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一支騎兵,帶著漫天灰塵,朝襄陽城外奔來。
斥候眼看就要進入郭將軍的防守圈,突然“咻”的一聲,一支利箭從後麵飛來。
斥候勉強支撐了幾下,被馬甩下地麵。
戰馬失去人的操控,迷茫地跑往旁邊跑,避開後麵的追兵。
“踏踏踏踏…………”
巨大的馬蹄聲越來越近,越來越逼迫郭將軍的防守圈了。
放眼看去,大約有一千左右的人馬。
郭將軍的第一反應不是緊張,而是疑惑。
有如此氣勢的騎兵,必然是天金國的軍隊無疑。
但他們來幹嘛?送死嗎?
天金國的鐵騎雖然厲害,但想靠著一千騎兵突襲自己上萬軍隊,那也是兇多吉少。
尤其是在自己一方擺好防禦陣型的情況下。
至於這支騎兵是如何來的,郭將軍暫時不知道。
此時也來不及細查.
若是張天能抽空看氣球衛星的信息,就能看出這一千鐵騎的來曆。
這一千人馬,散布在方圓幾十裏的山林裏,也不知埋伏了多少天。
因為全部散開,偶爾被斥候發現一兩個,也以為是對方的探子。
能處理就處理,處理不了也就算了。
畢竟兩國邊境,這種探子多了去了,誰也不可能將對方的探子全部清理。
主要是防止對方大軍就行。
皇帝來到襄陽城,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
就連進入補給艦的時間,也隱瞞不了。
光是看出城的襄陽大軍什麽時候出去,就能估算個大概。
張天和皇帝在七八點進入補給艦的話,襄陽大軍至少要在五更天之前,就出城部署。
城外的探子,通過獨有的聯係方式,傳到數十裏外的荒山野嶺,然後在這些埋伏好的軍士一層一層地傳下去。
很快,散落這一千人馬都收到了。
然後,陸續從隱藏之地出現。
剛開始是一兩匹戰馬,從荒山野嶺裏衝出來。
放在外麵的斥候,按照遇見探子的方式處理,或警告,或交手,並未通知襄陽城。
漸漸地,戰馬越來越多,像是螞蟻似的,稀稀疏疏地從山裏出來。
猶如溪水,不斷從山上流下來,漸漸匯成一股洪流。
一出現,鐵騎就全速地往前奔跑。
前方的斥候就算發現,但戰馬跑起來並不比天金國鐵騎快多少。
等消息傳迴給郭將軍的時候,這支鐵騎也近在眼前了。
郭將軍顧不上想那麽多,大手一揮,道:“上拒馬,騎兵準備!”
傳令兵吼道:“上拒馬!騎兵準備!”
“嗬!!”
守衛的步兵,馬上將木頭做成的猙獰的拒馬木架,搬到鐵騎前進的方向,連成一片。
拒馬上麵都是削尖的長長的木頭,戰馬無法躍過。
後方還有軍士拿著長矛,尾部頂著地,矛尖斜向前方,組成第二道防線。
天金國鐵騎若要突破防線,必將付出慘重的代價。
若是幾萬鐵騎,還可以用血肉鋪路,衝垮步兵軍陣。
但眼前隻有區區一千人馬,等突破了拒馬防線,恐怕也剩不了多少人了。
剩下的步兵可用長矛、大刀,輕鬆收割。
同時,襄陽守軍兩側,各有一支一千人的騎兵,越眾而出,準備從側翼包夾。
這些戰馬,還是上次大戰,繳獲粘罕大軍留下的。
如此的陣型和兵力對比,郭將軍實在想不通對方有什麽企圖。
若是皇上在中軍,還可以不計犧牲,突破防線,擊殺皇上。
隻要皇上一死,就算這一千鐵騎全部死亡,就算襄陽軍隊絲毫未損,也是巨大的失敗。
當然,若是皇上真的在中軍,情況就那截然不同了。
隻要天金國鐵騎突破第一道防線,皇上就必須“轉移”。
皇上一動,軍心就亂,恐怕還真的有可能被一千鐵騎追著上萬步軍殺。
一如二十年前,皇上北伐的那場兵禍。
當時戰況尚在僵持,結果天金國一支鐵騎,逼得皇上狼狽逃跑。
不但皇上下腹受傷,從此不能生兒育女。
就連軍隊也因皇上臨陣脫逃,軍心大亂,導致慘敗。
但如今,皇上已在仙舟之內,絕對安全。
那麽,天金國鐵騎再想實行“斬首”打法,實在看不出有什麽成功的可能。
這還未算張天在這裏的威懾力。
郭將軍微微皺眉,他相信天金國鐵騎有這份膽量,但似乎不應該這麽的有勇無謀。
果然,對方天金國的一千鐵騎忽然遠遠地停了下來,似乎害怕了。
牛二道:“將軍,仙舟堅硬無比,鋼刀砍上去,連個印子都沒有。他們到底想幹什麽?”
“嗯?”郭將軍看了牛二一眼,“你怎麽知道?”
“呃……上次粘罕大軍來的時候,我看到有天金國的士兵拿刀砍仙舟。”
郭將軍道:“能攔則攔,若是被他們衝擊到仙舟麵前。就算皇上沒事,事後也免不了責罰。”
“是!”
見一千騎兵停下來,郭將軍也不著急,以不動應萬變。
若是此時派襄陽騎兵壓上前,恐怕中了調虎離山之計。
到時候萬一再從什麽地方摸出來第2支騎兵,那就危險了。
何況,雖然同是騎兵,但胡人善騎。
天金國若是一心想逃,追上去估計隻能吃一嘴的塵土。
但是,接下來天金國的騎兵,又做了郭將軍意想不到的一個舉動。
所有人忽然齊齊下馬。
從後方的馬背上拿出大包袱,迅速拆開來。
隻見裏麵閃現著金屬光澤,竟然是一塊塊鎧甲。
但這些鎧甲很大,並不是穿在人身上的。
隻見天金國軍士,手腳麻利的,迅速將鎧甲套在馬身上。
轉眼間,就有近半的戰馬披上了鎧甲。
郭將軍臉色一變,脫口而出:“甲騎具裝?!”
甲騎具裝,就是馬穿的鎧甲。
由保護馬頭的“馬胄”、保護馬頸的“雞頸”、保護馬胸的“當胸”、保護馬軀幹的“馬身甲”、保護馬屁股的“搭後”組成。
有時候馬臀部的護甲上還附著長羽毛作為裝飾,稱為“寄生”。
這樣一套完整的馬鎧,將戰馬保護得嚴嚴實實,僅留眼、耳、鼻、口、四肢及尾巴暴露在外。
再配上身穿鎧甲的士兵,一旦衝鋒起來,勢不可擋!
普通士兵的弓箭和長矛,根本無法對這種重甲騎兵造成傷害。
曆史上的最典型的戰爭,就南北朝時期的沙苑之戰。
當時的東魏二十萬大軍在蒲津攻打西魏。
西魏派遣宇文泰前來迎擊,但手裏軍隊不足萬人,一萬對二十萬,形勢岌岌可危。
千鈞一發之際,處於右翼軍陣的李弼率甲騎具裝,對東魏軍進行突擊衝鋒。
以“六十騎”甲騎具裝,衝得東魏大軍潰不成軍。
其他大軍趁機掩殺,東魏七萬餘人被俘,主帥高歡落荒而逃。
還有自封為“宇宙大將軍”的侯景,也是憑借八百餘名重騎兵,縱橫江東數年。
由此可見,甲騎具裝的威力如何!
但是,南北朝之後,甲騎具裝就漸漸沒落了。
因為人們已經發現了重騎兵的弱點。
一來穿戴極為麻煩,須得提前穿好,否則,臨陣敵人根本不會給你機會的。
像眼前的一千天金國騎兵,這重甲顯然經過改良,穿戴極為迅速。
就算郭將軍派騎兵上前,他們也算好距離,有足夠的時間穿好後再上馬應戰。
二來,重甲騎兵缺點也很明顯,就是重!
衝鋒的距離和時間都維持不了太久,一旦被牽製,沒有了衝鋒的勢能,很容易被其他兵種給圍殺。
以上種種資料,郭將軍自然都知道。
見天金國騎兵一來改良了甲騎具裝,二來居然如此大膽,來到陣前才給戰馬套上重甲。
之前為了節省馬力,還特意用五百匹戰馬拉鎧甲,讓另外五百匹戰馬節省力氣。
顯然,是為了最後一擊!
斥候眼看就要進入郭將軍的防守圈,突然“咻”的一聲,一支利箭從後麵飛來。
斥候勉強支撐了幾下,被馬甩下地麵。
戰馬失去人的操控,迷茫地跑往旁邊跑,避開後麵的追兵。
“踏踏踏踏…………”
巨大的馬蹄聲越來越近,越來越逼迫郭將軍的防守圈了。
放眼看去,大約有一千左右的人馬。
郭將軍的第一反應不是緊張,而是疑惑。
有如此氣勢的騎兵,必然是天金國的軍隊無疑。
但他們來幹嘛?送死嗎?
天金國的鐵騎雖然厲害,但想靠著一千騎兵突襲自己上萬軍隊,那也是兇多吉少。
尤其是在自己一方擺好防禦陣型的情況下。
至於這支騎兵是如何來的,郭將軍暫時不知道。
此時也來不及細查.
若是張天能抽空看氣球衛星的信息,就能看出這一千鐵騎的來曆。
這一千人馬,散布在方圓幾十裏的山林裏,也不知埋伏了多少天。
因為全部散開,偶爾被斥候發現一兩個,也以為是對方的探子。
能處理就處理,處理不了也就算了。
畢竟兩國邊境,這種探子多了去了,誰也不可能將對方的探子全部清理。
主要是防止對方大軍就行。
皇帝來到襄陽城,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
就連進入補給艦的時間,也隱瞞不了。
光是看出城的襄陽大軍什麽時候出去,就能估算個大概。
張天和皇帝在七八點進入補給艦的話,襄陽大軍至少要在五更天之前,就出城部署。
城外的探子,通過獨有的聯係方式,傳到數十裏外的荒山野嶺,然後在這些埋伏好的軍士一層一層地傳下去。
很快,散落這一千人馬都收到了。
然後,陸續從隱藏之地出現。
剛開始是一兩匹戰馬,從荒山野嶺裏衝出來。
放在外麵的斥候,按照遇見探子的方式處理,或警告,或交手,並未通知襄陽城。
漸漸地,戰馬越來越多,像是螞蟻似的,稀稀疏疏地從山裏出來。
猶如溪水,不斷從山上流下來,漸漸匯成一股洪流。
一出現,鐵騎就全速地往前奔跑。
前方的斥候就算發現,但戰馬跑起來並不比天金國鐵騎快多少。
等消息傳迴給郭將軍的時候,這支鐵騎也近在眼前了。
郭將軍顧不上想那麽多,大手一揮,道:“上拒馬,騎兵準備!”
傳令兵吼道:“上拒馬!騎兵準備!”
“嗬!!”
守衛的步兵,馬上將木頭做成的猙獰的拒馬木架,搬到鐵騎前進的方向,連成一片。
拒馬上麵都是削尖的長長的木頭,戰馬無法躍過。
後方還有軍士拿著長矛,尾部頂著地,矛尖斜向前方,組成第二道防線。
天金國鐵騎若要突破防線,必將付出慘重的代價。
若是幾萬鐵騎,還可以用血肉鋪路,衝垮步兵軍陣。
但眼前隻有區區一千人馬,等突破了拒馬防線,恐怕也剩不了多少人了。
剩下的步兵可用長矛、大刀,輕鬆收割。
同時,襄陽守軍兩側,各有一支一千人的騎兵,越眾而出,準備從側翼包夾。
這些戰馬,還是上次大戰,繳獲粘罕大軍留下的。
如此的陣型和兵力對比,郭將軍實在想不通對方有什麽企圖。
若是皇上在中軍,還可以不計犧牲,突破防線,擊殺皇上。
隻要皇上一死,就算這一千鐵騎全部死亡,就算襄陽軍隊絲毫未損,也是巨大的失敗。
當然,若是皇上真的在中軍,情況就那截然不同了。
隻要天金國鐵騎突破第一道防線,皇上就必須“轉移”。
皇上一動,軍心就亂,恐怕還真的有可能被一千鐵騎追著上萬步軍殺。
一如二十年前,皇上北伐的那場兵禍。
當時戰況尚在僵持,結果天金國一支鐵騎,逼得皇上狼狽逃跑。
不但皇上下腹受傷,從此不能生兒育女。
就連軍隊也因皇上臨陣脫逃,軍心大亂,導致慘敗。
但如今,皇上已在仙舟之內,絕對安全。
那麽,天金國鐵騎再想實行“斬首”打法,實在看不出有什麽成功的可能。
這還未算張天在這裏的威懾力。
郭將軍微微皺眉,他相信天金國鐵騎有這份膽量,但似乎不應該這麽的有勇無謀。
果然,對方天金國的一千鐵騎忽然遠遠地停了下來,似乎害怕了。
牛二道:“將軍,仙舟堅硬無比,鋼刀砍上去,連個印子都沒有。他們到底想幹什麽?”
“嗯?”郭將軍看了牛二一眼,“你怎麽知道?”
“呃……上次粘罕大軍來的時候,我看到有天金國的士兵拿刀砍仙舟。”
郭將軍道:“能攔則攔,若是被他們衝擊到仙舟麵前。就算皇上沒事,事後也免不了責罰。”
“是!”
見一千騎兵停下來,郭將軍也不著急,以不動應萬變。
若是此時派襄陽騎兵壓上前,恐怕中了調虎離山之計。
到時候萬一再從什麽地方摸出來第2支騎兵,那就危險了。
何況,雖然同是騎兵,但胡人善騎。
天金國若是一心想逃,追上去估計隻能吃一嘴的塵土。
但是,接下來天金國的騎兵,又做了郭將軍意想不到的一個舉動。
所有人忽然齊齊下馬。
從後方的馬背上拿出大包袱,迅速拆開來。
隻見裏麵閃現著金屬光澤,竟然是一塊塊鎧甲。
但這些鎧甲很大,並不是穿在人身上的。
隻見天金國軍士,手腳麻利的,迅速將鎧甲套在馬身上。
轉眼間,就有近半的戰馬披上了鎧甲。
郭將軍臉色一變,脫口而出:“甲騎具裝?!”
甲騎具裝,就是馬穿的鎧甲。
由保護馬頭的“馬胄”、保護馬頸的“雞頸”、保護馬胸的“當胸”、保護馬軀幹的“馬身甲”、保護馬屁股的“搭後”組成。
有時候馬臀部的護甲上還附著長羽毛作為裝飾,稱為“寄生”。
這樣一套完整的馬鎧,將戰馬保護得嚴嚴實實,僅留眼、耳、鼻、口、四肢及尾巴暴露在外。
再配上身穿鎧甲的士兵,一旦衝鋒起來,勢不可擋!
普通士兵的弓箭和長矛,根本無法對這種重甲騎兵造成傷害。
曆史上的最典型的戰爭,就南北朝時期的沙苑之戰。
當時的東魏二十萬大軍在蒲津攻打西魏。
西魏派遣宇文泰前來迎擊,但手裏軍隊不足萬人,一萬對二十萬,形勢岌岌可危。
千鈞一發之際,處於右翼軍陣的李弼率甲騎具裝,對東魏軍進行突擊衝鋒。
以“六十騎”甲騎具裝,衝得東魏大軍潰不成軍。
其他大軍趁機掩殺,東魏七萬餘人被俘,主帥高歡落荒而逃。
還有自封為“宇宙大將軍”的侯景,也是憑借八百餘名重騎兵,縱橫江東數年。
由此可見,甲騎具裝的威力如何!
但是,南北朝之後,甲騎具裝就漸漸沒落了。
因為人們已經發現了重騎兵的弱點。
一來穿戴極為麻煩,須得提前穿好,否則,臨陣敵人根本不會給你機會的。
像眼前的一千天金國騎兵,這重甲顯然經過改良,穿戴極為迅速。
就算郭將軍派騎兵上前,他們也算好距離,有足夠的時間穿好後再上馬應戰。
二來,重甲騎兵缺點也很明顯,就是重!
衝鋒的距離和時間都維持不了太久,一旦被牽製,沒有了衝鋒的勢能,很容易被其他兵種給圍殺。
以上種種資料,郭將軍自然都知道。
見天金國騎兵一來改良了甲騎具裝,二來居然如此大膽,來到陣前才給戰馬套上重甲。
之前為了節省馬力,還特意用五百匹戰馬拉鎧甲,讓另外五百匹戰馬節省力氣。
顯然,是為了最後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