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皺著眉頭說道:“朕也是無奈之舉啊!如今民間謠言四起,朕若是不有所行動,隻怕難以堵住悠悠眾口啊!”


    皇後聽後,心中一沉,但還是堅定地說道:“皇上,臣妾願意讓父兄交出兵權,隻做個閑人。”比起兵權,皇後更在意他們的性命。


    皇帝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感動地說道:“愛妃何必如此,朕也不想這樣的。”


    皇後擦了擦眼淚,哽咽著說道:“隻要能保我父兄平安,臣妾什麽都願意做。”


    皇帝歎了口氣,站起身來,走到皇後麵前,輕輕地撫摸著她的臉頰,溫柔地說道:“罷了,朕這就命人去放了他們。”


    皇後喜出望外,連忙跪地謝恩:“謝皇上隆恩。”


    皇帝扶起了皇後,輕聲囑咐道:“愛妃以後有什麽事盡管跟朕說,不要一個人扛著。朕不在的時候,也要好好照顧自己。”


    皇後點了點頭,含情脈脈地看著皇帝,眼中滿是愛意。


    皇帝又囑咐了幾句,便轉身離去了。


    迴到養心殿後,皇上沉默地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得嚇人。


    過了許久,他突然開口問道:“高公公,你是否也認為朕薄情寡義?”


    高公公聽到這句話,嚇得冷汗直冒,連忙跪在地上:“皇上,您何出此言啊?為何會說您薄情寡義呢?”


    皇上緩緩說道:“秦家屢次戰勝敵軍,立下了赫赫戰功。可這天下終究還是我楚家的!”


    高公公急忙附和道:“皇上所言甚是。”


    皇上繼續說:“如今市井之間流傳著秦家已經功高震主的傳言。朕怎能容忍他們手握重兵?”


    高公公小心翼翼地說:“皇上,依奴才之見,如果您現在就收迴所有兵權,恐怕會讓那些老臣們心寒啊。”


    皇上皺起眉頭,陷入沉思。


    皇上沉默了許久,眉頭緊皺,似乎在權衡利弊。終於,他的眼神變得堅定起來,仿佛下定了決心一般。


    “但若是不采取措施,任由他們發展壯大,將來必定成為我朝的心腹大患!”皇上自言自語道,聲音中透露出一絲擔憂和決絕。


    他深吸一口氣,調整好情緒,然後語氣嚴肅地下達命令:“傳朕旨意,秦家雖有赫赫戰功,但念及秦老將軍年事已高,已不適宜再操勞國事。即日起,封秦將軍為安樂侯,賜良田千頃,黃金萬兩,讓他能安心頤養天年。其子秦羽接替其父職位,繼續鎮守邊疆,保家衛國。”


    高公公恭敬地站在一旁聆聽著皇帝的旨意,待皇帝說完,他連忙躬身應道:“遵旨。”然後便匆匆離去,準備將這一消息傳達給相關人員。


    皇上靜靜地坐在龍椅上,目光凝視著前方,臉上露出沉思之色。


    他知道,自己的決定可能會引起一些人的不滿和反對,但他也明白,作為一國之君,必須要有果斷決策的勇氣和智慧。


    此刻,他隻能默默祈禱,希望這個決定不會引發太大的風波,同時也期待著新上任的秦羽能夠不負眾望,守護好國家的邊疆安全。


    數日後,朝堂之上。


    “陛下聖明!此乃兩全之策,既彰顯了陛下的仁德,又穩住了邊疆局勢。”一位大臣諂媚道。


    皇帝坐在龍椅上,麵無表情地看著下方的大臣們,心中暗自盤算著。


    他知道這位大臣所言不虛,但他也清楚,這隻是權宜之計,並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然而,此時的他需要這樣一個決策來穩定民心,所以他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不滿。


    “嗯,眾愛卿還有何事要奏?”皇帝問道。


    “陛下,微臣有本要奏。近日南方水患嚴重,百姓流離失所,懇請陛下撥款賑災。”另一位大臣拱手道。


    皇帝微微皺眉,心想:“這些大臣們總是喜歡在關鍵時刻提出一些棘手的問題。”


    他沉默片刻後說:“此事朕已知曉,戶部會盡快調撥錢糧前往災區。”


    那位大臣似乎並不滿意這個迴答,繼續道:“陛下,此次水患來勢洶洶,單靠戶部恐難應對,還需各方協力。”


    皇帝看向群臣,語氣平靜地問:“諸位愛卿可有良策?”


    這時,一位年輕的官員站出來說道:“陛下,臣建議發動富商募捐,同時調集周邊州縣的物資支援災區。”


    皇帝點了點頭,表示讚同:“此法可行,那就由你負責此項事宜吧。”


    那位年輕的官員感激涕零:“謝陛下隆恩,臣一定不負陛下所托。”


    隨後,皇帝宣布退朝,留下那位年輕的官員單獨商議救災之事。


    聊完後,皇帝迴到寢宮,叫來高公公。


    “高公公,災民的安置事宜一定要確保妥當,莫要再生事端。”皇帝一臉嚴肅地叮囑道。


    “皇上放心,奴才一定督促好相關官員,保證一切都安排妥當。”高公公恭敬地迴答道。


    皇帝揉了揉眉心,歎了口氣:“唉,朕治理天下,真是太難了。這災民問題隻是其中之一,還有無數麻煩等著朕去解決啊。”


    下了朝,楚林漳心事重重地迴了府裏。


    “殿下,您怎麽了?看起來心情不太好。”寧卉雅看到楚林漳的臉色,擔心地問道。


    楚林漳皺著眉頭,將朝堂上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寧卉雅。


    “原來如此,那現在該怎麽辦呢?”寧卉雅有些焦急地問。


    楚林漳沉思片刻,說:“目前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如果他們能夠順利治水,那麽之前父皇對太子的不滿或許會被消除,而我們想要重新獲得父皇的信任,恐怕還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時間。”


    寧卉雅點點頭,表示理解。


    她知道,這件事對於楚林漳來說非常重要,但現在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楚林漳緊緊握著拳頭,眼神堅定地說:“無論如何,我都不會放棄。我一定要讓父皇看到我的能力。”


    寧卉雅看著他,眼中閃爍著溫柔與信任,她微微頷首,表示支持。


    “我相信你,殿下。不管遇到什麽困難,我們都會一起麵對。”寧卉雅輕輕地說道,聲音中充滿了鼓勵。


    楚林漳露出一絲微笑,拉起寧卉雅的手,輕輕握在手心:“謝謝你,雅兒。有你在我身邊,我感到無比安心。”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楚林漳全身心地投入到政務之中,以超乎常人的努力展現出自己卓越的才能。


    與此同時,他暗中派遣人手,試圖在治水之事中挑出太子的錯處。


    然而,太子也察覺到了楚林漳的舉動,開始對他進行嚴密的監視和防範。


    雙方的爭鬥逐漸升級,緊張氣氛彌漫在整個宮廷之中。


    楚林清深知對手的強大,他明白自己不僅需要防備楚林漳一方的明槍暗箭,還要應對來自其他勢力的幹擾。


    每一步都必須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而太子依靠自己的能力成功治水,皇上對此很滿意,嘉獎了他。


    楚林漳滿臉焦慮地對三皇子說:“三哥,如今太子治水有功,又重新得到了父皇的信任與喜愛,如果我們再不采取行動,恐怕太子將會變得越來越難以撼動。”


    他一邊說著,一邊焦急地在房間裏走來走去,眉頭緊緊皺起,似乎在思考著什麽對策。


    三皇子則坐在一旁的椅子上,默默地看著楚林漳。


    他的眼神深邃而沉穩,仿佛已經看透了一切。


    聽到楚林漳的話後,他微微皺了皺眉,然後緩緩說道:“四弟,稍安勿躁。現在我們還不能輕舉妄動。雖然太子治水有功,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能穩坐皇位。我們需要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


    楚林漳停下腳步,轉頭看向三皇子,眼中閃爍著一絲疑惑。


    他不解地問道:“三哥,那我們該怎麽辦?難道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太子一步步走向皇位嗎?”


    三皇子微微一笑,安慰道:“當然不會。我們要做的就是繼續觀察局勢,尋找太子的破綻。隻要我們能抓住機會,就一定能夠將他從皇位上拉下來。”


    說完,他輕輕拍了拍楚林漳的肩膀,示意他放心。


    楚林漳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隨後,兩人陷入了沉默,各自思考著接下來的計劃。


    他們知道,想要推翻太子並非易事,需要精心策劃、耐心等待。


    隻有這樣,才能找到最佳的時機,一舉成功。


    楚林漳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焦躁的心情稍微平靜下來,“三哥說的沒錯,的確是我有些過於急躁了。那麽,我們接下來具體應當如何行動呢?”


    三皇子的眼眸之中閃爍著一絲狡黠的光芒,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胸有成竹的笑容:“我們可以從他身邊的人下手,例如他的幕僚或者親信。隻要能夠找到他們的把柄,我們便可以趁機向皇上彈劾太子。”


    楚林漳聽到這裏,眼睛頓時亮了起來,滿臉興奮地說道:“不愧是三哥啊,真是妙計!不過,我們要怎麽才能找到這些人的把柄呢?”


    三皇子輕笑一聲,目光中透著自信與沉穩,“這就需要我們的人去四處打聽消息了。當然,行事必須要萬分小心謹慎,絕對不能打草驚蛇。否則一旦被發現,不僅會前功盡棄,還可能會惹來大麻煩。”


    楚林漳連連點頭,表示明白,鄭重地迴答道:“我明白了,三哥。這件事我會吩咐下去,讓手下的人按照您的計劃行事。”


    隨著計劃的展開,楚林漳和三皇子漸漸掌握了一些對太子不利的證據。然而,他們並未急於出手,而是在等待一個絕佳的時機……


    這邊楚林清忙完所有事便去看望皇後了。


    而此時秦夫人也在鳳儀宮。


    “兒臣給母後請安。給舅母請安。”楚林清行了禮。


    “起來吧清兒。”皇後開口道。


    楚林清起身坐在了二人身邊。


    “舅母今日怎麽過來了?”


    “聽說娘娘身體不好,但是之前被軟禁在府裏,一直沒有機會,這不剛可以出府,我便來了。”


    皇後聽後微微一笑“讓嫂子掛心了。”


    “妹妹哪裏的話,倒是害的妹妹因我們的事受了牽連。”秦夫人說著擦了擦淚。


    皇後聽後,不禁歎氣:“這怎麽能怪你們呢?本宮隻是沒想到皇上竟如此絕情……”她的聲音裏帶著深深的失望和無奈。


    楚林清見狀,連忙開口安慰道:“如今外祖父與舅舅都出獄了,也安全了,舅母和母後別再多想了。”


    秦夫人也附和著安慰:“是啊,清兒說得對,妹妹還是要放寬心些,身體最重要啊。”


    皇後感激地看了一眼秦夫人,然後轉頭看著楚林清,眼中滿是欣慰之色:“此次也是多虧了你找到證據,才能讓咱們家脫困。”


    楚林清謙虛地笑了笑:“這都是兒臣應該做的。”


    皇後微微頷首,目光移向遠方,緩緩說道:“本宮真的很開心,清兒長大了,可以幫到家裏了。”


    楚林清微微一笑:“母後不要為這事再過於憂慮了,而今父皇交給我的事我也辦的很好,所以父皇之前對於我的不滿似乎慢慢沒了。”


    秦夫人一聽,高興地說道:“是啊妹妹,如今清兒得皇上重視,我們家也終於脫困了,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發展。”


    皇後輕輕地點了點頭:“嗯,放心吧嫂子,我肯定會好好照顧自己的。不會拖累家裏。”


    “一家人,不說什麽拖累的話。”秦夫人拉著皇後的手說道:“這些年我們一直相互扶持,這才是真正的一家人啊!”


    “是啊,這次還要感謝朝辭呢,他幫了清兒,要不然也不可能這麽快就查到真相。”皇後感慨地說道。


    “朝辭也不是外人,是我外甥,也算是妹妹的外甥呀!”秦夫人笑著說道:“而且朝辭這孩子心地善良,樂於助人,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好好謝謝他。”


    “嫂子說的對!”皇後也跟著笑起來,心情漸漸好轉。


    楚林清看著她們,心中也放心了不少。


    如今他所求的不過就是家人健康平安,其他的都是次要。


    隻要大家都能幸福快樂,他也就心滿意足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似華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末末的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末末的末並收藏似華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