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開局怒噴朱元璋,跪求砍頭! 作者:大貔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83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徐達言語之間,看見周琛若有所思。
一時也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不過,他隨後打算去安排本應該自己安排的那些事情。
去不了就在那轉身的時候卻聽見周琛說,“其實他們剛才說的對。”
“啊?”
這一句話讓徐達下意識停住腳步,然後迴過頭來,震驚地看著周琛。
他感到很不可置信。
他沒聽錯吧?
他剛才好像聽見扶桑王說,那些人說的對?
可是剛才那些人說的是,這一次倭寇攻打大明,是因為有人從中作梗啊!
“扶桑王……你……你該不會是懷疑我吧?”
“可是我一直以來對整個大明對陛下,對您,都是忠心耿耿,從來沒有二心,估計你怎麽就因為他們的一番話,懷疑到我頭上了?”
徐達差一點就要把所有的話全部都給解釋出來了。
不顧,隨後周琛說道,“我並不是在懷疑你。”
“我的意思是說,他們剛才說,有人從中作梗,這個應該是真的。”
“啊?”徐達又愣了,“可是這個意思不還是懷疑我嗎?”
“他們剛才就是這樣說的呀,您認為他們說的是對的……”
“我的意思是,有人從中作梗,但並不一定就是你。”
“否則時間和地點,他們不可能選擇這樣準確。”
“並且,這個地方的人,派人前往京城請求增援。”
“這一切的事情似乎都安排的恰到好處。”
“我們來到這裏之後,京城的力量自然也就變得薄弱了,你想想看,這樣一來,京城會被誰控製在手中?”
周琛目光淡定,但他的這一番話,卻深深地刻在了徐達腦海。
隨後他瞪大眼睛,驚唿,“扶桑王!你的意思是,胡丞相!”
“嗯,”周琛點點頭。
“他之前曾經派陳瑛派人通元。”
“如今我們已打敗元軍,李將軍也在返京的路上。”
“他現在通倭,讓倭寇攻打這個地方,對他來說就是最好的計劃,因為一旦李將軍成功返迴京城之後,那麽,我們前來這裏的時候,李將軍必然會一起。”
“而朝中還有方大人等忠臣,一時半會兒他動搖不了。”
“但倭寇很快就會被我們剿滅。”
“這樣一來,他的計劃必然很難實現。”
“所以,我認為,倭寇此刻攻打,其實都是他的計劃。”
周琛堅定的語氣,讓徐達聽了之後,更是感覺自己的認知被顛覆。
他覺得這很難讓人想象。
如果這一切真的是提前安排好的話。
那豈不是代表著胡惟庸,想要借著這個機會,顛覆整個大明?
這是大逆不道啊!
這是造反!
是要誅九族的!
他胡惟庸竟然有這麽大的膽子?
他之前隻是認為,胡惟庸隻是想要借著不同的機會拉攏整個朝堂的大臣。
而他也是其中一員。
但沒想到的是,胡惟庸背後真正的目的居然是這個?
“什麽?”
“你的意思是說他通倭?”
“這可是重罪!”
“他身為丞相,不可能不知道這件事情!”
“扶桑王,你剛才說的都是認真的吧?”
徐達還是有些不相信。
不過周琛笑了。
“你該不會他做的那些事情,拉攏朝中大臣,僅僅就隻是為了這個藝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吧?”
“你認為,他做這麽多的事情,還願意俯首稱臣?”
“他當然是想攀上那最頂峰,俯瞰群臣,否則他做這一切的事情意義在哪裏?”
周琛搖了搖頭。
他當然知道胡惟庸目的。
隻是現在沒有說出來的必要。
但是徐達這麽詫異。
他也有些意外。
徐達再怎麽樣也是馳騁沙場過。
不至於連這點道理都不明白。
但想來,徐達現在還年輕。
不懂也正常。
所以,他也就不吝賜教。
徐達短短一日之間,感覺自己在周琛這裏,真是受益匪淺。
所以隨後,便趕緊繞到周琛麵前。
“扶桑王,接下來我們怎麽做,您就直說吧!”
“既然現在胡惟庸他想的是造反,那我們也就沒有必要猶豫太久。”
“我們一定要阻止他!”
徐達心中誌向遠大。
他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不僅如此。
但又知道,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剿滅倭寇,然後早些迴到京城。
把胡惟庸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公之於天下。
讓胡惟庸這樣的亂臣賊子死無葬身之地!
否則如何對得起大明百姓?
如何對得起陛下和王爺信任?
不過對於他現在的激動。
周琛隻是淡淡點頭。
“既然你現在已經明白了,那麽到時候,駐守在東邊的城門這件事情,到時候就交給你安排了。”
“你安排完了這件事情時候帶著人上山。”
“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交給你去做。”
“好!”徐達剛才還有些擔心。
還以為交給他的事情就隻有駐守在城東的城門。
“那不知道現在要準備幾日?”
“若是下一次我們再放他們走,城中百姓恐怕!”
徐達有些擔心周琛。
畢竟現在知道百姓對周琛已經頗有成見。
雖然這並不是因為周琛,但現在無論怎麽樣,還是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的,
所以,絕對不能夠讓之前的事情再次發生。
否則,他的口碑恐怕就沒有辦法迴到從前了。
“五日。”
周琛直接說出了一個準確的時間。
“五日後的那天夜裏,我們上山。”
“我去開路,你斷後,凡是沒有處理到的事情,全部交給你。”
“這對你來說,可是重任!”
徐達就是喜歡肩負重任的感覺。
周琛原本以為告訴他這樣,會讓許丹心中頗有鬥誌。
可沒想到的是隨後卻聽見他說。
“可是王爺……五天時間會不會有點太久了?”
“現在全城上下百姓,都在說這件事情就是因為你導致的呢。”
“我認為我們還是盡早處理比較好。”
“要是等到五天時間之後的話,傳揚的更多,對你更不利……”
“而且現在這件事情很有可能已經傳揚到了京城,說不定朝堂之上,已經在對這件事情進行議論了,等咱們迴去之後,對你不利的話,恐怕多如牛毛……”
徐達言語之間,看見周琛若有所思。
一時也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不過,他隨後打算去安排本應該自己安排的那些事情。
去不了就在那轉身的時候卻聽見周琛說,“其實他們剛才說的對。”
“啊?”
這一句話讓徐達下意識停住腳步,然後迴過頭來,震驚地看著周琛。
他感到很不可置信。
他沒聽錯吧?
他剛才好像聽見扶桑王說,那些人說的對?
可是剛才那些人說的是,這一次倭寇攻打大明,是因為有人從中作梗啊!
“扶桑王……你……你該不會是懷疑我吧?”
“可是我一直以來對整個大明對陛下,對您,都是忠心耿耿,從來沒有二心,估計你怎麽就因為他們的一番話,懷疑到我頭上了?”
徐達差一點就要把所有的話全部都給解釋出來了。
不顧,隨後周琛說道,“我並不是在懷疑你。”
“我的意思是說,他們剛才說,有人從中作梗,這個應該是真的。”
“啊?”徐達又愣了,“可是這個意思不還是懷疑我嗎?”
“他們剛才就是這樣說的呀,您認為他們說的是對的……”
“我的意思是,有人從中作梗,但並不一定就是你。”
“否則時間和地點,他們不可能選擇這樣準確。”
“並且,這個地方的人,派人前往京城請求增援。”
“這一切的事情似乎都安排的恰到好處。”
“我們來到這裏之後,京城的力量自然也就變得薄弱了,你想想看,這樣一來,京城會被誰控製在手中?”
周琛目光淡定,但他的這一番話,卻深深地刻在了徐達腦海。
隨後他瞪大眼睛,驚唿,“扶桑王!你的意思是,胡丞相!”
“嗯,”周琛點點頭。
“他之前曾經派陳瑛派人通元。”
“如今我們已打敗元軍,李將軍也在返京的路上。”
“他現在通倭,讓倭寇攻打這個地方,對他來說就是最好的計劃,因為一旦李將軍成功返迴京城之後,那麽,我們前來這裏的時候,李將軍必然會一起。”
“而朝中還有方大人等忠臣,一時半會兒他動搖不了。”
“但倭寇很快就會被我們剿滅。”
“這樣一來,他的計劃必然很難實現。”
“所以,我認為,倭寇此刻攻打,其實都是他的計劃。”
周琛堅定的語氣,讓徐達聽了之後,更是感覺自己的認知被顛覆。
他覺得這很難讓人想象。
如果這一切真的是提前安排好的話。
那豈不是代表著胡惟庸,想要借著這個機會,顛覆整個大明?
這是大逆不道啊!
這是造反!
是要誅九族的!
他胡惟庸竟然有這麽大的膽子?
他之前隻是認為,胡惟庸隻是想要借著不同的機會拉攏整個朝堂的大臣。
而他也是其中一員。
但沒想到的是,胡惟庸背後真正的目的居然是這個?
“什麽?”
“你的意思是說他通倭?”
“這可是重罪!”
“他身為丞相,不可能不知道這件事情!”
“扶桑王,你剛才說的都是認真的吧?”
徐達還是有些不相信。
不過周琛笑了。
“你該不會他做的那些事情,拉攏朝中大臣,僅僅就隻是為了這個藝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吧?”
“你認為,他做這麽多的事情,還願意俯首稱臣?”
“他當然是想攀上那最頂峰,俯瞰群臣,否則他做這一切的事情意義在哪裏?”
周琛搖了搖頭。
他當然知道胡惟庸目的。
隻是現在沒有說出來的必要。
但是徐達這麽詫異。
他也有些意外。
徐達再怎麽樣也是馳騁沙場過。
不至於連這點道理都不明白。
但想來,徐達現在還年輕。
不懂也正常。
所以,他也就不吝賜教。
徐達短短一日之間,感覺自己在周琛這裏,真是受益匪淺。
所以隨後,便趕緊繞到周琛麵前。
“扶桑王,接下來我們怎麽做,您就直說吧!”
“既然現在胡惟庸他想的是造反,那我們也就沒有必要猶豫太久。”
“我們一定要阻止他!”
徐達心中誌向遠大。
他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不僅如此。
但又知道,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剿滅倭寇,然後早些迴到京城。
把胡惟庸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公之於天下。
讓胡惟庸這樣的亂臣賊子死無葬身之地!
否則如何對得起大明百姓?
如何對得起陛下和王爺信任?
不過對於他現在的激動。
周琛隻是淡淡點頭。
“既然你現在已經明白了,那麽到時候,駐守在東邊的城門這件事情,到時候就交給你安排了。”
“你安排完了這件事情時候帶著人上山。”
“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交給你去做。”
“好!”徐達剛才還有些擔心。
還以為交給他的事情就隻有駐守在城東的城門。
“那不知道現在要準備幾日?”
“若是下一次我們再放他們走,城中百姓恐怕!”
徐達有些擔心周琛。
畢竟現在知道百姓對周琛已經頗有成見。
雖然這並不是因為周琛,但現在無論怎麽樣,還是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的,
所以,絕對不能夠讓之前的事情再次發生。
否則,他的口碑恐怕就沒有辦法迴到從前了。
“五日。”
周琛直接說出了一個準確的時間。
“五日後的那天夜裏,我們上山。”
“我去開路,你斷後,凡是沒有處理到的事情,全部交給你。”
“這對你來說,可是重任!”
徐達就是喜歡肩負重任的感覺。
周琛原本以為告訴他這樣,會讓許丹心中頗有鬥誌。
可沒想到的是隨後卻聽見他說。
“可是王爺……五天時間會不會有點太久了?”
“現在全城上下百姓,都在說這件事情就是因為你導致的呢。”
“我認為我們還是盡早處理比較好。”
“要是等到五天時間之後的話,傳揚的更多,對你更不利……”
“而且現在這件事情很有可能已經傳揚到了京城,說不定朝堂之上,已經在對這件事情進行議論了,等咱們迴去之後,對你不利的話,恐怕多如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