。”耿仲明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本來耿仲明還想聽葉布舒講在京城的事情,但見葉布舒言語間沒有要提起的意思,那他就不能主動去問了,這是做下屬的規矩。
在太原停留了兩日後,養足精神的眾人再次出發,通過運城,進入潼關,再走渭河平原,最後來到了西安。早就從耿仲明那裏得到消息的洪承疇和範文程兩人,在西安城中為眾人安排了府邸,都離葉布舒不遠。當天並沒有酒宴,而是讓大家先好好休息幾天。
當天晚上,洪承疇和範文程就來拜見葉布舒。
四五月的西安,天氣已經暖和多了,三人隨意的坐在大廳裏,一邊喝著茶一邊聊著京城裏發生的事情。對於他們兩人,葉布舒不打算有任何隱瞞,就將在京城裏發生的事情一一講出。
洪承疇聽完是不住的擦汗,心有餘悸的說道:“王爺你有些胡鬧了,你這就是在賭,所謂十賭九輸,以後萬不可這般了。”
“老師說的是,本王也是實在無奈才出此下策,現在想起來,差點就毀了大清的基業。”
範文程有些自責:“王爺,都怪範某籌劃不周,讓王爺身處險境。”
“隻是可惜沒了參政王的頭銜,鄭親王也閉門不出,以後再難製衡多爾袞了。”葉布舒對以後有些擔憂。
範文臣說道:“王爺不必憂慮,所謂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雖說少了參政王的頭銜,但隨王爺歸來的這幾位,都是久經沙場,身經百戰的帥才,從此後十年,我西北軍中再不缺少將帥,這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葉布舒點點頭,表示對範文程的話讚同:“以前是有兵無將,從今日後要極力擴大漢軍營,兵馬能招多少就招多少,然後交給他們練兵去,不出三年,十幾萬能打的兵馬是能練出來的。”
人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要解決兵器和火炮的事了,可會製造這些火炮的西洋人去哪裏找呢?葉布舒有點頭疼。
這時洪承疇拿出一份譚泰從四川發迴的奏折交給葉布舒,裏麵有一件事引起了葉布舒的注意。
葉布舒看完高興的笑出了聲音:“太好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來人,帶著本王親衛,把裏麵提到的人一毛不少的接到西安來。”
收到消息後,耿仲明就在太原府裏開始準備迎接恆親王一行人,葉布舒到京城去救豪格耿仲明是知道的。按常理來說,葉布舒應該從宣府經過大同,再返迴太原才是正路,這次卻意外的橫穿太行山來到陽泉,不像是返迴,更像是逃跑。他心中就猜測,京城中一定發生發生了什麽重大事件。
第二天吃過早飯,耿仲明帶著500兵馬到城外迎接葉布舒,在城外30裏時,兩隊人馬相遇。
耿仲明見到葉布舒,立刻下馬來到麵前拜見:“王爺一路辛苦。”
此時,葉布舒對著耿仲明說道:“懷順王,你看看本王後麵是誰?。”耿仲明忙側著身子向後麵觀瞧,首先看見的是索尼,再往後就是揚善、俄莫克圖、伊成格、羅碩等一行人。
這些人他還是比較熟悉,當年在遼東都是一起打過仗的,臉上露出了一個驚喜的表情,他快步走到索尼前麵:“索大人,多年未見,小王給索大人行禮了。”說著就要躬身行禮。
這時索尼和其他幾人也下了馬,索尼忙拉住耿仲明調侃道:“自古強龍不壓地頭蛇,這次受皇上差遣來到西北,到了你這個地頭蛇的地盤,巴結還來不及,哪敢讓你行禮。”
耿仲明故做生氣的樣子說道:“索大人,你當著恆親王的麵說我是地頭蛇,我可是要記仇了,今晚必須用美酒佳肴把你們打的爬不起來,讓你們見識見識我這個地頭蛇的厲害。”
“這個可以有!來著不拒。”
幾個人邊說邊笑,一路前行來到太原城,耿仲明在太原府裏擺下宴席,為恆親王和眾人接風。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一群糙漢們開始放鬆的攀談起來,大家都是戰場上的熟人,都不禁迴憶起當初在遼東的事情。葉布舒聽他們講的都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年間的事情,自己並不太了解。這些人隻要聊起打仗,就忘記了一切煩惱 。”
等耿仲明來到自己身邊敬酒,葉布舒想起了陽泉的王成胤,便問耿仲明:“那個王成胤以前就是個貪財的家夥,你把它放在陽泉,可要把他看緊了,不要讓他再禍害百姓。”
聽到葉布舒提起了王成胤,耿仲明笑著說:“王爺,關於這個王成胤,老夫講件趣事。上個月,陽泉知府黃啟明被人舉報貪汙修河的銀兩,老夫派人在他家四處搜尋,結果一無所獲。”
“便叫來這個王成胤去查案,沒想到王成胤到了知府家中,直接挖開屋裏地磚,挖出了一萬多兩銀子,又砸開家中牆壁,搜出五千多兩,最後又跑到黃啟明的老宅裏頭,在一棵樹下,挖出了兩萬多白銀。”
“他是怎麽知道藏在哪裏的?”葉布舒也來了興趣。
老夫也覺得奇怪,就問王成胤:”你怎麽知道黃啟明藏贓銀的地方?”
這個王成胤支支吾吾的迴答,說他以前就是個貪官,自己藏銀子的地方就是這麽選的,他覺得貪官的想法都差不多,於是就試著挖了起來。
葉布舒聽完也是哭笑不得,看來還是貪官了解貪官。
講完這個故事,耿仲明對葉布解釋道:“王成胤這個人,老夫仔細觀察過,對兵事一竅不通,也不知當初大明是怎麽任命他做宣府總兵的。但是此人對政務還是相當的了解,正好他在陽泉的事上立了功,就讓他接任了。”
“老夫把前任黃啟明的頭顱砍下來,掛在陽泉城頭,告訴王成胤,如果他也像前任一樣貪贓枉法,就把他的腦袋也砍下來,也掛在城牆上,和他的上任黃啟明湊成一對,當時這小子嚇的就站不穩了。”
“後來老夫聽屬下報告,說王成胤每次經過陽泉城下,看到城上的人頭,都會縮著脖子,像個王八一樣走路,生怕他的腦袋會被砍掉。”
聽到這裏葉布舒也笑了起來,也就明白了當初王成胤進城門時,縮著脖子的原因,原來是城門上還掛著他前任的人頭,就是這個人頭,把王成胤嚇成了那個樣子。
看到葉布舒臉上有了笑意,耿仲明便試探的詢問:“王爺如果覺得他不合適,老夫把他調迴太原,接著幹他的知縣就是了。”
葉布舒知道耿仲明想多了,連忙擺手:“懷順王,不要誤解本王的意思,你一人總督山西,豈可言而無信,朝令夕改。既然你都考察周全了,放心大膽任用就是。”
“老夫謹遵王爺教誨。”耿仲明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本來耿仲明還想聽葉布舒講在京城的事情,但見葉布舒言語間沒有要提起的意思,那他就不能主動去問了,這是做下屬的規矩。
在太原停留了兩日後,養足精神的眾人再次出發,通過運城,進入潼關,再走渭河平原,最後來到了西安。早就從耿仲明那裏得到消息的洪承疇和範文程兩人,在西安城中為眾人安排了府邸,都離葉布舒不遠。當天並沒有酒宴,而是讓大家先好好休息幾天。
當天晚上,洪承疇和範文程就來拜見葉布舒。
四五月的西安,天氣已經暖和多了,三人隨意的坐在大廳裏,一邊喝著茶一邊聊著京城裏發生的事情。對於他們兩人,葉布舒不打算有任何隱瞞,就將在京城裏發生的事情一一講出。
洪承疇聽完是不住的擦汗,心有餘悸的說道:“王爺你有些胡鬧了,你這就是在賭,所謂十賭九輸,以後萬不可這般了。”
“老師說的是,本王也是實在無奈才出此下策,現在想起來,差點就毀了大清的基業。”
範文程有些自責:“王爺,都怪範某籌劃不周,讓王爺身處險境。”
“隻是可惜沒了參政王的頭銜,鄭親王也閉門不出,以後再難製衡多爾袞了。”葉布舒對以後有些擔憂。
範文臣說道:“王爺不必憂慮,所謂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雖說少了參政王的頭銜,但隨王爺歸來的這幾位,都是久經沙場,身經百戰的帥才,從此後十年,我西北軍中再不缺少將帥,這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葉布舒點點頭,表示對範文程的話讚同:“以前是有兵無將,從今日後要極力擴大漢軍營,兵馬能招多少就招多少,然後交給他們練兵去,不出三年,十幾萬能打的兵馬是能練出來的。”
人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要解決兵器和火炮的事了,可會製造這些火炮的西洋人去哪裏找呢?葉布舒有點頭疼。
這時洪承疇拿出一份譚泰從四川發迴的奏折交給葉布舒,裏麵有一件事引起了葉布舒的注意。
葉布舒看完高興的笑出了聲音:“太好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來人,帶著本王親衛,把裏麵提到的人一毛不少的接到西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