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天氣清冷,寒風凜凜。
路上,土地凍實,路邊的枯草也跟著掛滿了寒霜。
丁毅穿過樹林,總算看到了一絲山峰的影子。
遠遠望去,朦朧的遠山,若即若離,就像是幾筆水墨,沾染在淡藍的天際。
遙望山峰,丁毅心中感慨,不禁帶著一絲期許,加快了腳步。
又過了一炷香的時間,他總算到了百草山的山腳下。
剛剛停下腳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平整的土地,土地上沒有雜草,略顯突兀。而在土地末端則是一條長長的登山階梯,一眼望不到盡頭。
階梯一旁豎立著一塊大石,上麵刻著“百草山”三個大字。歲月的年輪在字上傾灑,將那字中的朱砂抹去,更顯時間的滄桑,曆史的久遠。
大石後麵長著一株高大古樹,其上木痕斑駁,也不知在此矗立了多少歲月。
一陣微風拂過,樹枝簌簌作響,將人的心神帶向了遠方。
“總算是到百草山了。”
一聲突兀的感歎打破了此時的寧靜,將人的心神又重新拉了迴來。
丁毅看著直達天際的階梯,臉色興奮,直接就走了上去。
行至中途,就見他停下腳步,駐足歇了歇。
遙望山間,雲霧繚繞,奇山兀立,就像一條絲帶從雲間飄蕩而來。
欣賞了片刻美景,丁毅又再次啟程,一炷香後,走到了山頂。
放眼望去,這山頂地方不大,四周遍布著陡峭的山石,隻有正中位置,坐落著一座道觀。
道觀四四方方,門旁的牆上牆皮脫落,褶皺不堪,牆角更是長滿了雜草。
道觀的正門枯黃幹裂,門上的銅環已經破損,露出了深綠色的鏽紋。門頂上斜掛著一塊泛黃的牌匾,寫著“百草山”幾個大字。
時光如梭,歲月流逝,字的顏色早已黯淡,就如同這山門一樣沉寂而落寞。
看著眼前景色,丁毅皺了下眉,這和他想象中的仙家宗門完全不一樣,甚至比之世俗門派都完全不如。
“不會找錯地方了吧?”
丁毅心生疑竇,不過他還是定了定神,走過去,推開了木門。
門後的景色,稍微好了一點。
就見一段不長的小路上,鋪著幾塊不規整的石板,石板周圍也是生滿了雜草。
小路末端連著一段階梯,階梯不高,隻有三階,其上是一處平台,平台鋪滿了青磚,再往前去就是大殿了。
大殿外矗立著四根柱子,柱子上的紅漆早已脫落。殿門用紅木做成,采用的是鏤空的雕刻技法,殿門上麵也掛了塊匾額,上麵寫著“大殿”二字。
丁毅四下打量,這觀內幽靜,也看不見什麽人,就像是徹底荒廢了一般。
看到這裏,丁毅不禁略顯緊張,邁開有些沉重的腳步,走過小路,走上階梯,走到了殿門前。
輕輕推開殿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仙山矗立的牆畫,畫上仙鶴飛舞,群山仙霧繚繞,山上殿堂林立,氣勢磅礴,水墨勾勒出的蒼鬆勁柏,看起來頗為真實。
整幅畫層次分明,栩栩如生,沒有絲毫的破敗之意,倒是與此地的環境有些格格不入。
在那畫的右邊則是放著一個條桌,桌後斜躺著一位老道士,道士用拂塵遮住了眼睛,此刻正在打盹,絲毫沒有被開門的動靜驚醒。
丁毅環顧了一眼大殿,隨即走到條桌前,彎腰行了一禮。
“見過道長。”
聞聲,老道士輕輕挪開拂塵,露出一雙還未睡醒的眼睛,之後,就見他伸了個懶腰,慵懶的坐起,打了個哈欠。
看到道士醒來,丁毅神色一震,仔細打量了一番。
就見這道士,身穿灰色道袍,年約六七十歲,頭發花白,下巴上掛著一撮山羊胡,麵容清瘦,眉眼平和,倒是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
那道士正坐,眨著眼睛,上下打量了一番丁毅,隨即摸著胡須,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請問道長,這裏可是百草山仙家宗門?”
丁毅有些著急,直接詢問道。
聽到此話,道長神色平靜,捋了捋胡子,隨口說道:“什麽仙家不仙家的,這裏就是一個破落道觀而已,若是尋那仙門,還需心誠才行。”
說完,就見老道士伸出手指,在桌子上敲了幾下。他的眼中精光流轉,神采奕奕的看著丁毅,似乎是在等待什麽。
丁毅神色疑惑,不禁暗自猜想。
“這老道士聽到仙門的反應也太過平淡了一些,雖然嘴上說著這裏隻是個破落道觀,但是卻沒有否認仙門的存在。”
想到此處,丁毅抱了抱拳,再次問道:“還請道長明示。”
老道士低頭沉思,最後輕輕開口道:“罷了,畢竟是個剛入江湖的小娃,老道也不和你拐彎抹角了。你看那邊,熏香早已燃盡,沒了熏香,老道我如何神遊太虛,參悟無上妙法呢。”
聽到此話,丁毅想了想,瞬間恍然了。這種說辭,在那《白雲武聖自傳》裏麵就有類似的記載,這不是很明顯的要好處嗎。
一念及此,丁毅微微一笑,舉手深入懷中,開始摸索起來。
看到丁毅的動作,老道士微微頷首,欣慰的笑了笑。
片刻之後,就見丁毅伸出手來,放到桌上,擺出了兩塊碎銀。
老道士見狀,麵龐一抽,臉色也是迅速黑了下來。
隨即,就聽他冷淡的說道:
“老道在此,也算見過許多求仙問道之士了。不過像你這般摳門的,還是平生僅見,這裏就是座普通道觀,沒有仙家,也沒有仙緣,你還是下山去吧。”
說完,老道士再次閉上了雙眼,不管不問了。
看到此種情景,丁毅神色一愣,不禁有些尷尬。他還是第一次摻和這種人情世故,也不知應該拿出來多少才算合適。
不過照此情形來看,顯然是這老道士對他拿出的孝敬不太滿意。
丁毅想了想,也是無奈的歎了口氣,在他心裏,對這些花花繞繞的手段有著天然的抵觸。
以前他就時常在想,人活一世,為何不能簡單一些,想要多少直說便是。對於這些人情世故,作為年輕氣盛之人,他很不喜歡。
天氣清冷,寒風凜凜。
路上,土地凍實,路邊的枯草也跟著掛滿了寒霜。
丁毅穿過樹林,總算看到了一絲山峰的影子。
遠遠望去,朦朧的遠山,若即若離,就像是幾筆水墨,沾染在淡藍的天際。
遙望山峰,丁毅心中感慨,不禁帶著一絲期許,加快了腳步。
又過了一炷香的時間,他總算到了百草山的山腳下。
剛剛停下腳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平整的土地,土地上沒有雜草,略顯突兀。而在土地末端則是一條長長的登山階梯,一眼望不到盡頭。
階梯一旁豎立著一塊大石,上麵刻著“百草山”三個大字。歲月的年輪在字上傾灑,將那字中的朱砂抹去,更顯時間的滄桑,曆史的久遠。
大石後麵長著一株高大古樹,其上木痕斑駁,也不知在此矗立了多少歲月。
一陣微風拂過,樹枝簌簌作響,將人的心神帶向了遠方。
“總算是到百草山了。”
一聲突兀的感歎打破了此時的寧靜,將人的心神又重新拉了迴來。
丁毅看著直達天際的階梯,臉色興奮,直接就走了上去。
行至中途,就見他停下腳步,駐足歇了歇。
遙望山間,雲霧繚繞,奇山兀立,就像一條絲帶從雲間飄蕩而來。
欣賞了片刻美景,丁毅又再次啟程,一炷香後,走到了山頂。
放眼望去,這山頂地方不大,四周遍布著陡峭的山石,隻有正中位置,坐落著一座道觀。
道觀四四方方,門旁的牆上牆皮脫落,褶皺不堪,牆角更是長滿了雜草。
道觀的正門枯黃幹裂,門上的銅環已經破損,露出了深綠色的鏽紋。門頂上斜掛著一塊泛黃的牌匾,寫著“百草山”幾個大字。
時光如梭,歲月流逝,字的顏色早已黯淡,就如同這山門一樣沉寂而落寞。
看著眼前景色,丁毅皺了下眉,這和他想象中的仙家宗門完全不一樣,甚至比之世俗門派都完全不如。
“不會找錯地方了吧?”
丁毅心生疑竇,不過他還是定了定神,走過去,推開了木門。
門後的景色,稍微好了一點。
就見一段不長的小路上,鋪著幾塊不規整的石板,石板周圍也是生滿了雜草。
小路末端連著一段階梯,階梯不高,隻有三階,其上是一處平台,平台鋪滿了青磚,再往前去就是大殿了。
大殿外矗立著四根柱子,柱子上的紅漆早已脫落。殿門用紅木做成,采用的是鏤空的雕刻技法,殿門上麵也掛了塊匾額,上麵寫著“大殿”二字。
丁毅四下打量,這觀內幽靜,也看不見什麽人,就像是徹底荒廢了一般。
看到這裏,丁毅不禁略顯緊張,邁開有些沉重的腳步,走過小路,走上階梯,走到了殿門前。
輕輕推開殿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仙山矗立的牆畫,畫上仙鶴飛舞,群山仙霧繚繞,山上殿堂林立,氣勢磅礴,水墨勾勒出的蒼鬆勁柏,看起來頗為真實。
整幅畫層次分明,栩栩如生,沒有絲毫的破敗之意,倒是與此地的環境有些格格不入。
在那畫的右邊則是放著一個條桌,桌後斜躺著一位老道士,道士用拂塵遮住了眼睛,此刻正在打盹,絲毫沒有被開門的動靜驚醒。
丁毅環顧了一眼大殿,隨即走到條桌前,彎腰行了一禮。
“見過道長。”
聞聲,老道士輕輕挪開拂塵,露出一雙還未睡醒的眼睛,之後,就見他伸了個懶腰,慵懶的坐起,打了個哈欠。
看到道士醒來,丁毅神色一震,仔細打量了一番。
就見這道士,身穿灰色道袍,年約六七十歲,頭發花白,下巴上掛著一撮山羊胡,麵容清瘦,眉眼平和,倒是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
那道士正坐,眨著眼睛,上下打量了一番丁毅,隨即摸著胡須,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請問道長,這裏可是百草山仙家宗門?”
丁毅有些著急,直接詢問道。
聽到此話,道長神色平靜,捋了捋胡子,隨口說道:“什麽仙家不仙家的,這裏就是一個破落道觀而已,若是尋那仙門,還需心誠才行。”
說完,就見老道士伸出手指,在桌子上敲了幾下。他的眼中精光流轉,神采奕奕的看著丁毅,似乎是在等待什麽。
丁毅神色疑惑,不禁暗自猜想。
“這老道士聽到仙門的反應也太過平淡了一些,雖然嘴上說著這裏隻是個破落道觀,但是卻沒有否認仙門的存在。”
想到此處,丁毅抱了抱拳,再次問道:“還請道長明示。”
老道士低頭沉思,最後輕輕開口道:“罷了,畢竟是個剛入江湖的小娃,老道也不和你拐彎抹角了。你看那邊,熏香早已燃盡,沒了熏香,老道我如何神遊太虛,參悟無上妙法呢。”
聽到此話,丁毅想了想,瞬間恍然了。這種說辭,在那《白雲武聖自傳》裏麵就有類似的記載,這不是很明顯的要好處嗎。
一念及此,丁毅微微一笑,舉手深入懷中,開始摸索起來。
看到丁毅的動作,老道士微微頷首,欣慰的笑了笑。
片刻之後,就見丁毅伸出手來,放到桌上,擺出了兩塊碎銀。
老道士見狀,麵龐一抽,臉色也是迅速黑了下來。
隨即,就聽他冷淡的說道:
“老道在此,也算見過許多求仙問道之士了。不過像你這般摳門的,還是平生僅見,這裏就是座普通道觀,沒有仙家,也沒有仙緣,你還是下山去吧。”
說完,老道士再次閉上了雙眼,不管不問了。
看到此種情景,丁毅神色一愣,不禁有些尷尬。他還是第一次摻和這種人情世故,也不知應該拿出來多少才算合適。
不過照此情形來看,顯然是這老道士對他拿出的孝敬不太滿意。
丁毅想了想,也是無奈的歎了口氣,在他心裏,對這些花花繞繞的手段有著天然的抵觸。
以前他就時常在想,人活一世,為何不能簡單一些,想要多少直說便是。對於這些人情世故,作為年輕氣盛之人,他很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