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大喜。


    有此仙器,三個加起來可引動天火9次,相當於可以消滅九支軍隊。


    之前在西麵,張天僅僅用了三四次,就將大蒙打迴北方。


    九次已經足以毀滅一個小國了。


    不過,大家都知道張天賜予這等“仙器”,並不是讓他們去消滅軍隊的。


    最要緊的是鏟除邪佛的土壤,引導吐蕃的子民重歸正途。


    慧圓道:“阿彌陀佛,請問張公子,若是貧僧在吐蕃與人辯經,可否請動如來佛祖助陣?”


    張天笑笑道:“上次辯經輸了,你還記得呢?”


    “呃……貧僧並無此意。”


    上次皇城鬥法,張天耍了個無賴,請出“如來佛祖”打壓佛門。


    關於三藏法師清譽的辯論,自然就不了了之。


    張天道:“如來出馬的話,還需要你們這些徒子徒孫幹嘛?”


    “若是三次天火都無法鎮壓當地密宗,你們佛門就退出吐蕃,讓道教和儒家頂上去。”


    “阿彌陀佛……”慧圓心頭一凜,“貧僧定當盡力。”


    如今安朝儒、道、佛三教出動。


    對付吐蕃密宗固然是首要目標,但也是一個擴大自家影響力的大機緣。


    即使白玉蟾身為道士,講究無為,亦不會放過這種機會。


    白玉蟾道:“皇上,張公子,不知此行可有人數限製?”


    “貧道欲聯係龍虎山、青城山、武當山、嶗山等各脈傳承,派人共進吐蕃傳教。”


    吐蕃如今被密宗覆蓋,慧圓過去是最有利的。


    隻要通過辯經、武力等各種手段打敗當地喇嘛,就可以輕易引導密宗信徒皈依自己門下。


    儒家代表著朝廷,對吐蕃官員、識字之人也容易滲透。


    唯有道教在吐蕃毫無根基,開展起來最為困難。


    白玉蟾從大局出發,並不準備自己獨占這份好處,準備邀同道中人一起前去。


    張天道:“並無人數限製,但亦不是越多越好。你們與朝廷協調。”


    “如此,貧道知道了。”


    史尚書道:“上仙,朝廷派人前去,通常要考核政績,不知張公子可有標準?”


    張天略一思索,道:“讓吐蕃的農奴,活得像一個人。”


    “阿彌陀佛,張公子慈悲。”


    “福生無量天尊!”


    “解救一國之人,其陰德之多,難以計數。”


    大家當著赤傑拔的麵討論如何“滅佛”,赤傑拔卻毫無反應。


    張天吐蕃宰相看了一眼。


    瞧他的反應,似乎真的不是密宗信徒。


    畢竟,讚普可以世襲,坐在那個位置的人未必有多少智商。


    但做宰相可不同。


    對上需要應對讚普的命令,對外需要協調吐蕃各大部落,還要主持軍政大事。


    沒有極大的能力根本坐不上這個位置。


    如此人才,必然智商極高,心誌堅毅,可不會被密宗的教義輕易洗腦。


    將他推上吐蕃讚普的位置,未嚐不可。


    赤傑拔見張天望過來,急忙微微低頭。


    張天道:“迴到吐蕃,你若有事想商議,可找儒家之人,我便知之。”


    “是,仙人。”


    赤傑拔心中暗喜。


    這相當於安朝仙人和朝廷隨時支持自己造反,就看自己願不願意了。


    但造反之前,需要想辦法保護儒道佛三家的安全才行。


    否則,每死一個安朝之人就陪葬百名貴族喇嘛。


    若是死的人多了,豈不是將自己也搭進去了?


    吐蕃的事情安排完了。


    吐蕃宰相告退,去安排迎接儒道佛三家進蕃的事宜。


    整個“滅佛”過程,就數他的壓力最大,不得不慎。


    朝廷之上。


    安佑帝示意徐聞。


    徐聞會意,道:“仙師,西遼使者,亦在等候仙師迴應。”


    “他們與大蒙聯盟,侵犯我朝西線邊境,不知仙師準備如何處置?”


    張天道:“皇帝,若是安朝想打,就直接滅國,將它納入版圖。”


    “安朝須得靠自己的能力征戰天下,令各地的子民認可。”


    “光靠我一人平推,等我離開後,這天下恐怕又分崩離析了。”


    “到時候,又是幻夢一場,徒增殺戮罷了。”


    “若是不想打或打不下來,我另有安排。”


    安朝朝廷知道張天不喜歡征戰沙場,不敢相勸。


    而且大家知道張天說的沒錯。


    打下來還得治理,如今光是消化天金、西夏的國土,就幾乎將安朝的文官抽調一空。


    到時候打下西遼,派不了足夠的人過去控製的話,還不是得讓當地人自治。


    那跟沒打有什麽區別?


    還不如讓西遼稱臣,做一個藩屬國算了。


    全程很少說話的趙立將軍道:“上仙若不出手,安朝能穩勝西遼之人,就隻有郭將軍一人。”


    “嗯……”朝堂上的文官微微點頭,算是認可趙將軍的話。


    短短一兩年時間,安朝國土擴大了一倍多。


    先後將天金、西夏納入版圖。


    但是,這兩國都是張天出的手。


    論士兵的真實戰力,隻有郭將軍帶領的襄陽軍最為剽悍。


    其他士兵,一時半會還比不上西遼軍隊的戰力。


    貿然遠征,安朝並無把握。


    史尚書道:“郭將軍如今在建設燕雲十六州防線,雖說有上仙鎮壓,大蒙不敢越雷池半步,但防線事關千年基業,不可不建。”


    “加上東北一帶,天金餘孽未清,亦需要郭將軍的襄陽軍繼續追擊。”


    “短時間內,恐怕分身乏術。”


    安佑帝問道:“趙將軍,若是從成都府、西夏一帶抽調兵員,獨立操練,需要多久才可成精銳?”


    趙將軍道:“若是一切順利,兩三年可成精銳。”


    “但要勝過西遼,末將卻無把握。”


    “除非,上仙再次賜予末將千裏眼。”


    大家齊齊望向張天,眼裏充滿渴望。


    張天搖搖頭,並不解釋。


    如今派儒、道、佛去吐蕃,至少需要抽調一個“高空衛星”過去策應。


    南美洲的機器人也需要留下一個“太空衛星”作為中繼,傳遞信息。


    張天自己頭上還要留一個“高空衛星”隨時應對。


    郭將軍手上的千裏眼,亦需要占用九重天的一部分資源。


    明年開春之後,郭將軍繼續征戰東北的話,會跑得更遠。


    到時候可能還要分出衛星去協助,否則千裏眼就失效了。


    如此一來,張天手頭上的衛星設備已經很緊張了,無法再支撐多一路大軍的信息戰。


    徐聞道:“仙師,可是天上的千裏眼、順風耳神將,既要協助郭將軍,又要保護儒道佛進吐蕃,分身乏術?”


    “嗯,算是吧。”


    “原來如此。”一眾大臣“恍然大悟”。


    “據說千裏眼、順風耳是親兄弟,隻有兩位神將,確實難以麵麵俱到。”


    安佑帝見狀,隻好道:“不知上仙有何安排?”


    張天道:“叫西遼在它管轄的境內,修一條大道,重新打通絲綢之路。”


    皇帝和百官略一思索,道:“此計大妙。”


    “修大道可耗損西遼國力。”


    “等西遼大道修好,郭將軍恐怕已經騰出手來,揮軍西出。”


    “到時候,大道行軍迅速,西遼覆手可滅。”


    張天笑笑道:“我倒沒想那麽多,主要是想著什麽時候靜極思動,去西方看看。”


    “看看這個時代的西方會是什麽模樣。”


    安佑帝心中一慌,道:“上仙要離開臨安?安朝上下,可是有怠慢之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還說你不是神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磨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磨磨並收藏還說你不是神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