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別拍馬屁。”張天道, “通商隻是其一。”
“光有通商還不夠,還得交流。”
“中原王朝此時雖然領先世界,卻不可固步自封,驕傲自滿。”
“不但要將中原文化傳播過去,也要對西域諸國的領先之處取長補短。”
“如此,才能夠長盛不衰。”
說到這裏,張天想到了後世的大清。
其實,早在清朝最鼎盛的康熙朝,就已經知道外麵世界的變化。
傳說康熙還學過微積分,了解過很多歐洲的科學技術。
從清朝的欽天監就可以看得出來,裏麵聘請了多位外國傳教士,參與天文觀測和曆法修訂。
可見,以康熙為代表的大清高層,不可能不知道外界的變化。
隻是為了自身統治的穩固性,強行實施“閉關鎖國”的政策。
致使華夏遠遠落後於世界,被迫簽訂一係列不平等條約,曆經百年屈辱。
如果從康熙朝開始,甚至不需要朝廷推動,隻要不閉關鎖國,讓民間自由交流,有識之士就可以迸發巨大的能量。
由於自己的蝴蝶效應,張天不知道未來曆史會如何走向,還會不會出現類似大清的朝代。
但這顆開放的思想種子,卻要就此種下。
徐聞道:“仙師,據弟子所知,西域諸國,愚昧野蠻。”
“難道還能夠影響到中原王朝?幫助中原王朝長盛不衰?”
張天道:“切莫小看天下諸國。”
“每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民眾,隻要有契機,都可以創造出令天地顫抖的文明來。”
此時的歐洲還處於黑暗的中世紀時代,在中原人看來,跟野蠻人差不多。
但誰又能想到,度過了這段最黑暗的時期,西方會創造出那麽多難以想象的文明和科技。
當然,華夏也不弱於人。
後世歐洲人看到大清末期的民眾,愚昧、無知、麻木。
甚至很多人斷言:這是一個沒有希望的國家。
豈料華夏度過了短暫的混亂後,在21世紀穩穩地重迴世界之巔。
著實令西方諸國驚掉下巴。
這種曆史大勢,不是幾項具體技術可以決定的。
影響更多的,是一個民族的心氣和韌性。
張天就算想有著遠超眾人的千年視角,也不能完全操縱未來的曆史走向。
隻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為後世布一下局。
聽張天這麽一說,徐聞不由得也重視起來。
拿出紙筆,將剛才的話認真記錄下來。
隨後。
蕭塔不煙、耶律夷列又與徐聞商討了一些細節。
然後迫不及待的開始書寫國書,派使團前往臨安。
剛才張天說過,隻有成為安朝子民,有“獻土之功”,才允許他們進入仙舟求救。
他們不敢怠慢。
耶律夷列的時間還比較確定,十年時間,不急一時。
但蕭塔不煙發病時間,張天可沒說是什麽時候,隻說死在耶律夷列前麵。
可能是九年,也可能就近在眼前。
耶律夷列身為兒子,自然替蕭塔不煙擔憂。
恨不得馬上將自己母後送到襄陽去。
…………
安朝朝廷。
一個月之後,收到大遼國書,說願意並入安朝版圖,懇請皇帝批準。
安佑帝頓時笑得合不攏嘴。
這都不是萬邦來朝可比的了。
即使是在漢、唐,也沒聽說過有一個像西遼這麽強大的國家,求著加入中原王朝的。
安佑帝本能的想答應。
不過,徐聞早有預料。
私下有密信將此次談判的經過詳細告知皇帝。
安佑帝和一眾重臣商議過後,不得不繼續做做樣子。
於是,大義凜然地推辭了。
說是推辭,一邊在給西遼迴國書的同時,還一邊寫了一封聖旨公告天下。
大意是說:
“有道之國,非以淫威屈人,乃以德化之。”
“夫淫威者,雖能一時屈人,然終不能持久。何以故?蓋人心不服也。人心不服,則雖有千軍萬馬,亦不能守其土、安其民。”
“承蒙上仙眷顧,如今安朝強盛,西域大遼曾與本朝有幹戈,未免心有戚戚,憂慮我朝報複。”
“故投誠以求屈全,非德化歸附。”
“朕承奉天命,在此立言,絕不追究大遼之責…………”
一封聖旨公告下來,全天下都知道西遼想來投靠安朝了。
但安朝偏偏不收,還承諾說絕不追究以前的責任。
頓時,在老百姓的心中,安朝和皇帝的形象變得更加高大上。
當然,有心人知道張天在西域旅行,大概率又是上仙的手筆。
隻不過,該誇的還是得誇。
於是,各地文人的馬屁文章紛紛湧現,將張天、安佑帝、朝廷通通拍了個遍。
安朝朝廷倒不擔心因為這次拒絕,大遼真的就不再獻國土了。
就算大遼想停止,這不西域還有個徐聞嘛。
徐聞曾經身居朝堂高位,這“再三推辭”的儀式,他不會不懂。
其實不用徐聞操作。
耶律夷列自己就急得不行了。
兩地遙遠,兩國的國書一來一迴耗費時日極多。
在此期間,耶律夷列就找了所有能夠找到的醫師,給太後蕭塔不煙診治。
結果真的發現太後血脈異常,似乎過於雄健,遠超一般男子。
一旦病發,恐怕心脈破裂,無力迴天。
張天猜測,這應該是高血壓之類的心血管疾病。
由於遊牧民族飲食中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高,又比較少吃蔬菜等食物中和。
極為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等。
遊牧民族雖然不懂這裏麵的醫學道理,但從身體感受也知道。
必須要吃些茶葉之類的東西,才可以調理身體,否則極容易出毛病。
這就是為什麽草原上,茶葉等物品極為貴重的原因之一。
這不僅僅是食物,更是一種藥物。
得了醫師的佐證,蕭塔不煙母子最後一絲疑慮也沒有了。
再次發國書去臨安,又說了一大通理由。
說大遼曆來仰慕中原文化,自己先皇就是學著儒家文化長大的,希望重歸華夏懷抱雲雲……
毫無意外,安朝朝廷再次拒絕了。
這一次,不但安朝上下都知道了。
北至大蒙、高麗,南至大理、暹羅、安朝,海外的琉求、倭國等周邊國家,全都知道了。
就算他們不知道,也會恰巧有商隊來到此地貿易,將消息帶到這些國家。
給人感覺就是:
中原王朝強盛無比,物華天寶。
你們這些邊緣小國,別說擔心安朝侵略了。
就算想求著加入,還得看看我天朝上國願不願意接納你們。
如此一來,安朝仁義之名大盛。
其他國家一看,連萬裏之外的西域一霸都哭著喊著要加入安朝。
這安朝到底有什麽好?
雖然不至於跟風也說要加入安朝,但都組建了一個使團,前來朝拜安朝皇帝。
像流求這個尚未成為正式國家,又並非宋朝的直接領土,偏偏又與中原多有聯係,從根子裏就仰慕中原文化。
看到這消息,趕緊派使團沿海而上,去臨安送上國書。
希望搭著大遼這股“西風”,一起加入安朝,成為安朝真正的領土。
這個時代信息交流緩慢落後,張天降臨這時代不過幾年時間。
許多周邊小國對中原的變化不是很了解。
就算收到消息,聽說中原風雲變幻,又是仙人下凡,又是大國破滅的。
都是半信半疑,跟聽神話故事差不多。
如今借此時機,組建使團去朝拜。
一來打探虛實,看看安朝的國力如何。
二來看看安朝有什麽好處,為什麽萬裏之外的大遼都要加進來。
如此一來,安朝的第一個“萬邦來朝”的盛況,就此開啟。
“光有通商還不夠,還得交流。”
“中原王朝此時雖然領先世界,卻不可固步自封,驕傲自滿。”
“不但要將中原文化傳播過去,也要對西域諸國的領先之處取長補短。”
“如此,才能夠長盛不衰。”
說到這裏,張天想到了後世的大清。
其實,早在清朝最鼎盛的康熙朝,就已經知道外麵世界的變化。
傳說康熙還學過微積分,了解過很多歐洲的科學技術。
從清朝的欽天監就可以看得出來,裏麵聘請了多位外國傳教士,參與天文觀測和曆法修訂。
可見,以康熙為代表的大清高層,不可能不知道外界的變化。
隻是為了自身統治的穩固性,強行實施“閉關鎖國”的政策。
致使華夏遠遠落後於世界,被迫簽訂一係列不平等條約,曆經百年屈辱。
如果從康熙朝開始,甚至不需要朝廷推動,隻要不閉關鎖國,讓民間自由交流,有識之士就可以迸發巨大的能量。
由於自己的蝴蝶效應,張天不知道未來曆史會如何走向,還會不會出現類似大清的朝代。
但這顆開放的思想種子,卻要就此種下。
徐聞道:“仙師,據弟子所知,西域諸國,愚昧野蠻。”
“難道還能夠影響到中原王朝?幫助中原王朝長盛不衰?”
張天道:“切莫小看天下諸國。”
“每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民眾,隻要有契機,都可以創造出令天地顫抖的文明來。”
此時的歐洲還處於黑暗的中世紀時代,在中原人看來,跟野蠻人差不多。
但誰又能想到,度過了這段最黑暗的時期,西方會創造出那麽多難以想象的文明和科技。
當然,華夏也不弱於人。
後世歐洲人看到大清末期的民眾,愚昧、無知、麻木。
甚至很多人斷言:這是一個沒有希望的國家。
豈料華夏度過了短暫的混亂後,在21世紀穩穩地重迴世界之巔。
著實令西方諸國驚掉下巴。
這種曆史大勢,不是幾項具體技術可以決定的。
影響更多的,是一個民族的心氣和韌性。
張天就算想有著遠超眾人的千年視角,也不能完全操縱未來的曆史走向。
隻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為後世布一下局。
聽張天這麽一說,徐聞不由得也重視起來。
拿出紙筆,將剛才的話認真記錄下來。
隨後。
蕭塔不煙、耶律夷列又與徐聞商討了一些細節。
然後迫不及待的開始書寫國書,派使團前往臨安。
剛才張天說過,隻有成為安朝子民,有“獻土之功”,才允許他們進入仙舟求救。
他們不敢怠慢。
耶律夷列的時間還比較確定,十年時間,不急一時。
但蕭塔不煙發病時間,張天可沒說是什麽時候,隻說死在耶律夷列前麵。
可能是九年,也可能就近在眼前。
耶律夷列身為兒子,自然替蕭塔不煙擔憂。
恨不得馬上將自己母後送到襄陽去。
…………
安朝朝廷。
一個月之後,收到大遼國書,說願意並入安朝版圖,懇請皇帝批準。
安佑帝頓時笑得合不攏嘴。
這都不是萬邦來朝可比的了。
即使是在漢、唐,也沒聽說過有一個像西遼這麽強大的國家,求著加入中原王朝的。
安佑帝本能的想答應。
不過,徐聞早有預料。
私下有密信將此次談判的經過詳細告知皇帝。
安佑帝和一眾重臣商議過後,不得不繼續做做樣子。
於是,大義凜然地推辭了。
說是推辭,一邊在給西遼迴國書的同時,還一邊寫了一封聖旨公告天下。
大意是說:
“有道之國,非以淫威屈人,乃以德化之。”
“夫淫威者,雖能一時屈人,然終不能持久。何以故?蓋人心不服也。人心不服,則雖有千軍萬馬,亦不能守其土、安其民。”
“承蒙上仙眷顧,如今安朝強盛,西域大遼曾與本朝有幹戈,未免心有戚戚,憂慮我朝報複。”
“故投誠以求屈全,非德化歸附。”
“朕承奉天命,在此立言,絕不追究大遼之責…………”
一封聖旨公告下來,全天下都知道西遼想來投靠安朝了。
但安朝偏偏不收,還承諾說絕不追究以前的責任。
頓時,在老百姓的心中,安朝和皇帝的形象變得更加高大上。
當然,有心人知道張天在西域旅行,大概率又是上仙的手筆。
隻不過,該誇的還是得誇。
於是,各地文人的馬屁文章紛紛湧現,將張天、安佑帝、朝廷通通拍了個遍。
安朝朝廷倒不擔心因為這次拒絕,大遼真的就不再獻國土了。
就算大遼想停止,這不西域還有個徐聞嘛。
徐聞曾經身居朝堂高位,這“再三推辭”的儀式,他不會不懂。
其實不用徐聞操作。
耶律夷列自己就急得不行了。
兩地遙遠,兩國的國書一來一迴耗費時日極多。
在此期間,耶律夷列就找了所有能夠找到的醫師,給太後蕭塔不煙診治。
結果真的發現太後血脈異常,似乎過於雄健,遠超一般男子。
一旦病發,恐怕心脈破裂,無力迴天。
張天猜測,這應該是高血壓之類的心血管疾病。
由於遊牧民族飲食中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高,又比較少吃蔬菜等食物中和。
極為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等。
遊牧民族雖然不懂這裏麵的醫學道理,但從身體感受也知道。
必須要吃些茶葉之類的東西,才可以調理身體,否則極容易出毛病。
這就是為什麽草原上,茶葉等物品極為貴重的原因之一。
這不僅僅是食物,更是一種藥物。
得了醫師的佐證,蕭塔不煙母子最後一絲疑慮也沒有了。
再次發國書去臨安,又說了一大通理由。
說大遼曆來仰慕中原文化,自己先皇就是學著儒家文化長大的,希望重歸華夏懷抱雲雲……
毫無意外,安朝朝廷再次拒絕了。
這一次,不但安朝上下都知道了。
北至大蒙、高麗,南至大理、暹羅、安朝,海外的琉求、倭國等周邊國家,全都知道了。
就算他們不知道,也會恰巧有商隊來到此地貿易,將消息帶到這些國家。
給人感覺就是:
中原王朝強盛無比,物華天寶。
你們這些邊緣小國,別說擔心安朝侵略了。
就算想求著加入,還得看看我天朝上國願不願意接納你們。
如此一來,安朝仁義之名大盛。
其他國家一看,連萬裏之外的西域一霸都哭著喊著要加入安朝。
這安朝到底有什麽好?
雖然不至於跟風也說要加入安朝,但都組建了一個使團,前來朝拜安朝皇帝。
像流求這個尚未成為正式國家,又並非宋朝的直接領土,偏偏又與中原多有聯係,從根子裏就仰慕中原文化。
看到這消息,趕緊派使團沿海而上,去臨安送上國書。
希望搭著大遼這股“西風”,一起加入安朝,成為安朝真正的領土。
這個時代信息交流緩慢落後,張天降臨這時代不過幾年時間。
許多周邊小國對中原的變化不是很了解。
就算收到消息,聽說中原風雲變幻,又是仙人下凡,又是大國破滅的。
都是半信半疑,跟聽神話故事差不多。
如今借此時機,組建使團去朝拜。
一來打探虛實,看看安朝的國力如何。
二來看看安朝有什麽好處,為什麽萬裏之外的大遼都要加進來。
如此一來,安朝的第一個“萬邦來朝”的盛況,就此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