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蒙軍隊的戰力在於騎射,自然是有城不守,選擇野戰。
何況還有徐聞這個作弊器一般的存在。
不出城主動擒拿他,就隻能被動挨打了。
但是,經曆了兩次“天火”洗禮,大蒙現在忐忑萬分。
不知道捉拿徐聞這個動作,會不會再次觸怒仙人?
如果有得選擇,大蒙也不想和徐聞正麵對戰。
但河套之地,關乎著大蒙未來的生存。
縱觀整個天下,天金殘部所在的東北太靠北了,不適宜過冬。
西域的西遼,要打倒也能打,但如同雞肋,食之無味。
燕雲十六州又過不去。
隻有河套之地是目前唯一的選擇。
兩軍在中興府外,遙遙相對。
安朝這邊,慣例派人上前喊話,都是斥責大蒙殘暴無道,屠殺女媧血脈之類,讓他退出西夏國土。
若是以前,拿著上古神話來斥責對方軍隊,如同兒戲。
但這個神話是得到張天認可的,誰敢不信?
甚至大蒙內部,都有人在反思,是不是屠城屠得太多了,引發天怒?
所以仙人才屢次在天上親自出手?
隻不過張天兩次出手,都是因為徐聞在場的緣故,這種說法沒有多少人支持。
但已經無形中影響到了大蒙的戰爭策略,至少不再肆意屠殺平民百姓。
大蒙這邊。
領軍的居然是兩次逃得性命的大蒙將軍。
攻占中興府的大蒙主帥,已經先一步撤出了中興府,退到北麵的“白馬強鎮軍司”。
大蒙將軍的親兵道:“將軍,主帥讓我等再次麵對仙人弟子,這不是讓我們去送死嗎?”
大蒙將軍搖搖頭:“誰叫上次我們失手。”
“上次本來是試探仙人態度絕佳的一戰,如果生擒仙人弟子仙人而不出手。”
“那麽意味著仙人不在乎安朝的興亡,隻要善待他身邊人就行。”
“縱使仙人出手,上次隻出了一萬鐵騎,用一萬人馬試探仙人態度,還試探得起。”
“可惜呀,那個混賬一支箭破壞了主帥的布局。”
“如今,不得不用我等七萬鐵騎的性命,再一次試探了。”
親兵道:“將軍,為了長生天,我等自不畏死。”
“但仙人已經出手兩次,一次比一次怒氣大。”
“如果第三次出手,恐怕……”
大蒙將軍苦笑:“事關大蒙生死存亡,縱使天怒,也不得不如此行事。”
安朝大軍這邊。
徐聞對牛二道:“牛將軍,待會開戰,你帶著小短腿衝擊對方後軍。”
“就算不能斬下軍旗,也必須逼迫對方移動,打擊大蒙的士氣。”
“末將領命!”
徐聞又道:“大蒙以鐵騎著稱,逼軍旗移位,隻是打擊士氣,牽製援軍。未必對他們戰力有多少影響,大家準備苦戰。”
周圍的將領齊聲道:“末將領命!”
兩邊都進行了一些簡短的陣前布置,等喊話的士兵一迴來,就發起了衝鋒。
“隆隆隆…………”大地如擂鼓。
大蒙鐵騎率先出擊。
五萬鐵騎率先離開大軍,朝安朝軍隊衝來,另留兩萬騎兵以作機動用。
“騎兵出擊!”徐聞下令。
徐聞隻留了三千騎兵備用,其他四萬七千騎全部派出。
沒辦法,安朝騎兵本來就少,很多都是這一兩年打下天金國後,搶了戰馬才倉促成軍的。
戰力不夠,數量也不及大蒙軍隊,徐聞留不得手。
隻希望牽製住對方,步軍能夠彌補騎兵的缺陷。
“轟…………”
雙方大軍終於對撞在一起。
大蒙鐵騎如同利刃,衝擊進入安朝騎兵陣營中。
若僅僅是騎兵對決,恐怕安朝騎兵支撐不了一個時辰。
但徐聞本來就不指望安朝騎兵能夠打贏大蒙鐵騎,主要目的就是牽製。
隨著兩方騎兵糾纏在一起,誰也跑不起來,開始相互廝殺起來。
大蒙士兵大半輩子都在馬上,騎在馬背上如履平地,揮舞起長矛、大刀,絲毫不比地麵弱。
安朝士兵自然不及,人數大規模傷亡。
好在徐聞早有應對。
又派了八萬步軍,組成長矛陣上前助陣。
大蒙軍隊看了,仗著主戰場的優勢,分出一萬鐵騎,前來對抗步軍。
如此一來,大蒙的五萬鐵騎和安朝的十萬人馬,纏鬥在一起,勉強保持平衡。
見主力部隊已被牽製,徐聞喝道:“牛二,小短腿,出擊!”
“嗷…………”
小短腿仰天長嘯,興奮不已。
二十米長的身軀,一獸當先竄了出去,直朝大蒙的指揮旗而去。
牛二帶領不多的兩千騎,緊隨其後。
在城外指揮的大蒙將軍微微皺眉,兩千騎就敢過來?自己手上可是還有2萬鐵騎沒有動用。
蛟龍再厲害,也不可能抵得上一萬鐵騎吧?
大蒙將軍先派出了五千鐵騎,前來攔截牛二。
牛二見狀,騎在馬上邊跑邊喊:“小短腿,減速。”
小短腿速度立馬降了下來,隻保持稍稍領先。
“咻……咻……咻……”
大蒙的箭雨來襲,牛二的兩千騎倒下一片。
但並未以弓箭迴擊。
大蒙的五千鐵騎正納悶之際,已經來到半箭之地。
牛二騎兵中忽然飛起上千個黑乎乎的東西,遠遠一看,隱約能看到一點火星。
領軍的大蒙副將臉色大變,喊道:“火雷!馬腹藏身!”
命令一下達,幾千大蒙士兵熟練地從馬背上一矮,人已經縮到馬身的一側。
隻有零星的倒黴蛋被其他人擠到,掉到地上,隨即淹沒在大軍之中。
但是,沒有任何用處。
“轟……轟……轟……”
一千多個火雷扔到大蒙鐵騎之中,炸出一團團火光和黑煙。
瞬間倒下一大片。
“籲……籲……”
無數戰馬驚慌嘶叫,胡亂奔跑,頓時陣形散亂,發生了互相衝撞和踩踏。
“再扔!”
“轟……轟……轟……”
兩輪火雷轟炸之後,終於對接到一起。
但此時大蒙騎兵已經死傷無數,戰馬驚亂,被牛二一個衝鋒就潰不成軍。
火雷雖然早已麵世,但在這個時代,製作和保存難度都極大,數量不多。
甚至到了明清時期,都無法壓過騎兵和弓箭。
但安朝這邊的火雷,是經過張天指點改良的。
雖然數量依然無法製作很多,但觸發方法卻不用明火了。
用一些火石,配合一些金屬彈片,組成一個類似打火機的一次性引火裝置。
隻需要在扔出去之前,按一下引火裝置,引線就會自動燃燒。
如此一來,如果火雷和引線做好防水,甚至還能在雨天使用。
大大提高了投擲的效率和便捷性。
何況還有徐聞這個作弊器一般的存在。
不出城主動擒拿他,就隻能被動挨打了。
但是,經曆了兩次“天火”洗禮,大蒙現在忐忑萬分。
不知道捉拿徐聞這個動作,會不會再次觸怒仙人?
如果有得選擇,大蒙也不想和徐聞正麵對戰。
但河套之地,關乎著大蒙未來的生存。
縱觀整個天下,天金殘部所在的東北太靠北了,不適宜過冬。
西域的西遼,要打倒也能打,但如同雞肋,食之無味。
燕雲十六州又過不去。
隻有河套之地是目前唯一的選擇。
兩軍在中興府外,遙遙相對。
安朝這邊,慣例派人上前喊話,都是斥責大蒙殘暴無道,屠殺女媧血脈之類,讓他退出西夏國土。
若是以前,拿著上古神話來斥責對方軍隊,如同兒戲。
但這個神話是得到張天認可的,誰敢不信?
甚至大蒙內部,都有人在反思,是不是屠城屠得太多了,引發天怒?
所以仙人才屢次在天上親自出手?
隻不過張天兩次出手,都是因為徐聞在場的緣故,這種說法沒有多少人支持。
但已經無形中影響到了大蒙的戰爭策略,至少不再肆意屠殺平民百姓。
大蒙這邊。
領軍的居然是兩次逃得性命的大蒙將軍。
攻占中興府的大蒙主帥,已經先一步撤出了中興府,退到北麵的“白馬強鎮軍司”。
大蒙將軍的親兵道:“將軍,主帥讓我等再次麵對仙人弟子,這不是讓我們去送死嗎?”
大蒙將軍搖搖頭:“誰叫上次我們失手。”
“上次本來是試探仙人態度絕佳的一戰,如果生擒仙人弟子仙人而不出手。”
“那麽意味著仙人不在乎安朝的興亡,隻要善待他身邊人就行。”
“縱使仙人出手,上次隻出了一萬鐵騎,用一萬人馬試探仙人態度,還試探得起。”
“可惜呀,那個混賬一支箭破壞了主帥的布局。”
“如今,不得不用我等七萬鐵騎的性命,再一次試探了。”
親兵道:“將軍,為了長生天,我等自不畏死。”
“但仙人已經出手兩次,一次比一次怒氣大。”
“如果第三次出手,恐怕……”
大蒙將軍苦笑:“事關大蒙生死存亡,縱使天怒,也不得不如此行事。”
安朝大軍這邊。
徐聞對牛二道:“牛將軍,待會開戰,你帶著小短腿衝擊對方後軍。”
“就算不能斬下軍旗,也必須逼迫對方移動,打擊大蒙的士氣。”
“末將領命!”
徐聞又道:“大蒙以鐵騎著稱,逼軍旗移位,隻是打擊士氣,牽製援軍。未必對他們戰力有多少影響,大家準備苦戰。”
周圍的將領齊聲道:“末將領命!”
兩邊都進行了一些簡短的陣前布置,等喊話的士兵一迴來,就發起了衝鋒。
“隆隆隆…………”大地如擂鼓。
大蒙鐵騎率先出擊。
五萬鐵騎率先離開大軍,朝安朝軍隊衝來,另留兩萬騎兵以作機動用。
“騎兵出擊!”徐聞下令。
徐聞隻留了三千騎兵備用,其他四萬七千騎全部派出。
沒辦法,安朝騎兵本來就少,很多都是這一兩年打下天金國後,搶了戰馬才倉促成軍的。
戰力不夠,數量也不及大蒙軍隊,徐聞留不得手。
隻希望牽製住對方,步軍能夠彌補騎兵的缺陷。
“轟…………”
雙方大軍終於對撞在一起。
大蒙鐵騎如同利刃,衝擊進入安朝騎兵陣營中。
若僅僅是騎兵對決,恐怕安朝騎兵支撐不了一個時辰。
但徐聞本來就不指望安朝騎兵能夠打贏大蒙鐵騎,主要目的就是牽製。
隨著兩方騎兵糾纏在一起,誰也跑不起來,開始相互廝殺起來。
大蒙士兵大半輩子都在馬上,騎在馬背上如履平地,揮舞起長矛、大刀,絲毫不比地麵弱。
安朝士兵自然不及,人數大規模傷亡。
好在徐聞早有應對。
又派了八萬步軍,組成長矛陣上前助陣。
大蒙軍隊看了,仗著主戰場的優勢,分出一萬鐵騎,前來對抗步軍。
如此一來,大蒙的五萬鐵騎和安朝的十萬人馬,纏鬥在一起,勉強保持平衡。
見主力部隊已被牽製,徐聞喝道:“牛二,小短腿,出擊!”
“嗷…………”
小短腿仰天長嘯,興奮不已。
二十米長的身軀,一獸當先竄了出去,直朝大蒙的指揮旗而去。
牛二帶領不多的兩千騎,緊隨其後。
在城外指揮的大蒙將軍微微皺眉,兩千騎就敢過來?自己手上可是還有2萬鐵騎沒有動用。
蛟龍再厲害,也不可能抵得上一萬鐵騎吧?
大蒙將軍先派出了五千鐵騎,前來攔截牛二。
牛二見狀,騎在馬上邊跑邊喊:“小短腿,減速。”
小短腿速度立馬降了下來,隻保持稍稍領先。
“咻……咻……咻……”
大蒙的箭雨來襲,牛二的兩千騎倒下一片。
但並未以弓箭迴擊。
大蒙的五千鐵騎正納悶之際,已經來到半箭之地。
牛二騎兵中忽然飛起上千個黑乎乎的東西,遠遠一看,隱約能看到一點火星。
領軍的大蒙副將臉色大變,喊道:“火雷!馬腹藏身!”
命令一下達,幾千大蒙士兵熟練地從馬背上一矮,人已經縮到馬身的一側。
隻有零星的倒黴蛋被其他人擠到,掉到地上,隨即淹沒在大軍之中。
但是,沒有任何用處。
“轟……轟……轟……”
一千多個火雷扔到大蒙鐵騎之中,炸出一團團火光和黑煙。
瞬間倒下一大片。
“籲……籲……”
無數戰馬驚慌嘶叫,胡亂奔跑,頓時陣形散亂,發生了互相衝撞和踩踏。
“再扔!”
“轟……轟……轟……”
兩輪火雷轟炸之後,終於對接到一起。
但此時大蒙騎兵已經死傷無數,戰馬驚亂,被牛二一個衝鋒就潰不成軍。
火雷雖然早已麵世,但在這個時代,製作和保存難度都極大,數量不多。
甚至到了明清時期,都無法壓過騎兵和弓箭。
但安朝這邊的火雷,是經過張天指點改良的。
雖然數量依然無法製作很多,但觸發方法卻不用明火了。
用一些火石,配合一些金屬彈片,組成一個類似打火機的一次性引火裝置。
隻需要在扔出去之前,按一下引火裝置,引線就會自動燃燒。
如此一來,如果火雷和引線做好防水,甚至還能在雨天使用。
大大提高了投擲的效率和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