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最好的機會
開局怒噴朱元璋,跪求砍頭! 作者:大貔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61章 最好的機會
“是啊,陛下,還是剛才胡丞相的這一番話,考慮的更加周到和妥當。”
隨後,陳瑛便也上前一步,趕緊開口支持。
不過,就算是這樣,老朱也還是沒有迴答。
隨後,另外一個大臣,同樣上前說了一番剛才陳瑛所說的同樣的話。
以表示他支持胡惟庸。
而聽到他的這一番話後,胡惟庸也是往他的方向看了一眼,並且眼神當中,帶著一股欣賞。
仿佛是在說,“看到了嗎。”
不過,就算如此,老朱也依舊還是隻是看著胡惟庸,沉默了片刻。
隨後直到周琛自己主動上前。
原本以為,對於剛才胡惟庸說的那些話。
周琛至少在表麵上要裝作很理解他,很感謝他,所以說一些客套話。
可是沒有想到的是。
他居然連客套話都並不打算說。
甚至沒有打算跟胡惟庸說話。
隻見他的目光,自始至終都在老朱身上,
他朝著老朱行了個禮,隨後就直接說道,“陛下,多謝陛下的信任。”
“隻是,這天下大事,也並非兒臣一個人說了就能算。”
“並且,這天下大事,也並非是兒臣想與不想,就能夠決定的。”
“所以,兒臣沒有辦法迴答父皇的話。”
“請父皇定奪吧。”
話音未落。
在場的大臣皆目瞪口呆。
這裏送到眼前的皇位,居然還有人不要的?
暫且不說別的,僅僅就隻說他們剛才聽見陛下說的那些話。
從陛下對他的信任,僅僅就隻從這一點看,都能夠看得出來,隻要扶桑王點頭,那麽將來,他就一定會成為大明的儲君。
甚至很快就能夠登基。
更何況,他的才幹和智慧,這都是大家公認的。
現在確實,在整個大明,沒有比他更加適合當皇帝的人了。
就算是三王也不行。
所以今天這件事情,隻要他答應,那就絕對沒有任何的意外。
因此,他剛才那一番模棱兩可的話,令在場眾人,都震驚不已。
包括胡惟庸,都沒有想到居然會這樣。
畢竟,速度跟前的好東西,居然還有不要的道理?
如果不是因為今天在這裏親眼所見。
他也不可能相信,普天之下居然會有這樣的人。
到底是該說他傻,還是應該說他的心中有所打算?
不過,胡惟庸能夠猜到。
他的心裏,應該是有計劃的。
否則的話,又怎麽可能會放棄送到跟前的好東西。
於是,剛剛第一個站出來表示支持周琛的徐達,這時便疑惑的問道,“不是,扶桑王,你這是為什麽?”
“陛下剛才自己都已經說了認為你有如此才幹,可你為什麽說,這不是你自己一個人能決定的事情?”
“如果這不是你能決定的,那又是誰能決定的?”
“扶桑王,剛才你應該也已經聽見了方大人的話,我和方大人,都是一定會支持你的。”
“可你為何,要拒絕陛下的好意?”
他不明白。
也或者說,他隻是一介武夫,難以理解這其中的彎彎繞繞。
但是這天底下,應該沒有人不懂,好東西送到自己麵前,並且大家都讚成這樣做的情況下,沒有必要拒絕這個道理吧?
更何況,周琛心中也應該很清楚的知道。
如果他真的能夠成為帝王,那麽將來對於整個大明,都是有很多很多好處的。
而且,天下百姓也都懂得這一點。
所以,他此刻的模棱兩可,或者說他的拒絕,在場沒有一個人能夠理解。
不過,周琛當然知道他的話沒有人能夠理解。
因為他不需要誰理解。
他自然有他自己的計劃。
而在他的計劃當中,就沒有計劃過今天在這裏,老朱會說出這一番話的場景。
所以他自然,沒有必要為了這一點事情而打亂他自己的計劃。
“陛下,您說的這些我都懂,隻是,還是要以天下大局為主。”
“說得好!”
本來老朱並不想迴答,因為他覺得,剛才周琛說的那一番模棱兩可的話,確實有些辜負他的好意。
但此時此刻。
他又聽見周琛說,要以天下大局為主。
他心中的情緒,又立馬就消失了。
畢竟,在如今的大明,自己的身邊,能夠有一個這樣的人才,確實是天下的幸事。
所以,他還能夠有什麽所求?
不論周琛是接受還是拒絕,他的這一番迴答,無疑都是最佳的迴答!
所以這樣一來,老朱自然忍不住稱讚。
“陛下不必如此,凡是我大明百姓,心中應當都是這麽想的,所以,並不是兒臣一人這樣認為。”
“所以,倒也不用如此稱讚兒臣。”
“畢竟剛才,兒臣所言句句屬實。”
雖然話是這樣說。
但他再說這一番話的時候,他的心裏其實同樣還是在想,人果然還是低調一點比較好。
恐怕普天之下,像他這樣低調的人。
已經不多了。
而這一次,自然也是普天同慶。
全城上下共同歡慶整整七天。
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在這一次元軍投降之後,他們都深深的體會到眼前的盛世說給他們帶來的幸福!
不過,除此之外,在這皇城之中,同樣也還是有另外一幹人等,並沒有參與到這一次的慶祝當中來。
而這些人,就是以胡惟庸為首的組織。
“丞相,難道這件事,咱們真的就這樣算了?”
陳瑛最先來到這裏。
因為他對於這件事情,是第一個,也是最不滿的。
所以,他最先來到這個地方,表明他的態度。
但是,卻沒想到的是。
胡惟庸對於這件事情似乎並不是特別的上心。
因此,也並沒有正麵迴答他的話。
這已經是他多次經過追問了,卻依舊還是並沒有得到胡惟庸一個準確的答複。
所以,他最後一次問道,“胡丞相,現在下官最後一次問你,此事真的就隻能夠如此了嗎?”
陳瑛很不明白。
因為據他所知,胡惟庸一直以來都把周琛視為眼中釘。
所以這一次,老朱當著那麽多人的麵,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之後,對於胡惟庸,應該是有一個很好的除掉周琛的機會才對。
可他為何無動於衷?
“是啊,陛下,還是剛才胡丞相的這一番話,考慮的更加周到和妥當。”
隨後,陳瑛便也上前一步,趕緊開口支持。
不過,就算是這樣,老朱也還是沒有迴答。
隨後,另外一個大臣,同樣上前說了一番剛才陳瑛所說的同樣的話。
以表示他支持胡惟庸。
而聽到他的這一番話後,胡惟庸也是往他的方向看了一眼,並且眼神當中,帶著一股欣賞。
仿佛是在說,“看到了嗎。”
不過,就算如此,老朱也依舊還是隻是看著胡惟庸,沉默了片刻。
隨後直到周琛自己主動上前。
原本以為,對於剛才胡惟庸說的那些話。
周琛至少在表麵上要裝作很理解他,很感謝他,所以說一些客套話。
可是沒有想到的是。
他居然連客套話都並不打算說。
甚至沒有打算跟胡惟庸說話。
隻見他的目光,自始至終都在老朱身上,
他朝著老朱行了個禮,隨後就直接說道,“陛下,多謝陛下的信任。”
“隻是,這天下大事,也並非兒臣一個人說了就能算。”
“並且,這天下大事,也並非是兒臣想與不想,就能夠決定的。”
“所以,兒臣沒有辦法迴答父皇的話。”
“請父皇定奪吧。”
話音未落。
在場的大臣皆目瞪口呆。
這裏送到眼前的皇位,居然還有人不要的?
暫且不說別的,僅僅就隻說他們剛才聽見陛下說的那些話。
從陛下對他的信任,僅僅就隻從這一點看,都能夠看得出來,隻要扶桑王點頭,那麽將來,他就一定會成為大明的儲君。
甚至很快就能夠登基。
更何況,他的才幹和智慧,這都是大家公認的。
現在確實,在整個大明,沒有比他更加適合當皇帝的人了。
就算是三王也不行。
所以今天這件事情,隻要他答應,那就絕對沒有任何的意外。
因此,他剛才那一番模棱兩可的話,令在場眾人,都震驚不已。
包括胡惟庸,都沒有想到居然會這樣。
畢竟,速度跟前的好東西,居然還有不要的道理?
如果不是因為今天在這裏親眼所見。
他也不可能相信,普天之下居然會有這樣的人。
到底是該說他傻,還是應該說他的心中有所打算?
不過,胡惟庸能夠猜到。
他的心裏,應該是有計劃的。
否則的話,又怎麽可能會放棄送到跟前的好東西。
於是,剛剛第一個站出來表示支持周琛的徐達,這時便疑惑的問道,“不是,扶桑王,你這是為什麽?”
“陛下剛才自己都已經說了認為你有如此才幹,可你為什麽說,這不是你自己一個人能決定的事情?”
“如果這不是你能決定的,那又是誰能決定的?”
“扶桑王,剛才你應該也已經聽見了方大人的話,我和方大人,都是一定會支持你的。”
“可你為何,要拒絕陛下的好意?”
他不明白。
也或者說,他隻是一介武夫,難以理解這其中的彎彎繞繞。
但是這天底下,應該沒有人不懂,好東西送到自己麵前,並且大家都讚成這樣做的情況下,沒有必要拒絕這個道理吧?
更何況,周琛心中也應該很清楚的知道。
如果他真的能夠成為帝王,那麽將來對於整個大明,都是有很多很多好處的。
而且,天下百姓也都懂得這一點。
所以,他此刻的模棱兩可,或者說他的拒絕,在場沒有一個人能夠理解。
不過,周琛當然知道他的話沒有人能夠理解。
因為他不需要誰理解。
他自然有他自己的計劃。
而在他的計劃當中,就沒有計劃過今天在這裏,老朱會說出這一番話的場景。
所以他自然,沒有必要為了這一點事情而打亂他自己的計劃。
“陛下,您說的這些我都懂,隻是,還是要以天下大局為主。”
“說得好!”
本來老朱並不想迴答,因為他覺得,剛才周琛說的那一番模棱兩可的話,確實有些辜負他的好意。
但此時此刻。
他又聽見周琛說,要以天下大局為主。
他心中的情緒,又立馬就消失了。
畢竟,在如今的大明,自己的身邊,能夠有一個這樣的人才,確實是天下的幸事。
所以,他還能夠有什麽所求?
不論周琛是接受還是拒絕,他的這一番迴答,無疑都是最佳的迴答!
所以這樣一來,老朱自然忍不住稱讚。
“陛下不必如此,凡是我大明百姓,心中應當都是這麽想的,所以,並不是兒臣一人這樣認為。”
“所以,倒也不用如此稱讚兒臣。”
“畢竟剛才,兒臣所言句句屬實。”
雖然話是這樣說。
但他再說這一番話的時候,他的心裏其實同樣還是在想,人果然還是低調一點比較好。
恐怕普天之下,像他這樣低調的人。
已經不多了。
而這一次,自然也是普天同慶。
全城上下共同歡慶整整七天。
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在這一次元軍投降之後,他們都深深的體會到眼前的盛世說給他們帶來的幸福!
不過,除此之外,在這皇城之中,同樣也還是有另外一幹人等,並沒有參與到這一次的慶祝當中來。
而這些人,就是以胡惟庸為首的組織。
“丞相,難道這件事,咱們真的就這樣算了?”
陳瑛最先來到這裏。
因為他對於這件事情,是第一個,也是最不滿的。
所以,他最先來到這個地方,表明他的態度。
但是,卻沒想到的是。
胡惟庸對於這件事情似乎並不是特別的上心。
因此,也並沒有正麵迴答他的話。
這已經是他多次經過追問了,卻依舊還是並沒有得到胡惟庸一個準確的答複。
所以,他最後一次問道,“胡丞相,現在下官最後一次問你,此事真的就隻能夠如此了嗎?”
陳瑛很不明白。
因為據他所知,胡惟庸一直以來都把周琛視為眼中釘。
所以這一次,老朱當著那麽多人的麵,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之後,對於胡惟庸,應該是有一個很好的除掉周琛的機會才對。
可他為何無動於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