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城門前盛景
開局怒噴朱元璋,跪求砍頭! 作者:大貔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35章 城門前盛景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
其中一個人像是突然想起什麽重要的事情來。
猛然轉過頭來看著其他人。
像是恍然大悟一樣的喜悅的問,“誒……你們說有沒有可能,這一次秦王之所以要看這麽多的記錄,就是因為關於賦稅改革這件事情,有新的進展了?”
其他幾人一聽也都各自有不同的反應。
有人震驚。
“啊?”
“不會吧?那這麽說來還挺快的呀……”
也有人喜悅。
“自從我們知道這個消息,一直到現在,也不過就短短半個來月,如果現在就要開始正式執行的話,這已經算是很快了!”
“是啊,聽說雲南一帶番薯豐收,他們那裏的人個個都喜笑顏開呢!”
“對對對,我們也聽到了,說是就等我們把路修好,就可以把番薯運到大明各個地方賣了!”
但是說到這一點。
他們就又開始沮喪起來了。
“這恐怕有點難哦,是啊,現在我們修路的進度還不是很理想,如果現在就要開始的話,恐怕還很困難。”
“不管怎麽樣,至少我們現在已經離開了雲南一帶。”
“隻要我們接下來不斷的往前麵繼續,應該很快,就可以為他們開辟一條道路!”
“是啊,這條道路遍布整個大明,雖然我們暫時還不能夠做到,但是相信,在秦王殿下的帶領之下,是沒有問題的!”
“現在百姓們都在等待呢!”
“那這樣說來,我倒是覺得,秦王殿下現在要看這些相關的記錄冊,這個很能夠讓人理解了!”
“是啊,畢竟現在就是最佳時機!”
而這一個晚上。
朱樉都沒有休息片刻。
他一直都在看這些記錄冊。
並且他希望今天晚上就看完。
然後明天一大早就直接出發迴去皇城。
跟周琛一起商議賦稅改革這件事情。
隻是看著眼前放著的厚厚的幾本記錄。
他心中也有些擔心。
如果不能夠今晚就看完的話,那麽他明天早上就不能夠出發迴去皇城。
那麽這樣一來,就會耽誤賦稅改革。
他不希望這樣。
所以,盡可能的加快自己的速度。
讓自己今天晚上就把這些記錄全部看完。
而此刻,另外一個地方。
朱惘看著麵前放著厚厚的記錄冊。
一時間感覺到十分的頭疼。
“這麽多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夠看完……”
他一邊說一邊歎了一口氣。
不過雖然嘴上說著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看完。
但是事實上,他隨後又在繼續埋頭看了起來。
因為不管能不能夠看完。
今天晚上他都一定要爭取。
否則的話,這些東西要是留到明天。
明天就沒有辦法迴去了。
所以,現在對他來說,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他自從收到了那一封信之後。
他就已經開始看這些記錄。
因為他想迴去之後。
把最近這一段時間的進展告訴周琛。
同時,商議賦稅改革這件事情。
否則的話,之後要單獨為了這個事情迴去跑一趟。
也挺麻煩的。
所以他想一舉兩得。
雖然他的想法跟朱樉不太一樣,但是他們兩個人的做法是一樣的。
這也說明,他們兄弟之間,對於許多事情,都有一種默契。
至於這種默契到底如何形容。
他們自己並不在乎。
因為對他們來說。
他們隻是在共同努力。
讓整個大明都變得更好而已。
所以經過一個晚上的奮戰之後。
朱樉和朱惘兩個人正好看完工人們送來的那些記錄冊。
說來也巧。
看完之後把相關的內容記錄下來,正好天亮。
朱樉趕緊來到門口吩咐一聲。
“快,快去備馬。”
“本王要立刻趕迴皇城。”
朱樉之所以如此著急。
確實是因為這件事情本身就非常重要。
不過在出發之前。
他還特地下了個令。
“你們趕緊派人過去通知三弟,讓他也快趕迴去,這件事情必須我們大家都在,才好共同商議。”
“不過,四地那邊應該不用了,他應該收到了信,而且他應該是第一個迴去的。”
“所以四弟那邊就不用浪費人手去通知了。”
也不知道為什麽。
反正他的心中。
第一想法就是不要派人去通知朱棣。
但這個原因。
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
一來是因為朱棣那邊確實已經知道了。
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他有一點私心。
“是,秦王殿下。”
雖然不知道為什麽這樣。
但是畢竟這是朱樉的命令。
所以他們隻要遵循就好。
隨後,快馬準備妥當。
朱樉便直接出發了。
另一邊,朱惘也是馬不停蹄的趕迴皇城。原本以為這是朝中機密。
所以,二人在迴來的路上。
一刻也不敢耽誤。
卻沒想到的是。
迴來之後竟然發現。
在城門口。
早就已經圍了無數的人。
人群密密麻麻,把城門口堵的水泄不通!
看到這個場景。
朱樉感到不可置信。
隨後下馬,將手中的韁繩遞給了在城門口等候他的周琛身邊的仆人。
隨後便直接問道,“今日城門口,為何拒絕了,如此多的百姓?”
“今日,城內是有什麽盛況嗎?”
可是據他所知。
現在城內應該沒什麽事情才能對。
所以,這些人聚集在這裏。
難道是為了迎接他?
但仔細想想。
不對啊。
雖然他確實是接到了旨意才趕迴來的。
但是這一道旨意,應該並沒有昭告天下吧?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
怎麽可能?這麽多人都知道了這個消息?
不過就在朱樉感到十分疑惑的時候。
前來迎接他的臣子,這才有禮的道,“秦王殿下,您似乎有些誤會了。”
“並不是他們來到這裏迎接你。”
“而是因為,他們在迎接接下來的大明!”
臣字一番話說得高深莫測。
朱樉一臉疑惑。
“啊?這是什麽意思?”
“什麽叫做迎接接下來的大明?”
他哪有這個勇氣,敢代表整個大明。
就算是有人能夠代表整個大明。
那麽這個人也隻能夠是老周。
他可沒有這個資格呀……
不過這時,城門口的百姓們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了。
“哎呀,秦王殿下有所不知啊……”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
其中一個人像是突然想起什麽重要的事情來。
猛然轉過頭來看著其他人。
像是恍然大悟一樣的喜悅的問,“誒……你們說有沒有可能,這一次秦王之所以要看這麽多的記錄,就是因為關於賦稅改革這件事情,有新的進展了?”
其他幾人一聽也都各自有不同的反應。
有人震驚。
“啊?”
“不會吧?那這麽說來還挺快的呀……”
也有人喜悅。
“自從我們知道這個消息,一直到現在,也不過就短短半個來月,如果現在就要開始正式執行的話,這已經算是很快了!”
“是啊,聽說雲南一帶番薯豐收,他們那裏的人個個都喜笑顏開呢!”
“對對對,我們也聽到了,說是就等我們把路修好,就可以把番薯運到大明各個地方賣了!”
但是說到這一點。
他們就又開始沮喪起來了。
“這恐怕有點難哦,是啊,現在我們修路的進度還不是很理想,如果現在就要開始的話,恐怕還很困難。”
“不管怎麽樣,至少我們現在已經離開了雲南一帶。”
“隻要我們接下來不斷的往前麵繼續,應該很快,就可以為他們開辟一條道路!”
“是啊,這條道路遍布整個大明,雖然我們暫時還不能夠做到,但是相信,在秦王殿下的帶領之下,是沒有問題的!”
“現在百姓們都在等待呢!”
“那這樣說來,我倒是覺得,秦王殿下現在要看這些相關的記錄冊,這個很能夠讓人理解了!”
“是啊,畢竟現在就是最佳時機!”
而這一個晚上。
朱樉都沒有休息片刻。
他一直都在看這些記錄冊。
並且他希望今天晚上就看完。
然後明天一大早就直接出發迴去皇城。
跟周琛一起商議賦稅改革這件事情。
隻是看著眼前放著的厚厚的幾本記錄。
他心中也有些擔心。
如果不能夠今晚就看完的話,那麽他明天早上就不能夠出發迴去皇城。
那麽這樣一來,就會耽誤賦稅改革。
他不希望這樣。
所以,盡可能的加快自己的速度。
讓自己今天晚上就把這些記錄全部看完。
而此刻,另外一個地方。
朱惘看著麵前放著厚厚的記錄冊。
一時間感覺到十分的頭疼。
“這麽多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夠看完……”
他一邊說一邊歎了一口氣。
不過雖然嘴上說著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看完。
但是事實上,他隨後又在繼續埋頭看了起來。
因為不管能不能夠看完。
今天晚上他都一定要爭取。
否則的話,這些東西要是留到明天。
明天就沒有辦法迴去了。
所以,現在對他來說,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他自從收到了那一封信之後。
他就已經開始看這些記錄。
因為他想迴去之後。
把最近這一段時間的進展告訴周琛。
同時,商議賦稅改革這件事情。
否則的話,之後要單獨為了這個事情迴去跑一趟。
也挺麻煩的。
所以他想一舉兩得。
雖然他的想法跟朱樉不太一樣,但是他們兩個人的做法是一樣的。
這也說明,他們兄弟之間,對於許多事情,都有一種默契。
至於這種默契到底如何形容。
他們自己並不在乎。
因為對他們來說。
他們隻是在共同努力。
讓整個大明都變得更好而已。
所以經過一個晚上的奮戰之後。
朱樉和朱惘兩個人正好看完工人們送來的那些記錄冊。
說來也巧。
看完之後把相關的內容記錄下來,正好天亮。
朱樉趕緊來到門口吩咐一聲。
“快,快去備馬。”
“本王要立刻趕迴皇城。”
朱樉之所以如此著急。
確實是因為這件事情本身就非常重要。
不過在出發之前。
他還特地下了個令。
“你們趕緊派人過去通知三弟,讓他也快趕迴去,這件事情必須我們大家都在,才好共同商議。”
“不過,四地那邊應該不用了,他應該收到了信,而且他應該是第一個迴去的。”
“所以四弟那邊就不用浪費人手去通知了。”
也不知道為什麽。
反正他的心中。
第一想法就是不要派人去通知朱棣。
但這個原因。
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
一來是因為朱棣那邊確實已經知道了。
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他有一點私心。
“是,秦王殿下。”
雖然不知道為什麽這樣。
但是畢竟這是朱樉的命令。
所以他們隻要遵循就好。
隨後,快馬準備妥當。
朱樉便直接出發了。
另一邊,朱惘也是馬不停蹄的趕迴皇城。原本以為這是朝中機密。
所以,二人在迴來的路上。
一刻也不敢耽誤。
卻沒想到的是。
迴來之後竟然發現。
在城門口。
早就已經圍了無數的人。
人群密密麻麻,把城門口堵的水泄不通!
看到這個場景。
朱樉感到不可置信。
隨後下馬,將手中的韁繩遞給了在城門口等候他的周琛身邊的仆人。
隨後便直接問道,“今日城門口,為何拒絕了,如此多的百姓?”
“今日,城內是有什麽盛況嗎?”
可是據他所知。
現在城內應該沒什麽事情才能對。
所以,這些人聚集在這裏。
難道是為了迎接他?
但仔細想想。
不對啊。
雖然他確實是接到了旨意才趕迴來的。
但是這一道旨意,應該並沒有昭告天下吧?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
怎麽可能?這麽多人都知道了這個消息?
不過就在朱樉感到十分疑惑的時候。
前來迎接他的臣子,這才有禮的道,“秦王殿下,您似乎有些誤會了。”
“並不是他們來到這裏迎接你。”
“而是因為,他們在迎接接下來的大明!”
臣字一番話說得高深莫測。
朱樉一臉疑惑。
“啊?這是什麽意思?”
“什麽叫做迎接接下來的大明?”
他哪有這個勇氣,敢代表整個大明。
就算是有人能夠代表整個大明。
那麽這個人也隻能夠是老周。
他可沒有這個資格呀……
不過這時,城門口的百姓們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了。
“哎呀,秦王殿下有所不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