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作死邊緣的胡惟庸
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標反了 作者:大夢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按照老朱的設想,藩王分為三個梯隊一級塞王就是傳說中的九大邊王,這是大明邊防的第一道防線,是抵抗大元的最前線。
二道防線是周王等內地王,萬一邊王謀反,或者是衝破了第一道防線,還可以再戰。
第三道防線就是交通要道,戰略要地,控製這些地方,京師就穩如泰山。
讓老朱家的血脈占據險關大隘,老朱才真的能放心。
這麽點兒子,遠遠不夠構建老朱的三級防禦體係,所以他要加班加點的工作。
為了好大兒江山穩固,老朱那是拚了命的在播撒龍種啊!
老朱去後宮逍遙快活了,這一大攤子事情卻給留給了苦命的朱標。
看著滿桌子的奏本,朱標知道今天又要加班了。
他吩咐小廚房給準備一碗蓮子羹,要把積壓的利弊都給處理了。
奏章很多都是關於山東和河北戰場的,從奏章看,雙方打的還是很膠著。
雖然明軍的戰鬥力遠高於高麗匪人,幾次會戰都大破高麗人。
可山東地區多山,利於匪人藏匿。自古山東多響馬,敵方似乎也是看出了這一點,所以就和匪幫相互勾結。
在土匪的帶領下,明軍繞圈子,讓明軍苦不堪言。
看到敵酋是李成桂的時候,朱標笑了。
原來是他?
李氏王朝的建立者,原本是高麗王手下的將領,奉高麗王之命和明軍作戰,卻屢戰屢敗,最後自己帶領軍隊迴到漢城做了國王。
之後他向老朱請求罷兵,老朱封他為朝鮮王,還把朝鮮定為永不征討之國。
朝鮮王朝之後延續了六百多年,一直到被日本占為殖民地。
隻可惜做了兩年國王被兒子給幽禁致死。
他能做朝鮮的開國之君,說到底是中原王朝力所不及。
狹小的遼西走廊,讓管理征服朝鮮的成本太高了。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朱標要組建大明海軍。
有了海軍,山東半島就像是插入朝鮮的一把利刃,讓高麗割據東北幾十年的局麵不複存在,從此之後,它就永遠的成為大明的版圖。
朱標都想去會會他了,就在這時候,胡惟庸前來奏報前方軍情。
看到朱標坐在禦座上處理奏本,還以為是看花眼了。
以往太子也幫老朱處理奏本,都是沒有在老朱禦座上直接批,都是坐在旁邊,這迴他居然堂而皇之的坐在禦座上。
胡惟庸使勁揉揉眼睛,確定就是朱標,整個人都傻了。
朱標也看到了他,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他不在的這些日子,李善長已經退居二線,胡惟庸走到前台,
都說胡惟庸是個奸臣,甚至還要謀反,其實這屬實過分了。
大明有實力的人多了去了,胡惟庸一沒有兵權,二沒有戰功,憑什麽謀反?
看眼前的樣子也就是老朱為了廢除丞相製,拉出的替罪羔羊。
上一世,朱標在胡惟庸案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這一世,朱標不想這樣做。
他對於廢除丞相製,是持保留意見的。
廢了丞相,還會創造出內閣首輔,反正後世的皇帝是不會自己處理朝政的,總會巧立名目,找人幹活,換湯不換藥,還不如消停會。
朱標看到胡惟庸的神情,自然是知道她的意思,就一邊批閱奏章,一邊說道:“這位是?”
“臣胡惟庸見過太子!”
“啊,原來是胡卿!聽說李相國退居二線了,現在中書省是胡卿說了算?”
“豈敢豈敢,這中書省是陛下和太子殿下的中書省,臣隻是代為看管。哪天太子殿下,看臣不順眼,隻要一紙詔書,臣就退下。”
“北元王保保居然趁大將軍和哈那出激戰之時,派大軍燒了北平駐軍的屯糧!”
自古以來兵馬未動,糧秣先行。
徐達大軍在遼西和哈那出大戰,全都依仗北平的糧草。北平的糧草被燒,十萬大軍吃什麽?
朱標聽了也是拍案而起:“什麽?”
“殿下息怒,是大將軍發來的急報,說是糧草以不足是十五日了。”
朱標把猛然拍著桌子:“王保保這個畜生,早就該宰了他!”
“不要說殿下,就是微臣要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
朱標拍完桌子知道君王應該喜怒不形於色,這樣才能保持自己的威儀。
發怒並不能解決什麽問題,反而會讓胡惟庸看不起自己。
“胡卿怎麽看?”
胡惟庸自詡精明幹練,自然是有辦法,他故意要為難朱標,所就慨然說道:“臣為太子殿下馬首是瞻!”
尼瑪!
聽了胡惟庸的話,駐蹕神色凝重,手指比停了留下來:“我現在要聽你的意見!”
“臣以為即刻從中都鳳陽押解糧草支援大將軍!”
“鳳陽不在運河上,而且周邊都是山地丘陵,等鳳陽的米糧運到北平,隻怕我大軍早就被攻克了。”
“臣愚鈍,請太子殿下示下!”
這老匹夫,是欺負我年少啊,怪不得老頭子喲砍他全家。
不來點真格的,那就鎮不住這小賊了。
“河南沃野千裏,乃天下糧倉,令河南布政使押解庫糧,前往北平,同時讓河北布政使就地籌糧,一定要保障大軍的供應,剩下的從蘇州揚州藩庫調撥。”
河南地處華北平原上,在我國的中間位置,不冷不熱,黃河又穿過其中,是地緣最好的省份,所以中原王朝有半數定都於此。
在過去的幾千年裏,一直都是天下的糧倉。
河北北部雖然多山脈,可是南部也是沃野千裏的平原。
袁紹占據這裏就有了稱霸天下的實力,隻可惜遇上實力更強的曹操。
從這裏征糧,正好可以解決糧食危機。
這也正是胡惟庸所想的,他自詡聰明人,想要在朱家父子麵前邀功。
沒有想到朱標也料到這一點,他不禁的冒冷汗:早就聽恩師說,太子精明強幹,今日一看果然是名不虛傳啊。
今後在他手底下辦事那是要加倍小心啊,再也不敢托大了。
“太子果然英明!”
“快去吧!”
“是,臣即刻就八百裏加急傳旨河南布政使,河北布政使。”
胡惟庸走了,接下來進來複命的是靖海侯吳禎。
他現在是靖海大將軍,剿倭總兵官,要去青浦訓練士卒,來找朱標交給印信的。
二道防線是周王等內地王,萬一邊王謀反,或者是衝破了第一道防線,還可以再戰。
第三道防線就是交通要道,戰略要地,控製這些地方,京師就穩如泰山。
讓老朱家的血脈占據險關大隘,老朱才真的能放心。
這麽點兒子,遠遠不夠構建老朱的三級防禦體係,所以他要加班加點的工作。
為了好大兒江山穩固,老朱那是拚了命的在播撒龍種啊!
老朱去後宮逍遙快活了,這一大攤子事情卻給留給了苦命的朱標。
看著滿桌子的奏本,朱標知道今天又要加班了。
他吩咐小廚房給準備一碗蓮子羹,要把積壓的利弊都給處理了。
奏章很多都是關於山東和河北戰場的,從奏章看,雙方打的還是很膠著。
雖然明軍的戰鬥力遠高於高麗匪人,幾次會戰都大破高麗人。
可山東地區多山,利於匪人藏匿。自古山東多響馬,敵方似乎也是看出了這一點,所以就和匪幫相互勾結。
在土匪的帶領下,明軍繞圈子,讓明軍苦不堪言。
看到敵酋是李成桂的時候,朱標笑了。
原來是他?
李氏王朝的建立者,原本是高麗王手下的將領,奉高麗王之命和明軍作戰,卻屢戰屢敗,最後自己帶領軍隊迴到漢城做了國王。
之後他向老朱請求罷兵,老朱封他為朝鮮王,還把朝鮮定為永不征討之國。
朝鮮王朝之後延續了六百多年,一直到被日本占為殖民地。
隻可惜做了兩年國王被兒子給幽禁致死。
他能做朝鮮的開國之君,說到底是中原王朝力所不及。
狹小的遼西走廊,讓管理征服朝鮮的成本太高了。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朱標要組建大明海軍。
有了海軍,山東半島就像是插入朝鮮的一把利刃,讓高麗割據東北幾十年的局麵不複存在,從此之後,它就永遠的成為大明的版圖。
朱標都想去會會他了,就在這時候,胡惟庸前來奏報前方軍情。
看到朱標坐在禦座上處理奏本,還以為是看花眼了。
以往太子也幫老朱處理奏本,都是沒有在老朱禦座上直接批,都是坐在旁邊,這迴他居然堂而皇之的坐在禦座上。
胡惟庸使勁揉揉眼睛,確定就是朱標,整個人都傻了。
朱標也看到了他,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他不在的這些日子,李善長已經退居二線,胡惟庸走到前台,
都說胡惟庸是個奸臣,甚至還要謀反,其實這屬實過分了。
大明有實力的人多了去了,胡惟庸一沒有兵權,二沒有戰功,憑什麽謀反?
看眼前的樣子也就是老朱為了廢除丞相製,拉出的替罪羔羊。
上一世,朱標在胡惟庸案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這一世,朱標不想這樣做。
他對於廢除丞相製,是持保留意見的。
廢了丞相,還會創造出內閣首輔,反正後世的皇帝是不會自己處理朝政的,總會巧立名目,找人幹活,換湯不換藥,還不如消停會。
朱標看到胡惟庸的神情,自然是知道她的意思,就一邊批閱奏章,一邊說道:“這位是?”
“臣胡惟庸見過太子!”
“啊,原來是胡卿!聽說李相國退居二線了,現在中書省是胡卿說了算?”
“豈敢豈敢,這中書省是陛下和太子殿下的中書省,臣隻是代為看管。哪天太子殿下,看臣不順眼,隻要一紙詔書,臣就退下。”
“北元王保保居然趁大將軍和哈那出激戰之時,派大軍燒了北平駐軍的屯糧!”
自古以來兵馬未動,糧秣先行。
徐達大軍在遼西和哈那出大戰,全都依仗北平的糧草。北平的糧草被燒,十萬大軍吃什麽?
朱標聽了也是拍案而起:“什麽?”
“殿下息怒,是大將軍發來的急報,說是糧草以不足是十五日了。”
朱標把猛然拍著桌子:“王保保這個畜生,早就該宰了他!”
“不要說殿下,就是微臣要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
朱標拍完桌子知道君王應該喜怒不形於色,這樣才能保持自己的威儀。
發怒並不能解決什麽問題,反而會讓胡惟庸看不起自己。
“胡卿怎麽看?”
胡惟庸自詡精明幹練,自然是有辦法,他故意要為難朱標,所就慨然說道:“臣為太子殿下馬首是瞻!”
尼瑪!
聽了胡惟庸的話,駐蹕神色凝重,手指比停了留下來:“我現在要聽你的意見!”
“臣以為即刻從中都鳳陽押解糧草支援大將軍!”
“鳳陽不在運河上,而且周邊都是山地丘陵,等鳳陽的米糧運到北平,隻怕我大軍早就被攻克了。”
“臣愚鈍,請太子殿下示下!”
這老匹夫,是欺負我年少啊,怪不得老頭子喲砍他全家。
不來點真格的,那就鎮不住這小賊了。
“河南沃野千裏,乃天下糧倉,令河南布政使押解庫糧,前往北平,同時讓河北布政使就地籌糧,一定要保障大軍的供應,剩下的從蘇州揚州藩庫調撥。”
河南地處華北平原上,在我國的中間位置,不冷不熱,黃河又穿過其中,是地緣最好的省份,所以中原王朝有半數定都於此。
在過去的幾千年裏,一直都是天下的糧倉。
河北北部雖然多山脈,可是南部也是沃野千裏的平原。
袁紹占據這裏就有了稱霸天下的實力,隻可惜遇上實力更強的曹操。
從這裏征糧,正好可以解決糧食危機。
這也正是胡惟庸所想的,他自詡聰明人,想要在朱家父子麵前邀功。
沒有想到朱標也料到這一點,他不禁的冒冷汗:早就聽恩師說,太子精明強幹,今日一看果然是名不虛傳啊。
今後在他手底下辦事那是要加倍小心啊,再也不敢托大了。
“太子果然英明!”
“快去吧!”
“是,臣即刻就八百裏加急傳旨河南布政使,河北布政使。”
胡惟庸走了,接下來進來複命的是靖海侯吳禎。
他現在是靖海大將軍,剿倭總兵官,要去青浦訓練士卒,來找朱標交給印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