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日,醜時。
寂靜的夜裏有暗流湧動,隻聽見北城軍營裏刀劍齊鳴,亂成了一團。
一個接一個的士卒衝了過來,然後還有幾個人“殺”出了一條血路。
隻有一部分人出手攔截,多數人看到衝出來的人愣在了原地。
無他,隻因衝出來的人全是“領導”。
狐鬆與江恬緊跟著從軍帳中走了出來,他們對視了一眼,臉色陰沉。
他們沒有大張旗鼓,而是喚來各自的親信,去追“殺”幾人。
“這是怎麽了?”
有不明真相的人在小聲嘀咕。
大多數人是一臉茫然,隻有極少數人內心知道,他們暗自歎氣,難免悲戚。
時至寅時,軍中終於起了流言:征東將軍屠萬道,病逝了。
藺浮生等人爭權失敗,已逃走。
“怎麽可能……將軍死了?!”
“嗚嗚……將軍。”
有人不敢置信,隻因屠萬道在他們心中是一座高山,遲遲不願意接受。
也有人微微抽泣,抹著眼淚。
“軍師走了……那我們還留在這裏嗎?”有人看著帳外燈火,問道。
有一個人聞言目光閃爍,他將早已備好的說辭說了出來:“留啊……
軍中除了屠將軍,本來也是兩位監軍官最大,該是由他們暫管。
軍師等人爭權是不合規矩的……跟著他們走,可是要殺頭的!”
涉及到“造反”,眾人噤若寒蟬,他們各懷心思,再無多的疑問。
至於將軍之死——因剛才的騷亂,所有的人都禁足帳內,不得外出。
天亮之後,自有分曉。
……
公元1098年,開元八年,八月二日,醜時,征東將軍屠萬道於北城患疾而終,享年七十九歲。
所有人內心揣著事,他們睡不著,硬生生耗到了禁足結束。
他們聽到外麵的鑼聲之後,一窩蜂地鑽了出來,七嘴八舌地議論紛紛。
無外乎,是昨夜之事。
“將軍真的出事了嗎?”
“軍師他們……逃了?”
“我們該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眼下東北已無戰事,自然留在這邊享清福咯……”
“呸……將軍屍骨未寒,你就隻想著自己快活……”
“……”
林子大了,什麽鳥也有,他們心思各異,但沒有一個人提“造反”。
多虧了藺浮生留下的人,他們帶頭並安撫了有想法的人,讓他們不敢亂來。
這便是羊群效應……
踏踏踏——
忙碌了一夜的狐鬆與江恬走了出來,他離得很遠,肉眼可見地有分歧。
“屠將軍舊疾複發,於昨夜病逝了……”
狐鬆一開口,便是王炸消息,讓一眾站在眼前的士卒震驚不已。
他們十傳百,百傳千,頓時將這個噩耗傳達給了軍中每一個人。
一時間,北城的軍營哭聲一片,此起彼伏——男兒有淚不輕彈。
但能讓男兒落淚的事,也不少。
狐鬆沒有攔著這些哭泣的人,他等這些人情緒發泄完,才緩緩出聲:“今日午時,我會將將軍請出來,與你們道別。”
一眾士卒聞言很配合,等狐鬆等人離去,他們自發地幫起忙來。
搭建高台,維持秩序,買花采花……
不多時,在北城的城主府前便築起了一個高台,附近鋪設了滿地的鮮花。
期間有越來越多的百姓聽說了這個消息,他們也自發地組織起來。
待到午時,所有人安靜地聚集在一起。
狐鬆站在另一個高處,他吩咐手下人敲鼓,大聲歌頌屠萬道的功績。
哐——
等他話語落盡,所有士卒不約而同,皆是整齊劃一的動作,單膝下跪。
最裏麵的人,是征東軍中有九幽之稱的人,他們黑衣黑甲,表情肅穆。
偌大的北城,一時間竟失聲了。
……
遠處一個閣樓上,藺浮生等人也是單膝跪地,低首默哀。
與昨晚衝出來的人相比,此時多了一個歸黃泉——他收到消息趕了過來。
要是不能見上將軍的最後一麵,他餘生怕是會一直處於自責之中。
秋天的太陽不辣,所有的來祭奠之人跪了足足有一個時辰,其間鴉雀無聲。
隨著高台上的狐鬆活動了一下發麻的腿腳,他起身大喊:“恭送將軍!”
“恭送將軍!”
所有人都在嘶喊,但聲浪稍顯雜亂,隻因外麵的人聽不見狐鬆的話。
很快,他們的聲音如浪潮一般,前者未盡,後者又起,然後已盡的再起。
足足十來聲之後,狐鬆才示意鼓手擂鼓,將眾人的唿喊止住了。
“恭送將軍!”
閣樓之上,藺浮生等人不懼暴露,也是大聲唿喊了幾聲,伏身有淚。
尤其是歸黃泉,這一個兇神惡煞的漢子哭得是淚流滿麵,連鼻涕也混在其中。
樓下人唿喊完之後,還有人陸陸續續趕來,加入了祭奠的隊伍中。
一直到夕陽西下,狐鬆才讓人將屠萬道的屍首藏了起來,加以封存。
有很多人已經撤了,但還有一部分人依舊跪著,沒有起身。
其中又以九幽軍為主,他們身上的黑衣黑甲契合了夜色。
九幽之主,自然於夜裏歸去。
狐鬆與江恬見狀相視一眼,他們還是低估了屠萬道在征東軍人心中的地位。
於是,他們取消了今夜的宵禁,也不責令將士們迴營,任由他們跪著。
……
八月三日。
又是一日太陽自東方升起,當第一抹陽光照在他們臉上時,這些人才迴過神。
他們心裏空空,似乎失去了什麽。
另一邊的閣樓上,藺浮生等人也是如此,他們緩緩起身,吐出一口濁氣。
房攸看著物是人非的北城,問道:“接下來,我們該去哪裏?”
“東北已無戰事,不如去遠北域,或者西北域幫忙?”歸黃泉提議。
薑譽之沒有出聲,他聽眾人的。
藺浮生眼中多了一絲倦意,他看著樓下,喃喃道:“我們可是那位的眼中釘……不能去其他將軍麾下。”
“大將軍又不怕……”
“去東域,去倭島!
將軍已滅高句麗,外患二去其一……餘下的倭島,不如由我們來完成。”
藺浮生眼中雖有倦意,但更是有鬥誌——這是將軍的“遺願”。
倭島,他們滅定了。
寂靜的夜裏有暗流湧動,隻聽見北城軍營裏刀劍齊鳴,亂成了一團。
一個接一個的士卒衝了過來,然後還有幾個人“殺”出了一條血路。
隻有一部分人出手攔截,多數人看到衝出來的人愣在了原地。
無他,隻因衝出來的人全是“領導”。
狐鬆與江恬緊跟著從軍帳中走了出來,他們對視了一眼,臉色陰沉。
他們沒有大張旗鼓,而是喚來各自的親信,去追“殺”幾人。
“這是怎麽了?”
有不明真相的人在小聲嘀咕。
大多數人是一臉茫然,隻有極少數人內心知道,他們暗自歎氣,難免悲戚。
時至寅時,軍中終於起了流言:征東將軍屠萬道,病逝了。
藺浮生等人爭權失敗,已逃走。
“怎麽可能……將軍死了?!”
“嗚嗚……將軍。”
有人不敢置信,隻因屠萬道在他們心中是一座高山,遲遲不願意接受。
也有人微微抽泣,抹著眼淚。
“軍師走了……那我們還留在這裏嗎?”有人看著帳外燈火,問道。
有一個人聞言目光閃爍,他將早已備好的說辭說了出來:“留啊……
軍中除了屠將軍,本來也是兩位監軍官最大,該是由他們暫管。
軍師等人爭權是不合規矩的……跟著他們走,可是要殺頭的!”
涉及到“造反”,眾人噤若寒蟬,他們各懷心思,再無多的疑問。
至於將軍之死——因剛才的騷亂,所有的人都禁足帳內,不得外出。
天亮之後,自有分曉。
……
公元1098年,開元八年,八月二日,醜時,征東將軍屠萬道於北城患疾而終,享年七十九歲。
所有人內心揣著事,他們睡不著,硬生生耗到了禁足結束。
他們聽到外麵的鑼聲之後,一窩蜂地鑽了出來,七嘴八舌地議論紛紛。
無外乎,是昨夜之事。
“將軍真的出事了嗎?”
“軍師他們……逃了?”
“我們該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眼下東北已無戰事,自然留在這邊享清福咯……”
“呸……將軍屍骨未寒,你就隻想著自己快活……”
“……”
林子大了,什麽鳥也有,他們心思各異,但沒有一個人提“造反”。
多虧了藺浮生留下的人,他們帶頭並安撫了有想法的人,讓他們不敢亂來。
這便是羊群效應……
踏踏踏——
忙碌了一夜的狐鬆與江恬走了出來,他離得很遠,肉眼可見地有分歧。
“屠將軍舊疾複發,於昨夜病逝了……”
狐鬆一開口,便是王炸消息,讓一眾站在眼前的士卒震驚不已。
他們十傳百,百傳千,頓時將這個噩耗傳達給了軍中每一個人。
一時間,北城的軍營哭聲一片,此起彼伏——男兒有淚不輕彈。
但能讓男兒落淚的事,也不少。
狐鬆沒有攔著這些哭泣的人,他等這些人情緒發泄完,才緩緩出聲:“今日午時,我會將將軍請出來,與你們道別。”
一眾士卒聞言很配合,等狐鬆等人離去,他們自發地幫起忙來。
搭建高台,維持秩序,買花采花……
不多時,在北城的城主府前便築起了一個高台,附近鋪設了滿地的鮮花。
期間有越來越多的百姓聽說了這個消息,他們也自發地組織起來。
待到午時,所有人安靜地聚集在一起。
狐鬆站在另一個高處,他吩咐手下人敲鼓,大聲歌頌屠萬道的功績。
哐——
等他話語落盡,所有士卒不約而同,皆是整齊劃一的動作,單膝下跪。
最裏麵的人,是征東軍中有九幽之稱的人,他們黑衣黑甲,表情肅穆。
偌大的北城,一時間竟失聲了。
……
遠處一個閣樓上,藺浮生等人也是單膝跪地,低首默哀。
與昨晚衝出來的人相比,此時多了一個歸黃泉——他收到消息趕了過來。
要是不能見上將軍的最後一麵,他餘生怕是會一直處於自責之中。
秋天的太陽不辣,所有的來祭奠之人跪了足足有一個時辰,其間鴉雀無聲。
隨著高台上的狐鬆活動了一下發麻的腿腳,他起身大喊:“恭送將軍!”
“恭送將軍!”
所有人都在嘶喊,但聲浪稍顯雜亂,隻因外麵的人聽不見狐鬆的話。
很快,他們的聲音如浪潮一般,前者未盡,後者又起,然後已盡的再起。
足足十來聲之後,狐鬆才示意鼓手擂鼓,將眾人的唿喊止住了。
“恭送將軍!”
閣樓之上,藺浮生等人不懼暴露,也是大聲唿喊了幾聲,伏身有淚。
尤其是歸黃泉,這一個兇神惡煞的漢子哭得是淚流滿麵,連鼻涕也混在其中。
樓下人唿喊完之後,還有人陸陸續續趕來,加入了祭奠的隊伍中。
一直到夕陽西下,狐鬆才讓人將屠萬道的屍首藏了起來,加以封存。
有很多人已經撤了,但還有一部分人依舊跪著,沒有起身。
其中又以九幽軍為主,他們身上的黑衣黑甲契合了夜色。
九幽之主,自然於夜裏歸去。
狐鬆與江恬見狀相視一眼,他們還是低估了屠萬道在征東軍人心中的地位。
於是,他們取消了今夜的宵禁,也不責令將士們迴營,任由他們跪著。
……
八月三日。
又是一日太陽自東方升起,當第一抹陽光照在他們臉上時,這些人才迴過神。
他們心裏空空,似乎失去了什麽。
另一邊的閣樓上,藺浮生等人也是如此,他們緩緩起身,吐出一口濁氣。
房攸看著物是人非的北城,問道:“接下來,我們該去哪裏?”
“東北已無戰事,不如去遠北域,或者西北域幫忙?”歸黃泉提議。
薑譽之沒有出聲,他聽眾人的。
藺浮生眼中多了一絲倦意,他看著樓下,喃喃道:“我們可是那位的眼中釘……不能去其他將軍麾下。”
“大將軍又不怕……”
“去東域,去倭島!
將軍已滅高句麗,外患二去其一……餘下的倭島,不如由我們來完成。”
藺浮生眼中雖有倦意,但更是有鬥誌——這是將軍的“遺願”。
倭島,他們滅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