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佛三家主要活動的地點,在吐蕃首都“邏些城(拉薩)”。
但“邏些城”相對整個吐蕃而言,隻是很小的一塊地方。
邏些城之外,還有大量的城鎮、人口難以顧及。
加上吐蕃是部落聯盟製度,各部落以盟誓維持統一。
吐蕃讚普和宰相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皇權”。
出了“邏些城”,很多事情都需要跟各部落商量著來辦,做不到中原王朝的帝王那樣,一言九鼎。
有了胖子讚普和宰相赤傑拔的支持,“邏些城”倒是很快被儒道佛三家拿下。
佛教因為轉換信仰沒有心理障礙,收獲了最多的信徒。
道教則是憑借著殘缺的《小周天功》和五雷正法,暗中拉攏了不少上層貴族。
儒家以安朝使團的名義,買下一大塊地,蓄養了幾千名農奴,人手最多。
這些成果雖然不小,但放在整個吐蕃而言,卻又不算很多。
隨著三家的名聲越來越大,向四周的城鎮、村落傳道的時候,遭遇了當地喇嘛、貴族的強烈抵抗。
隻要不是傻子,都看出安朝的三教來者不善。
這是要奔著挖當地密宗和苯教的根子來的。
堂而皇之的辯經、鬥法鬥不過,當地密宗喇嘛幹脆拒絕和慧圓辯經,也不敢和白玉蟾鬥法。
隻要不接受挑戰,表麵雖然臉麵難看些,但起碼不會被打敗,有足夠的時間使用其他手段了。
…………
是夜。
安朝使團的駐地,被一群“強盜”趁著夜色,摸到近前來。
儒道佛三家是衝著“滅佛”而來的,早料到吐蕃本地勢力會反擊,豈會沒有防備?
還未等“強盜”殺進駐地,一支暗箭飛來!
“咻——”
“敵襲!!”哨兵馬上發出警告。
“啊……”強盜一聲慘叫,拉開了進攻的序幕。
“殺……殺啊……”
“兄弟們給我上……裏麵都是安朝帶來的銀器、好物……”
二三百名“強盜”一擁而上。
安朝整個使團不足百人,除去一些文官,護衛隻有幾十人。
放了一輪飛箭,帶著文官迅速退到後方,組建第二道防線。
一位年輕士子,手裏拿著控製器,透過窗戶,遠遠地看著這群“強盜”。
這群“強盜”雖然不知道具體是誰,但猜也能猜得到,必然是其他部落的士兵,甚至可能有喇嘛的寺廟護法在裏麵。
此人豐神如玉,高原的氣候隻給他兩頰增加了一抹高原紅。
正是徐聞的好友,曾經幫張天解詩的傅瑾瑜。
此次上吐蕃雖然風險很大,還要錯過今年的春闈。
但一旦成功,替安朝聚攏當地民心,收獲也很大。
相當於開疆拓土之功。
於是,太常寺少卿傅文林才找到皇上,將自己的孫子安排進了使團。
使團的控製器,就掌握在他手裏。
隻要護衛抵擋不住,隨時可以召喚天火。
能夠派來保護安朝使團的護衛,本就是精銳。
表麵看“強盜”有二三百名,但真正打起來,還未必能夠在早有準備的護衛麵前占得了便宜。
況且,“強盜”們還忽視了駐地裏還有幾千名農奴。
聽到有喊殺聲,農奴們一下子驚醒了。
開始還本能的縮在營帳裏不敢出來。
多年的農奴身份,讓他們養成了膽小麻木的心態,聽到響聲隻想躲避。
直到見“強盜”殺向安朝使團營地,攻擊自己的“金珠(拯救苦難的菩薩)”。
所有農奴頓時雙眼充血。
拿起那簡陋的農具,從簡易的營帳裏衝了出來。
“快起來……有人來殺金珠大人了……”
“什麽?!快去幫忙。”
“金珠大人,奴才來幫你了……”
不一會,浩浩蕩蕩幾千農奴,匯集成一股龐大的人流。
那幾百個“強盜”雖說是夜襲,卻並沒有蒙麵。
見到幾千個農奴湧來,竟然不慌。
有十幾個人上前攔截,怒罵道:“站住!”
“一群賤奴,也敢過來幹涉我們做事,快退下!”
農奴常年營養不良,身材矮小,驟然見到高大的“強盜”,知道必是高高在上的貴族私兵。
平時他們沒少被這種人打罵,甚至屠殺,本能地畏懼。
見農奴們不動,“強盜”輕蔑一笑:“給老子跪著,等殺完那群外域之人,再來處置你們。”
強盜見農奴不動,正要轉頭。
忽然農奴之中,有聲音高喊道:“我不是農奴,金珠大人賜予了我一家平民身份。”
“我兒子還識字,學過中原的《三字經》。”
說著,一個身體瘦弱的男人撥開眾人,走上前去。
安朝使團買來這幾千農奴,當然不會一下子給他們平民身分。
而是以此為獎勵,看到誰表現好,就當眾晉升為平民身分,以此來激勵其他人。
晉升為平民之後,不但他們一家人不再是農奴,孩子也不是農奴。
甚至還可以在駐地裏跟“金珠大人”讀書識字。
一下子成為無數農奴羨慕的人上人。
這個平民男子一站出來,又有幾十個男子陸續喊道:“我也是平民,我有資格保護金珠大人。”
“我也是……”
沒一會,就有一二百人站了出來。
“強盜”們見人數不多,大多數都是孱弱之人,連兵器都是木製的農具。
隻見領隊大手一揮,一支小隊分兵過來,迎上了這支平民。
“殺!這群賤奴還敢翻了天了!”
“衝啊……保護金珠大人……”
但僅僅一個照麵,這一二百平民就被“強盜”小隊殺得人仰馬翻。
他們的身體本就營養不良,沒什麽力氣,手上的兵器也是木製的農具。
哪裏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正規軍的對手。
傅瑾瑜在後方暗歎一聲,感覺自己任重而道遠。
幾千人僅僅是被對方喝斥一番,就不敢上前。
難怪吐蕃之地,隻有一成的貴族、喇嘛,就能夠統治九成的農奴,還可以肆意屠殺。
精神上的枷鎖,比手腳的枷鎖更難以解開。
若是在中原,想憑十幾個人就嚇退幾千暴民?
隻要有人喊一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馬上就一擁而上,淹沒這群“強盜”了。
曆朝曆代,大大小小規模的農民起事,不知道有多少。
隻要吃不飽、穿不暖,管你是天王老子,一樣反了。
安朝使團手裏隻有幾十個護衛,隻能留在身邊保護使團之人,不敢主動出擊。
若是使團裏的文官被殺,就算將眼前的“強盜”全部殺光都於事無補。
“住手!”
傅瑾瑜大喊一聲,從後方走了出來。
但“邏些城”相對整個吐蕃而言,隻是很小的一塊地方。
邏些城之外,還有大量的城鎮、人口難以顧及。
加上吐蕃是部落聯盟製度,各部落以盟誓維持統一。
吐蕃讚普和宰相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皇權”。
出了“邏些城”,很多事情都需要跟各部落商量著來辦,做不到中原王朝的帝王那樣,一言九鼎。
有了胖子讚普和宰相赤傑拔的支持,“邏些城”倒是很快被儒道佛三家拿下。
佛教因為轉換信仰沒有心理障礙,收獲了最多的信徒。
道教則是憑借著殘缺的《小周天功》和五雷正法,暗中拉攏了不少上層貴族。
儒家以安朝使團的名義,買下一大塊地,蓄養了幾千名農奴,人手最多。
這些成果雖然不小,但放在整個吐蕃而言,卻又不算很多。
隨著三家的名聲越來越大,向四周的城鎮、村落傳道的時候,遭遇了當地喇嘛、貴族的強烈抵抗。
隻要不是傻子,都看出安朝的三教來者不善。
這是要奔著挖當地密宗和苯教的根子來的。
堂而皇之的辯經、鬥法鬥不過,當地密宗喇嘛幹脆拒絕和慧圓辯經,也不敢和白玉蟾鬥法。
隻要不接受挑戰,表麵雖然臉麵難看些,但起碼不會被打敗,有足夠的時間使用其他手段了。
…………
是夜。
安朝使團的駐地,被一群“強盜”趁著夜色,摸到近前來。
儒道佛三家是衝著“滅佛”而來的,早料到吐蕃本地勢力會反擊,豈會沒有防備?
還未等“強盜”殺進駐地,一支暗箭飛來!
“咻——”
“敵襲!!”哨兵馬上發出警告。
“啊……”強盜一聲慘叫,拉開了進攻的序幕。
“殺……殺啊……”
“兄弟們給我上……裏麵都是安朝帶來的銀器、好物……”
二三百名“強盜”一擁而上。
安朝整個使團不足百人,除去一些文官,護衛隻有幾十人。
放了一輪飛箭,帶著文官迅速退到後方,組建第二道防線。
一位年輕士子,手裏拿著控製器,透過窗戶,遠遠地看著這群“強盜”。
這群“強盜”雖然不知道具體是誰,但猜也能猜得到,必然是其他部落的士兵,甚至可能有喇嘛的寺廟護法在裏麵。
此人豐神如玉,高原的氣候隻給他兩頰增加了一抹高原紅。
正是徐聞的好友,曾經幫張天解詩的傅瑾瑜。
此次上吐蕃雖然風險很大,還要錯過今年的春闈。
但一旦成功,替安朝聚攏當地民心,收獲也很大。
相當於開疆拓土之功。
於是,太常寺少卿傅文林才找到皇上,將自己的孫子安排進了使團。
使團的控製器,就掌握在他手裏。
隻要護衛抵擋不住,隨時可以召喚天火。
能夠派來保護安朝使團的護衛,本就是精銳。
表麵看“強盜”有二三百名,但真正打起來,還未必能夠在早有準備的護衛麵前占得了便宜。
況且,“強盜”們還忽視了駐地裏還有幾千名農奴。
聽到有喊殺聲,農奴們一下子驚醒了。
開始還本能的縮在營帳裏不敢出來。
多年的農奴身份,讓他們養成了膽小麻木的心態,聽到響聲隻想躲避。
直到見“強盜”殺向安朝使團營地,攻擊自己的“金珠(拯救苦難的菩薩)”。
所有農奴頓時雙眼充血。
拿起那簡陋的農具,從簡易的營帳裏衝了出來。
“快起來……有人來殺金珠大人了……”
“什麽?!快去幫忙。”
“金珠大人,奴才來幫你了……”
不一會,浩浩蕩蕩幾千農奴,匯集成一股龐大的人流。
那幾百個“強盜”雖說是夜襲,卻並沒有蒙麵。
見到幾千個農奴湧來,竟然不慌。
有十幾個人上前攔截,怒罵道:“站住!”
“一群賤奴,也敢過來幹涉我們做事,快退下!”
農奴常年營養不良,身材矮小,驟然見到高大的“強盜”,知道必是高高在上的貴族私兵。
平時他們沒少被這種人打罵,甚至屠殺,本能地畏懼。
見農奴們不動,“強盜”輕蔑一笑:“給老子跪著,等殺完那群外域之人,再來處置你們。”
強盜見農奴不動,正要轉頭。
忽然農奴之中,有聲音高喊道:“我不是農奴,金珠大人賜予了我一家平民身份。”
“我兒子還識字,學過中原的《三字經》。”
說著,一個身體瘦弱的男人撥開眾人,走上前去。
安朝使團買來這幾千農奴,當然不會一下子給他們平民身分。
而是以此為獎勵,看到誰表現好,就當眾晉升為平民身分,以此來激勵其他人。
晉升為平民之後,不但他們一家人不再是農奴,孩子也不是農奴。
甚至還可以在駐地裏跟“金珠大人”讀書識字。
一下子成為無數農奴羨慕的人上人。
這個平民男子一站出來,又有幾十個男子陸續喊道:“我也是平民,我有資格保護金珠大人。”
“我也是……”
沒一會,就有一二百人站了出來。
“強盜”們見人數不多,大多數都是孱弱之人,連兵器都是木製的農具。
隻見領隊大手一揮,一支小隊分兵過來,迎上了這支平民。
“殺!這群賤奴還敢翻了天了!”
“衝啊……保護金珠大人……”
但僅僅一個照麵,這一二百平民就被“強盜”小隊殺得人仰馬翻。
他們的身體本就營養不良,沒什麽力氣,手上的兵器也是木製的農具。
哪裏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正規軍的對手。
傅瑾瑜在後方暗歎一聲,感覺自己任重而道遠。
幾千人僅僅是被對方喝斥一番,就不敢上前。
難怪吐蕃之地,隻有一成的貴族、喇嘛,就能夠統治九成的農奴,還可以肆意屠殺。
精神上的枷鎖,比手腳的枷鎖更難以解開。
若是在中原,想憑十幾個人就嚇退幾千暴民?
隻要有人喊一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馬上就一擁而上,淹沒這群“強盜”了。
曆朝曆代,大大小小規模的農民起事,不知道有多少。
隻要吃不飽、穿不暖,管你是天王老子,一樣反了。
安朝使團手裏隻有幾十個護衛,隻能留在身邊保護使團之人,不敢主動出擊。
若是使團裏的文官被殺,就算將眼前的“強盜”全部殺光都於事無補。
“住手!”
傅瑾瑜大喊一聲,從後方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