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日的奔波,一行人終於抵達了福田省。楚寒淵等人並未聲張,找了一家不起眼的客棧住下。


    這一路上,楚寒淵他們穿越了山川湖泊,領略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沿途,青山連綿起伏,如巨龍蜿蜒伸展。山上綠樹成蔭,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低聲訴說著古老的故事。山腳下,清澈的溪流奔騰而過,水花飛濺,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如寶石般的光芒。溪邊,五顏六色的野花爭奇鬥豔,散發出陣陣芬芳,引得蝴蝶翩翩起舞,蜜蜂嗡嗡忙碌。


    天空湛藍如洗,潔白的雲朵像一樣飄浮其中。有時,雲朵會幻化成各種奇妙的形狀,一會兒像奔騰的駿馬,一會兒像展翅的雄鷹,令人遐想無限。遠處的田野裏,金黃的麥浪隨風翻滾,農民們辛勤勞作的身影在其間若隱若現,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


    楚寒淵被這迷人的風景所觸動,不禁詩興大發,當即作詩幾首。


    青山翠影連天際,綠水潺潺映日邊。


    麥浪飄香風裏舞,野花含笑蝶兒翩。


    走了一段他又開口道。


    峻嶺巍峨入九天,流雲飄渺繞峰巔。


    溪聲悅耳心沉醉,一路風光韻萬千。


    到達福田省的時候,正是半個月後的夕陽西下之時。天邊,一輪紅日漸漸西沉,將天空染成了一片橙紅。晚霞如絢麗的錦緞,鋪展在天際,與古老的城牆相互輝映,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畫麵。城門口,行人匆匆,或歸家,或為生計奔波。


    楚寒淵身旁,華詩涵和陶小桃兩位佳人相伴。華詩涵身著淡藍色的長裙,裙擺隨風飄動,宛如仙子下凡。陶小桃則穿著粉色的衣衫,俏皮可愛,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在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中,楚寒淵再次吟詩一首:


    夕陽西下染霞天,古巷悠悠歲月綿。


    佳眷相依情韻裏,福田風色醉心弦。


    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飽含著深情。剛吟完這首詩,旁邊一位身穿儒生長袍的老者聽到,不禁讚不絕口。


    “好詩,好詩啊!”老者捋著胡須,眼中滿是讚賞,“這位公子,觀您氣宇不凡,詩作更是精妙,實在令人佩服。”


    楚寒淵微笑著拱手道:“老先生過獎了,不過是一時有感而發。”


    老者搖頭道:“公子過謙了,此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絕非一時之功。”


    楚寒淵與老者交談起來,得知老者乃是當地一位頗有名望的學者。


    “公子此番來到福田,不知所為何事?”老者好奇地問道。


    楚寒淵不便透露真實來意,隻道:“晚輩乃是遊曆至此,聽聞福田風景如畫,人文薈萃,特來感受一番。”


    老者笑道:“福田確是個好地方,隻是近來也有些不太平之事。”


    楚寒淵心中一動,問道:“老先生何出此言?”


    老者微微歎息道:“聽聞鹽糧之事頗有蹊蹺,還有那敬安侯府侯爺離奇失蹤,弄得人心惶惶。”


    楚寒淵道:“此事想必朝廷自會處理。”


    老者點頭道:“但願能早日真相大白,還福田一片安寧。”


    與老者告別後,楚寒淵帶著兩位王妃迴到了客棧。


    當晚,楚寒淵換上一身便裝,悄悄出門,準備去打探一下郭子明的調查進展。


    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頭,楚寒淵敏銳地察覺到周圍的氣氛有些異樣。路邊的攤販看似尋常,眼神卻時不時地瞟向過往的行人。賣糖葫蘆的小販大聲吆喝著,臉上的笑容卻顯得有些僵硬;賣布的婦人一邊招唿著客人,一邊用眼角餘光觀察著四周。


    夜色籠罩著福田省。楚寒淵身著一襲黑袍,身姿挺拔地行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頭。他麵容冷峻,雙眸深邃如潭,心中暗自思忖:“看來這福田省的水比想象中還要深。”


    楚寒淵放慢了腳步,看似悠閑地欣賞著街邊璀璨的夜景,實則銳利的目光時刻留意著周圍的一舉一動。一家酒肆門口,幾個醉漢東倒西歪地走了出來,嘴裏還嘟囔著一些含糊不清的話語。楚寒淵不動聲色地靠近,屏息傾聽。


    “哼,這鹽都司衙門……可不是好惹的……”


    “就是,咱們還是少管閑事,喝咱們的酒……”


    隻言片語,卻讓楚寒淵心中一緊,他的眉頭微微皺起,繼續不動聲色地前行。路過一家茶館時,裏麵傳來了人們的議論聲。


    “聽說那郭子明大人來了好幾日了,也沒查出個啥。”


    “這鹽糧的事兒可不好查,背後指不定有多大的勢力呢。”


    “還有那敬安侯府侯爺,到底去哪了?”


    楚寒淵在茶館外駐足片刻,深邃的眼眸中閃過一絲沉思,然後轉身離開,融入了夜色之中。


    迴到下榻的客棧,楚寒淵坐在桌前,燭光搖曳,映照著他凝重的麵容。兩位王妃坐在一旁,神情關切。


    “王爺,這幾日可有收獲?”陶小桃輕聲問道。


    楚寒淵微微搖頭,沉聲道:“情況比我們預想的還要複雜。不過,郭子明、顧子航還有徐耀賢三人在前估計不日就會到達,本王決定先不暴露身份,暗中觀察,讓他們先查一查也好,看看他們的能力究竟如何。”


    接下來的幾日,楚寒淵如同一個普通的旅人,白天在城中四處走訪。他身著樸素的衣裳,與街邊的百姓親切交談,傾聽他們的心聲。


    在一個熱鬧的集市上,楚寒淵與一位賣菜的老農攀談起來。


    “老人家,這日子過得可還好?”楚寒淵微笑著問道。


    老農歎了口氣,說道:“公子啊,這鹽價越來越高,咱們老百姓吃鹽都成了問題,這日子苦啊。”


    楚寒淵心中一沉,又問道:“那官府就不管管嗎?”


    老農無奈地搖搖頭:“管?怎麽管?聽說這背後的勢力大著呢,誰敢管?”


    楚寒淵安慰了老農幾句,繼續在城中探訪。晚上,他則迴到客棧,與兩位王妃分析所獲信息。


    這一日,楚寒淵在街頭看到一群人圍在一起,喧鬧聲不絕於耳,似乎在爭吵著什麽。他走近一看,原來是幾個鹽商在為了鹽價的事情爭論不休。


    “這鹽價越來越高,我們可怎麽活啊!”


    “就是,肯定是那些當官的搞的鬼!”


    “可我們又能怎樣?隻能任人宰割!”


    楚寒淵聽著他們的抱怨,心中的憂慮愈發沉重。他深知,鹽價的失控不僅影響著百姓的生活,更可能動搖國之根本。


    又過了幾日,楚寒淵收到消息,郭子明等人的調查遇到了重重阻礙。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斃了。


    當晚,楚寒淵召集了幾位親信,在房間裏商議對策。房間裏氣氛凝重,燭光在牆上投下眾人嚴肅的身影。


    “王爺,依我看,這背後的勢力盤根錯節,我們得小心行事。”一位名叫龍十三的親信說道。


    楚寒淵微微點頭,目光堅定地說:“不錯,我們不能打草驚蛇。先從那些與鹽糧有關的小人物入手,或許能找到突破口。”


    眾人紛紛點頭,開始製定詳細的計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機算師之鬼見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寒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寒淵並收藏天機算師之鬼見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