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叫劉方的禦史主動出列,道:“皇上,郭將軍誤我南安朝,不管此戰勝負如何,應立刻撤換。派大軍前去協助襄陽城。”
有大臣歎息道:“隻怕晚了,天金國的軍隊驍勇異常,郭將軍怕是迴不了城。郭將軍一死,襄陽能不能守得住還是難說。”
話一出口,嚇得一眾大臣臉色劇變。
襄陽城是南安朝最後的屏障,一旦有失,意味著整個國土再也無險可守。
到時候胡人鐵騎長驅直下,恐怕臨安府危在旦夕,數十年前由北南遷的慘狀又要重演。
尚書史浩道:“大家莫慌,稍後必然還有戰報,看了再說。”
兩個時辰後,又一封戰報如期送達。
戰事一旦開啟,前線消息往往要一個時辰一報,不斷地給後方傳遞消息,好提前做好準備。
像襄陽城這樣的國之重鎮,兩個時辰才傳來,已經是慢了。
皇帝和一眾大臣,心中忐忑,作了種種猜測和心理準備。
輸了?勝了?襄陽城破了?
但萬萬沒想到,戰報裏寫的什麽仙舟墜地,砸死胡人無數。
又有仙人下凡,禦氣飛行,從空中發出神光,殺死胡人無數。
將士們受上仙鼓舞,奮勇殺敵,全殲天金國一萬先鋒軍。
戰報裏麵,郭將軍也留了一點小心思。
首先是人數由五千變為一萬,二是雜牌軍變為先鋒軍。
誇大戰績,一來給後方的臣民鼓舞士氣,二來皇帝論功行賞時,也能得到更多好處。
一般來說,隻要真的是大勝,這些細節是沒人計較的。
隻是,現在的核心不是數量多少的問題。
什麽仙舟、仙人的,看得安佑帝和一眾大臣目瞪口呆。
莫不是這郭守城打了敗仗,得了失心瘋,胡亂編排戰報?
這種事曆史上可沒少發生。
有些將軍明明打了敗仗,偏要說大勝,就是仗著山高皇帝遠,朝廷無法甄別。
有時候就算知道真相,但為了政治宣傳的需要,也假裝不知道,還要發出嘉獎。
還有一些極為惡劣的,殺良冒功。
帶著士兵,挑選一些村莊,將村民全部殺絕,然後帶迴人頭,說是戰功。
安佑帝看著戰報,臉色陰沉。
原本郭將軍出城作戰,能夠安全迴來,已經可以當作一場勝利來宣傳。
隻要襄陽守住了,能夠苟安,安佑帝不介意在這些小事上裝一下糊塗。
畢竟這些年來,南安朝一直被天金國壓著打,急需一場勝利來鼓舞人心。
隻是,騙歸騙,你倒是用一個好點的借口呀。
這又是仙人下凡,又是神光殺敵的,不帶這麽離譜的。
安佑帝就算是想裝糊塗,也裝不下去了。
甚至隱隱惱怒:真當朕是豬不成?敢編排如此低劣的借口欺我?!
果然,禦史劉方跳了出來,一拱手:“皇上,恐怕根本就沒有什麽胡人先鋒軍。”
“郭守城定然是去城外的村莊殺良冒功,然後全部推給胡人。”
“一萬良民,他居然下得了手,可恥可恨!”
“我懇請皇上,立刻罷免郭的將軍之職,押迴臨安府受審,給百姓一個交代!”
此時,尚書史浩略一思索,緩緩道:“皇上,臣認為此中定有蹊蹺。”
“若是殺良冒功,豈會編排一個如此荒唐的借口?”
“郭將軍既然送戰報過來,說明襄陽城未破。不如,派人去襄陽調查清楚再作決定。”
“貿然撤職,恐怕給了天金國機會。”
安佑帝並不表態,而是問道:“蔡安丞相,這事你怎麽看?”
蔡安丞相是一位七老八十的清瘦老者,即使聽到如此離譜的戰報,他都沒有衝動發言。
全程一直半閉眼睛,似乎在養神。
見皇帝問到了,不得不開口道:“皇上,我覺得史尚書說得有理,先調查清楚再作決定。”
堂下一眾大臣,已經有人麵露不滿,心裏腹誹,真是泥塑的宰相。
沒想到蔡丞相話鋒一轉:“若是戰報屬實,真有仙人下凡,我南安朝可重鑄往日帝星照耀下的輝煌。”
安佑帝眼神一亮。
他們柴家能夠從趙匡胤手中逆轉,全賴關鍵時刻,有帝星降臨,照得趙軍目不視物,才以弱勝強的。
隻是,後來帝星北移,南安朝的國運也因此一落千丈,反而天金朝蒸蒸日上。
正因為有過如此神奇的經曆,處於弱勢的南安朝皇帝不思奮發圖強,反而越發頻繁的祭拜上天。
希望上天眷顧,再有神奇的事情發生,重現輝煌。
而現在,仙人下凡,不就是那神奇的事情麽?
史尚書和禦史劉方對視一眼,暗道不妙。
果然蔡丞相最了解皇上的心思。
難道這是蔡丞相為了討好皇上,聯合郭將軍故意做的一盤棋?
到時候弄個假神仙來臨安府,蠱惑皇上,南安朝就真的危矣。
劉方正色道:“皇上,子不語怪力亂神,曆朝曆代,神仙之事都是禍國之源……”
安佑帝不悅,一揮手:“行了,等調查清楚再說。”
一眾大臣看安佑帝的神色,自然知道他的心思如何。
在未調查清楚之前,決定不去觸黴頭。
第二天。
還未等朝廷決定派誰去調查,戰報一封接著一封送達。
將皇帝和所有大臣震得渾身發麻!
先是有六百裏加急戰報,說天金國粘罕大將,帶五萬鐵騎已經抵達襄陽城外。
郭將軍在戰報中言明自己的策略,倚城死守,不會出城作戰。
安佑帝看罷,撫撫胡須,連稱唿都親切起來:“守城老成持重,昨日勝了一陣,不驕不躁,襄陽安矣。”
言語中,已經給昨日郭將軍出城作戰定了性。
接著,一個時辰後,又來戰報。
說下凡的上仙,率領500勇士,衝擊天金國大軍。
“這……”
皇帝與蔡安等重臣不敢置信。
“這……這是真的嗎?”
“500人就敢出城,豈不是送死?”
“大家莫慌,隻是500人而已,就算全軍覆沒,襄陽城也不會失守。”
至於那什麽仙人下凡,大家已經想當然的認為,是郭將軍為了討好皇上,編造的假神仙。
沒想到兩個時辰後,捷報傳來。
傳信兵一路高喊:“大捷!大捷!襄陽城大破天金國五萬鐵騎,活捉沾罕大將!”
“大捷!大捷!襄陽城大破天金國五萬鐵騎,活捉沾罕大將!”
傳信兵聲音嘶啞,顯然已經喊了一路了。
但是,從進入臨安府,到抵達皇宮。
無論是百姓還是高官,聽了這捷報,沒有欣喜,反而麵露疑惑、憂愁之色。
有大臣歎息道:“隻怕晚了,天金國的軍隊驍勇異常,郭將軍怕是迴不了城。郭將軍一死,襄陽能不能守得住還是難說。”
話一出口,嚇得一眾大臣臉色劇變。
襄陽城是南安朝最後的屏障,一旦有失,意味著整個國土再也無險可守。
到時候胡人鐵騎長驅直下,恐怕臨安府危在旦夕,數十年前由北南遷的慘狀又要重演。
尚書史浩道:“大家莫慌,稍後必然還有戰報,看了再說。”
兩個時辰後,又一封戰報如期送達。
戰事一旦開啟,前線消息往往要一個時辰一報,不斷地給後方傳遞消息,好提前做好準備。
像襄陽城這樣的國之重鎮,兩個時辰才傳來,已經是慢了。
皇帝和一眾大臣,心中忐忑,作了種種猜測和心理準備。
輸了?勝了?襄陽城破了?
但萬萬沒想到,戰報裏寫的什麽仙舟墜地,砸死胡人無數。
又有仙人下凡,禦氣飛行,從空中發出神光,殺死胡人無數。
將士們受上仙鼓舞,奮勇殺敵,全殲天金國一萬先鋒軍。
戰報裏麵,郭將軍也留了一點小心思。
首先是人數由五千變為一萬,二是雜牌軍變為先鋒軍。
誇大戰績,一來給後方的臣民鼓舞士氣,二來皇帝論功行賞時,也能得到更多好處。
一般來說,隻要真的是大勝,這些細節是沒人計較的。
隻是,現在的核心不是數量多少的問題。
什麽仙舟、仙人的,看得安佑帝和一眾大臣目瞪口呆。
莫不是這郭守城打了敗仗,得了失心瘋,胡亂編排戰報?
這種事曆史上可沒少發生。
有些將軍明明打了敗仗,偏要說大勝,就是仗著山高皇帝遠,朝廷無法甄別。
有時候就算知道真相,但為了政治宣傳的需要,也假裝不知道,還要發出嘉獎。
還有一些極為惡劣的,殺良冒功。
帶著士兵,挑選一些村莊,將村民全部殺絕,然後帶迴人頭,說是戰功。
安佑帝看著戰報,臉色陰沉。
原本郭將軍出城作戰,能夠安全迴來,已經可以當作一場勝利來宣傳。
隻要襄陽守住了,能夠苟安,安佑帝不介意在這些小事上裝一下糊塗。
畢竟這些年來,南安朝一直被天金國壓著打,急需一場勝利來鼓舞人心。
隻是,騙歸騙,你倒是用一個好點的借口呀。
這又是仙人下凡,又是神光殺敵的,不帶這麽離譜的。
安佑帝就算是想裝糊塗,也裝不下去了。
甚至隱隱惱怒:真當朕是豬不成?敢編排如此低劣的借口欺我?!
果然,禦史劉方跳了出來,一拱手:“皇上,恐怕根本就沒有什麽胡人先鋒軍。”
“郭守城定然是去城外的村莊殺良冒功,然後全部推給胡人。”
“一萬良民,他居然下得了手,可恥可恨!”
“我懇請皇上,立刻罷免郭的將軍之職,押迴臨安府受審,給百姓一個交代!”
此時,尚書史浩略一思索,緩緩道:“皇上,臣認為此中定有蹊蹺。”
“若是殺良冒功,豈會編排一個如此荒唐的借口?”
“郭將軍既然送戰報過來,說明襄陽城未破。不如,派人去襄陽調查清楚再作決定。”
“貿然撤職,恐怕給了天金國機會。”
安佑帝並不表態,而是問道:“蔡安丞相,這事你怎麽看?”
蔡安丞相是一位七老八十的清瘦老者,即使聽到如此離譜的戰報,他都沒有衝動發言。
全程一直半閉眼睛,似乎在養神。
見皇帝問到了,不得不開口道:“皇上,我覺得史尚書說得有理,先調查清楚再作決定。”
堂下一眾大臣,已經有人麵露不滿,心裏腹誹,真是泥塑的宰相。
沒想到蔡丞相話鋒一轉:“若是戰報屬實,真有仙人下凡,我南安朝可重鑄往日帝星照耀下的輝煌。”
安佑帝眼神一亮。
他們柴家能夠從趙匡胤手中逆轉,全賴關鍵時刻,有帝星降臨,照得趙軍目不視物,才以弱勝強的。
隻是,後來帝星北移,南安朝的國運也因此一落千丈,反而天金朝蒸蒸日上。
正因為有過如此神奇的經曆,處於弱勢的南安朝皇帝不思奮發圖強,反而越發頻繁的祭拜上天。
希望上天眷顧,再有神奇的事情發生,重現輝煌。
而現在,仙人下凡,不就是那神奇的事情麽?
史尚書和禦史劉方對視一眼,暗道不妙。
果然蔡丞相最了解皇上的心思。
難道這是蔡丞相為了討好皇上,聯合郭將軍故意做的一盤棋?
到時候弄個假神仙來臨安府,蠱惑皇上,南安朝就真的危矣。
劉方正色道:“皇上,子不語怪力亂神,曆朝曆代,神仙之事都是禍國之源……”
安佑帝不悅,一揮手:“行了,等調查清楚再說。”
一眾大臣看安佑帝的神色,自然知道他的心思如何。
在未調查清楚之前,決定不去觸黴頭。
第二天。
還未等朝廷決定派誰去調查,戰報一封接著一封送達。
將皇帝和所有大臣震得渾身發麻!
先是有六百裏加急戰報,說天金國粘罕大將,帶五萬鐵騎已經抵達襄陽城外。
郭將軍在戰報中言明自己的策略,倚城死守,不會出城作戰。
安佑帝看罷,撫撫胡須,連稱唿都親切起來:“守城老成持重,昨日勝了一陣,不驕不躁,襄陽安矣。”
言語中,已經給昨日郭將軍出城作戰定了性。
接著,一個時辰後,又來戰報。
說下凡的上仙,率領500勇士,衝擊天金國大軍。
“這……”
皇帝與蔡安等重臣不敢置信。
“這……這是真的嗎?”
“500人就敢出城,豈不是送死?”
“大家莫慌,隻是500人而已,就算全軍覆沒,襄陽城也不會失守。”
至於那什麽仙人下凡,大家已經想當然的認為,是郭將軍為了討好皇上,編造的假神仙。
沒想到兩個時辰後,捷報傳來。
傳信兵一路高喊:“大捷!大捷!襄陽城大破天金國五萬鐵騎,活捉沾罕大將!”
“大捷!大捷!襄陽城大破天金國五萬鐵騎,活捉沾罕大將!”
傳信兵聲音嘶啞,顯然已經喊了一路了。
但是,從進入臨安府,到抵達皇宮。
無論是百姓還是高官,聽了這捷報,沒有欣喜,反而麵露疑惑、憂愁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