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張天準備轉向道門這邊。
弘願大師急忙道:“貧僧還有一問。”
“請說。”
“神足通若是長久修煉下去,可否突破凡人界限,超凡入聖,成就真正的神通?”
張天笑了笑,這弘願果然有些魔怔。
怪不得他師父屢次要勸戒他呢。
從進化學的角度來講,若是人類持續加強某一個方向的機能,幾十代之後,說不定真的進化出超出常理的功能來。
超級長跑其實就是遠古人類追逐獵物,經過千年萬年慢慢演化出來的。
對自然界的很多動物來講,這種能力已經算是噩夢般的“超能力”了。
但張天知道弘願要的不是這種超能力,而是像神話傳說中的佛門神通。
張天沒有見過,後世也沒有證實真的有存在,自然不能將弘願帶入溝裏去。
於是道:“大師著相了。”
“請問大師,若是修成真正的神足通,日行萬裏,大師準備做什麽?”
弘願一愣,想了想道:“貧僧……大概會走遍天下,遊覽江河大川景色,感悟佛法真義吧。”
“那大師日行百裏,就不能感悟佛法了嗎?”
這一句話,把弘願大師給問住了,陷入沉思。
張天見狀,及時補刀。
一股宏大、慈悲的聲音在張天身上響起。
與張天的口型重疊,仿佛混響一般,震撼整個客廳。
“弘願……你不知往何處去……縱使日行萬裏……亦不過滾滾紅塵中迷途之人。”
“醒來~~~”
後麵那句“醒來”,餘音嫋嫋。
以張天為中心,從客廳向內院擴散。
就連張府外麵的禁軍和吃瓜群眾,都聽到了這股宏大的聲音。
仿佛聽到有佛陀在教育弟子,正施展傳說中佛門的教育手段——當頭棒喝。
這一下,所有人都驚呆了。
張府之外有人驚叫起來。
“如來佛祖,是如來佛祖的聲音!”
“上次鬥法,我將佛祖的聲音記在心裏,定不會錯的。”
“難道如來佛祖顯靈了?怎麽不見如來佛祖百丈金身?”
內院有關係戶捶胸頓足道:“哎呀……恨我等無緣,不能入內廳旁觀,見不到佛祖。”
弘願大師仿佛被雷劈中一般,淚流滿麵,雙手合十:“弟子悟了。”
“神通再強,不登彼岸,不得極樂,終是外道。”
“謝如來佛祖提點。”
說著,一臉坦然,坐迴座位上。
一時間,客廳竟然安靜一片,無人說話。
過了一會,慧圓方丈小心翼翼地問道:“張公子,如來佛祖走了沒有?”
張天笑道:“他沒有來,又如何走?”
“哦……”慧圓迅速腦補,“定是佛祖遠在佛國,借張公子之口,來點醒弘願大師。”
“嗯……”眾人紛紛點頭,“慧圓方丈言之有理。”
弘願大師道:“謝佛祖提點。自此之後,貧僧雖不會放棄神足通的修煉,但不再執著。”
“願用神足通踏遍天下,弘揚佛法。”
張天點點頭:“那就好。”
“吐蕃之地,還有無數邪佛惡僧,等著你去消滅呢。”
佛門眾人頓時臉色一凜。
“原來如此,怪不得佛祖會傳音點醒弘願大師。此為大功德呀。” 慧圓道。
這下子,佛門再無疑問,靜靜地坐在一旁感悟。
張天轉向道門這邊。
“白道長,紫陽真人,你們可以開始了。”
白玉蟾和紫陽真人相視一眼,白玉蟾點點頭,示意紫陽真人先說。
紫陽真人也不推辭,開口道:“張公子,據《西遊記》所載,說貧道能夠成仙,不知可是真的?”
客廳眾人唿吸一滯,他們最想知道的問題來了。
張天微微一笑,好在自己有所準備,於是道:“書是書,人是人。”
“書中所記,未必就等於人的機緣。”
紫陽真人略一思索,問道:“張公子可是暗喻,縱使有成仙之機,亦需要貧道把握機緣。”
“嗯。”
紫陽真人眉頭緊鎖:“貧道修道一生,略有所得,但捫心自問,看不到任何成仙的機緣。”
“如今耄耋之年,壽元將盡,心中彷徨。”
“自看了張公子的《西遊記》後,貧道思量甚多。”
“亦與白玉蟾道長探討多日,倒有一些猜測。”
張天笑笑道:“真人有什麽猜測?不妨說出來聽聽。”
紫陽真人道: “據晉代葛仙翁《抱樸子》所言,仙有三等,即天仙、地仙、屍解仙。”
“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
“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
“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屍解仙。”
“結合張公子在《西遊記》中所言,貧僧自稱‘小仙’,估計即使成仙,亦不會是天仙之流。”
“貧道修行雖有所得,但隨著年歲增長,形體越發衰弱,恐怕亦不能成就地仙。”
“剩下一途,就隻有屍解仙了。”
“前些日子,張公子讓徐解元出來傳話,問貧道為什麽還沒有死。”
“想來,這是張公子借徐解元之口,給貧道的暗示。”
“張公子,不知貧道所言可對?”
張天心中鬆了口氣。
自己準備的內容就是想將紫陽真人往“死後成仙”方向引導的。
畢竟紫陽真人年紀很大,硬要說他能立地成仙不現實。
但死之後,可以遐想的空間就太大了。
曆朝曆代,許多得道高人都是死後才傳說他們成仙的。
畢竟,一個活生生的人,雖然有點本事,要硬說他是神仙,實在騙不過有識之士——除了張天這種特殊情況。
張天點點頭:“看來紫陽真人已有所得。”
紫陽真人和白玉蟾頓時臉色大喜,道:“謝張公子提點。”
一旁的徐聞問道:“紫陽真人當初在張府門前說知道了,原來早已猜到仙師暗喻。”
紫陽真人道:“貧道所念的偈言,又名為《屍解頌》。”
“原來如此。”徐聞恍然大悟,念起了當時紫陽真人的偈言,“四大欲散,浮雲已空,一靈妙有,法界圓通。”
在座之人,心中默念,將這幾句話記在心裏。
畢竟是一位將要成仙的得道高人留下來的,說不定裏麵有大奧秘。
可千萬不能錯過了。
眼前這情形,也是張天樂於看到的。
給修道之人一個念想,不至於陷入虛無主義中。
修行一生,活著不能成仙,死後說不定還有機會。
如此一來,既不會過於執著,又不會自暴自棄。
原本準備的種種忽悠言辭,隨著道門的自我腦補,反倒是省事了。
弘願大師急忙道:“貧僧還有一問。”
“請說。”
“神足通若是長久修煉下去,可否突破凡人界限,超凡入聖,成就真正的神通?”
張天笑了笑,這弘願果然有些魔怔。
怪不得他師父屢次要勸戒他呢。
從進化學的角度來講,若是人類持續加強某一個方向的機能,幾十代之後,說不定真的進化出超出常理的功能來。
超級長跑其實就是遠古人類追逐獵物,經過千年萬年慢慢演化出來的。
對自然界的很多動物來講,這種能力已經算是噩夢般的“超能力”了。
但張天知道弘願要的不是這種超能力,而是像神話傳說中的佛門神通。
張天沒有見過,後世也沒有證實真的有存在,自然不能將弘願帶入溝裏去。
於是道:“大師著相了。”
“請問大師,若是修成真正的神足通,日行萬裏,大師準備做什麽?”
弘願一愣,想了想道:“貧僧……大概會走遍天下,遊覽江河大川景色,感悟佛法真義吧。”
“那大師日行百裏,就不能感悟佛法了嗎?”
這一句話,把弘願大師給問住了,陷入沉思。
張天見狀,及時補刀。
一股宏大、慈悲的聲音在張天身上響起。
與張天的口型重疊,仿佛混響一般,震撼整個客廳。
“弘願……你不知往何處去……縱使日行萬裏……亦不過滾滾紅塵中迷途之人。”
“醒來~~~”
後麵那句“醒來”,餘音嫋嫋。
以張天為中心,從客廳向內院擴散。
就連張府外麵的禁軍和吃瓜群眾,都聽到了這股宏大的聲音。
仿佛聽到有佛陀在教育弟子,正施展傳說中佛門的教育手段——當頭棒喝。
這一下,所有人都驚呆了。
張府之外有人驚叫起來。
“如來佛祖,是如來佛祖的聲音!”
“上次鬥法,我將佛祖的聲音記在心裏,定不會錯的。”
“難道如來佛祖顯靈了?怎麽不見如來佛祖百丈金身?”
內院有關係戶捶胸頓足道:“哎呀……恨我等無緣,不能入內廳旁觀,見不到佛祖。”
弘願大師仿佛被雷劈中一般,淚流滿麵,雙手合十:“弟子悟了。”
“神通再強,不登彼岸,不得極樂,終是外道。”
“謝如來佛祖提點。”
說著,一臉坦然,坐迴座位上。
一時間,客廳竟然安靜一片,無人說話。
過了一會,慧圓方丈小心翼翼地問道:“張公子,如來佛祖走了沒有?”
張天笑道:“他沒有來,又如何走?”
“哦……”慧圓迅速腦補,“定是佛祖遠在佛國,借張公子之口,來點醒弘願大師。”
“嗯……”眾人紛紛點頭,“慧圓方丈言之有理。”
弘願大師道:“謝佛祖提點。自此之後,貧僧雖不會放棄神足通的修煉,但不再執著。”
“願用神足通踏遍天下,弘揚佛法。”
張天點點頭:“那就好。”
“吐蕃之地,還有無數邪佛惡僧,等著你去消滅呢。”
佛門眾人頓時臉色一凜。
“原來如此,怪不得佛祖會傳音點醒弘願大師。此為大功德呀。” 慧圓道。
這下子,佛門再無疑問,靜靜地坐在一旁感悟。
張天轉向道門這邊。
“白道長,紫陽真人,你們可以開始了。”
白玉蟾和紫陽真人相視一眼,白玉蟾點點頭,示意紫陽真人先說。
紫陽真人也不推辭,開口道:“張公子,據《西遊記》所載,說貧道能夠成仙,不知可是真的?”
客廳眾人唿吸一滯,他們最想知道的問題來了。
張天微微一笑,好在自己有所準備,於是道:“書是書,人是人。”
“書中所記,未必就等於人的機緣。”
紫陽真人略一思索,問道:“張公子可是暗喻,縱使有成仙之機,亦需要貧道把握機緣。”
“嗯。”
紫陽真人眉頭緊鎖:“貧道修道一生,略有所得,但捫心自問,看不到任何成仙的機緣。”
“如今耄耋之年,壽元將盡,心中彷徨。”
“自看了張公子的《西遊記》後,貧道思量甚多。”
“亦與白玉蟾道長探討多日,倒有一些猜測。”
張天笑笑道:“真人有什麽猜測?不妨說出來聽聽。”
紫陽真人道: “據晉代葛仙翁《抱樸子》所言,仙有三等,即天仙、地仙、屍解仙。”
“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
“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
“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屍解仙。”
“結合張公子在《西遊記》中所言,貧僧自稱‘小仙’,估計即使成仙,亦不會是天仙之流。”
“貧道修行雖有所得,但隨著年歲增長,形體越發衰弱,恐怕亦不能成就地仙。”
“剩下一途,就隻有屍解仙了。”
“前些日子,張公子讓徐解元出來傳話,問貧道為什麽還沒有死。”
“想來,這是張公子借徐解元之口,給貧道的暗示。”
“張公子,不知貧道所言可對?”
張天心中鬆了口氣。
自己準備的內容就是想將紫陽真人往“死後成仙”方向引導的。
畢竟紫陽真人年紀很大,硬要說他能立地成仙不現實。
但死之後,可以遐想的空間就太大了。
曆朝曆代,許多得道高人都是死後才傳說他們成仙的。
畢竟,一個活生生的人,雖然有點本事,要硬說他是神仙,實在騙不過有識之士——除了張天這種特殊情況。
張天點點頭:“看來紫陽真人已有所得。”
紫陽真人和白玉蟾頓時臉色大喜,道:“謝張公子提點。”
一旁的徐聞問道:“紫陽真人當初在張府門前說知道了,原來早已猜到仙師暗喻。”
紫陽真人道:“貧道所念的偈言,又名為《屍解頌》。”
“原來如此。”徐聞恍然大悟,念起了當時紫陽真人的偈言,“四大欲散,浮雲已空,一靈妙有,法界圓通。”
在座之人,心中默念,將這幾句話記在心裏。
畢竟是一位將要成仙的得道高人留下來的,說不定裏麵有大奧秘。
可千萬不能錯過了。
眼前這情形,也是張天樂於看到的。
給修道之人一個念想,不至於陷入虛無主義中。
修行一生,活著不能成仙,死後說不定還有機會。
如此一來,既不會過於執著,又不會自暴自棄。
原本準備的種種忽悠言辭,隨著道門的自我腦補,反倒是省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