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這個獎賞太重了
開局怒噴朱元璋,跪求砍頭! 作者:大貔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83章 這個獎賞太重了
朱棣的這個問題,也確實問到了點子上。
隨後兄弟二人對視一眼,又沉默了一會兒。
但是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我們也覺得很巧合啊,可是他就是把這張圖紙給找迴來了。父皇高興,要這樣獎賞他,就算再怎麽信任他,這也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了。那就算我們怎麽懷疑,也無濟於事啊!”
“是啊,畢竟他現在將這一張圖紙給找迴來,這就是對他來說最好的證明。”
“現在滿朝文武都很相信他,我們應該說什麽都沒用……”
“那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
“當然是看父皇還有老周怎麽安排嘍。”
朱樉無奈的搖搖頭。
這兄弟二人,對於這個事情,雖然也都有一樣的看法。
但他們在這件事情當中。
都有一個很無奈的地方。
那就是,雖然他們都認為,這有點太過於巧合了。
但是,隻要現在父皇相信胡丞相。
那麽他們說什麽,都會顯得很多餘。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之下。
他們隻能夠走一步算一步。
所以,這個時候,他們又同時轉過頭去看著老朱。
畢竟,老朱現在怎麽說,還是要聽聽才知道。
隨後,便聽見老朱說道,“既然,你並不願意參與三王議事。”
“那,該如何是好呀?”
“那既然如此,你立下如此功勞。”
“想要什麽獎賞,你盡管開口。”
“隻要是朕能夠給你的,朕,絕不含糊!”
老朱都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
那看來這一次對於胡惟庸將圖紙給找迴來,他是真的很高興。
不過,就算是這樣。
胡惟庸的表情,也依舊還是和之前一樣。
“陛下,臣之所以將這張圖紙找迴,並不是為了任何獎賞。”
“僅僅就隻是為了替陛下分憂,剛才臣就已經說過了。”
“陛下不必獎賞。”
看到胡惟庸態度如此堅決。
老朱的心裏卻也更加的堅決。
今天一定要獎勵胡惟庸。
不然他這心裏都過不去。
隨後便說道,“不行,既然你並不願意參與三王議事,那麽,朕便賜你大全。”
“你身為丞相,本就應當在朕左右,近日以來,大明上上下下諸多事宜,諸多的奏折,也確實讓朕有些頭疼。”
“既然如此,這些奏折,便從今日起,由胡丞相進行初步審閱,然後,在呈到朕這裏來,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老朱看著殿前的群臣。
他這個時候所提出的這個獎勵。
讓大殿上上下下所有的大臣,都極為震驚。
要知道剛才老朱說的可是以後直接讓胡丞相初步審閱大臣們交上來的那些奏折啊!
可是,這是多大的權利?
要是真的把這麽大的權力都交給胡丞相的話,這豈不是陛下對於胡丞相的偏袒?
但同時,大臣們又能夠理解。
畢竟不是人人都能夠有胡丞相這樣的本事,把這張圖紙找得迴來的。
所以在這件事情當中,他們就很糾結。
不過,就算他們覺得很詫異。
但是似乎在這件事情當中,他們也說不了什麽。
因為,陛下已經決定了。
所以,即便是他們在這件事情當中有意見,那也沒辦法。
所以隨後,宋慎便往前一步,恭敬的笑著說道,“陛下,這一道獎賞,實在是太妙了。”
“既沒有違背胡丞相為陛下分憂的決心,同時,這個獎賞也非常的合理。”
“臣認為,這個獎賞實在是太合適了!”
說到這裏,他又轉過身來,看著今天在場的這些其他大臣。
問道,“諸位同僚,相信大家都和宋某一樣,認為陛下的這一道獎賞,很是合理吧?”
群臣麵麵相聚。
半晌時間之後,這才終於有人應道,“是啊,陛下這一次的獎賞,對於胡丞相來說,那自然是再合適不過了。”
不過這個迴答的人,還是跟著胡惟庸一起將圖紙給找迴來的幾個大臣之一。
隨著他的迴應之後。
其他大臣,這才跟著附和起來。
“是啊,陛下這一次的獎賞,還是很合適。”
“這一次,想來沒有違背胡丞相的為陛下分憂的意願了。”
“是啊,胡丞相,不知現在意下如何?”
雖然大臣們都在附和。
但其實,許多大臣心中都非常清楚的知道。
這些話,並不是他們自己想說的。
而是,既然其他人,都已經這樣說了。
那自己如果不表明自己的態度,那當然是不行的。
因此,隻能夠被迫跟大家站在同樣的方向。
這也是身在朝廷之內的無奈。
不過這個時候,老朱再一次轉過頭來看向周琛。
“怎麽樣,扶桑王,朕對他的這個獎賞,還不錯吧。”
老朱心中是很高興的。
不然也不會這樣獎勵胡惟庸。
隻是,周琛這個時候給出的反應,卻並不像老朱所想的那樣。
他原本以為,周琛聽到之後,第一反應會是反對。
卻沒想到的是。
周琛非但沒有反對。
反倒是神神秘秘的笑了笑,“父皇,關於這個獎賞是否合適。”
“這個還要看胡丞相他的心中是如何認為的。”
“我們今天在場的任何一個人都不能夠代表胡丞相自己心中的想法。”
“所以,隻有他自己心中是這樣認為的,那才是合理的。”
可是老朱卻沒有聽出來。
周琛這一番話是在故意內涵。
老朱聽了之後十分高興。
“哎呀,太好了!”
“真是太好了!既然現在圖紙已經找迴來了,那麽,扶桑王,三王,你們迴去之後立即著手準備之後的事宜。”
“朕要在半年時間之內,看到鐵路修建和車型選擇這件大事的進展!”
“現在你們告訴朕,半年的時間,到底行不行?”
老朱對於這件事情很著急。
雖然他知道,隻要周琛負責這件事情。
即便是出了問題。
這個問題也大不到哪裏去。
但是,他還是想問一問,周琛對於這件事情的時間安排。
而老朱的這個問題。
也讓今天大殿上的所有大臣,同樣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有些好奇。
他們也想知道,大明在出行方式這一方麵,究竟什麽時候,才能夠有質的突破?
朱棣的這個問題,也確實問到了點子上。
隨後兄弟二人對視一眼,又沉默了一會兒。
但是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我們也覺得很巧合啊,可是他就是把這張圖紙給找迴來了。父皇高興,要這樣獎賞他,就算再怎麽信任他,這也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了。那就算我們怎麽懷疑,也無濟於事啊!”
“是啊,畢竟他現在將這一張圖紙給找迴來,這就是對他來說最好的證明。”
“現在滿朝文武都很相信他,我們應該說什麽都沒用……”
“那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
“當然是看父皇還有老周怎麽安排嘍。”
朱樉無奈的搖搖頭。
這兄弟二人,對於這個事情,雖然也都有一樣的看法。
但他們在這件事情當中。
都有一個很無奈的地方。
那就是,雖然他們都認為,這有點太過於巧合了。
但是,隻要現在父皇相信胡丞相。
那麽他們說什麽,都會顯得很多餘。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之下。
他們隻能夠走一步算一步。
所以,這個時候,他們又同時轉過頭去看著老朱。
畢竟,老朱現在怎麽說,還是要聽聽才知道。
隨後,便聽見老朱說道,“既然,你並不願意參與三王議事。”
“那,該如何是好呀?”
“那既然如此,你立下如此功勞。”
“想要什麽獎賞,你盡管開口。”
“隻要是朕能夠給你的,朕,絕不含糊!”
老朱都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
那看來這一次對於胡惟庸將圖紙給找迴來,他是真的很高興。
不過,就算是這樣。
胡惟庸的表情,也依舊還是和之前一樣。
“陛下,臣之所以將這張圖紙找迴,並不是為了任何獎賞。”
“僅僅就隻是為了替陛下分憂,剛才臣就已經說過了。”
“陛下不必獎賞。”
看到胡惟庸態度如此堅決。
老朱的心裏卻也更加的堅決。
今天一定要獎勵胡惟庸。
不然他這心裏都過不去。
隨後便說道,“不行,既然你並不願意參與三王議事,那麽,朕便賜你大全。”
“你身為丞相,本就應當在朕左右,近日以來,大明上上下下諸多事宜,諸多的奏折,也確實讓朕有些頭疼。”
“既然如此,這些奏折,便從今日起,由胡丞相進行初步審閱,然後,在呈到朕這裏來,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老朱看著殿前的群臣。
他這個時候所提出的這個獎勵。
讓大殿上上下下所有的大臣,都極為震驚。
要知道剛才老朱說的可是以後直接讓胡丞相初步審閱大臣們交上來的那些奏折啊!
可是,這是多大的權利?
要是真的把這麽大的權力都交給胡丞相的話,這豈不是陛下對於胡丞相的偏袒?
但同時,大臣們又能夠理解。
畢竟不是人人都能夠有胡丞相這樣的本事,把這張圖紙找得迴來的。
所以在這件事情當中,他們就很糾結。
不過,就算他們覺得很詫異。
但是似乎在這件事情當中,他們也說不了什麽。
因為,陛下已經決定了。
所以,即便是他們在這件事情當中有意見,那也沒辦法。
所以隨後,宋慎便往前一步,恭敬的笑著說道,“陛下,這一道獎賞,實在是太妙了。”
“既沒有違背胡丞相為陛下分憂的決心,同時,這個獎賞也非常的合理。”
“臣認為,這個獎賞實在是太合適了!”
說到這裏,他又轉過身來,看著今天在場的這些其他大臣。
問道,“諸位同僚,相信大家都和宋某一樣,認為陛下的這一道獎賞,很是合理吧?”
群臣麵麵相聚。
半晌時間之後,這才終於有人應道,“是啊,陛下這一次的獎賞,對於胡丞相來說,那自然是再合適不過了。”
不過這個迴答的人,還是跟著胡惟庸一起將圖紙給找迴來的幾個大臣之一。
隨著他的迴應之後。
其他大臣,這才跟著附和起來。
“是啊,陛下這一次的獎賞,還是很合適。”
“這一次,想來沒有違背胡丞相的為陛下分憂的意願了。”
“是啊,胡丞相,不知現在意下如何?”
雖然大臣們都在附和。
但其實,許多大臣心中都非常清楚的知道。
這些話,並不是他們自己想說的。
而是,既然其他人,都已經這樣說了。
那自己如果不表明自己的態度,那當然是不行的。
因此,隻能夠被迫跟大家站在同樣的方向。
這也是身在朝廷之內的無奈。
不過這個時候,老朱再一次轉過頭來看向周琛。
“怎麽樣,扶桑王,朕對他的這個獎賞,還不錯吧。”
老朱心中是很高興的。
不然也不會這樣獎勵胡惟庸。
隻是,周琛這個時候給出的反應,卻並不像老朱所想的那樣。
他原本以為,周琛聽到之後,第一反應會是反對。
卻沒想到的是。
周琛非但沒有反對。
反倒是神神秘秘的笑了笑,“父皇,關於這個獎賞是否合適。”
“這個還要看胡丞相他的心中是如何認為的。”
“我們今天在場的任何一個人都不能夠代表胡丞相自己心中的想法。”
“所以,隻有他自己心中是這樣認為的,那才是合理的。”
可是老朱卻沒有聽出來。
周琛這一番話是在故意內涵。
老朱聽了之後十分高興。
“哎呀,太好了!”
“真是太好了!既然現在圖紙已經找迴來了,那麽,扶桑王,三王,你們迴去之後立即著手準備之後的事宜。”
“朕要在半年時間之內,看到鐵路修建和車型選擇這件大事的進展!”
“現在你們告訴朕,半年的時間,到底行不行?”
老朱對於這件事情很著急。
雖然他知道,隻要周琛負責這件事情。
即便是出了問題。
這個問題也大不到哪裏去。
但是,他還是想問一問,周琛對於這件事情的時間安排。
而老朱的這個問題。
也讓今天大殿上的所有大臣,同樣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有些好奇。
他們也想知道,大明在出行方式這一方麵,究竟什麽時候,才能夠有質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