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番折騰下來,已經日上三竿了。
張天道:“今天先到這吧,大家去吃早餐吧。”
去到客廳,一問兩個服侍太監,才知道並沒有煮早餐。
蘇兒等人已經換好衣服,有些小期待等著張天。
張天問道:“你們平時不吃早餐麽?”
徐聞道:“弟子一日兩餐,一般隻吃午餐和晚餐。”
“大家也是嗎?”
鐵東道:“上仙,我們都是一日兩餐。”
“你平時練武消耗大,不覺得餓麽?”
鐵東笑笑道:“習慣了就好了。”
“以前在軍營裏都是這樣,隻有打仗的時候,才一日三餐的。”
“哦……”張天略一迴憶。
自己在將軍府的時候,飯食隨叫隨到,沒有留意別人一天吃幾頓。
等離開襄陽,路上趕路,需要力氣預防突發事件,也是一日三餐。
在臨安府這些日子,張天平時都起得晚,很少吃早餐。
偶爾起床得早,也是出去外麵尋訪小吃品嚐,居然一直沒發現這個問題。
怪不得剛才一喊吃早餐,蘇兒、徐聞、鐵東等人這麽期待,原來是以為自己帶他們出去吃通街。
想到這裏,張天對兩個服侍太監道:“以後家裏所有人改為一日三餐,早餐你們根據大家的口味準備即可。對了,你們也是。”
“謝上仙!”
“不過……”張天看向鐵東,“你身體高大,又每天練武,怎麽感覺你吃得不多?”
這些天來,鐵東和大家一桌吃飯,張天感覺他的飯量比自己多不了多少。
按理說,一個練武之人,不可能吃得這麽少的。
鐵東神情有些靦腆,道:“上仙,我的飯量可大可小,如今不需要打仗,可以吃少一點。”
“還可大可小?”張天沒好氣道,“你是不是覺得我養個工人都養不起?傳出去簡直丟我臉。”
鐵東臉色一下子紅了,急道:“上仙,我不是這個意思。”
若不是今天突然早起,張天自己還沒發現這個問題。
那兩個服侍太監,沒有給軍士做飯的經驗,都是按照人頭,多做一點點。
鐵東雖說跟了自己這麽久,但還是沒有放得開,顯然是覺得自己寸功未立,連飯都不敢吃太多。
見服侍太監做的飯不多,也不敢貿然叫他們給自己額外加量。
張天道:“行了,不必多說。”
“我問你:以我的飯量為標準,你能吃幾份?”
鐵東有些赧然,猶豫著不敢開口。
張天道:“三份?”
見鐵東沒反應,又道:“五份?”
“嘶……十份?”
這下,鐵東終於說話了,道:“上仙,吃不了那麽多。如果放開了吃,我頂多隻能吃八份。”
“八份還少?你倒是挺謙虛的呀。”張天笑道。
鐵東有些不好意思:“上仙,我這等糙人,經常行軍打仗的。吃一頓有時要頂兩三天,所以胃口大了些。”
張天拍拍他的肩膀,道:“胃口大些好呀,以後放開了吃。”
“那套刀法練起來很吃力,全都是以你的極限來推算的,不吃飽可不行。”
“我問你,一日按三餐算,你一頓要吃幾斤肉,幾斤米?”
鐵東小聲道:“一斤米加一斤肉,吃八分飽就行。”
張天不禁瞪眼道:“還八分飽?我連一座金銀礦都送給皇帝了,你是不是以為多吃幾口能吃窮我?”
“以後每頓就給你煮兩斤米和兩斤羊肉,隻要你能吃得下,上不封頂。”
鐵東急了,道:“使不得,上仙。”
“羊肉一斤在襄陽就要三百文1斤,如今到了臨安府,又快過年了,都漲到了六百文1斤了,這太費錢了。”
“這麽貴?”張天有些奇怪。
因為平時經常出去逛街找小吃,知道這個時代的物價。
窮苦人家,一天的夥食也就十幾二十文。
雞肉也就三五十文一斤,沒想到羊肉居然是雞肉的10倍之多。
徐聞解釋道:“上仙,羊肉原本沒這麽貴的。”
“隻是,自從帝都從開封遷到了臨安,失去了北方養羊之地。物以稀為貴,這些年才漲得厲害的。”
張天問道:“那豬肉呢?”
徐聞道:“仙師,豬肉是賤肉,有股騷味,一般來說,大家寧願吃雞也不願吃豬。”
張天略一搜索,才知道雖然閹豬技術雖然東漢之前就有了。
但一直沒有普及開來,導致豬肉的味道普遍不太好。
有錢人不喜歡吃,賣不上價,窮苦人家也不願意大規模養殖。
直到明清之時,閹豬技術普及了,去掉了豬肉裏的猩味,整個社會才流行起吃豬肉來。
怪不得徐聞之前在襄陽城動不動就說“殺雞宰羊”,提都沒提到“豬”,原來是這個原因。
張天見鐵東的臉色,道:“我說貴,並不是舍不得銀錢,而是不了解這肉價,有些吃驚罷了。”
“你放開了吃,不必替我省著。”
“要不然,傳了出去,說我連個工人都養不起,你不要臉我還要臉呢。”
鐵東還是有些心疼,道:“上仙,一天三斤羊肉,就要1500錢。上仙雖然不缺錢,鐵東卻不能這麽浪費。”
“我剛才說的是一天6斤。”
“呃……上仙,鐵東要練武,吃八分飽正合適,真的吃不了6斤。”
“好吧,你自己看著吃。”
說著,又對徐聞道:“平時家裏的事是你打理的嗎?鐵東吃沒吃飽你都不知道?工錢按時發了沒有?發多少?”
“這這……”徐聞神色愧疚,彎腰行禮道,“仙師,弟子慚愧。”
“居然要仙師費心處理這些生活瑣事,弟子難辭其咎。”
“弟子以前隻顧著念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對於持家並無經驗。所以……”
張天道:“算了,也不能怪你。錢我放在換東那保管,他不肯買吃的,他也有責任。”
張天來到這個時代之前,都是一個人生活,生活簡單。
沒想到現在家裏才幾個人,就已經有一大堆零碎的事情要處理了。
那些幾十口甚至幾百口的大戶人家,怪不得家規一大堆,像一個小型公司似的。
實在人一多,這事就多,若無規矩,不成方圓,不知道亂成什麽樣。
徐聞道:“仙師,我二叔如今身體養好了不少。”
“不知仙師可有意,讓他入仙師門下,幫忙打理俗事?”
張天道:“今天先到這吧,大家去吃早餐吧。”
去到客廳,一問兩個服侍太監,才知道並沒有煮早餐。
蘇兒等人已經換好衣服,有些小期待等著張天。
張天問道:“你們平時不吃早餐麽?”
徐聞道:“弟子一日兩餐,一般隻吃午餐和晚餐。”
“大家也是嗎?”
鐵東道:“上仙,我們都是一日兩餐。”
“你平時練武消耗大,不覺得餓麽?”
鐵東笑笑道:“習慣了就好了。”
“以前在軍營裏都是這樣,隻有打仗的時候,才一日三餐的。”
“哦……”張天略一迴憶。
自己在將軍府的時候,飯食隨叫隨到,沒有留意別人一天吃幾頓。
等離開襄陽,路上趕路,需要力氣預防突發事件,也是一日三餐。
在臨安府這些日子,張天平時都起得晚,很少吃早餐。
偶爾起床得早,也是出去外麵尋訪小吃品嚐,居然一直沒發現這個問題。
怪不得剛才一喊吃早餐,蘇兒、徐聞、鐵東等人這麽期待,原來是以為自己帶他們出去吃通街。
想到這裏,張天對兩個服侍太監道:“以後家裏所有人改為一日三餐,早餐你們根據大家的口味準備即可。對了,你們也是。”
“謝上仙!”
“不過……”張天看向鐵東,“你身體高大,又每天練武,怎麽感覺你吃得不多?”
這些天來,鐵東和大家一桌吃飯,張天感覺他的飯量比自己多不了多少。
按理說,一個練武之人,不可能吃得這麽少的。
鐵東神情有些靦腆,道:“上仙,我的飯量可大可小,如今不需要打仗,可以吃少一點。”
“還可大可小?”張天沒好氣道,“你是不是覺得我養個工人都養不起?傳出去簡直丟我臉。”
鐵東臉色一下子紅了,急道:“上仙,我不是這個意思。”
若不是今天突然早起,張天自己還沒發現這個問題。
那兩個服侍太監,沒有給軍士做飯的經驗,都是按照人頭,多做一點點。
鐵東雖說跟了自己這麽久,但還是沒有放得開,顯然是覺得自己寸功未立,連飯都不敢吃太多。
見服侍太監做的飯不多,也不敢貿然叫他們給自己額外加量。
張天道:“行了,不必多說。”
“我問你:以我的飯量為標準,你能吃幾份?”
鐵東有些赧然,猶豫著不敢開口。
張天道:“三份?”
見鐵東沒反應,又道:“五份?”
“嘶……十份?”
這下,鐵東終於說話了,道:“上仙,吃不了那麽多。如果放開了吃,我頂多隻能吃八份。”
“八份還少?你倒是挺謙虛的呀。”張天笑道。
鐵東有些不好意思:“上仙,我這等糙人,經常行軍打仗的。吃一頓有時要頂兩三天,所以胃口大了些。”
張天拍拍他的肩膀,道:“胃口大些好呀,以後放開了吃。”
“那套刀法練起來很吃力,全都是以你的極限來推算的,不吃飽可不行。”
“我問你,一日按三餐算,你一頓要吃幾斤肉,幾斤米?”
鐵東小聲道:“一斤米加一斤肉,吃八分飽就行。”
張天不禁瞪眼道:“還八分飽?我連一座金銀礦都送給皇帝了,你是不是以為多吃幾口能吃窮我?”
“以後每頓就給你煮兩斤米和兩斤羊肉,隻要你能吃得下,上不封頂。”
鐵東急了,道:“使不得,上仙。”
“羊肉一斤在襄陽就要三百文1斤,如今到了臨安府,又快過年了,都漲到了六百文1斤了,這太費錢了。”
“這麽貴?”張天有些奇怪。
因為平時經常出去逛街找小吃,知道這個時代的物價。
窮苦人家,一天的夥食也就十幾二十文。
雞肉也就三五十文一斤,沒想到羊肉居然是雞肉的10倍之多。
徐聞解釋道:“上仙,羊肉原本沒這麽貴的。”
“隻是,自從帝都從開封遷到了臨安,失去了北方養羊之地。物以稀為貴,這些年才漲得厲害的。”
張天問道:“那豬肉呢?”
徐聞道:“仙師,豬肉是賤肉,有股騷味,一般來說,大家寧願吃雞也不願吃豬。”
張天略一搜索,才知道雖然閹豬技術雖然東漢之前就有了。
但一直沒有普及開來,導致豬肉的味道普遍不太好。
有錢人不喜歡吃,賣不上價,窮苦人家也不願意大規模養殖。
直到明清之時,閹豬技術普及了,去掉了豬肉裏的猩味,整個社會才流行起吃豬肉來。
怪不得徐聞之前在襄陽城動不動就說“殺雞宰羊”,提都沒提到“豬”,原來是這個原因。
張天見鐵東的臉色,道:“我說貴,並不是舍不得銀錢,而是不了解這肉價,有些吃驚罷了。”
“你放開了吃,不必替我省著。”
“要不然,傳了出去,說我連個工人都養不起,你不要臉我還要臉呢。”
鐵東還是有些心疼,道:“上仙,一天三斤羊肉,就要1500錢。上仙雖然不缺錢,鐵東卻不能這麽浪費。”
“我剛才說的是一天6斤。”
“呃……上仙,鐵東要練武,吃八分飽正合適,真的吃不了6斤。”
“好吧,你自己看著吃。”
說著,又對徐聞道:“平時家裏的事是你打理的嗎?鐵東吃沒吃飽你都不知道?工錢按時發了沒有?發多少?”
“這這……”徐聞神色愧疚,彎腰行禮道,“仙師,弟子慚愧。”
“居然要仙師費心處理這些生活瑣事,弟子難辭其咎。”
“弟子以前隻顧著念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對於持家並無經驗。所以……”
張天道:“算了,也不能怪你。錢我放在換東那保管,他不肯買吃的,他也有責任。”
張天來到這個時代之前,都是一個人生活,生活簡單。
沒想到現在家裏才幾個人,就已經有一大堆零碎的事情要處理了。
那些幾十口甚至幾百口的大戶人家,怪不得家規一大堆,像一個小型公司似的。
實在人一多,這事就多,若無規矩,不成方圓,不知道亂成什麽樣。
徐聞道:“仙師,我二叔如今身體養好了不少。”
“不知仙師可有意,讓他入仙師門下,幫忙打理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