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百萬歡天喜地地迴去了。
至於那一擔重禮,不管徐聞是真不收還是假不收,反正都不可能再挑迴去的。
自此之後,張家家風大變。
張百萬搖身一變,成了襄陽城最樂善好施的大善人。
就連原本紈絝霸道的張望,也變得有禮有節起來。
令好多被他用金錢“欺壓”過的人,都有些懷念以前的日子。
伴隨著張家的轉變,“上仙削張家三兩福氣”之說,又不知從哪裏傳了出去。
八卦之道,玄之又玄。
無腳自走,該傳就傳。
搞得最近這些日子裏,襄陽城的百姓最多的動作就是點頭。
最多的話語就是:“哦……”
最深的體會就是“恍然大悟”!
感覺上仙真的是仙法無邊,高深莫測,卻又心懷慈悲。
就連徐聞,名氣也逐漸大了起來。
由以前的窮秀才,搖身一變,成為襄陽城舉足輕重的名人。
眾人紛紛感歎,還得是上仙的親傳弟子呀,否則我等凡人,想破腦袋都想不明白上仙的深意。
此後幾天,這件事傳到張天的耳中。
氣得張天用扇子輕拍了一下徐聞的腦袋,罵道:“胡說八道。”
不過,聽說張家家風大變,張天也懶得去“辟謠”什麽的。
畢竟能夠導人向善,將錯就錯了。
徐聞見仙師隻是輕打自己,沒有糾正,想當然以為自己說對了。
迴到家中,將這些心得仔細地記錄在一個本子上。
…………
不過,這些隻是最近幾天的變化。
這次“遊戲人間”更為深遠的影響,連張天都沒有想到。
那個做燒餅的小攤,又不知被誰傳出,說上仙幻化的書生在此吃過一個餅。
當時攤主見這書生沒帶錢,就不收了。
沒想到此人正是上仙,賜予他一句祝福。
自此之後,生意大好。
無數人慕名而來,想嚐嚐仙人都吃的大餅究竟是何味道?
傳來傳去,眾人給這個小攤起了個“仙人餅”的外號。
隨著資本的積累,加上燒餅味道又不錯。
漸漸的,從小攤變小店,小店變連鎖店,從襄陽城開到全國各地。
不過,有張家的警戒在前,“仙人餅”發家之後,約束家人,與人為善,倒沒有走上為富不仁的道路。
襄陽城其他人,尤其是小攤小檔的,聽說上仙喜歡變幻臉容,遊戲人間。
但凡看到陌生的,卻又不著調的人就高度留意。
尤其是見到儒服打扮,冬天還要搖扇子的書生,就熱情得不得了,非要請人家來嚐嚐自家的小吃。
偶爾錢不夠什麽的,都好說話。
最好來吃的人錢也不給,雙腳騰雲駕霧,直接飛走就完美了。
那樣,就可以像“仙人餅”那樣,做個網紅店了。
當然,老百姓也不傻,也不會為了那虛無縹緲的“仙緣”無節製請人吃喝,隻是遇到無賴小人,偶爾會吃些小虧。
由此帶來的影響,就是幾乎所有來過襄陽城的外地人,都感慨地說,此地“民風淳樸,不忍相欺”!
…………
襄陽事,天下事。
張天這次“遊戲人間”,本來隻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沒想到人們一連串的胡思亂想,許多事情已經遠遠超出了張天的想象。
北方,天金國,中都(燕京)。
天會帝拿著最新的情報,道:“那漢族仙人,居然能夠改人命數,削人福氣?這手段防不勝防呀。”
天會帝手下一名官員道:“陛下,探子已經查明,那漢族仙人,如凡人一般,每頓都吃人間煙火。請問下一步該如何做?”
天會帝道:“不急,朕先去問問大祭司。”
沒過多久,一批暗衛從中都出發。
或化為商人,或化為腳夫,或偽裝為兩國使者,朝南安朝悄然而來。
…………
南安朝,臨安府。
隨著襄陽暗衛傳迴來的消息,張天玄幻一般的事跡,都被核實了。
安佑帝看著情報,激動神色掩飾不住,口中喃喃道:“上天保佑,天佑我南安朝啊。”
“蔡丞相,即刻物色人選,派去襄陽城,請仙人來帝都。務必禮數周全,不可使上仙有一絲不快。”
“遵旨!”
很快,一隊人馬,大張旗鼓地從臨安府出發,前往兩千多裏外的襄陽城。
原本安佑帝是想派文官去請張天的。
文官是一個國家的顏麵,正式的外交大事一般都是派文官出麵,才顯得正式。
但文官集團,覺得此事過於怪力亂神,不符合聖人孔子的理念。
生怕請了一個妖孽過來,禍亂朝堂。
到時候追究起來,說就是某某某官員把這“妖孽”請來朝堂,迷惑皇上的。
那可就遺臭萬年了,嚴重的甚至有滅族之禍。
因此,誰都不敢去。
安佑帝本想指名派人去,結果被點到的人伏地大哭,一副寧願死也不願出發的樣子。
安佑帝無奈,文官態度如此強硬,就算逼著他們去,恐怕也會得罪仙人。
最後,將幾個文官貶了兩級後,派內宮的一個太監出發。
看著隊伍遠去,安佑帝心中忐忑。
仙人見我派閹人前去迎接他,會不會覺得我不通禮數?
若是因此惹得上仙不快,那就大大不妙了。
蔡安見狀,猜到皇帝的心思,道:“皇上,郭將軍情報上說,這上仙不通人間習俗,不喜人跪拜。這些虛禮應該不會在意,隻要我們南安朝有誠意即可。”
安佑帝才稍稍放下心來。
不過,一想到那大半個朝廷的文官的態度,恐怕這“誠意”也不好說了。
隻是,隊伍已經出發,隻能如此了。
…………
襄陽城這邊。
過了幾天,徐聞擇了個良辰吉日,帶上芹菜臘肉,還有酒茶之類各式禮物,用紅繩綁著,正式上將軍府拜師。
將軍府為此正門大開,讓徐聞一家堂堂正正進來。
張天也入鄉隨俗,坐在上座。
受了徐聞幾個磕頭,喝下酒、茶。
然後有模有樣的勉勵幾句,算是正式收了個徒弟。
原本上仙收徒,是一件轟動襄陽城的大事。
郭將軍想請城內的有名望之人前來見證,但張天嫌太麻煩,就一切從簡。
隻有將軍府的幾個心腹、徐聞父母,以及張天等不到十人,見證了這個拜師儀式。
拜師禮剛結束,就見牛二帶著一個衙役,在外麵焦急地往大廳裏瞅。
裏麵的人不出來,他也不敢喊,急得團團轉。
等見到張天和郭將軍等人出來,牛二揪著那個衙役上前,喊道:“上仙、將軍,鬧鬼了,城外有僵屍!”
至於那一擔重禮,不管徐聞是真不收還是假不收,反正都不可能再挑迴去的。
自此之後,張家家風大變。
張百萬搖身一變,成了襄陽城最樂善好施的大善人。
就連原本紈絝霸道的張望,也變得有禮有節起來。
令好多被他用金錢“欺壓”過的人,都有些懷念以前的日子。
伴隨著張家的轉變,“上仙削張家三兩福氣”之說,又不知從哪裏傳了出去。
八卦之道,玄之又玄。
無腳自走,該傳就傳。
搞得最近這些日子裏,襄陽城的百姓最多的動作就是點頭。
最多的話語就是:“哦……”
最深的體會就是“恍然大悟”!
感覺上仙真的是仙法無邊,高深莫測,卻又心懷慈悲。
就連徐聞,名氣也逐漸大了起來。
由以前的窮秀才,搖身一變,成為襄陽城舉足輕重的名人。
眾人紛紛感歎,還得是上仙的親傳弟子呀,否則我等凡人,想破腦袋都想不明白上仙的深意。
此後幾天,這件事傳到張天的耳中。
氣得張天用扇子輕拍了一下徐聞的腦袋,罵道:“胡說八道。”
不過,聽說張家家風大變,張天也懶得去“辟謠”什麽的。
畢竟能夠導人向善,將錯就錯了。
徐聞見仙師隻是輕打自己,沒有糾正,想當然以為自己說對了。
迴到家中,將這些心得仔細地記錄在一個本子上。
…………
不過,這些隻是最近幾天的變化。
這次“遊戲人間”更為深遠的影響,連張天都沒有想到。
那個做燒餅的小攤,又不知被誰傳出,說上仙幻化的書生在此吃過一個餅。
當時攤主見這書生沒帶錢,就不收了。
沒想到此人正是上仙,賜予他一句祝福。
自此之後,生意大好。
無數人慕名而來,想嚐嚐仙人都吃的大餅究竟是何味道?
傳來傳去,眾人給這個小攤起了個“仙人餅”的外號。
隨著資本的積累,加上燒餅味道又不錯。
漸漸的,從小攤變小店,小店變連鎖店,從襄陽城開到全國各地。
不過,有張家的警戒在前,“仙人餅”發家之後,約束家人,與人為善,倒沒有走上為富不仁的道路。
襄陽城其他人,尤其是小攤小檔的,聽說上仙喜歡變幻臉容,遊戲人間。
但凡看到陌生的,卻又不著調的人就高度留意。
尤其是見到儒服打扮,冬天還要搖扇子的書生,就熱情得不得了,非要請人家來嚐嚐自家的小吃。
偶爾錢不夠什麽的,都好說話。
最好來吃的人錢也不給,雙腳騰雲駕霧,直接飛走就完美了。
那樣,就可以像“仙人餅”那樣,做個網紅店了。
當然,老百姓也不傻,也不會為了那虛無縹緲的“仙緣”無節製請人吃喝,隻是遇到無賴小人,偶爾會吃些小虧。
由此帶來的影響,就是幾乎所有來過襄陽城的外地人,都感慨地說,此地“民風淳樸,不忍相欺”!
…………
襄陽事,天下事。
張天這次“遊戲人間”,本來隻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沒想到人們一連串的胡思亂想,許多事情已經遠遠超出了張天的想象。
北方,天金國,中都(燕京)。
天會帝拿著最新的情報,道:“那漢族仙人,居然能夠改人命數,削人福氣?這手段防不勝防呀。”
天會帝手下一名官員道:“陛下,探子已經查明,那漢族仙人,如凡人一般,每頓都吃人間煙火。請問下一步該如何做?”
天會帝道:“不急,朕先去問問大祭司。”
沒過多久,一批暗衛從中都出發。
或化為商人,或化為腳夫,或偽裝為兩國使者,朝南安朝悄然而來。
…………
南安朝,臨安府。
隨著襄陽暗衛傳迴來的消息,張天玄幻一般的事跡,都被核實了。
安佑帝看著情報,激動神色掩飾不住,口中喃喃道:“上天保佑,天佑我南安朝啊。”
“蔡丞相,即刻物色人選,派去襄陽城,請仙人來帝都。務必禮數周全,不可使上仙有一絲不快。”
“遵旨!”
很快,一隊人馬,大張旗鼓地從臨安府出發,前往兩千多裏外的襄陽城。
原本安佑帝是想派文官去請張天的。
文官是一個國家的顏麵,正式的外交大事一般都是派文官出麵,才顯得正式。
但文官集團,覺得此事過於怪力亂神,不符合聖人孔子的理念。
生怕請了一個妖孽過來,禍亂朝堂。
到時候追究起來,說就是某某某官員把這“妖孽”請來朝堂,迷惑皇上的。
那可就遺臭萬年了,嚴重的甚至有滅族之禍。
因此,誰都不敢去。
安佑帝本想指名派人去,結果被點到的人伏地大哭,一副寧願死也不願出發的樣子。
安佑帝無奈,文官態度如此強硬,就算逼著他們去,恐怕也會得罪仙人。
最後,將幾個文官貶了兩級後,派內宮的一個太監出發。
看著隊伍遠去,安佑帝心中忐忑。
仙人見我派閹人前去迎接他,會不會覺得我不通禮數?
若是因此惹得上仙不快,那就大大不妙了。
蔡安見狀,猜到皇帝的心思,道:“皇上,郭將軍情報上說,這上仙不通人間習俗,不喜人跪拜。這些虛禮應該不會在意,隻要我們南安朝有誠意即可。”
安佑帝才稍稍放下心來。
不過,一想到那大半個朝廷的文官的態度,恐怕這“誠意”也不好說了。
隻是,隊伍已經出發,隻能如此了。
…………
襄陽城這邊。
過了幾天,徐聞擇了個良辰吉日,帶上芹菜臘肉,還有酒茶之類各式禮物,用紅繩綁著,正式上將軍府拜師。
將軍府為此正門大開,讓徐聞一家堂堂正正進來。
張天也入鄉隨俗,坐在上座。
受了徐聞幾個磕頭,喝下酒、茶。
然後有模有樣的勉勵幾句,算是正式收了個徒弟。
原本上仙收徒,是一件轟動襄陽城的大事。
郭將軍想請城內的有名望之人前來見證,但張天嫌太麻煩,就一切從簡。
隻有將軍府的幾個心腹、徐聞父母,以及張天等不到十人,見證了這個拜師儀式。
拜師禮剛結束,就見牛二帶著一個衙役,在外麵焦急地往大廳裏瞅。
裏麵的人不出來,他也不敢喊,急得團團轉。
等見到張天和郭將軍等人出來,牛二揪著那個衙役上前,喊道:“上仙、將軍,鬧鬼了,城外有僵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