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早就聽說上仙降伏一條蛟龍。


    可惜上次小短腿來到襄陽,是要參戰的,所以直接就進了軍營,見到的百姓不多。


    如今大搖大擺地進城,大家終於可以大飽眼福了。


    “這是上仙降伏的蛟龍,果然雄偉。”


    有人喊道:“蛟龍,蛟龍,我這有燒雞。”


    又有人道:“我聽人說,它的名字叫小短腿……”


    “小短腿,小短腿,燒雞要不要……”


    “嗚……”小短腿一下子轉過頭去。


    嚇得喊話的百姓又驚又喜。


    原本用來犒軍的食物,紛紛扔向小短腿。


    小短腿來者不拒,將扔過來的燒雞臘肉,一口叼下,嚼都不嚼,就吞了下去。


    張天見狀,心中有些警醒。


    隨著小短腿的名氣越來越大,也要做一些防範才行。


    若是有人想對小短腿下毒,以它現在這副德性,恐怕一毒一個準。


    迴頭讓鐵東訓練一下,別誰扔過來的食物都吃。


    到時候戰場上千軍奈何不了的“蛟龍”,被一隻燒雞給放倒了,那就笑話了。


    一段不長的路,硬是走了半個時辰,才迴到將軍府。


    下馬車之時。


    有幾位太監穿著的仆人,過來給靖妃當階梯,踩著下地。


    張天見了,微微不悅。


    以他後世的觀念,還是很不喜歡看到這種糟踐人的做法。


    見張天看過來,一位太監跪在地上不起來,說道:“叩見上仙。”


    “上仙可是認出奴才來了?奴才是襄陽人士,之前給上仙奉上瓜果,上仙還賜福於奴才呢。”


    “嗯?!”張天略一迴憶。


    想起當初剛降臨襄陽,被百姓堵得出不了門,很多人拿著瓜果肉食過來,想供奉自己。


    當時張天沒經驗,象征式地拿了幾個人的瓜果,結果百姓更加瘋狂。


    張天怕引起群體踩踏,就沒有再露過臉了。


    那些被張天拿過瓜果(賜福)的人,在襄陽城曾經一度很是風光。


    隻是沒想到,這麽久過去了,陰差陽錯之下,居然做了太監。


    顯然是新納了靖妃後,需要一些人服侍,皇帝就從襄陽當地招收了一些人,嘎了蛋子收作奴才。


    若是普通人家的奴才,張天還不好說什麽。


    自己一時半會,也改變不了這個時代太多。


    但是,能夠接觸到靖妃的,必然是被淨身做了閹人的。


    皇帝隨時隨地開後宮也就罷了,還隨時隨地嗄百姓的蛋蛋,這就有點過分了。


    合著自己當初的“賜福”,就是讓人最終嘎了蛋蛋,入皇家做太監?


    眾人見張天臉色微沉,似有不悅,嚇得一下子不敢出聲。


    原本周圍熱熱鬧鬧的,陡然一靜。


    連皇帝都感覺到有一股壓力,心中莫名有些惶恐。


    靖妃見張天看向自己這邊,臉色突然變得不好,不禁心中慌亂。


    不知哪兒做錯了,一雙小手攥著手巾不知所措。


    那個新太監有些眼力勁兒,主動道:“上仙,可是奴才做錯了什麽,惹上仙不快?奴才給上仙賠禮了。”


    說著,就要磕頭。


    “唉……不是你。”張天一時間也不知道說什麽。


    這種寧願淨身做太監的,一般是生活不好,別無選擇。


    襄陽城之前是邊境重鎮,經常打仗,很多人三餐不繼,朝不保夕。


    別說娶妻生子了,連自個兒都未必能夠填飽肚子,還要擔心胡人南下打草穀。


    襄陽城外石家村的石大胸就是個典型例子。


    如今見到皇帝親臨,要招收奴才,難免有人狠心,舍棄子孫根,隻謀這一世富貴。


    張天看了心裏不舒服,卻又不知道該罵誰。


    徐聞上前,道:“仙師,可是有什麽事?弟子願代為分憂。”


    張天搖搖頭,指向那幾個新太監,道:“你們幾個,跟我進來。”


    一行人,皇帝、靖妃、徐聞、卓平、百官,以及這幾個太監,被張天的臉色嚇得忐忑不安。


    進到將軍府大廳。


    幾個新太監跪在地上,顫顫巍巍,以為自己犯了什麽禁忌。


    張天略一沉吟,問道:“皇帝,史尚書,諸位大人,我想請問,大家覺得殺人的罪孽大,還是令人斷子絕孫的罪孽大?”


    此話一出,一些心思通透的人頓時猜出了七八分。


    見自己被張天點名,史尚書隻得道:“從律法上講,自然是殺人的罪大。”


    “律法之中有六殺,分為謀殺、故殺、鬥殺、戲殺、誤殺、過失殺。”


    “從判刑上分,任何一種,都比殘人子孫根要重。”


    張天問道:“若是從陰德的角度來算呢?”


    “呃……”史尚書不得不迴答,“根據律法,若是死刑犯尚未有後,可允許聽妻入獄,為他留種,讓他家香火不滅。”


    “是以……是以……不看刑法,從陰德上算,斷子絕孫要比殺人要重一些。”


    聽妻入獄,指的是如果死刑犯沒有子嗣,行刑之前,朝廷會允許妻子入獄,與死囚同吃同住。


    有的朝代甚至寬容到,妻子懷孕後死囚才會行刑。


    這種對香火傳承的觀念,能夠影響到最嚴苛的死囚刑法,足以見古人對“斷子絕孫”的憎惡。


    張天淡淡道:“既然如此,若是一個家族,每一代都讓幾百幾千,甚至幾萬人斷子絕孫。”


    “你們說,這陰德會損到何種程度?”


    眾人一陣騷亂,互相交頭接耳,大家都知道張天指的是皇家。


    但是,大家關心的不是張天隱晦地責備皇家。


    反正以張天如今的聲望,就算當麵罵得皇帝狗血淋頭,也得乖乖受著。


    大家更關心的是,嘎人蛋子,真的會損陰德嗎?會有什麽後果?


    甚至會影響到皇朝的傳承?


    徐聞出列道:“皇上,仙師,《尚書·泰誓上》曰: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


    “上天有好生之德,若是從氣運之道來講,斷絕生靈生命的延續,就是違背天地生化至理。”


    “是以,最終天地反噬,恐怕冥冥中,不可持久。”


    “嗯。”張天點點頭。


    難道給徐聞這些神鬼思想一個肯定。


    若要自己圓,還挺費腦筋的。


    有這麽一個弟子在身邊,好多不知道怎麽說的話,都有人幫忙解釋了。


    果然,徐聞此話一出,百官再也控製不住了。


    有一位文官出列道:“上古之時,殷商行活人祭祀,殘暴無道。”


    “及至周朝,以人為本,廢除人牲祭祀,是以商滅周興,此乃順應天道。”


    “正如孔聖人所言: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因此,無後有損天道,其惡與作俑無異。”


    孔子的那句話,大概意思就是說:第一個製作土偶陶俑來殉葬的人,應該斷子絕孫。


    連孔子都拿斷子絕孫來詛咒那些作陶俑的人,可見,在古人眼裏,斷子絕孫是一個多麽可怕的懲罰。


    徐聞又道:“皇上、仙師,弟子雖然對經史涉獵不深。”


    “然而,每當看到書上記載,殺俘,屠城,皆為不祥,具體如何不祥,史書上卻又沒有明說。”


    “如今聽仙師所言,正是有損陰德,違背天地生化之理。”


    史尚書道:“難怪曆朝曆代,宮中都多有詭異之事。”


    在場之人,都是飽詩詩書之人,聽史尚書這麽一說,頓時想起書中記載。


    曆朝曆代,皇宮裏的鬧鬼傳聞可不少。


    按理說,皇宮是一國之皇權所在,最是正氣浩蕩之所,哪來那麽多詭異之事?


    現在經張天這麽一提,感覺就是損陰德損得太多了。


    每一代皇帝,都要嘎幾百幾千人的蛋子。


    這麽多人斷子絕孫,陰陽失衡,皇宮裏肯定陰氣衝天。


    沒鬼也能夠養出鬼來。


    再細細一想,幾代十幾代人累積下來,皇宮裏不知損了多少陰德。


    怪不得每每到了皇朝後期,皇帝總是莫名其妙的昏庸無能,或者天災人禍不斷,最終滅亡。


    安佑帝聽了,臉色煞白,道:“上仙,如之奈何?靖妃的胎兒可曾會受影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還說你不是神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磨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磨磨並收藏還說你不是神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