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錫皇帝,與天齊壽。


    (公元前190)光熹二年,四月二十日。


    漢帝劉辯在經過弘農澗河之戰,長安之戰。終於在長安之戰中打敗董卓,徹底解決長達接近一年之久的董卓之亂。


    而西涼軍,也在董卓自殺之後,也標誌著瓦解。如今的劉辯也是安穩的坐上皇位,終於在16歲時親政。


    未央宮前殿


    “陛下到,百官拜。”


    劉辯身著袞服,腰挎寶劍,緩緩坐在未央宮的皇座上。


    “臣等參見陛下,願陛下萬年。”


    劉辯輕抬手,說道:“眾卿免禮。”


    劉辯接著說:“以後這未央宮前殿,就改名為興漢殿,寓意為興盛大漢之意。”


    “陛下聖明,臣等無異議。”


    郭平隨即拿出一份詔書道:“封蜀地,趙岐為司空。”


    趙岐趕緊出列,大喜的對著劉辯說:“臣趙岐,叩謝陛下。”


    趙岐剛剛退下,司徒王允便出列說:“陛下,皇後董氏,才情薄弱,又是逆賊董卓孫女,現裏應不能再做皇後。”


    劉辯看向其他百官問道:“你們的想法呢。”


    “臣等附議。”


    劉辯也明白董白是不可能在做皇後了,於是說:“那這皇後之位就給唐氏吧。”


    “臣代執金吾唐瑁,叩謝陛下。”


    因為唐瑁還沒有來到長安,所以也隻能由和唐家有親戚關係的荀氏荀棐來接旨了。


    劉辯又接著問道,馬日磾:“太尉,李傕和郭汜二賊,那邊如何了。還有呂布跑哪去了。”


    馬日磾站出對劉辯說:“啟稟陛下,現關內侯,北軍副都護張遼已在長陵將二賊圍困,向不日便可將其擊滅。”


    馬日磾頓了頓身子,接著說:“有斥候來報,說呂布現已逃到冀州地區了。具體在哪,還沒有查明。”


    “陛下臣以為,長安城外的那些西涼叛軍。應該全部將他們趕迴西涼,董卓麾下所有主要人物,全部處死。董卓更應該移三族。”馬日磾的話,剛說完,王允便迫不及待的站出說話 。


    劉辯聽見王允之話,也是無語啊。你這屁股還沒有坐熱呢,就想著掀桌子,殺人。也是太快了吧。


    劉辯沒有聽王允的,而是說:“朕之前就說過了,對於西涼軍,隻追究其主犯。再說城外幾萬的大軍,若直接遣散他們,難保不會禍害一方。此事不要再議了。”


    王允聽見自己的建議沒有被采納,也隻能識趣退下。


    劉辯看著王允退下後,在心中想著:“如今王允可沒有,曆史上誅殺董卓的頭功,所以現在還算是謙虛。”


    劉辯終於在人群中看見孫乾的身影,然後開口說:“大鴻臚丞孫乾,命你為朝廷特使,持節前往關東,告訴關東的那些人,董卓已死,皇帝親政。”


    孫乾立即大喜過望,站出對劉辯說:“大鴻臚丞孫乾接旨。”


    孫乾在聽見劉辯的旨意後,實在是太開心了。天子特使,再加上持節,他可是厲害的很啊。


    劉辯坐在皇位上,看著有些鬱悶的王允想著,還是要給王允一點事做,於是說:“司徒,如今朕既然已經親政,那麽對於關東一些人的賞賜,就由你來負責了。”


    “臣領旨。”王允手拿笏板,對著劉辯迴答。


    “若沒有什麽事,那就退朝吧。”劉辯說完,就起身離開。


    “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王允鬱悶的迴到家中,他感覺如今的事,怎麽不像自己想要的那樣。王允一直都想首輔朝堂,可是看劉辯這樣,是要讓馬日磾為朝中首輔啊。


    “義父,您迴來了。”貂蟬上前對王允請安。


    王允還在考慮,接下來該怎麽辦時,被貂蟬打斷。


    王允看著麵前的美豔絕倫的貂蟬,突然說:“嬋兒,義父記得你本名姓任。”


    貂蟬遊有些奇怪,為什麽王允這樣問,但還是迴答說:“女兒,原名姓任,名紅昌。”


    王允聽完後,笑了笑說:“以後還是改過來,就叫任紅昌,這樣好。”


    接著王允又說:“女兒啊,義父想讓你進宮,你看如何。”


    貂蟬聽完這話,無悲無喜的說:“一切全憑義父做主。”


    貂蟬沒有辦法,自己的命就是王允養大了,也隻能隨王允的意思了。


    王允聽完貂蟬的話,哈哈大笑:“好,那那既然如此,為父就準備一下,過幾日送你進宮。”


    劉辯在下了朝之後單獨在宣室殿召見李儒。劉辯看著麵前精神抖擻的李儒,有些奇怪。


    劉辯於是開口問道:“董卓死了,好像對你的影響不大啊。聽詔獄下麵人說,你李儒在詔獄中,舒服的很啊。”


    李儒微微一笑,開口說:“人死不能複生,與其難過。還不如想想當下該如何活著。再說了,罪臣還有一大家子老小要養活。自然要好好休息一下。”


    “焚燒洛陽這事,朕都還有和你算賬呢,你要想養活一大家子。”劉辯裝作生氣的李儒說。


    李儒趕緊跪下說:“罪臣冤枉,這一切都是,前相國董卓吩咐的,了。罪臣當時也是很後悔,但董卓勢大,罪臣也不敢反駁啊。”


    “哈哈…哈哈”


    “李儒啊李儒,現在董卓死了,你就把所有的事全推給他是吧。”劉辯一邊笑著,一邊用手指著李儒。


    下一刻劉辯臉色一變,語氣懶散的問李儒:“留你一命,對朕來說有什麽用呢。”


    李儒起身恭敬的對劉辯拱手說道:“陛下乃有為之君,但凡有為之君,都有遠大抱負。罪臣願意做陛下一把揮向世家的刀…。”


    “當年光武皇帝可是靠,河北各大家族才中興漢室。如今大漢內憂外患,朕難道不應該學光武皇帝嗎。”劉辯直接打斷李儒的話,他就是想知道李儒有多大的決心。


    李儒聽見劉辯這樣說,他一點也不奇怪。他更是清楚這位年輕皇帝想要幹什麽:“此一時,彼一時當年光武中興依靠世家,是因為光武皇帝出身貧寒,家世已經沒落。可是如今陛下不是,陛下如今可是大漢天子,難道陛下真的能忍受。再說了,孝和皇帝之後天子,陛下難道不記得嗎。”


    “東漢幼兒園。”劉辯在心中想著。他又怎麽不明白,世家的毒害,不過如今李儒的名聲臭了,到時可以用用。


    劉辯看向李儒,陰冷的對他說:“朕設立一個機構,名叫錦衣衛,你就去做副指揮使吧。”


    “臣叩謝陛下,臣一定不辜負陛下所望。”李儒誠心誠意的跪下,拜服劉辯。


    渠穆看見劉辯讓李儒做副指揮使後,徑直走到李儒身後,對李儒說:“李副指揮使,小人渠穆是正指揮使,見過李大人。”


    李儒還想和渠穆說什麽,就被劉辯打斷。


    “行了,有什麽事你們倆個去商量吧,都出去吧。”劉辯揮了揮手,讓渠穆和李儒離開宣室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劉辯再造大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弓箭在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弓箭在腰並收藏三國之劉辯再造大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