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仙師。”徐聞道,“臨安府身為帝都,時不時會有色目人來做生意,得以知曉一些國外神明。”
“若是真有國外神明,弟子非但不會心生敬仰,反而心存警惕。”
“必要之時,會使用種種手段,阻止國外神明入駐華夏。”
張天道:“難怪當初天金國屢教不改,恐怕他們也對我沒什麽敬畏之心吧。”
卓平道:“天金不敬仙師,不識天數,合該他們滅亡。”
張天懶得理卓平的馬屁。
他做了幾十年的奴才,難免有一些壞習慣改不過來。
想到天金國受中原文化影響很大,尚且如此。
那麽離中原更遠的吐蕃,恐怕對自己這個上仙更沒有什麽敬畏可言了。
這也符合人之常情。
不是自己文化中的神明,總感覺敬仰不起來,甚至覺得對方的信徒愚昧可笑。
就連上古苯教教主,跟自己說話的時候,也沒有中原人的恭敬。
此行去吐蕃,不但要小心,還得想些辦法,收服他們才行。
…………
如此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終於來到臨安府衙門。
當張天的馬車停在衙門大門時,嚇得裏麵一陣雞飛狗跳。
不一會,知府率領衙門上下,齊齊出門迎接。
“臨安知府羅大全,恭迎上仙!”
張天問道:“你姓羅?上次那個姓滕的知府呢?”
徐聞在一旁低聲道:“仙師,上次關押二叔的滕大人,因為貪汙罪被革職查辦,貶到嶺南去了。”
“如今這是第三任知府了。”
張天沒想到臨安知府換得這麽快,自己來到這個時代不過3年,就換了三任知府?
不過,張天不關心這些,隻是隨口一問。
臨安知府羅大全道:“上仙光臨,不知有可訓示?”
張天淡淡道:“淨身堂的三人,聽說關在你們這裏。”
“正是,上仙!他們親口供認,說養豬給上仙吃,褻瀆之罪確鑿無疑。下官判了他們五年牢獄。”羅大全道。
羅大全心中又是疑惑又是驚喜,感覺自己終於逮到機會在上仙麵前表現了。
隻是有些奇怪,這等小事,上仙怎麽親自前來?
但接下來的話,卻嚇得他直出一身冷汗。
隻聽張天道:“他們沒有說謊,確實是我叫他們去養豬的。把他們都放了吧。”
“啊?!”羅大全心中一顫,“下官慚愧,斷案不明,這就立馬去將他們請出來。”
張天對徐聞道:“他們打死那幾頭豬,還有王家村吞沒的錢財,你跟進一下。”
“是,仙師!”徐聞正色道。
羅大全頓時心中滿是絕望。
盡管自己小心翼翼,不敢得罪臨安府的任何權貴,想避開前任的坑。
沒想到呀,隨便抓的幾個落魄閹人,居然是上仙的人。
這下子,比得罪整個臨安府的權貴更加絕望。
恐怕罷官都是輕的,死後還不知道在閻羅王哪受什麽罪呢。
張天原本還想著吃一頓後世美食,沒想到乘興而來,掃興而歸。
迴到府中,就懶得出門,專心準備吐蕃的事宜。
徐聞、卓平這兩天也沒有上朝,而是在張府專門殺雞宰羊,做成可以保存一段時間的熟食。
…………
事情傳迴到朝廷。
安佑帝和百官大為不解。
怎麽上仙為了這種賤肉,還專門出城一趟,親自過問?
若是為了口腹之欲,隨便交代一句不就行了?
難道豬肉還有什麽玄機不成?
一位文官出列道:“皇上,臣有一言。”
“直說無妨。”
文官道:“《國語》有雲: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
“春秋之時,豬與牛羊並列為太牢,乃天子之食,可見其並非賤肉。”
“據諸位大人推測,上仙可能在春秋戰國之時下凡過,恐怕是懷念當時的口味了。”
“嗯……”眾人微微點頭。
之前大家就根據張天說的許多“蛛絲馬跡”,推測他可能在春秋戰國時生活過。
如今根據《國語》中的記載,再聯係到張天這兩天的舉動。
一切似乎就說得通了。
上仙這是想吃上古時期的“太牢”之食了。
安佑帝臉帶愧色,道:“上仙助安朝開疆拓土,朕無以為報,卻連上仙口腹之欲都不能滿足,還要上仙親自去安排,朕甚為慚愧。”
“諸位,可有誰知道臨安有善養豬者?安排人去協助前淨身堂的人,為上仙養豬。”
“這……”一大群官員麵麵相覷。
他們身為朝廷高官,哪裏知道誰懂得養豬?
最後,還是大司農聞作民道:“迴皇上,司農寺有人研究養殖之法,雖然未養過豬,但養殖皆有相通之處。可安排他們前去。”
安佑帝點頭道:“可!”
…………
張天沒想到自己隨興的舉動,朝廷居然專門為自己養起豬來。
豬閹過之後,肉無腥味,口感極佳,頓時大受歡迎。
無意中振興了一條龐大的產業鏈。
隨著土豆、玉米的不斷擴大播種,百姓手中有了更多的餘糧,剛好可以用來養豬。
一時間,豬肉成了安朝普通百姓最大的肉食來源。
而那些閹豬、養豬、殺豬的行當,自然而然的,就拜張天為祖師。
這三個行當的人雖然不能說大富大貴,但收入在普通百姓中算是高的了。
基本上不缺肉食,生活遠比普通人過得要好,。
傳說張飛就是一個殺豬屠狗之輩,“頗有家資”。
如此一股力量拜張天為祖師,順帶著整個張府的人都因此受益。
到了後來動蕩的年代,隻要聽說是張府後人逃難在外,求到這三個行當上麵,基本上都能夠得到照顧。
甚至能夠拉起一支實力不小的義軍。
…………
張天這邊。
準備了兩天。
帶著一大包熟食,踩著七彩祥雲,衝天而起。
上到高空肉眼基本不可見的高度,就跟氣球衛星對接。
用太空繩綁在氣球下方,朝西麵飛去。
雖然舒適度跟載人用的氣球比是差了點,但整個人被太空服包裹著,倒不用擔心高空寒冷。
與此同時。
北方的帝星,肉眼可見的不斷西移,白日可見。
好在朝廷早有公告頒布天下,才沒有造成恐慌。
但民間依然有謠言流出:
說上仙在臨安府連一塊豬肉都吃不上,一氣之下,就迴天上去了。
連帝星都想收了迴去。
後來在皇帝和百官的苦苦祭拜之下,許諾供奉“太牢”的牛羊豬三牲。
於是,一個多月之後,上仙才重新迴來臨安府。
這個流言雖然沒什麽殺傷力,但也造成了一種風氣。
普通百姓但凡祭拜,必定要奉上豬肉,以示契合上古之禮。
畢竟,傳說中的“太牢”三牲:牛不能亂殺,肉買不著;羊肉太貴,買不起。
但豬肉便宜,再沒有就說不過去了。
就怕神仙一氣之下,連供品香氣都不吸了,不賜下祝福。
…………
張天沒想到自己離開後,朝廷和民間因為豬肉出了這麽多亂七八糟的事情。
此時的他,已經攜帶帝星,來到了“邏些城”上空。
“若是真有國外神明,弟子非但不會心生敬仰,反而心存警惕。”
“必要之時,會使用種種手段,阻止國外神明入駐華夏。”
張天道:“難怪當初天金國屢教不改,恐怕他們也對我沒什麽敬畏之心吧。”
卓平道:“天金不敬仙師,不識天數,合該他們滅亡。”
張天懶得理卓平的馬屁。
他做了幾十年的奴才,難免有一些壞習慣改不過來。
想到天金國受中原文化影響很大,尚且如此。
那麽離中原更遠的吐蕃,恐怕對自己這個上仙更沒有什麽敬畏可言了。
這也符合人之常情。
不是自己文化中的神明,總感覺敬仰不起來,甚至覺得對方的信徒愚昧可笑。
就連上古苯教教主,跟自己說話的時候,也沒有中原人的恭敬。
此行去吐蕃,不但要小心,還得想些辦法,收服他們才行。
…………
如此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終於來到臨安府衙門。
當張天的馬車停在衙門大門時,嚇得裏麵一陣雞飛狗跳。
不一會,知府率領衙門上下,齊齊出門迎接。
“臨安知府羅大全,恭迎上仙!”
張天問道:“你姓羅?上次那個姓滕的知府呢?”
徐聞在一旁低聲道:“仙師,上次關押二叔的滕大人,因為貪汙罪被革職查辦,貶到嶺南去了。”
“如今這是第三任知府了。”
張天沒想到臨安知府換得這麽快,自己來到這個時代不過3年,就換了三任知府?
不過,張天不關心這些,隻是隨口一問。
臨安知府羅大全道:“上仙光臨,不知有可訓示?”
張天淡淡道:“淨身堂的三人,聽說關在你們這裏。”
“正是,上仙!他們親口供認,說養豬給上仙吃,褻瀆之罪確鑿無疑。下官判了他們五年牢獄。”羅大全道。
羅大全心中又是疑惑又是驚喜,感覺自己終於逮到機會在上仙麵前表現了。
隻是有些奇怪,這等小事,上仙怎麽親自前來?
但接下來的話,卻嚇得他直出一身冷汗。
隻聽張天道:“他們沒有說謊,確實是我叫他們去養豬的。把他們都放了吧。”
“啊?!”羅大全心中一顫,“下官慚愧,斷案不明,這就立馬去將他們請出來。”
張天對徐聞道:“他們打死那幾頭豬,還有王家村吞沒的錢財,你跟進一下。”
“是,仙師!”徐聞正色道。
羅大全頓時心中滿是絕望。
盡管自己小心翼翼,不敢得罪臨安府的任何權貴,想避開前任的坑。
沒想到呀,隨便抓的幾個落魄閹人,居然是上仙的人。
這下子,比得罪整個臨安府的權貴更加絕望。
恐怕罷官都是輕的,死後還不知道在閻羅王哪受什麽罪呢。
張天原本還想著吃一頓後世美食,沒想到乘興而來,掃興而歸。
迴到府中,就懶得出門,專心準備吐蕃的事宜。
徐聞、卓平這兩天也沒有上朝,而是在張府專門殺雞宰羊,做成可以保存一段時間的熟食。
…………
事情傳迴到朝廷。
安佑帝和百官大為不解。
怎麽上仙為了這種賤肉,還專門出城一趟,親自過問?
若是為了口腹之欲,隨便交代一句不就行了?
難道豬肉還有什麽玄機不成?
一位文官出列道:“皇上,臣有一言。”
“直說無妨。”
文官道:“《國語》有雲: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
“春秋之時,豬與牛羊並列為太牢,乃天子之食,可見其並非賤肉。”
“據諸位大人推測,上仙可能在春秋戰國之時下凡過,恐怕是懷念當時的口味了。”
“嗯……”眾人微微點頭。
之前大家就根據張天說的許多“蛛絲馬跡”,推測他可能在春秋戰國時生活過。
如今根據《國語》中的記載,再聯係到張天這兩天的舉動。
一切似乎就說得通了。
上仙這是想吃上古時期的“太牢”之食了。
安佑帝臉帶愧色,道:“上仙助安朝開疆拓土,朕無以為報,卻連上仙口腹之欲都不能滿足,還要上仙親自去安排,朕甚為慚愧。”
“諸位,可有誰知道臨安有善養豬者?安排人去協助前淨身堂的人,為上仙養豬。”
“這……”一大群官員麵麵相覷。
他們身為朝廷高官,哪裏知道誰懂得養豬?
最後,還是大司農聞作民道:“迴皇上,司農寺有人研究養殖之法,雖然未養過豬,但養殖皆有相通之處。可安排他們前去。”
安佑帝點頭道:“可!”
…………
張天沒想到自己隨興的舉動,朝廷居然專門為自己養起豬來。
豬閹過之後,肉無腥味,口感極佳,頓時大受歡迎。
無意中振興了一條龐大的產業鏈。
隨著土豆、玉米的不斷擴大播種,百姓手中有了更多的餘糧,剛好可以用來養豬。
一時間,豬肉成了安朝普通百姓最大的肉食來源。
而那些閹豬、養豬、殺豬的行當,自然而然的,就拜張天為祖師。
這三個行當的人雖然不能說大富大貴,但收入在普通百姓中算是高的了。
基本上不缺肉食,生活遠比普通人過得要好,。
傳說張飛就是一個殺豬屠狗之輩,“頗有家資”。
如此一股力量拜張天為祖師,順帶著整個張府的人都因此受益。
到了後來動蕩的年代,隻要聽說是張府後人逃難在外,求到這三個行當上麵,基本上都能夠得到照顧。
甚至能夠拉起一支實力不小的義軍。
…………
張天這邊。
準備了兩天。
帶著一大包熟食,踩著七彩祥雲,衝天而起。
上到高空肉眼基本不可見的高度,就跟氣球衛星對接。
用太空繩綁在氣球下方,朝西麵飛去。
雖然舒適度跟載人用的氣球比是差了點,但整個人被太空服包裹著,倒不用擔心高空寒冷。
與此同時。
北方的帝星,肉眼可見的不斷西移,白日可見。
好在朝廷早有公告頒布天下,才沒有造成恐慌。
但民間依然有謠言流出:
說上仙在臨安府連一塊豬肉都吃不上,一氣之下,就迴天上去了。
連帝星都想收了迴去。
後來在皇帝和百官的苦苦祭拜之下,許諾供奉“太牢”的牛羊豬三牲。
於是,一個多月之後,上仙才重新迴來臨安府。
這個流言雖然沒什麽殺傷力,但也造成了一種風氣。
普通百姓但凡祭拜,必定要奉上豬肉,以示契合上古之禮。
畢竟,傳說中的“太牢”三牲:牛不能亂殺,肉買不著;羊肉太貴,買不起。
但豬肉便宜,再沒有就說不過去了。
就怕神仙一氣之下,連供品香氣都不吸了,不賜下祝福。
…………
張天沒想到自己離開後,朝廷和民間因為豬肉出了這麽多亂七八糟的事情。
此時的他,已經攜帶帝星,來到了“邏些城”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