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被問得一愣。
沒想到白玉蟾身為真正的高人,腦洞居然也這麽大。
張天沒好氣道:“你為什麽覺得我是孫悟空?而不認為我是玉皇大帝呢?”
“嗡……”眾人頓時炸開了。
顧不上張天能不能聽到,紛紛交頭接耳。
“果然如此,敢以玉皇大帝自居,張公子定然是那齊天大聖無疑了。”
“那《西遊記》我每一迴都追著看,我記得那猴子說: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簡直膽大包天,膽大包天呀!”
這句“大逆不道”之言,即使是通過書中人物說出來,在古代社會也是大忌。
何況放在張天的“仙人”身份上,就更顯得刺眼了。
“玉皇大帝乃萬神之主,老夫還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敢編排玉皇大帝鑽桌子底下的。”
“不錯,張公子若是玉皇大帝下凡,豈會將自己編排得如此沒麵子?”
“隻有被玉皇大帝打下凡間的齊天大聖,心中有怨氣,才故意如此編排玉皇大帝。”
“嗯,有理。剛才鬥法,張公子連如來佛祖都請來了,想必張公子與佛祖很熟,正合《西遊記》中猴子與佛祖的關係。”
“咳咳,那……張公子難道是猴子精成仙?”
“枉你身為文官,這都不懂?那是假借的手法。”
“猴子寓意為心猿意馬,是張公子心中無法無天性格的一個影射……”
張天雙手一攤,他怎麽也沒想到,有生之年,居然有人認為自己是齊天大聖。
似乎是小時候看《西遊記》電視劇時的夢想成真了。
白玉蟾道:“張公子,玉皇大帝雖然在道教不同分支,地位有高低之分。”
“然而,無論哪一分支,他皆為天庭之主。”
“貧道見張公子在《西遊記》中刻意醜化玉皇大帝,下凡方式又甚是狼狽,可是被玉皇貶下凡間的?”
白玉蟾一說話,全場的人頓時安靜,想聽聽張天會如何迴答。
張天無奈道:“你不是不信有神仙和天庭嗎?”
白玉蟾笑笑道:“我信與不信,在於我心。張公子說與不說,我等亦無法勉強。”
張天略一沉吟,道:“孫悟空隻是一個故事角色,你們不必多想。”
“至於我的身份……我隻能告訴你們,我確非此界中人。”
“嘩……”眾人震驚。
近百人激動得身體亂顫,口中隻剩下驚歎。
雖然他們早就相信張天是“仙人”,但是此前張天一直沒有承認,總覺得缺少“官方認證”。
沒想到今天終於肯承認了。
看來還得是同為得道高人的白玉蟾,才能夠和張公子平等對話呀。
白玉蟾有些急切,問道:“張公子,另一界是何模樣?要如何抵達?難道真的要靠修道飛升麽?”
張天搖搖頭:“如何迴去我也不知,如今我也正煩惱著呢。”
“至於你說的飛升,應該不大可能。”
“為何?”白玉蟾有些不解。
“你可知道天空之上是什麽?”
“是什麽?不是天庭嗎?”
張天道:“非也,天空之上是太空,就是你們說的太虛。”
“上麵沒有空氣,沒有重力,沒有磁場,溫度極低。真要直愣愣地飛上去,活不過幾分鍾。”
“哦……”眾人仿佛聽到了天地大秘。
張天一笑,他記得後世有部小說,就是寫修道之人飛升之後,到了太空無法唿吸給憋死的。
若是白玉蟾真的修煉出飛天之法,傻愣愣地飛出太空,估計結果也是一樣。
白玉蟾又問:“越過太虛,應該是天庭了吧?”
張天微微一歎:“或許吧。但太虛無窮,常規手段根本飛不過去。”
張天至今都不知道怎麽穿越到這個時代的,或許是蟲洞,或許是某種未知的神秘力量。
不管是什麽,真有能力穿越時間和空間的人,有沒有天庭,應該都不重要了。
安佑帝望向天空的“天關客星”,有些羨慕道:“那天庭之上,想必很多仙人在飛來飛去吧?”
“呃……確實挺多的。”
按照後世統計的航班數量,每天坐飛機的人,數以千萬計。
在這個時代的人眼裏在,可不就是一群仙人在飛來飛去麽?
白玉蟾又問了許多以前思而不得的問題。
例如雷電、天空、宇宙、星辰、人體等等。
隻要不涉及自己的秘密,張天基本上都是一一迴答,算是給這位古代求道者的一點啟示。
到了最後,張天甚至將地球為一個球體,圍繞太陽運行。
地球四麵八方,都是虛空等等天文常識,全都講了出來。
聽得皇帝、百官震撼不已。
白玉蟾眉頭緊皺,問道:“遠者小,近者大。”
“大日離我們遙遠無比,看起來尚有盆子大小。”
“說它比我們所在的地球大130萬倍,貧道相信。”
“可是,若我們居住之地為球形。”
“那為何球的另一麵的人不會掉下去?或者在邊緣的人,身體不會傾斜呢?”
張天“哈哈”一笑:“此中奧秘,你們若是有興趣,可以慢慢探索。”
“這其中涉及天地萬物,宇宙星辰的運行至理,若是能夠領悟其中奧秘。”
“上天入地,不在話下。”
“嘩……”眾人又是一驚。
知道張天這是在給大家指明一個方向,心動不已。
不過,張天並不準備全盤托出,今天已經說得夠多的了。
一來,講得太多,他們也理解不了。
二來,與其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
有了這點星星之火,將來必然有不少好奇的求道之人,去觀察天地萬物。
這些人,就是文明的火苗,將會引起文明爆炸性的進步,絕對比張天一個人填鴨式傳授,要強上千倍萬倍。
其實,華夏古代很早就有非常多學科的萌芽。
隻是缺少一個良機,沒有進步成現代科技。
天地就在那裏,隻要將視野打開,絕大多數奧秘遲早會發現的。
雖然張天披了個“仙人”的假象,似乎隻有大家愚昧,對自己才最有利。
但張天知道,這種“愚昧”自己不打破,遲早會被外族人來打破。
還不如借此機會,播下一些種子呢。
至於這些種子什麽時候才能生根發芽,就要看天下大勢如何變化了。
“論道”結束。
百官終於心滿意足從皇宮出來。
這次鬥法,不但親眼目睹了佛祖現身,天雷道法,仙人借星,又聽到了許多天地大秘。
實乃大快人心。
迴去之後,自然要好好記錄下來,以傳後世。
白玉蟾向皇上討了個旨意,想在臨安府建個道觀。
皇帝自然欣然允許。
於是,出了宮之後,白玉蟾開始在西湖周圍轉悠,想尋找一處風水寶地。
不過,張天則沒有出皇宮。
他被皇帝單獨請到偏殿,隻留下蔡丞相、史尚書2個心腹大臣。
沒想到白玉蟾身為真正的高人,腦洞居然也這麽大。
張天沒好氣道:“你為什麽覺得我是孫悟空?而不認為我是玉皇大帝呢?”
“嗡……”眾人頓時炸開了。
顧不上張天能不能聽到,紛紛交頭接耳。
“果然如此,敢以玉皇大帝自居,張公子定然是那齊天大聖無疑了。”
“那《西遊記》我每一迴都追著看,我記得那猴子說: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簡直膽大包天,膽大包天呀!”
這句“大逆不道”之言,即使是通過書中人物說出來,在古代社會也是大忌。
何況放在張天的“仙人”身份上,就更顯得刺眼了。
“玉皇大帝乃萬神之主,老夫還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敢編排玉皇大帝鑽桌子底下的。”
“不錯,張公子若是玉皇大帝下凡,豈會將自己編排得如此沒麵子?”
“隻有被玉皇大帝打下凡間的齊天大聖,心中有怨氣,才故意如此編排玉皇大帝。”
“嗯,有理。剛才鬥法,張公子連如來佛祖都請來了,想必張公子與佛祖很熟,正合《西遊記》中猴子與佛祖的關係。”
“咳咳,那……張公子難道是猴子精成仙?”
“枉你身為文官,這都不懂?那是假借的手法。”
“猴子寓意為心猿意馬,是張公子心中無法無天性格的一個影射……”
張天雙手一攤,他怎麽也沒想到,有生之年,居然有人認為自己是齊天大聖。
似乎是小時候看《西遊記》電視劇時的夢想成真了。
白玉蟾道:“張公子,玉皇大帝雖然在道教不同分支,地位有高低之分。”
“然而,無論哪一分支,他皆為天庭之主。”
“貧道見張公子在《西遊記》中刻意醜化玉皇大帝,下凡方式又甚是狼狽,可是被玉皇貶下凡間的?”
白玉蟾一說話,全場的人頓時安靜,想聽聽張天會如何迴答。
張天無奈道:“你不是不信有神仙和天庭嗎?”
白玉蟾笑笑道:“我信與不信,在於我心。張公子說與不說,我等亦無法勉強。”
張天略一沉吟,道:“孫悟空隻是一個故事角色,你們不必多想。”
“至於我的身份……我隻能告訴你們,我確非此界中人。”
“嘩……”眾人震驚。
近百人激動得身體亂顫,口中隻剩下驚歎。
雖然他們早就相信張天是“仙人”,但是此前張天一直沒有承認,總覺得缺少“官方認證”。
沒想到今天終於肯承認了。
看來還得是同為得道高人的白玉蟾,才能夠和張公子平等對話呀。
白玉蟾有些急切,問道:“張公子,另一界是何模樣?要如何抵達?難道真的要靠修道飛升麽?”
張天搖搖頭:“如何迴去我也不知,如今我也正煩惱著呢。”
“至於你說的飛升,應該不大可能。”
“為何?”白玉蟾有些不解。
“你可知道天空之上是什麽?”
“是什麽?不是天庭嗎?”
張天道:“非也,天空之上是太空,就是你們說的太虛。”
“上麵沒有空氣,沒有重力,沒有磁場,溫度極低。真要直愣愣地飛上去,活不過幾分鍾。”
“哦……”眾人仿佛聽到了天地大秘。
張天一笑,他記得後世有部小說,就是寫修道之人飛升之後,到了太空無法唿吸給憋死的。
若是白玉蟾真的修煉出飛天之法,傻愣愣地飛出太空,估計結果也是一樣。
白玉蟾又問:“越過太虛,應該是天庭了吧?”
張天微微一歎:“或許吧。但太虛無窮,常規手段根本飛不過去。”
張天至今都不知道怎麽穿越到這個時代的,或許是蟲洞,或許是某種未知的神秘力量。
不管是什麽,真有能力穿越時間和空間的人,有沒有天庭,應該都不重要了。
安佑帝望向天空的“天關客星”,有些羨慕道:“那天庭之上,想必很多仙人在飛來飛去吧?”
“呃……確實挺多的。”
按照後世統計的航班數量,每天坐飛機的人,數以千萬計。
在這個時代的人眼裏在,可不就是一群仙人在飛來飛去麽?
白玉蟾又問了許多以前思而不得的問題。
例如雷電、天空、宇宙、星辰、人體等等。
隻要不涉及自己的秘密,張天基本上都是一一迴答,算是給這位古代求道者的一點啟示。
到了最後,張天甚至將地球為一個球體,圍繞太陽運行。
地球四麵八方,都是虛空等等天文常識,全都講了出來。
聽得皇帝、百官震撼不已。
白玉蟾眉頭緊皺,問道:“遠者小,近者大。”
“大日離我們遙遠無比,看起來尚有盆子大小。”
“說它比我們所在的地球大130萬倍,貧道相信。”
“可是,若我們居住之地為球形。”
“那為何球的另一麵的人不會掉下去?或者在邊緣的人,身體不會傾斜呢?”
張天“哈哈”一笑:“此中奧秘,你們若是有興趣,可以慢慢探索。”
“這其中涉及天地萬物,宇宙星辰的運行至理,若是能夠領悟其中奧秘。”
“上天入地,不在話下。”
“嘩……”眾人又是一驚。
知道張天這是在給大家指明一個方向,心動不已。
不過,張天並不準備全盤托出,今天已經說得夠多的了。
一來,講得太多,他們也理解不了。
二來,與其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
有了這點星星之火,將來必然有不少好奇的求道之人,去觀察天地萬物。
這些人,就是文明的火苗,將會引起文明爆炸性的進步,絕對比張天一個人填鴨式傳授,要強上千倍萬倍。
其實,華夏古代很早就有非常多學科的萌芽。
隻是缺少一個良機,沒有進步成現代科技。
天地就在那裏,隻要將視野打開,絕大多數奧秘遲早會發現的。
雖然張天披了個“仙人”的假象,似乎隻有大家愚昧,對自己才最有利。
但張天知道,這種“愚昧”自己不打破,遲早會被外族人來打破。
還不如借此機會,播下一些種子呢。
至於這些種子什麽時候才能生根發芽,就要看天下大勢如何變化了。
“論道”結束。
百官終於心滿意足從皇宮出來。
這次鬥法,不但親眼目睹了佛祖現身,天雷道法,仙人借星,又聽到了許多天地大秘。
實乃大快人心。
迴去之後,自然要好好記錄下來,以傳後世。
白玉蟾向皇上討了個旨意,想在臨安府建個道觀。
皇帝自然欣然允許。
於是,出了宮之後,白玉蟾開始在西湖周圍轉悠,想尋找一處風水寶地。
不過,張天則沒有出皇宮。
他被皇帝單獨請到偏殿,隻留下蔡丞相、史尚書2個心腹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