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趕緊道:“停!”
“你們別胡思亂想,這就是一種特殊點的自然現象,跟犯天條扯不上什麽關係。”
“輸血法可以救很多人,今天有變故,大家可以先不學,明天……”
話未說完,天上突然一亮。
“哢嚓!”
一道閃電劈了下來,終於將張天劈中。
隨後,烏雲才徹底消散。
“媽的……搞偷襲……”張天嘴裏吐出黑煙。
周圍的學員一驚,頓時停了下來,不敢靠近。
見張天不動,又哭喊起來。
“上仙啊……我的上仙啊……”
過了一會,張天從麻痹感中恢複過來。
看到一地的哭喪聲,沒好氣道:“行了行了,我還沒死呢。”
隨後低頭看了一眼抱著大腿的徐聞徐秀才,發現他也迴過勁來了,似乎沒有大礙。
雷電電壓的極其誇張,從百萬伏到上億伏不等。
理論上講,中之必死。
但是,在後世,有記錄顯示,有不少人被雷電劈了沒死,甚至有人天生吸電,一生中被劈過好幾次依然活蹦亂跳。
連醫學界和科學界都搞不明白是怎麽迴事。
張天也懶得思考為什麽自己和徐聞沒死,活著就好。
見徐聞似乎又要哭,張天罵道:“趕緊把手鬆開,大庭廣眾之下,成何體統?”
抬頭看了一眼烏雲消失的位置,有些納悶。
這烏雲確實有些不同尋常,最後一擊似乎是偷襲。
若說一切都是自然現象,就算考慮上自己穿越時空的特殊性,好像也太巧了些。
難道這世界真的有天庭、仙人什麽的?
烏雲背後,有未知存在在操控?
但從郭將軍了解到曆史和世界,不像是神話世界。
何況,就算是神話世界,教個心肺複蘇術和輸血法,也不至於降下天雷劈人吧?
又不是真的起死迴生和借陽壽。
此時,郭將軍已經帶兵趕到。
環視一周,見兵器庫火光衝天,還有一群頭發爆炸,臉色發黑的學員。
一邊叫人去救火,自己朝張天這邊走來。
“上仙,發生了何事?”
牛二道:“上仙傳授仙術,犯了天條,被上天降下天雷懲罰呢。”
盡管牛二也被電得像個黑哥,爆炸頭,全身烏黑,隻有眼睛和牙齒是白的,但絲毫沒有害怕。
反而手舞足蹈,像頭萌熊似的,興奮地向郭將軍解釋事情的來龍去脈。
大家逐一檢查,發現沒有人員傷亡,才鬆了口氣。
此時此景,顯然已經不能繼續授課了。
張天打斷牛二,道:“郭將軍,今天就暫且到這。我先去休息,迴頭什麽時候開課再通知。”
“好的,上仙請便。”郭將軍道。
目送張天離開。
看到一地的焦黑土坑,還有那被雷電劈得起火的兵器庫,郭將軍也是誠惶誠恐。
此事涉及天罰,非同小可。
…………
迴到房間。
張天叫人打來熱水,躲在大浴桶裏,微閉雙眼,開始整理思緒。
“小九,剛才發生的事,數據分析得如何了?”
智能手環除了有全息投影功能,也有錄像、氣壓、定位等等很多功能,比上一世代的智能手機要先進很多。
加上宇航服身上也有一大堆的傳感器。
剛才被雷電亂劈,各個傳感器收集了不少數據。
張天叫小九自動分析,看看能不能找出一點有用的東西。
“艦長,正在建立模型,手環的處理能力有限,估計需要24小時……”
“不必節省能量,啟動飛船中控電腦分析,加快速度。”
“是,艦長。”
指令下達,城外的補給艦中控電腦緩緩亮起,一個全息模型在屏幕上生成。
全息圖以張天的人形為中心,周圍標注著電荷、溫度、溫度、重力、磁場等等所有傳感器能夠收集的數據。
不到兩分鍾,全息模型顯示完成。
小九問:“初步分析完畢,艦長,你要聽報告嗎?”
“廢話,快說。”
小九道:“經過對比分析,艦長你的身體磁場,可能跟這個世界的人略有差異。所以有可能變成吸電體質。”
“但這些差異,極其微小,不到萬分之一。”
“手環和宇航服上的傳感器精度不夠,不排除是個體差異 。”
張天奇怪道:“才不到萬分之一?就算不是個體差異,恐怕也起不了什麽作用吧?”
人體的生物磁場本身就非常微弱,在如此微弱的基礎上,再低於萬分之一。
張天想不出會有什麽影響。
更別提吸著天上的烏雲到處跑了。
小九道:“物理規律,數量多少不重要,而應該是看其本質。”
“例如鑽石和木碳,同樣是由碳元素組成,但硬度、透明度等物理性質卻天差地別。”
“而他們的差異,僅僅是碳元素排列方式不同罷了。”
“嗯。”張天點點頭。
他身為理科生,自然知道小九的意思。
“小九,除了身體磁場跟這個時空有差異外,是否有可能,那團烏雲,有人為控製的可能?”
小九將烏雲的全息圖投射出來:“烏雲的軌跡太過奇怪,不排除有智能意誌控製它。”
“什麽?”
張天霍然在浴桶裏坐了起來:“難道我們來到了神話世界?真有神仙?”
小九道:“並非如此。艦長,我說的智能意誌,指的是可能存在的無形無質的造物主。不是人們想象的仙神等人形生物。”
張天奇怪道:“你從哪得出的結論?”
小九說是人工智能,其實隻是一段會收集、分析資料的程序罷了,認知無法超越過人類的局限。
“從人類的資料庫歸納的,這是幾位權威科學家的看法。”
說著,小九投射出幾段視頻,以及一些文字資料。
張天按時間順序,先看到的是幾個世紀前的大科學家牛頓的故事。
但小九投射出來的,不是那個砸在牛頓頭上的蘋果,而是關於一個太陽係模型的故事。
17世紀,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和創造了微積分,將他聲望推到了極致。
到了晚年,牛頓沒有去研究科學,反而寫下了無數神學著作。
他的行為遭到了許多朋友的鄙視,甚至有人懷疑他精神失常了。
有一天,牛頓的一位大科學家朋友來訪。
見到房間裏有一個太陽係的模型,中央是一個鍍金太陽,四圍各大行星排列整齊。
一拉手柄,各大星體立刻按照軌道轉動,精美絕倫。
朋友擺弄了好久,驚歎叫好,問是誰做的?
牛頓說:沒有誰做出來,它是偶然變成這樣子的。
大科學家朋友自然不信,說:這麽精美的模型,怎麽可能是偶然變的。肯定是一個極其天才的人製作了它。
這時,牛頓笑著拍朋友肩頭說:既然這麽簡單的模型你都不相信是偶然產生的。那麽,為什麽你會堅信,真實的太陽係,以及比這精妙無數倍的宇宙,就沒有一位設計者和創造者呢?
朋友被牛頓說服,從此信奉上帝。
繼牛頓之後,另一個劃時代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也經常提到上帝。
甚至留下一句很著名的話——上帝不擲骰子。
隻不過,科學家眼中的神,與神學家、信徒眼中的神,還是有區別的。
“你們別胡思亂想,這就是一種特殊點的自然現象,跟犯天條扯不上什麽關係。”
“輸血法可以救很多人,今天有變故,大家可以先不學,明天……”
話未說完,天上突然一亮。
“哢嚓!”
一道閃電劈了下來,終於將張天劈中。
隨後,烏雲才徹底消散。
“媽的……搞偷襲……”張天嘴裏吐出黑煙。
周圍的學員一驚,頓時停了下來,不敢靠近。
見張天不動,又哭喊起來。
“上仙啊……我的上仙啊……”
過了一會,張天從麻痹感中恢複過來。
看到一地的哭喪聲,沒好氣道:“行了行了,我還沒死呢。”
隨後低頭看了一眼抱著大腿的徐聞徐秀才,發現他也迴過勁來了,似乎沒有大礙。
雷電電壓的極其誇張,從百萬伏到上億伏不等。
理論上講,中之必死。
但是,在後世,有記錄顯示,有不少人被雷電劈了沒死,甚至有人天生吸電,一生中被劈過好幾次依然活蹦亂跳。
連醫學界和科學界都搞不明白是怎麽迴事。
張天也懶得思考為什麽自己和徐聞沒死,活著就好。
見徐聞似乎又要哭,張天罵道:“趕緊把手鬆開,大庭廣眾之下,成何體統?”
抬頭看了一眼烏雲消失的位置,有些納悶。
這烏雲確實有些不同尋常,最後一擊似乎是偷襲。
若說一切都是自然現象,就算考慮上自己穿越時空的特殊性,好像也太巧了些。
難道這世界真的有天庭、仙人什麽的?
烏雲背後,有未知存在在操控?
但從郭將軍了解到曆史和世界,不像是神話世界。
何況,就算是神話世界,教個心肺複蘇術和輸血法,也不至於降下天雷劈人吧?
又不是真的起死迴生和借陽壽。
此時,郭將軍已經帶兵趕到。
環視一周,見兵器庫火光衝天,還有一群頭發爆炸,臉色發黑的學員。
一邊叫人去救火,自己朝張天這邊走來。
“上仙,發生了何事?”
牛二道:“上仙傳授仙術,犯了天條,被上天降下天雷懲罰呢。”
盡管牛二也被電得像個黑哥,爆炸頭,全身烏黑,隻有眼睛和牙齒是白的,但絲毫沒有害怕。
反而手舞足蹈,像頭萌熊似的,興奮地向郭將軍解釋事情的來龍去脈。
大家逐一檢查,發現沒有人員傷亡,才鬆了口氣。
此時此景,顯然已經不能繼續授課了。
張天打斷牛二,道:“郭將軍,今天就暫且到這。我先去休息,迴頭什麽時候開課再通知。”
“好的,上仙請便。”郭將軍道。
目送張天離開。
看到一地的焦黑土坑,還有那被雷電劈得起火的兵器庫,郭將軍也是誠惶誠恐。
此事涉及天罰,非同小可。
…………
迴到房間。
張天叫人打來熱水,躲在大浴桶裏,微閉雙眼,開始整理思緒。
“小九,剛才發生的事,數據分析得如何了?”
智能手環除了有全息投影功能,也有錄像、氣壓、定位等等很多功能,比上一世代的智能手機要先進很多。
加上宇航服身上也有一大堆的傳感器。
剛才被雷電亂劈,各個傳感器收集了不少數據。
張天叫小九自動分析,看看能不能找出一點有用的東西。
“艦長,正在建立模型,手環的處理能力有限,估計需要24小時……”
“不必節省能量,啟動飛船中控電腦分析,加快速度。”
“是,艦長。”
指令下達,城外的補給艦中控電腦緩緩亮起,一個全息模型在屏幕上生成。
全息圖以張天的人形為中心,周圍標注著電荷、溫度、溫度、重力、磁場等等所有傳感器能夠收集的數據。
不到兩分鍾,全息模型顯示完成。
小九問:“初步分析完畢,艦長,你要聽報告嗎?”
“廢話,快說。”
小九道:“經過對比分析,艦長你的身體磁場,可能跟這個世界的人略有差異。所以有可能變成吸電體質。”
“但這些差異,極其微小,不到萬分之一。”
“手環和宇航服上的傳感器精度不夠,不排除是個體差異 。”
張天奇怪道:“才不到萬分之一?就算不是個體差異,恐怕也起不了什麽作用吧?”
人體的生物磁場本身就非常微弱,在如此微弱的基礎上,再低於萬分之一。
張天想不出會有什麽影響。
更別提吸著天上的烏雲到處跑了。
小九道:“物理規律,數量多少不重要,而應該是看其本質。”
“例如鑽石和木碳,同樣是由碳元素組成,但硬度、透明度等物理性質卻天差地別。”
“而他們的差異,僅僅是碳元素排列方式不同罷了。”
“嗯。”張天點點頭。
他身為理科生,自然知道小九的意思。
“小九,除了身體磁場跟這個時空有差異外,是否有可能,那團烏雲,有人為控製的可能?”
小九將烏雲的全息圖投射出來:“烏雲的軌跡太過奇怪,不排除有智能意誌控製它。”
“什麽?”
張天霍然在浴桶裏坐了起來:“難道我們來到了神話世界?真有神仙?”
小九道:“並非如此。艦長,我說的智能意誌,指的是可能存在的無形無質的造物主。不是人們想象的仙神等人形生物。”
張天奇怪道:“你從哪得出的結論?”
小九說是人工智能,其實隻是一段會收集、分析資料的程序罷了,認知無法超越過人類的局限。
“從人類的資料庫歸納的,這是幾位權威科學家的看法。”
說著,小九投射出幾段視頻,以及一些文字資料。
張天按時間順序,先看到的是幾個世紀前的大科學家牛頓的故事。
但小九投射出來的,不是那個砸在牛頓頭上的蘋果,而是關於一個太陽係模型的故事。
17世紀,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和創造了微積分,將他聲望推到了極致。
到了晚年,牛頓沒有去研究科學,反而寫下了無數神學著作。
他的行為遭到了許多朋友的鄙視,甚至有人懷疑他精神失常了。
有一天,牛頓的一位大科學家朋友來訪。
見到房間裏有一個太陽係的模型,中央是一個鍍金太陽,四圍各大行星排列整齊。
一拉手柄,各大星體立刻按照軌道轉動,精美絕倫。
朋友擺弄了好久,驚歎叫好,問是誰做的?
牛頓說:沒有誰做出來,它是偶然變成這樣子的。
大科學家朋友自然不信,說:這麽精美的模型,怎麽可能是偶然變的。肯定是一個極其天才的人製作了它。
這時,牛頓笑著拍朋友肩頭說:既然這麽簡單的模型你都不相信是偶然產生的。那麽,為什麽你會堅信,真實的太陽係,以及比這精妙無數倍的宇宙,就沒有一位設計者和創造者呢?
朋友被牛頓說服,從此信奉上帝。
繼牛頓之後,另一個劃時代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也經常提到上帝。
甚至留下一句很著名的話——上帝不擲骰子。
隻不過,科學家眼中的神,與神學家、信徒眼中的神,還是有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