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搖搖頭:“並無興趣。”
“以後與祭祀、鬼神之事,切莫來找我。我既不主持儀式,也不上香跪拜。”
大家對張天說的這些話毫不意外。
一個能夠使喚閻羅王和命令天將的人,不知道是何等地位。
叫他們祭拜鬼神,相當於叫丞相、尚書等朝廷大員,給那些八九品的小官小吏磕頭一般。
蔡丞相道:“張公子誤會了。”
“讓你擔任天師之職,並非要你處理這些雜事,而是統領天下宗教。”
張天道:“那我也沒有興趣。管這些事很費腦筋的。”
這些天來,皇帝跟丞相、尚書等人思來想去,覺得能夠冊封的最大職位,就是“天師”了。
讓張天總領天下宗教,比較符合張天的“身份”。
可惜,他們看到的身份是假象。
張天對這個宗教中的“武林盟主”根本沒有興趣。
至於金銀財物,若是張天還在襄陽之時送出,還有點用。
如今來了臨安府,張天送了一顆遊龍珠和一座金銀礦給皇帝,再送金銀,就有點打臉的味道了。
見“天師”之職也不要,皇帝和蔡丞相等人著實犯難了。
最後,安佑帝道:“既然張公子不喜歡這等俗事,就且作罷。”
“然張公子有功於我南安朝,朕無以為報。如今隻得奉上令牌一枚,可助張公子於塵世行走提供一些方便。”
說著,微微一揮手。
卓平用托盤捧著一枚令牌上前,呈在張天麵前。
張天好奇地拿起來看了一眼。
入手沉甸甸的,色澤呈暗金色,應該是用金、銅等物鑄造。
一麵是條金龍,另一麵寫著“安佑”兩個字。
卓平小聲解釋了一下:“上仙,這是皇上的貼身令牌,見牌如見皇上。”
張天微微一笑,這應該是後世電視劇裏提到的“如朕親臨”令牌。
除了不能調動軍隊,幾乎就是見官大一級。
一拿出來,誰見了都得磕頭。
不過,張天還是有些嫌棄,道:“皇帝,此物太重,我帶著不方便。”
“呃……”
眾人無語。
他們想過張天或許會拒絕,但萬萬沒想到是這個理由。
嫌皇帝的貼身令牌重,自古以來,這個理由也是獨一份了。
不過,張天說的可是真心話。
後世自從有了智能手機,很多人出門連錢包都不願意帶了,一般是手機+鑰匙就出門。
隨著科技的集成度越來越高,慢慢變成隻帶智能手環出門。
電子證件存在手環裏,錢包被電子支付代替,開門有智能門鎖。
驟然要帶著如此一塊沉甸甸的東西,張天真心不喜歡。
如果不隨身帶著,要跑迴家裏找的話,有那功夫,找誰不行,非要找一塊令牌?
徐聞隻好低聲勸道:“仙師,在塵世行走,免不了跟一些牛鬼蛇神打交道。有此令牌,會方便許多。”
“畢竟是皇上的一片心意,仙師你就收下吧。”
“仙師若是覺得帶著麻煩,每次出門,弟子願意代勞。”
安佑帝和一眾大臣幾乎用懇求的目光看著張天,生怕張天不接受。
不接受就意味著張天跟南安朝沒有牽絆,隨時可能離去。
到時候不但百官會受到皇帝的責罰,南安朝也失去一大助力。
張天隻好道:“如此,就謝謝皇帝了。”
說著,拿過令牌,轉手讓徐聞保管起來。
“張公子客氣了,有功不賞,朕心難安。倒是要謝張公子解了朕的一個難題。”
見張天收下了,安佑帝滿臉欣喜。
最好張天多多使用,欠南安朝一些人情,否則,將來有事求他還不好開口。
唯有一旁的天金國使者微微有些失望。
張天與南安朝的聯係越緊密,就意味著跟天金國越對立,長久來看,大大的不妙。
最大功勞的張天勉強算是“賞”過了。
接下來,就論到襄陽城其他人的賞賜了。
先是郭將軍的賞賜。
除了慣例一些金銀財物的賞賜外,最重大的一個獎勵,就是命他總領襄陽、樊城二城。
襄陽和樊城在戰略防禦上是一個整體,樊城丟了,襄陽遲早也守不住。
原本朝廷為了製衡,樊城另有人鎮守。
如今郭將軍的品級不變,但權限卻變大了。
可以說,這扇最重要的國門,全部交由郭將軍守護。
這已經是南安朝對武將最高程度的信任了。
接下來,就是牛二、鐵南等軍士的獎勵。
牛二身為五百勇士的領隊,終於從校尉晉升為裨將,從八品。
牛二頓時大嘴咧開,笑容抑製不住,跪下高喊:“謝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鐵南則晉升為校尉一職。
其他未到場的軍士,各有封賞,隻等聖旨發到襄陽城了。
最後,卓平拿出一份聖旨,高場唱諾:“襄陽城五百勇士的勇猛過人,揚我國威,朕命之獨立成軍,賜名伍佰!欽此。”
“謝皇上!!”牛二、鐵南齊齊下跪謝恩。
隻有張天臉上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這名字聽著好熟悉。
封賞全程,那天金國的使者一直全程看著。
安佑帝和大臣們也不讓他離開,顯然是有意通過他之眼,轉達給天金國朝廷看的。
等封賞完成。
卓平引領張天坐到一旁的軟椅上,似乎還有大事要商量。
站著的徐聞彎下腰,低聲問道:“仙師,這伍佰之名,可是有什麽講究?我見仙師聽到此名,笑意不斷。”
張天笑笑道:“沒什麽,這名字聽著滄桑,唱起歌來一定很有味道。”
“呃……”徐聞、牛二、鐵南等人不解。
這跳躍程度太大,五百勇士剛成立不久,死傷也不多,跟滄桑怎麽也沾不上邊。
至於那個唱歌,難道仙師(上仙)暗示他們要唱軍歌?
這時,朝堂上氣氛一變。
史尚書出列,肅容道:“完顏使者,襄陽城外兩次大戰,你們天金國大敗,大將粘罕亦落於我朝之手。”
“我朝皇上,欲通知貴國皇帝,改南安朝為安朝,以正國名。”
“你們,可有異議?”
使者完顏金屢不卑不亢道:“史尚書,當年開封一戰,你們朝廷退到臨安府。”
“主動上書,以南安為國名,寓意偏居一隅,不再以北土為念。”
“又對我天金國皇帝以侄皇帝自稱,才換來我國承諾,不再南下。”
“如今既未取得開封之地,亦未兵臨中都,僅憑襄陽城外一戰更改國之名分,恐怕不夠。”
史尚書故作大怒:“如今仙人下凡,入於我朝,你們天金國可敢忤逆仙人乎?”
為了壓製使者的氣勢,史尚書也顧不得讀書人的忌諱了,張口就是“仙人”。
使者向張天施了一禮,示意接下來的話可能對會張天不敬:“你們南安朝雖有仙人下凡,然而這是我天金國與上仙有誤會。”
“初戰,士兵們箭射上仙,是為一不敬。”
“二戰時,粘罕欲拖走仙舟,是為二不敬。”
“致使上仙震怒,降下懲罰,才招致敗亡,非你南安朝之力。”
“我天金國自會向上仙賠禮謝罪,卻不是你南安朝改國號的理由。”
史尚書大怒:“你國之大將,尚在上林苑當蛟奴。”
“哼!”使者不甘示弱,“開封城破之時,南安朝不少高官貴人,尚在寧古塔種地。”
“你……”史尚書被說到痛處,一時語塞。
蔡丞相出列道:“張公子之弟子,為我南安朝之秀才,張公子之義妹,亦為南安朝之人。”
“你可是覺得,仙人之弟子、義妹,要低於你們天金國人一頭?”
“以後與祭祀、鬼神之事,切莫來找我。我既不主持儀式,也不上香跪拜。”
大家對張天說的這些話毫不意外。
一個能夠使喚閻羅王和命令天將的人,不知道是何等地位。
叫他們祭拜鬼神,相當於叫丞相、尚書等朝廷大員,給那些八九品的小官小吏磕頭一般。
蔡丞相道:“張公子誤會了。”
“讓你擔任天師之職,並非要你處理這些雜事,而是統領天下宗教。”
張天道:“那我也沒有興趣。管這些事很費腦筋的。”
這些天來,皇帝跟丞相、尚書等人思來想去,覺得能夠冊封的最大職位,就是“天師”了。
讓張天總領天下宗教,比較符合張天的“身份”。
可惜,他們看到的身份是假象。
張天對這個宗教中的“武林盟主”根本沒有興趣。
至於金銀財物,若是張天還在襄陽之時送出,還有點用。
如今來了臨安府,張天送了一顆遊龍珠和一座金銀礦給皇帝,再送金銀,就有點打臉的味道了。
見“天師”之職也不要,皇帝和蔡丞相等人著實犯難了。
最後,安佑帝道:“既然張公子不喜歡這等俗事,就且作罷。”
“然張公子有功於我南安朝,朕無以為報。如今隻得奉上令牌一枚,可助張公子於塵世行走提供一些方便。”
說著,微微一揮手。
卓平用托盤捧著一枚令牌上前,呈在張天麵前。
張天好奇地拿起來看了一眼。
入手沉甸甸的,色澤呈暗金色,應該是用金、銅等物鑄造。
一麵是條金龍,另一麵寫著“安佑”兩個字。
卓平小聲解釋了一下:“上仙,這是皇上的貼身令牌,見牌如見皇上。”
張天微微一笑,這應該是後世電視劇裏提到的“如朕親臨”令牌。
除了不能調動軍隊,幾乎就是見官大一級。
一拿出來,誰見了都得磕頭。
不過,張天還是有些嫌棄,道:“皇帝,此物太重,我帶著不方便。”
“呃……”
眾人無語。
他們想過張天或許會拒絕,但萬萬沒想到是這個理由。
嫌皇帝的貼身令牌重,自古以來,這個理由也是獨一份了。
不過,張天說的可是真心話。
後世自從有了智能手機,很多人出門連錢包都不願意帶了,一般是手機+鑰匙就出門。
隨著科技的集成度越來越高,慢慢變成隻帶智能手環出門。
電子證件存在手環裏,錢包被電子支付代替,開門有智能門鎖。
驟然要帶著如此一塊沉甸甸的東西,張天真心不喜歡。
如果不隨身帶著,要跑迴家裏找的話,有那功夫,找誰不行,非要找一塊令牌?
徐聞隻好低聲勸道:“仙師,在塵世行走,免不了跟一些牛鬼蛇神打交道。有此令牌,會方便許多。”
“畢竟是皇上的一片心意,仙師你就收下吧。”
“仙師若是覺得帶著麻煩,每次出門,弟子願意代勞。”
安佑帝和一眾大臣幾乎用懇求的目光看著張天,生怕張天不接受。
不接受就意味著張天跟南安朝沒有牽絆,隨時可能離去。
到時候不但百官會受到皇帝的責罰,南安朝也失去一大助力。
張天隻好道:“如此,就謝謝皇帝了。”
說著,拿過令牌,轉手讓徐聞保管起來。
“張公子客氣了,有功不賞,朕心難安。倒是要謝張公子解了朕的一個難題。”
見張天收下了,安佑帝滿臉欣喜。
最好張天多多使用,欠南安朝一些人情,否則,將來有事求他還不好開口。
唯有一旁的天金國使者微微有些失望。
張天與南安朝的聯係越緊密,就意味著跟天金國越對立,長久來看,大大的不妙。
最大功勞的張天勉強算是“賞”過了。
接下來,就論到襄陽城其他人的賞賜了。
先是郭將軍的賞賜。
除了慣例一些金銀財物的賞賜外,最重大的一個獎勵,就是命他總領襄陽、樊城二城。
襄陽和樊城在戰略防禦上是一個整體,樊城丟了,襄陽遲早也守不住。
原本朝廷為了製衡,樊城另有人鎮守。
如今郭將軍的品級不變,但權限卻變大了。
可以說,這扇最重要的國門,全部交由郭將軍守護。
這已經是南安朝對武將最高程度的信任了。
接下來,就是牛二、鐵南等軍士的獎勵。
牛二身為五百勇士的領隊,終於從校尉晉升為裨將,從八品。
牛二頓時大嘴咧開,笑容抑製不住,跪下高喊:“謝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鐵南則晉升為校尉一職。
其他未到場的軍士,各有封賞,隻等聖旨發到襄陽城了。
最後,卓平拿出一份聖旨,高場唱諾:“襄陽城五百勇士的勇猛過人,揚我國威,朕命之獨立成軍,賜名伍佰!欽此。”
“謝皇上!!”牛二、鐵南齊齊下跪謝恩。
隻有張天臉上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這名字聽著好熟悉。
封賞全程,那天金國的使者一直全程看著。
安佑帝和大臣們也不讓他離開,顯然是有意通過他之眼,轉達給天金國朝廷看的。
等封賞完成。
卓平引領張天坐到一旁的軟椅上,似乎還有大事要商量。
站著的徐聞彎下腰,低聲問道:“仙師,這伍佰之名,可是有什麽講究?我見仙師聽到此名,笑意不斷。”
張天笑笑道:“沒什麽,這名字聽著滄桑,唱起歌來一定很有味道。”
“呃……”徐聞、牛二、鐵南等人不解。
這跳躍程度太大,五百勇士剛成立不久,死傷也不多,跟滄桑怎麽也沾不上邊。
至於那個唱歌,難道仙師(上仙)暗示他們要唱軍歌?
這時,朝堂上氣氛一變。
史尚書出列,肅容道:“完顏使者,襄陽城外兩次大戰,你們天金國大敗,大將粘罕亦落於我朝之手。”
“我朝皇上,欲通知貴國皇帝,改南安朝為安朝,以正國名。”
“你們,可有異議?”
使者完顏金屢不卑不亢道:“史尚書,當年開封一戰,你們朝廷退到臨安府。”
“主動上書,以南安為國名,寓意偏居一隅,不再以北土為念。”
“又對我天金國皇帝以侄皇帝自稱,才換來我國承諾,不再南下。”
“如今既未取得開封之地,亦未兵臨中都,僅憑襄陽城外一戰更改國之名分,恐怕不夠。”
史尚書故作大怒:“如今仙人下凡,入於我朝,你們天金國可敢忤逆仙人乎?”
為了壓製使者的氣勢,史尚書也顧不得讀書人的忌諱了,張口就是“仙人”。
使者向張天施了一禮,示意接下來的話可能對會張天不敬:“你們南安朝雖有仙人下凡,然而這是我天金國與上仙有誤會。”
“初戰,士兵們箭射上仙,是為一不敬。”
“二戰時,粘罕欲拖走仙舟,是為二不敬。”
“致使上仙震怒,降下懲罰,才招致敗亡,非你南安朝之力。”
“我天金國自會向上仙賠禮謝罪,卻不是你南安朝改國號的理由。”
史尚書大怒:“你國之大將,尚在上林苑當蛟奴。”
“哼!”使者不甘示弱,“開封城破之時,南安朝不少高官貴人,尚在寧古塔種地。”
“你……”史尚書被說到痛處,一時語塞。
蔡丞相出列道:“張公子之弟子,為我南安朝之秀才,張公子之義妹,亦為南安朝之人。”
“你可是覺得,仙人之弟子、義妹,要低於你們天金國人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