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周琛封王
開局怒噴朱元璋,跪求砍頭! 作者:大貔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從來到湖廣之後李秋就一直在尋找機會。但事實上來說,湖廣的機會很多,但自己卻並沒有本錢。
走晉升之路?
雖然自己是秀才,但湖廣地區講究的是能力至上,所以自己並不能一步登天。
做生意?
李秋明白,術業有專攻,自己不是那塊料,而且想做生意自己也沒本錢....
自己的強項在於管理,在於與管理者交流以及製定發展大方向。
而這些,想要施展,需要平台!
李二牛管理的工程隊有一千多人,看似不少,但實際上在湖廣,一千多人的工程隊也絕對不少,再想往上發展,難度其實很大。
這就是為什麽李秋找了半天機會卻沒有想好做什麽的原因。
湖廣不是沒有機會,機會很多,但卻並不是很適合他!
如果說入局比較早,那還好。假如當初剛開始他就能和李二牛一起組建工程隊,那他有信心將工程隊發展到萬人級別,而一旦達到這個級別,立刻就會引起官方的關注,並且自己的能力也會得到認可。
但現在,湖廣的人基本都被各個工程隊瓜分幹淨了。就算自己能力強,那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可現在....
扶桑!
這是一個嶄新的機會!
“二牛!我們的機會來了!”
“什...什麽?”
看著激動地堂弟,李二牛一臉懵。
不過他也知道自己這個堂弟有著自己的想法,當即靜等下文。
李秋此時很是興奮。
“你看這告示上說的,周大人繳獲了六千萬兩白銀,五百萬石糧食還有八百萬俘虜!帶迴來一百萬,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什麽?”
李二牛更懵逼了....
這還能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周大人牛逼唄!
“哎呀!這意味著扶桑此地,物產豐富啊!”
“六千萬兩白銀啊這可是,還有這麽多的糧食和人,要是這個地方物產不豐富,焉能有如此多的財富?”
“扶桑不過彈丸之地,但卻能擁有這麽多的財富,說明其土地的富饒程度或許遠超我們的想象!”
李秋越說越激動。
“原來如此!”
李二牛拍案而起。
“可堂弟啊,這又能代表啥?和我們有關係嗎?”
李秋也沒有賣關子,指著告示上的一段話:“你看,周大人將一百萬人帶迴來,剩下的七百萬人都還在扶桑呢,你可知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船不夠?”
“不不不,船不夠完全可以來迴搬運,告示上可以提前寫帶迴八百萬俘虜,而現在告示上寫的就是俘虜八百萬,帶迴一百萬,意思就是有剩下的七百萬俘虜留在了扶桑!”
“你可知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什麽?”李二牛依舊困惑。
“意味著周大人有意要開發扶桑啊!”
李秋直接點出,隨後唿吸逐漸急促;“想要開發扶桑就需要大量的人手,顯然這些扶桑人就是周大人在為之後要做的大開發做的鋪墊!而同時你覺得光用扶桑人的話....周大人他能放心嗎?”
“所以....我斷定!扶桑之地必然開發,而且極有可能會讓我大明百姓前往,用於管理扶桑俘虜也好,還是讓大明血統紮根扶桑也罷,總之,這一步,概率極大!”
“還有這次迴應天府,周大人如此高調,其中必然也是有其深意!他這是在做給整個大明的百姓看啊!此舉,也是為之後的計劃做鋪墊!”
“嘶!”
說著說著。李秋自己倒吸了一口涼氣!
“周大人謀慮之深遠。竟恐怖如斯!!”
聽著堂弟的話,李二牛也明白了。
如果是之前,隻是莊稼漢的時候,哪怕是李秋說了,李二牛也無法理解,可現在已然不同,經過了接近一年的蛻變之後,現在的李二牛早已經不再是之前的李二牛了,數月之間,李二牛早已不是吳下阿牛!
李秋點破之後,李二牛也聽明白了!
“人口大遷徙?堂弟你是想讓我們都過去?”
“對!”
李秋肯定道:“現在的扶桑就等於當初的湖廣,不!還要比當初的湖廣更甚!百廢待興不說,地產還極為富饒,並且擁有大量的勞工如此情形最缺的就是管理人才,你我兄弟,正擅此道!”
“如果可以,我們帶一批班底過去,如此的話可以立刻領先其他人數籌,未來,無限光明!”
李秋相當的激動。
等了這麽久,終於被他等到了機會!雖然這個機會不是在湖廣.....
“說的有理,我想想....讓我想想....”
李秋所言李二牛也認為很有道理,但他卻並沒有直接答應,他的心裏實際上也在糾結。
要是到現在自己的位置一個月可是能拿十五兩銀子的,一個月就等於之前幹一年了,一個月十五兩,一年下來就有一百八十兩!這樣的月錢,那可是尋常家庭可望而不可及的!
可現在要是去扶桑的話....
雖然李秋的話很有道理,但其中也是有風險,要是丟了這一個月十五兩的飯碗,去了之後又一事無成....那就是血虧啊!
作為平頭老百姓,想要往上,既不能缺膽氣,但也不能膽氣過頭胡亂選擇。
無膽不拚就起不來;不顧風險不謹慎選擇就有可能在起來之後又重迴原點,一切富貴都隻是黃粱一夢....
對於李二牛的糾結李秋心中也是理解,他也沒有催促,隻是等李二牛做出選擇。
李秋深知以自己的根基,哪怕是去了扶桑也無法很快出人頭地,能力出眾也是需要背景的,自己這堂哥雖然能力上比自己稍稍弱一些,但他的背景絕對是很有優勢的啊!
首先李二牛是應天府新城第一批工人!
這個身份就極為關鍵,要知道,這一批工人可是周大人、秦王、晉王、燕王以及涼國公親自招募的!甚至秦王本人就是這批人的工頭!
這樣的關係,任誰也不敢小看小覷!
不止如此,二牛還是第一批工人中陪著周大人,秦王,晉王,燕王,涼國公從應天府新城趕赴湖廣的,在秦王殿下的麾下許久,雖然隻是一個小小工頭,但真要算起來,麵子不小,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在整個開發區、湖廣係統中的身份不低。
可以肯定,像李二牛這種已經驗證過自己實力的小管理者要是在扶桑大遷徙開展的第一時間就跟隨前往,絕對會引起官府的重視,待遇,起步都會比尋常高很多!
.......
話分兩頭。
另一邊。
應天府。
奉天殿上。
老朱坐在龍椅上,喜笑顏開。
文武百官分列左右。
正中間,周琛、朱樉、朱棢、朱棣、藍玉、李景隆悉數在列。
大功之後,必有大賞。
朱樉,朱棢,朱棣都好說,都是兒子,隨便嘉獎一下就能打發了,藍玉和李景隆也好解決,李景隆就是個打醬油的,而藍玉涼國公的位置已經做到了頭,賞賜的話就是賞兒子,倒也無妨。
而周琛....
看到周琛的時候,老朱也是犯了難....
周琛的功績堪稱潑天!
而且不僅僅是扶桑,應天府新城、湖廣建設這些功勞都還沒怎麽賞賜呢,賞賜是個大問題!
同時周琛也沒有子嗣,沒有家人,甚至連家他都不怎麽迴,很多周府下人甚至連周琛這個主家的麵都沒有見過。
賞賜的話隻能賞賜在周琛個人自己的身上。
可要是賞賜的話....這功勞....特麽都能封王了吧?
滅國之功,而且還是一力主張的滅國之功。再加上平湖廣百萬暴民,建設應天府開發區給朝廷提升了數倍的稅收....
確實是夠封王了....
可周琛的年紀....要是封無可封,自己去世的話後世之君....
老朱擔心後世之君無法掌控。
然而,就在老朱的念頭轉到這裏的時候,他忽然楞了一下....
嗯?
咱去世?
不對啊!
咱怎麽會去世呢?
老朱忽然反應過來了。這尼瑪的,咱不會去世啊!
哈哈哈哈哈!
封!
封你媽的!
“周卿!”
老朱笑看著周琛。
文武百官包括周琛的目光全都落在了老朱的身上。
老朱神態可親地說道:“周卿,你說咱封你為王如何?先前正好咱誤以為你死了給你封了個扶桑王,如今既然你無事,這扶桑王你便當著吧,如何?”
此言一出。
全場寂然!
整個奉天殿,寂靜一片,鴉雀無聲.....
“封...封王?”
周琛傻眼了....
不僅僅是周琛。
滿朝文武這會兒全都傻眼了....
這尼瑪的是什麽操作?
之前以為你死了,追封一個扶桑王,現在你沒死,那這扶桑王就給你了?
我擦!
陛下,這封王可不是這麽封的啊!
文武百官齊齊懵逼。
周琛大腦也是有些暈。
來大明這麽久了,周琛那是一心求死,所以也從來沒有想過什麽功勞不功勞的事情,所有事情都是順手為之。
結果你丫的現在告訴我,我特麽直接封王了?
大明異姓王,扶桑王.....我?
擦!
周琛無比蛋疼地看著老朱。
老朱頭,你這樣讓我很難辦啊.....
一邊是王位,一邊是萬億家產......
嗯...
周琛稍稍遲疑了三秒鍾,最終還是選擇了父母之愛。
父母之愛,為之深遠,不可辜負也....
......
周琛封王。
自然,滿朝文武意見極大。
不過這一次,老朱仿佛鐵了心一樣,直接壓服了群臣。
群臣也是無奈。
這要是換成其他的皇帝或許朝臣們相互聯合一下或許有用,可這皇帝是老朱....
作為大明的開國皇帝,之前老朱就已經是不可控,不可能受朝臣肘製了,現在...隨著周琛的崛起,如今老朱的聲望已經徹底達到了巔峰!
應天府新城的建設。
湖廣百萬暴民的平定與開發。
福建擊敗倭寇,破琉球,占扶桑開疆拓土。
可以說,以老朱目前的功績,哪怕是放眼曆史曆朝曆代的君王那也是絕對首屈一指了!
這等滔天威勢之下,真認真起來,臣子隻能是臣子,根本不可能造成任何的妨礙!
這就是君王之勢!
.......
勸諫無果,周琛封王。
一時之間,朝堂之上,風光無二。
文武百官頻頻側目。
大明不是沒有封過異姓王,可如此年輕,如此迅速封異姓王的,絕無僅有!
看著朝堂中間那意氣風發的少年,所有人的心中都不由自主地出現一樣的感慨——壓不住了!
沒錯,就是壓不住了!
從一個殿試狀元走到封王的地步,周琛,僅用不到一年!
還是原來的位置,還是原先的朝臣,還是原來的那個少年,可相隔近一年再次站在這裏,他卻已然蓋壓洪武朝!
滿朝文武都在他的光輝之下顯得黯淡無光....
百官們不再言語,他們選擇了避其鋒芒。
對方鋒芒正盛的時候與之硬剛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站得越高,摔得越狠,尤其封王!
陛下可沒有幾年好活了,等他年歲更大,焉能容下一個活著的這麽年輕的異姓王?而且這個異姓王的能力還如此之強!
周琛雖然風光,但功高蓋主,已然必死無疑!
而這一點。
周琛仔細一琢磨之後顯然基本明白了。
不過旋即大喜!
這不等於一個保底合同嗎?
老朱快死的時候,老子必死無疑啊!
妙哉!
......
奉天殿上。
老朱封賞群臣。
群臣謝恩。
而在封賞之後,大家就麵臨了真實的問題——扶桑,該如何治理?
老朱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看向了周琛....
百官們也紛紛看向了周琛。
“周卿,你如今已是扶桑王,這封地,你準備如何治理?咱該如何配合才是?”
老朱用了配合二字。
要擱以前,朝堂上必然是嘩然一片,可現在,百官們興趣缺缺,就連文官也懶得開口懟了。
懟又懟不過周琛這廝,反倒可能遭來殺身之禍,這癟犢子玩意兒就是個刺蝟,還是暫避鋒芒...暫避鋒芒....
走晉升之路?
雖然自己是秀才,但湖廣地區講究的是能力至上,所以自己並不能一步登天。
做生意?
李秋明白,術業有專攻,自己不是那塊料,而且想做生意自己也沒本錢....
自己的強項在於管理,在於與管理者交流以及製定發展大方向。
而這些,想要施展,需要平台!
李二牛管理的工程隊有一千多人,看似不少,但實際上在湖廣,一千多人的工程隊也絕對不少,再想往上發展,難度其實很大。
這就是為什麽李秋找了半天機會卻沒有想好做什麽的原因。
湖廣不是沒有機會,機會很多,但卻並不是很適合他!
如果說入局比較早,那還好。假如當初剛開始他就能和李二牛一起組建工程隊,那他有信心將工程隊發展到萬人級別,而一旦達到這個級別,立刻就會引起官方的關注,並且自己的能力也會得到認可。
但現在,湖廣的人基本都被各個工程隊瓜分幹淨了。就算自己能力強,那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可現在....
扶桑!
這是一個嶄新的機會!
“二牛!我們的機會來了!”
“什...什麽?”
看著激動地堂弟,李二牛一臉懵。
不過他也知道自己這個堂弟有著自己的想法,當即靜等下文。
李秋此時很是興奮。
“你看這告示上說的,周大人繳獲了六千萬兩白銀,五百萬石糧食還有八百萬俘虜!帶迴來一百萬,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什麽?”
李二牛更懵逼了....
這還能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周大人牛逼唄!
“哎呀!這意味著扶桑此地,物產豐富啊!”
“六千萬兩白銀啊這可是,還有這麽多的糧食和人,要是這個地方物產不豐富,焉能有如此多的財富?”
“扶桑不過彈丸之地,但卻能擁有這麽多的財富,說明其土地的富饒程度或許遠超我們的想象!”
李秋越說越激動。
“原來如此!”
李二牛拍案而起。
“可堂弟啊,這又能代表啥?和我們有關係嗎?”
李秋也沒有賣關子,指著告示上的一段話:“你看,周大人將一百萬人帶迴來,剩下的七百萬人都還在扶桑呢,你可知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船不夠?”
“不不不,船不夠完全可以來迴搬運,告示上可以提前寫帶迴八百萬俘虜,而現在告示上寫的就是俘虜八百萬,帶迴一百萬,意思就是有剩下的七百萬俘虜留在了扶桑!”
“你可知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什麽?”李二牛依舊困惑。
“意味著周大人有意要開發扶桑啊!”
李秋直接點出,隨後唿吸逐漸急促;“想要開發扶桑就需要大量的人手,顯然這些扶桑人就是周大人在為之後要做的大開發做的鋪墊!而同時你覺得光用扶桑人的話....周大人他能放心嗎?”
“所以....我斷定!扶桑之地必然開發,而且極有可能會讓我大明百姓前往,用於管理扶桑俘虜也好,還是讓大明血統紮根扶桑也罷,總之,這一步,概率極大!”
“還有這次迴應天府,周大人如此高調,其中必然也是有其深意!他這是在做給整個大明的百姓看啊!此舉,也是為之後的計劃做鋪墊!”
“嘶!”
說著說著。李秋自己倒吸了一口涼氣!
“周大人謀慮之深遠。竟恐怖如斯!!”
聽著堂弟的話,李二牛也明白了。
如果是之前,隻是莊稼漢的時候,哪怕是李秋說了,李二牛也無法理解,可現在已然不同,經過了接近一年的蛻變之後,現在的李二牛早已經不再是之前的李二牛了,數月之間,李二牛早已不是吳下阿牛!
李秋點破之後,李二牛也聽明白了!
“人口大遷徙?堂弟你是想讓我們都過去?”
“對!”
李秋肯定道:“現在的扶桑就等於當初的湖廣,不!還要比當初的湖廣更甚!百廢待興不說,地產還極為富饒,並且擁有大量的勞工如此情形最缺的就是管理人才,你我兄弟,正擅此道!”
“如果可以,我們帶一批班底過去,如此的話可以立刻領先其他人數籌,未來,無限光明!”
李秋相當的激動。
等了這麽久,終於被他等到了機會!雖然這個機會不是在湖廣.....
“說的有理,我想想....讓我想想....”
李秋所言李二牛也認為很有道理,但他卻並沒有直接答應,他的心裏實際上也在糾結。
要是到現在自己的位置一個月可是能拿十五兩銀子的,一個月就等於之前幹一年了,一個月十五兩,一年下來就有一百八十兩!這樣的月錢,那可是尋常家庭可望而不可及的!
可現在要是去扶桑的話....
雖然李秋的話很有道理,但其中也是有風險,要是丟了這一個月十五兩的飯碗,去了之後又一事無成....那就是血虧啊!
作為平頭老百姓,想要往上,既不能缺膽氣,但也不能膽氣過頭胡亂選擇。
無膽不拚就起不來;不顧風險不謹慎選擇就有可能在起來之後又重迴原點,一切富貴都隻是黃粱一夢....
對於李二牛的糾結李秋心中也是理解,他也沒有催促,隻是等李二牛做出選擇。
李秋深知以自己的根基,哪怕是去了扶桑也無法很快出人頭地,能力出眾也是需要背景的,自己這堂哥雖然能力上比自己稍稍弱一些,但他的背景絕對是很有優勢的啊!
首先李二牛是應天府新城第一批工人!
這個身份就極為關鍵,要知道,這一批工人可是周大人、秦王、晉王、燕王以及涼國公親自招募的!甚至秦王本人就是這批人的工頭!
這樣的關係,任誰也不敢小看小覷!
不止如此,二牛還是第一批工人中陪著周大人,秦王,晉王,燕王,涼國公從應天府新城趕赴湖廣的,在秦王殿下的麾下許久,雖然隻是一個小小工頭,但真要算起來,麵子不小,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在整個開發區、湖廣係統中的身份不低。
可以肯定,像李二牛這種已經驗證過自己實力的小管理者要是在扶桑大遷徙開展的第一時間就跟隨前往,絕對會引起官府的重視,待遇,起步都會比尋常高很多!
.......
話分兩頭。
另一邊。
應天府。
奉天殿上。
老朱坐在龍椅上,喜笑顏開。
文武百官分列左右。
正中間,周琛、朱樉、朱棢、朱棣、藍玉、李景隆悉數在列。
大功之後,必有大賞。
朱樉,朱棢,朱棣都好說,都是兒子,隨便嘉獎一下就能打發了,藍玉和李景隆也好解決,李景隆就是個打醬油的,而藍玉涼國公的位置已經做到了頭,賞賜的話就是賞兒子,倒也無妨。
而周琛....
看到周琛的時候,老朱也是犯了難....
周琛的功績堪稱潑天!
而且不僅僅是扶桑,應天府新城、湖廣建設這些功勞都還沒怎麽賞賜呢,賞賜是個大問題!
同時周琛也沒有子嗣,沒有家人,甚至連家他都不怎麽迴,很多周府下人甚至連周琛這個主家的麵都沒有見過。
賞賜的話隻能賞賜在周琛個人自己的身上。
可要是賞賜的話....這功勞....特麽都能封王了吧?
滅國之功,而且還是一力主張的滅國之功。再加上平湖廣百萬暴民,建設應天府開發區給朝廷提升了數倍的稅收....
確實是夠封王了....
可周琛的年紀....要是封無可封,自己去世的話後世之君....
老朱擔心後世之君無法掌控。
然而,就在老朱的念頭轉到這裏的時候,他忽然楞了一下....
嗯?
咱去世?
不對啊!
咱怎麽會去世呢?
老朱忽然反應過來了。這尼瑪的,咱不會去世啊!
哈哈哈哈哈!
封!
封你媽的!
“周卿!”
老朱笑看著周琛。
文武百官包括周琛的目光全都落在了老朱的身上。
老朱神態可親地說道:“周卿,你說咱封你為王如何?先前正好咱誤以為你死了給你封了個扶桑王,如今既然你無事,這扶桑王你便當著吧,如何?”
此言一出。
全場寂然!
整個奉天殿,寂靜一片,鴉雀無聲.....
“封...封王?”
周琛傻眼了....
不僅僅是周琛。
滿朝文武這會兒全都傻眼了....
這尼瑪的是什麽操作?
之前以為你死了,追封一個扶桑王,現在你沒死,那這扶桑王就給你了?
我擦!
陛下,這封王可不是這麽封的啊!
文武百官齊齊懵逼。
周琛大腦也是有些暈。
來大明這麽久了,周琛那是一心求死,所以也從來沒有想過什麽功勞不功勞的事情,所有事情都是順手為之。
結果你丫的現在告訴我,我特麽直接封王了?
大明異姓王,扶桑王.....我?
擦!
周琛無比蛋疼地看著老朱。
老朱頭,你這樣讓我很難辦啊.....
一邊是王位,一邊是萬億家產......
嗯...
周琛稍稍遲疑了三秒鍾,最終還是選擇了父母之愛。
父母之愛,為之深遠,不可辜負也....
......
周琛封王。
自然,滿朝文武意見極大。
不過這一次,老朱仿佛鐵了心一樣,直接壓服了群臣。
群臣也是無奈。
這要是換成其他的皇帝或許朝臣們相互聯合一下或許有用,可這皇帝是老朱....
作為大明的開國皇帝,之前老朱就已經是不可控,不可能受朝臣肘製了,現在...隨著周琛的崛起,如今老朱的聲望已經徹底達到了巔峰!
應天府新城的建設。
湖廣百萬暴民的平定與開發。
福建擊敗倭寇,破琉球,占扶桑開疆拓土。
可以說,以老朱目前的功績,哪怕是放眼曆史曆朝曆代的君王那也是絕對首屈一指了!
這等滔天威勢之下,真認真起來,臣子隻能是臣子,根本不可能造成任何的妨礙!
這就是君王之勢!
.......
勸諫無果,周琛封王。
一時之間,朝堂之上,風光無二。
文武百官頻頻側目。
大明不是沒有封過異姓王,可如此年輕,如此迅速封異姓王的,絕無僅有!
看著朝堂中間那意氣風發的少年,所有人的心中都不由自主地出現一樣的感慨——壓不住了!
沒錯,就是壓不住了!
從一個殿試狀元走到封王的地步,周琛,僅用不到一年!
還是原來的位置,還是原先的朝臣,還是原來的那個少年,可相隔近一年再次站在這裏,他卻已然蓋壓洪武朝!
滿朝文武都在他的光輝之下顯得黯淡無光....
百官們不再言語,他們選擇了避其鋒芒。
對方鋒芒正盛的時候與之硬剛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站得越高,摔得越狠,尤其封王!
陛下可沒有幾年好活了,等他年歲更大,焉能容下一個活著的這麽年輕的異姓王?而且這個異姓王的能力還如此之強!
周琛雖然風光,但功高蓋主,已然必死無疑!
而這一點。
周琛仔細一琢磨之後顯然基本明白了。
不過旋即大喜!
這不等於一個保底合同嗎?
老朱快死的時候,老子必死無疑啊!
妙哉!
......
奉天殿上。
老朱封賞群臣。
群臣謝恩。
而在封賞之後,大家就麵臨了真實的問題——扶桑,該如何治理?
老朱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看向了周琛....
百官們也紛紛看向了周琛。
“周卿,你如今已是扶桑王,這封地,你準備如何治理?咱該如何配合才是?”
老朱用了配合二字。
要擱以前,朝堂上必然是嘩然一片,可現在,百官們興趣缺缺,就連文官也懶得開口懟了。
懟又懟不過周琛這廝,反倒可能遭來殺身之禍,這癟犢子玩意兒就是個刺蝟,還是暫避鋒芒...暫避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