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聞臉色一滯,道:“仙師,他們問的是死後。”
張天道:“未知生,焉知死?人道不圓滿,仙道豈有憑?”
“合著你們的祖師爺說的你們不聽,我說的你們也沒想明白?”
徐聞和卓平頓時沉默。
前一句“未知生”出自《論語》,隻要是讀書人,必然都讀過。
後麵那一句“人道不圓滿”,是前不久張天跟紫陽真人說的,指點紫陽真人“成仙”。
見兩個如此重量級的人物,都反複提及生前的重要性。
徐聞若有所悟,道:“弟子受教。隻是,弟子仍然有一事不明?”
“說吧。”
“仙師為何如此大方,將一正神之位封給名不見經傳的小教之神?”
張天笑笑道:“你以為大夢教很普通嗎?”
“夢之一道,涉及到人的大腦,以及潛意識,奧秘無窮。”
“這是開拓大道的開創之舉,若是有所發現,可稱宗道祖。”
“嘶……”眾人一驚,麻溜地吸了一口冷氣。
徐聞道:“夢境竟然重要?弟子要不要上書皇上,在至理院增加一科,專門研究夢境?”
張天笑道:“你們看著辦吧。”
“不過,若是每發現一條大道,就開設一科的話,估計你們得設置幾千個科目才行。”
一旁的卓平驚道:“幾千個科目?仙師可是說三千大道?”
“嗯,差不多是這個意思。三千隻是約數,並非隻有三千。”
徐聞道:“佛門的《賢劫經》亦有言,世間有八萬四千法門。”
“看來大道漫漫,難以計數。”
“我等凡人,擇一道能有所成就,就已不枉今生了。”
“弟子會與朝廷商議,何種科目需要納入至理院研究”
卓平道:“難怪仙師隻傳我素描之道,光是修行到流光術的地步,就不知要幾世了。”
“若是三心兩意,恐怕弟子現在都未創出動畫來。”
張天看了卓平一眼,想想還是不告訴他,不教他其他技能,是因為抄書實在太麻煩了。
不過,既然提到了動畫,張天隨口道:“動畫隻有畫,未有聲,然而天地萬物,形、聲、色合而為一。”
“你有空,可以往這個方麵研究一下。”
卓平瞳孔一震:“還能如此?!隻是這聲音,該如何留在畫上麵?”
“這個容易。”張天一笑,“且讓我向你演示一番。”
張天身為理科生,好久沒有擺弄機械了,都有些技癢。
既然今天聊到這裏了,就順便給卓平演示一下,如何做一個留聲機。
雖然人類很晚才發明留聲機,但其實它的原理極其簡單。
張天要演示的,就是後世很常見的一個科普模型——紙杯留聲機。
紙杯留聲機不需要很複雜的結構,隻需要用到兩個厚紙杯和一個簡單的手搖裝置。
一個紙杯作為聲筒,通過手搖的方式,將聲音的波紋記錄到另一個紙筒。
不一會,張天就用厚紙和木頭、金屬針,做了一個簡單的模型出來。
張府眾人,圍著這個簡單的模型看了又看,實在看不出什麽特別來。
卓平道:“仙師,弟子資質愚鈍,實在慚愧,看不出其中奧妙。”
張天道:“你對著這個紙杯,大聲說一句話。大聲點,免得震動不夠。”
“咳……那弟子失禮了。”
張天搖動模型,卓平對準紙杯,用力喊道:“弟子卓平,謝仙師傳道解惑!”
話筒紙杯的震動,通過金屬針,在另一個紙杯上記錄下一圈圈波紋。
“好了。”張天道,“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候……”
張天恢複紙杯的位置,再次搖動。
一股混濁的聲音從紙杯裏傳出來:“弟子卓平,謝仙師傳道解惑!”
“哇…………”眾人大驚。
鐵東羨慕道:“卓侍衛好福氣,得上仙親手傳授仙法。”
張天道:“這個談不上仙法,隻是一個雛形。日後需要不斷改進才行。”
卓平大為激動,長揖到地,道:“弟子定不負仙師厚愛,誓將此術修造至臻至善。”
“嗯。不過,不必藏私,可與至理院的人共同研究。”
“是,弟子謹記。”
卓平跟跟仆人要了一個大食盒,小心翼翼地將那個模型裝到裏麵。
全程抱在懷裏,生怕磕碰到。
徐聞見卓平得了張天傳法,自己自然也不能落下,有什麽疑問得趕緊請教才行。
“仙師,弟子每日苦修,但對浩然正氣依然毫無頭緒。弟子甚為迷茫,不知該如何修行?”
張天道:“你這一生,既然選擇從政,那就在朝堂中修行吧。”
“這……”徐聞不解,“仙師,朝堂中如何修行?可是輔助皇上廣施仁政,造福百姓?”
張天道:“這當然是好事,不過,隻造福當下百姓,仍然不夠。”
“不妨將目光放長遠一些。”
“數千年了,王朝不斷每隔幾百年就會覆亡更替,這其中的深層原因是什麽?僅僅是不施仁政嗎?”
“之前跟你說的,土地兼並和貴族特權階層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這些既事關當世億萬百姓,又關係到千秋萬代。”
“但凡能夠總結出一點原理出來,澤被後世,便是功德無量,可超越無數先賢。”
雖然古今中外的百姓都罵當官的,但不可否認,掌握權力之人,對天下有著巨大的影響。
徐聞的條件得天獨厚。
這輩子隻要不是失心瘋了想造反,基本上可以無視任何政敵,放開手腳去試驗種種政令。
說不定能夠總結出什麽開創性的道理來。
後世中國是受列強的侵略,強製中斷王朝更替的。
從清末開始,為了探索適合國情的製度,國內走了不少彎路,付出慘重的代價。
隻不過在原理的時空,曆朝曆代當官的不敢想,不敢做。
像王安石搞了個變法,就已經鬧得沸沸揚揚,爭論千古了。
若是從徐聞開始,就能夠去思考社會結構的更深層次原理。
千百年積累下來,未必不能總結出一個己獨特的治國理念。
眾人聽了,唿吸一滯。
這等影響到千秋萬代的理論,若是能夠總結出來,該是何等的榮耀,積累的功德何等龐大。
怕不得成為新的“聖人”了。
徐聞喃喃道:“怪不得仙師之前給我講了許多治國理念,原來仙師對弟子有如此大期望。”
“弟子慚愧,學得仙師的指點,卻迷失在毛發之功裏。”
“嗯,你知道就好。此生你隻要不犯大錯,政途無憂,可以思考一些更深的問題。”張天道。
“是,弟子銘記在心。”
之前徐聞上朝,時不時會拿朝廷的事情跟張天請教。
張天給他講了很多後世總結出來的處理辦法,還涉及到一些現代社會的治理理念。
這些都令徐聞有了遠超這個時代同僚的視野。
隻不過現在還年輕,經驗也不夠多,還無法形成係統的理論。
如此一來,徐聞頓時道心通明。
一邊從政,輔助皇帝治理天下,一邊著書立說,探究社會運轉的更深層次原理。
可謂是讀書人最理想的狀態了。
張天道:“未知生,焉知死?人道不圓滿,仙道豈有憑?”
“合著你們的祖師爺說的你們不聽,我說的你們也沒想明白?”
徐聞和卓平頓時沉默。
前一句“未知生”出自《論語》,隻要是讀書人,必然都讀過。
後麵那一句“人道不圓滿”,是前不久張天跟紫陽真人說的,指點紫陽真人“成仙”。
見兩個如此重量級的人物,都反複提及生前的重要性。
徐聞若有所悟,道:“弟子受教。隻是,弟子仍然有一事不明?”
“說吧。”
“仙師為何如此大方,將一正神之位封給名不見經傳的小教之神?”
張天笑笑道:“你以為大夢教很普通嗎?”
“夢之一道,涉及到人的大腦,以及潛意識,奧秘無窮。”
“這是開拓大道的開創之舉,若是有所發現,可稱宗道祖。”
“嘶……”眾人一驚,麻溜地吸了一口冷氣。
徐聞道:“夢境竟然重要?弟子要不要上書皇上,在至理院增加一科,專門研究夢境?”
張天笑道:“你們看著辦吧。”
“不過,若是每發現一條大道,就開設一科的話,估計你們得設置幾千個科目才行。”
一旁的卓平驚道:“幾千個科目?仙師可是說三千大道?”
“嗯,差不多是這個意思。三千隻是約數,並非隻有三千。”
徐聞道:“佛門的《賢劫經》亦有言,世間有八萬四千法門。”
“看來大道漫漫,難以計數。”
“我等凡人,擇一道能有所成就,就已不枉今生了。”
“弟子會與朝廷商議,何種科目需要納入至理院研究”
卓平道:“難怪仙師隻傳我素描之道,光是修行到流光術的地步,就不知要幾世了。”
“若是三心兩意,恐怕弟子現在都未創出動畫來。”
張天看了卓平一眼,想想還是不告訴他,不教他其他技能,是因為抄書實在太麻煩了。
不過,既然提到了動畫,張天隨口道:“動畫隻有畫,未有聲,然而天地萬物,形、聲、色合而為一。”
“你有空,可以往這個方麵研究一下。”
卓平瞳孔一震:“還能如此?!隻是這聲音,該如何留在畫上麵?”
“這個容易。”張天一笑,“且讓我向你演示一番。”
張天身為理科生,好久沒有擺弄機械了,都有些技癢。
既然今天聊到這裏了,就順便給卓平演示一下,如何做一個留聲機。
雖然人類很晚才發明留聲機,但其實它的原理極其簡單。
張天要演示的,就是後世很常見的一個科普模型——紙杯留聲機。
紙杯留聲機不需要很複雜的結構,隻需要用到兩個厚紙杯和一個簡單的手搖裝置。
一個紙杯作為聲筒,通過手搖的方式,將聲音的波紋記錄到另一個紙筒。
不一會,張天就用厚紙和木頭、金屬針,做了一個簡單的模型出來。
張府眾人,圍著這個簡單的模型看了又看,實在看不出什麽特別來。
卓平道:“仙師,弟子資質愚鈍,實在慚愧,看不出其中奧妙。”
張天道:“你對著這個紙杯,大聲說一句話。大聲點,免得震動不夠。”
“咳……那弟子失禮了。”
張天搖動模型,卓平對準紙杯,用力喊道:“弟子卓平,謝仙師傳道解惑!”
話筒紙杯的震動,通過金屬針,在另一個紙杯上記錄下一圈圈波紋。
“好了。”張天道,“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候……”
張天恢複紙杯的位置,再次搖動。
一股混濁的聲音從紙杯裏傳出來:“弟子卓平,謝仙師傳道解惑!”
“哇…………”眾人大驚。
鐵東羨慕道:“卓侍衛好福氣,得上仙親手傳授仙法。”
張天道:“這個談不上仙法,隻是一個雛形。日後需要不斷改進才行。”
卓平大為激動,長揖到地,道:“弟子定不負仙師厚愛,誓將此術修造至臻至善。”
“嗯。不過,不必藏私,可與至理院的人共同研究。”
“是,弟子謹記。”
卓平跟跟仆人要了一個大食盒,小心翼翼地將那個模型裝到裏麵。
全程抱在懷裏,生怕磕碰到。
徐聞見卓平得了張天傳法,自己自然也不能落下,有什麽疑問得趕緊請教才行。
“仙師,弟子每日苦修,但對浩然正氣依然毫無頭緒。弟子甚為迷茫,不知該如何修行?”
張天道:“你這一生,既然選擇從政,那就在朝堂中修行吧。”
“這……”徐聞不解,“仙師,朝堂中如何修行?可是輔助皇上廣施仁政,造福百姓?”
張天道:“這當然是好事,不過,隻造福當下百姓,仍然不夠。”
“不妨將目光放長遠一些。”
“數千年了,王朝不斷每隔幾百年就會覆亡更替,這其中的深層原因是什麽?僅僅是不施仁政嗎?”
“之前跟你說的,土地兼並和貴族特權階層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這些既事關當世億萬百姓,又關係到千秋萬代。”
“但凡能夠總結出一點原理出來,澤被後世,便是功德無量,可超越無數先賢。”
雖然古今中外的百姓都罵當官的,但不可否認,掌握權力之人,對天下有著巨大的影響。
徐聞的條件得天獨厚。
這輩子隻要不是失心瘋了想造反,基本上可以無視任何政敵,放開手腳去試驗種種政令。
說不定能夠總結出什麽開創性的道理來。
後世中國是受列強的侵略,強製中斷王朝更替的。
從清末開始,為了探索適合國情的製度,國內走了不少彎路,付出慘重的代價。
隻不過在原理的時空,曆朝曆代當官的不敢想,不敢做。
像王安石搞了個變法,就已經鬧得沸沸揚揚,爭論千古了。
若是從徐聞開始,就能夠去思考社會結構的更深層次原理。
千百年積累下來,未必不能總結出一個己獨特的治國理念。
眾人聽了,唿吸一滯。
這等影響到千秋萬代的理論,若是能夠總結出來,該是何等的榮耀,積累的功德何等龐大。
怕不得成為新的“聖人”了。
徐聞喃喃道:“怪不得仙師之前給我講了許多治國理念,原來仙師對弟子有如此大期望。”
“弟子慚愧,學得仙師的指點,卻迷失在毛發之功裏。”
“嗯,你知道就好。此生你隻要不犯大錯,政途無憂,可以思考一些更深的問題。”張天道。
“是,弟子銘記在心。”
之前徐聞上朝,時不時會拿朝廷的事情跟張天請教。
張天給他講了很多後世總結出來的處理辦法,還涉及到一些現代社會的治理理念。
這些都令徐聞有了遠超這個時代同僚的視野。
隻不過現在還年輕,經驗也不夠多,還無法形成係統的理論。
如此一來,徐聞頓時道心通明。
一邊從政,輔助皇帝治理天下,一邊著書立說,探究社會運轉的更深層次原理。
可謂是讀書人最理想的狀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