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一個激靈,互相看了一眼,急忙跪了下來。


    “這是上天迴應了,上天迴應了那位先生的祭文。”


    “那……那就是說,我們的夔州的蝗災有救?”


    “定是如此,上天都迴應了,豈能度不過?”


    “先生大恩啊……”


    王守田沒有跪,雙目圓睜,不可思議地看著馬車,叫道:“這到底是什麽東西?怎麽敢斬蝗神?”


    張天露出“世外高人”的笑容,捋了捋並不長的胡須,道:“此乃浩然正氣也~~~”


    “不可能。”王守田嚇得退了兩步,“這世上怎麽會真的有浩然正氣?!”


    跪著的百姓中,有人高聲道:“王老爺,你忘記《孟子》一書提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其為氣也,至大至剛……則塞於天地之間……”


    周圍有讀過書的人也響應道:“是了是了,剛才那道光華好像是從祭文中散發出來的,衝天而起,正是先賢提到的浩然正氣模樣。”


    由於那道光線來得太快太突然,大家都分不清是從天而降,還是衝天而起。


    如今跟“浩然正氣”一聯想,覺得應該是從祭文中發出來的才對。


    “怪不得寫祭文時操馬千言,原來是大儒到此。”


    “撲……”有人又敲了那人的頭,“你是改不過來是吧?那叫倚馬千言,先生當麵,粗言穢語。”


    “我怎麽就粗言穢語了?先生的祭文罵得比我還髒呢。”


    “呃……”眾人語塞。


    剛才張百萬罵的話,大家自然都算到張天寫的“祭文”裏麵去。


    能夠引發的“浩然正氣”的大儒,大家認為必然是高人“雅”士。


    若不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聽,那是萬萬不敢相信。


    如此粗俗不堪的“祭文”,真的是出自眼前這位未知大儒之手?!


    張天也不急,讓大家先自行適應一下。


    剛才那道光線,是從九重天上射下來的。


    在天上花費了大半年的時光,改造太陽能帆,今日隻是小試牛刀。


    自使用“天擊”以來,張天就一直有焦慮。


    即使將九重天算進來,“天擊”的次數也不會太多。


    終會有用盡的一日,到時候威懾力就大大減少了。


    後來看到太陽能帆,張天終於想到了一個“無限”的方法。


    大日之光,不就無窮無盡麽?


    用來發電隻是其中一個用途。


    若是聚集起來,就是一個超大號的太陽能武器。


    在地麵上,巴掌大的凸透鏡聚焦起來的光點,都能夠迅速引燃物體、灼傷人體。


    太陽能帆直徑數百米,而且是在太空直接收集太陽光,沒有空氣阻隔,聚集起來的能量又該有多恐怖?


    雖然射下來,經過大氣會有一定的損耗,但已經足夠了。


    不過,為了精準定位,當然不會像“太陽灶”的結構那麽簡陋。


    張天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就是改造太陽能帆的另一麵。


    平時沒事,可以用有太陽能塗層的一麵產生電力。


    需要光線的時候,太陽能帆就會翻轉,用光滑的背麵,聚集陽光。


    然後通過三棱鏡、凸透鏡、機械定位裝置等一係列複雜器械,精準投射到張天想要的任何地點。


    那些折射的三棱鏡、凸透鏡的材料,來自九重天的維修零件。


    九重天上有很多玻璃窗口,有些甚至不比地麵的落地窗小,用來觀賞太空景色。


    自然,得有備用的玻璃零件。


    這些太空玻璃,又厚又寬,強度還高。


    是製作三棱鏡、凸透鏡的上佳材料。


    就算沒有這些備用的玻璃零件,張天也會將九重天上的觀賞玻璃窗給拆下來,用合金堵上缺口。


    反正自己又不在上麵住,太空風景什麽的不看也罷。


    但張天身為理科生,考慮到盡可能多的情況。


    為了適應使用需求,聚集起來的太陽光,通過那一係列的複雜裝置,需要能夠調節大小。


    小則如利刃,可切割萬物。


    大則如明燈,可照亮天地。


    張天命名為“天火”!


    嚴格來說,“天火”裝置已經算是天基武器了。


    雖然跟後世的天基武器相比,威力很小。


    真打起仗來,那麽大的體積也沒什麽戰場生存能力。


    但殺傷力卻是實實在在的!


    若是民用公司敢擅自建造,恐怕立馬就有相關部門上門,將整個公司的人逮個精光。


    情況緊急的話,還會被導彈,或其他天基武器直接轟成太空垃圾。


    但在這個時代,沒有時空警察,張天可以徹底放飛自我。


    王守田這邊。


    臉色變幻,不斷迴想《孟子》的內容。


    先賢將“浩然正氣”寫在書中,想必不是信口開河。


    隻是以前自己愚昧淺薄,沒有見過罷了。


    王守田終於理順了心情,深深一作揖,道:“學生慚愧,不知大儒當麵……”


    張天道:“既然你認輸了,那麽有些事情我要你去做,權當是迴報百姓給你的潤筆費。”


    “先生請說,學生銘記。”


    張天梳理了一下語言,還是得按這個時代的人的思維來引導,於是道:


    “蝗神為邪神,不可祭拜,越拜他越猖狂。”


    “數千年來,拜蝗神者無數,大家可見蝗神收斂?放過百姓了嗎?”


    這話一出,百姓中“嗡嗡”一片。


    交頭接耳,紛紛點頭,認同張天的話。


    很多年紀稍長的人,都遇到過不止一次蝗災了,有大有小,根本杜絕不了。


    無論多虔誠祭拜,都看不到任何改善的希望。


    像王舉人這些有學識的人,看過史書,更是知道曆史上的蝗災從未少過。


    王守田又作揖道:“學生受教。”


    張天繼續道:“若有蝗災,先斬蝗神,再捕殺蝗蟲。”


    “縱使不能杜絕蝗災,亦能自救一二,不至於眼睜睜地看著糧食毀於一旦。”


    “大家不要怕,蝗神雖然能化身千萬,殺之不絕,然而法力不濟,膽小如鼠。”


    “隻敢驅使蝗蟲危害莊稼,不敢露麵直接對人下手。”


    “千年以來,大家可聽說過一則蝗神害人之事?”


    大家一想,好像還真沒有,紛紛點頭:“先生所言極是。”


    “怪不得先生的祭文要如此粗俗不堪,原來是罵跑蝗神,他就不敢在此夔州地界作威作福了。”


    “不錯,以後再發生蝗災,一定要紮上草頭蝗神,派一個最潑辣的村婦,罵後而焚之。”


    “一個怎麽夠?先生有浩然正氣,一篇祭文就能搞定。我等普通人識字不多,得派百十個潑婦賴皮,一起罵才行。”


    “嗯……言之有理。”


    張天也沒想到,今天這一番話,造就了一個奇怪的習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還說你不是神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磨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磨磨並收藏還說你不是神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