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三日,平林城。
漢武帝時期,他曾在這裏設下的漢四郡——樂浪、玄菟、真番、臨屯。
平林城,便是曾經樂浪郡的治所,也是高句麗境內數一數二的大城。
此地,擁兵二十五萬左右。
……
城主府,人滿為患。
高句麗的人一天一聚首,商討有關接下來怎麽打,或要不要打的事情。
“金將軍……已經幾日了,打不打,給句準話!”樸大猛帶甲入內,他最近也越來越“放肆”了。
北城淪陷已過了數日,金可秀按兵不動,有很多人借此彈劾他。
但,有一個大人物對他雖然不滿,但力排眾議——高句麗王,樸一迴。
所以,金可秀還能坐在主座上。
堂下眾人眼中已有異色,坐看二人爭鋒相對,沒有插話。
“再等等……”
金可秀有些底氣不足,他按兵不動,是在等遼庭方麵的信息。
啪——
樸大猛猛地拍案而起,罵罵咧咧:“等等等……還等?!
遼庭的人一直不露麵,你就一直躲在這裏當縮頭烏龜?!”
金可秀臉色不太好看,其他人也裝作沒看見一樣,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不過,那些沒有出聲的將領大多心裏也憋著一口氣,想要發泄。
奈何,金可秀不允許。
“諸位……平林城是我朝最後的重鎮,不容有失,我們需要小心……”
金可秀見眾人反應,心中也是無奈,隻能好聲好氣地解釋。
樸大猛的腰杆筆直,他雙臂抱胸,大聲道:“然後就將北城拱手送人,是吧?!”
“不是……”
兩人爭執不休,便是與樸大猛兄弟不對付的人,心裏也暗暗地向著他。
對大多頭腦簡單的武將而言,很多時候,主戰派比主和派更得人心。
“報……”
門外有兩人小跑進來,他們的聲音重疊,匯成了一個聲音。
“何事?”
金可秀見狀沒有再與樸大猛打口水仗,而是看向進來的兩人。
樸大猛輕哼一聲,依舊沒有坐下。
兩個傳令兵你看我我看你,然後其中一人哭喪著臉道:“將軍……北城的燕軍動了,他們殺過來了!”
金可秀坐不住了,他站了起來,追問道:“多少人?是誰領兵?”
那人聞言支支吾吾:“大概有二十多萬人……是屠萬道親至。”
屠萬道一來,便是總攻。
“嗬。”樸大猛冷笑連連,他看著金可秀不屑道,“你的等等等……
等他們休整好了,再來戰鬥?”
金可秀沒有搭理他,看向了另一個人,問道:“還有何事?”
那人頓了頓,恭敬迴答:“遼庭那邊有動靜了……”
“支援來了?!”金可秀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地打斷了那人的話。
那人愣了一下,隨後搖了搖頭,繼續道:“沒有……
他們,直接南下了。”
金可秀聞言如同聽到了一道晴天霹靂,他站不穩了,跌坐迴了主座上。
直接南下,遼庭便是殺向了遠北域——這對他們而言,不是個好消息。
他們沒了援軍,也就說這邊的戰場,隻有他們和大燕征東軍。
雙方這一戰,無法避免了。
“金將軍……”樸大猛目光也閃過一絲嫌棄,嘴角的弧度更大了,“這就是你等的援軍?等了個什麽?!”
金可秀頹然地坐在主座上,他撐著腦袋,任由樸大猛對他嘲笑。
不過,麵對大燕的征東軍,據城而守看起來是最有希望的。
硬碰?變數太多了……
他沒有藏著掖著,將他的想法說出來後,遭到了很多人的反駁。
最先跳出來的人,還不是樸大猛,而是之前沒表態的人——巴托翰。
“將軍,我們可是有二十多萬可戰之兵……
而且還是在本土作戰,優勢在我啊!”
巴托翰天生一副臭臉,他看著金可秀努了努嘴,像看一個懦夫。
樸大猛有點意外,但也附和道:“金將軍若是不敢上陣,我願代為衝殺。”
他是高句麗兩大名將之一,有自己的驕傲,自信可以與燕軍周旋。
他還沒嚐過一次大敗過呢——至於在長川防線時,那不算。
他自認是去“要賬”的,沒帶多少人,結果屠萬道不講武德,埋伏了他。
樸大猛戍邊這麽久了,他是怕死,但一般的戰鬥他不會怕。
隻要手上兵多多,他就自信滿滿。
“將軍,我也可同往!”
樸英子也站出來支持樸大猛,他清秀的麵目上滿是堅毅。
金可秀看著三人一同“逼宮”,想了想,鬆口了:“可以……但是,我隻撥給你們五萬兵馬!”
“五萬?”樸大穩站了出來,氣笑了,“金將軍,對麵可是有二十多萬人!”
“七萬。”
金可秀拿了主意,恢複了往日的鎮定,他麵無表情地提高了兩萬人。
樸大猛盯著金可秀的眼睛,他嘴角的弧度一直沒合住:“十萬!”
啪——
金可秀也拍了桌案,朗聲道:“一半兵馬出城,太危險了!
我最多給你八萬,愛要不要!”
樸大猛看向了巴托翰等人,又見金可秀麵目稍顯猙獰,鬆了口。
“可以!”
樸大猛同意了,然後他又補充道:“八萬人出去,最多有一點收獲……
若想擴大戰果,甚至是一舉大敗燕軍……可能還需金將軍出手!”
金可秀沒有正麵迴應,他擺了擺手,拿出虎符,說道:“八萬兵,拿走!”
他給出去的兵,自然是一般般的——精銳,肯定是留給自己。
……
另一邊,“黑雲”來襲。
屠萬道騎著自己的老馬卻北,終於再一次踏入了高句麗的地盤。
“將軍,言必去已到夙都了……我們的人最多攔他三日。”
藺浮生看著屠萬道說著,他們早有預料,所以安排了一些手段。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況,屠萬道現在收不到君命。
“嗯……”
屠萬道對一個小小的聖人內侍並不在乎,他的眼中隻有遠方。
這一次的進攻注定載入史冊,連不善武力的江恬,狐鬆也來了。
江恬壓著一匹“瘦”馬,讓看見的人懷疑他會不會將它累垮了。
狐鬆全程緘默,表情淡然。
他們選擇跟來,屠萬道等人也沒有阻攔——多一個人,多一份見證。
見證他們,登王高句麗。
漢武帝時期,他曾在這裏設下的漢四郡——樂浪、玄菟、真番、臨屯。
平林城,便是曾經樂浪郡的治所,也是高句麗境內數一數二的大城。
此地,擁兵二十五萬左右。
……
城主府,人滿為患。
高句麗的人一天一聚首,商討有關接下來怎麽打,或要不要打的事情。
“金將軍……已經幾日了,打不打,給句準話!”樸大猛帶甲入內,他最近也越來越“放肆”了。
北城淪陷已過了數日,金可秀按兵不動,有很多人借此彈劾他。
但,有一個大人物對他雖然不滿,但力排眾議——高句麗王,樸一迴。
所以,金可秀還能坐在主座上。
堂下眾人眼中已有異色,坐看二人爭鋒相對,沒有插話。
“再等等……”
金可秀有些底氣不足,他按兵不動,是在等遼庭方麵的信息。
啪——
樸大猛猛地拍案而起,罵罵咧咧:“等等等……還等?!
遼庭的人一直不露麵,你就一直躲在這裏當縮頭烏龜?!”
金可秀臉色不太好看,其他人也裝作沒看見一樣,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不過,那些沒有出聲的將領大多心裏也憋著一口氣,想要發泄。
奈何,金可秀不允許。
“諸位……平林城是我朝最後的重鎮,不容有失,我們需要小心……”
金可秀見眾人反應,心中也是無奈,隻能好聲好氣地解釋。
樸大猛的腰杆筆直,他雙臂抱胸,大聲道:“然後就將北城拱手送人,是吧?!”
“不是……”
兩人爭執不休,便是與樸大猛兄弟不對付的人,心裏也暗暗地向著他。
對大多頭腦簡單的武將而言,很多時候,主戰派比主和派更得人心。
“報……”
門外有兩人小跑進來,他們的聲音重疊,匯成了一個聲音。
“何事?”
金可秀見狀沒有再與樸大猛打口水仗,而是看向進來的兩人。
樸大猛輕哼一聲,依舊沒有坐下。
兩個傳令兵你看我我看你,然後其中一人哭喪著臉道:“將軍……北城的燕軍動了,他們殺過來了!”
金可秀坐不住了,他站了起來,追問道:“多少人?是誰領兵?”
那人聞言支支吾吾:“大概有二十多萬人……是屠萬道親至。”
屠萬道一來,便是總攻。
“嗬。”樸大猛冷笑連連,他看著金可秀不屑道,“你的等等等……
等他們休整好了,再來戰鬥?”
金可秀沒有搭理他,看向了另一個人,問道:“還有何事?”
那人頓了頓,恭敬迴答:“遼庭那邊有動靜了……”
“支援來了?!”金可秀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地打斷了那人的話。
那人愣了一下,隨後搖了搖頭,繼續道:“沒有……
他們,直接南下了。”
金可秀聞言如同聽到了一道晴天霹靂,他站不穩了,跌坐迴了主座上。
直接南下,遼庭便是殺向了遠北域——這對他們而言,不是個好消息。
他們沒了援軍,也就說這邊的戰場,隻有他們和大燕征東軍。
雙方這一戰,無法避免了。
“金將軍……”樸大猛目光也閃過一絲嫌棄,嘴角的弧度更大了,“這就是你等的援軍?等了個什麽?!”
金可秀頹然地坐在主座上,他撐著腦袋,任由樸大猛對他嘲笑。
不過,麵對大燕的征東軍,據城而守看起來是最有希望的。
硬碰?變數太多了……
他沒有藏著掖著,將他的想法說出來後,遭到了很多人的反駁。
最先跳出來的人,還不是樸大猛,而是之前沒表態的人——巴托翰。
“將軍,我們可是有二十多萬可戰之兵……
而且還是在本土作戰,優勢在我啊!”
巴托翰天生一副臭臉,他看著金可秀努了努嘴,像看一個懦夫。
樸大猛有點意外,但也附和道:“金將軍若是不敢上陣,我願代為衝殺。”
他是高句麗兩大名將之一,有自己的驕傲,自信可以與燕軍周旋。
他還沒嚐過一次大敗過呢——至於在長川防線時,那不算。
他自認是去“要賬”的,沒帶多少人,結果屠萬道不講武德,埋伏了他。
樸大猛戍邊這麽久了,他是怕死,但一般的戰鬥他不會怕。
隻要手上兵多多,他就自信滿滿。
“將軍,我也可同往!”
樸英子也站出來支持樸大猛,他清秀的麵目上滿是堅毅。
金可秀看著三人一同“逼宮”,想了想,鬆口了:“可以……但是,我隻撥給你們五萬兵馬!”
“五萬?”樸大穩站了出來,氣笑了,“金將軍,對麵可是有二十多萬人!”
“七萬。”
金可秀拿了主意,恢複了往日的鎮定,他麵無表情地提高了兩萬人。
樸大猛盯著金可秀的眼睛,他嘴角的弧度一直沒合住:“十萬!”
啪——
金可秀也拍了桌案,朗聲道:“一半兵馬出城,太危險了!
我最多給你八萬,愛要不要!”
樸大猛看向了巴托翰等人,又見金可秀麵目稍顯猙獰,鬆了口。
“可以!”
樸大猛同意了,然後他又補充道:“八萬人出去,最多有一點收獲……
若想擴大戰果,甚至是一舉大敗燕軍……可能還需金將軍出手!”
金可秀沒有正麵迴應,他擺了擺手,拿出虎符,說道:“八萬兵,拿走!”
他給出去的兵,自然是一般般的——精銳,肯定是留給自己。
……
另一邊,“黑雲”來襲。
屠萬道騎著自己的老馬卻北,終於再一次踏入了高句麗的地盤。
“將軍,言必去已到夙都了……我們的人最多攔他三日。”
藺浮生看著屠萬道說著,他們早有預料,所以安排了一些手段。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況,屠萬道現在收不到君命。
“嗯……”
屠萬道對一個小小的聖人內侍並不在乎,他的眼中隻有遠方。
這一次的進攻注定載入史冊,連不善武力的江恬,狐鬆也來了。
江恬壓著一匹“瘦”馬,讓看見的人懷疑他會不會將它累垮了。
狐鬆全程緘默,表情淡然。
他們選擇跟來,屠萬道等人也沒有阻攔——多一個人,多一份見證。
見證他們,登王高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