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2章 朱棣:老四他既然沒獲得模擬器,又是怎麽知道未來的?
我剛要造反,朱棣卻覺醒了金手指 作者:天藍色的襯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狀態良好?我很不好!”
朱棣氣哼哼,嘴巴翹的老高!
反正他是覺得模擬器裏的自己心情一定不怎麽好。
畢竟正打著興奮呢,突然被人前後夾擊。
而且如果不出他所料,接下來肯定還會被這雙方人馬禮送迴京城。
不過看到裏甲長任職,天下沒有人異動,他倒是愣了下。
“看來老四的威望是越來越強悍了!”
畢竟以往模擬的時候,裏甲長剛一到任,原來的那些人都會反抗一下。
雖然沒有造成過什麽損失,甚至還讓新到任的裏甲長名望大增。
但無論怎麽講,還是會讓人心煩!
沒想到這一次卻變了!
【十一月,你在朝堂之上提出改土歸流,撤銷各地土司的建議。】
【群臣瞬間就鬧騰騰的,話裏話外不該在朝堂之上講出來。】
【不過你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改土歸流,同樣也是為了清掃天下的野心之輩。】
【永承三年,二月初,朝堂上的事情被徹底傳遍了天下。】
【此時,父親也順著馳道開始返迴京城。】
【可讓你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返迴京城的途中,父親竟然遭遇了刺殺。】
“什麽?有人敢刺殺我?”
朱棣瞬間睜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思議。
“這是我提不動刀了,還是他們太飄了?”
他滿臉的憤怒,狠狠的握緊了拳頭。
畢竟今日敢刺殺他,明日就敢去刺殺老四!
【你怒不可遏,嚴令各地錦衣衛東廠及各情報組織迅速調查真相。】
【時隔一個月,真相終於浮出了水麵。】
【此次刺殺暗地裏是土司所為,但在細節之中卻又少不了南方諸國舊臣的蹤跡。】
“又是南方諸國?”
朱棣深深皺起了眉頭,他沒想到這一次同樣有南方諸國的參與。
“看來下一迴要剿滅幹淨了!”
他懷疑是自己心太軟,所以才導致南方諸國仍舊有力量給大明造成亂子!
【四月初,你直接出兵剿滅了參與刺殺的土司,目的是為了打草驚蛇。】
【五月中,土司與南方諸國舊臣聯合,掀起了一場號稱複國行動的叛亂。】
【你心中鬆了口氣,你不怕明麵上的反抗,隻要他們能浮出水麵,你完全可以輕而易舉的瓦解掉。】
【六月底,各路大軍順著馳道奔赴戰場,麵對這劃時代的戰爭,土司和南方諸國聯軍如同土雞瓦狗。】
【八月,這場戰爭持續了兩月不到就徹底結束。】
【九月,父親迴到了順天,你看著他那鬱悶無比的表情,也明白他心情不怎麽好。】
“心情好才怪!”
朱棣撇了撇嘴,抱怨了一句。
畢竟才打到興奮之處,就被人給帶了迴去。
他心情能好嗎?
【十月,吏部後備官吏告竭,朝廷繼續大批官吏管理各地。】
【於是你開了一場恩科,希望能夠擇取一批學子為官,管轄天下各地。】
【可計劃終歸是不如變化,父親生病了,且一病不起。】
【你懷疑他撐不過這個冬天,可如果他駕崩了,科舉肯定要延後。】
【好在他似乎比較爭氣,硬生生的挺過了這個寒冷的冬天。】
“我要死了?”
看著模擬器裏的描述,朱棣不由得一愣。
隨後心中盤算了下時間,他頓時又沉默了下來。
“也對,到時候了!”
即便模擬器裏他撐過了冬天,可朱棣也心知自己不會活太久了!
【永承四年三月,科舉正式開啟,父親的病情似乎好了一些,他看著天下學子進入考場,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你心裏明白他在期待什麽,他這是在期待大明的未來會怎麽樣。】
【但他年事已高,大概是看不到那個時間了。】
【如今的他早已超過了他該駕崩的年紀,這都多虧了大侄子。】
看著模擬器裏老四說他活過了該駕崩的年紀,朱棣一愣。
隨即就恍然大悟起來!
如果按照前幾年的情況,他確實隨時隨地都有一種快駕崩的跡象。
可這些年來隨著心情變好,他也逐漸變得有活力了!
外加有大孫子時常救治,他能再多活幾年,也實屬正常!
【四月,隨著科舉放榜,父親也終於堅持不住了。】
【僅僅一月不到,便直接駕崩離世,你心中悲傷不已。】
【太祖皇帝也是時常歎息,他說父親是一個很不錯的皇帝!】
“死了!”
看著模擬器裏自己駕崩,朱棣沒有意外。
他早就習以為常了!
可看著模擬器裏自家老爺子誇自己,他心裏還是有點小開心的。
畢竟他上位的過程很不光彩,能得老爺子一頓誇,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你和幾位兄弟替父親守靈三月,最終準備將其埋葬在應天皇陵。】
【太祖皇帝說,以父親的貢獻,埋入皇陵理所應當。】
【父親的駕崩雖然讓你內心悲傷了許久,但你也不會忘記自己的使命。】
【身為華夏兒女,應當帶著華夏走上巔峰。】
“他沒獲得模擬器嗎?”
看著模擬器裏老四似乎沒有獲得模擬器,朱棣不由得一愣。
但很快他就拍了下自己的腦袋。
“差點忘了,模擬器裏的未來是沒有模擬器的!”
隻是剛想到這裏,他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
之前的很多次模擬中,老四都好像是能預知未來一般。
可既然對方沒有獲得模擬器,那為何還會知道未來?
朱棣心中很是疑惑不解!
最終,他想了很久,也沒有想明白原因。
隻能壓下疑惑重新翻開了下一頁。
【十月,你返迴了順天,傳旨讓吏部後備官吏奔赴原土司舊地,和南洋諸國各地。】
【年底,你與大哥商量了數個晝夜,他終於同意幫助你治理剛剛平複下來的各地。】
【永承五年初,大哥離開了順天,二哥有意帶兵打仗,而三哥又想就藩。】
【你隻能安撫兩人,說了不少好話,才終於讓他們安靜下來。】
【五月,在你的授意下,老秦夥同天下大部分富商上請朝廷增加商稅。】
【滿朝文武歡唿雀躍,可當你說出作為迴報,應當開海,卻又讓朝堂變得針落可聞。】
朱棣氣哼哼,嘴巴翹的老高!
反正他是覺得模擬器裏的自己心情一定不怎麽好。
畢竟正打著興奮呢,突然被人前後夾擊。
而且如果不出他所料,接下來肯定還會被這雙方人馬禮送迴京城。
不過看到裏甲長任職,天下沒有人異動,他倒是愣了下。
“看來老四的威望是越來越強悍了!”
畢竟以往模擬的時候,裏甲長剛一到任,原來的那些人都會反抗一下。
雖然沒有造成過什麽損失,甚至還讓新到任的裏甲長名望大增。
但無論怎麽講,還是會讓人心煩!
沒想到這一次卻變了!
【十一月,你在朝堂之上提出改土歸流,撤銷各地土司的建議。】
【群臣瞬間就鬧騰騰的,話裏話外不該在朝堂之上講出來。】
【不過你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改土歸流,同樣也是為了清掃天下的野心之輩。】
【永承三年,二月初,朝堂上的事情被徹底傳遍了天下。】
【此時,父親也順著馳道開始返迴京城。】
【可讓你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返迴京城的途中,父親竟然遭遇了刺殺。】
“什麽?有人敢刺殺我?”
朱棣瞬間睜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思議。
“這是我提不動刀了,還是他們太飄了?”
他滿臉的憤怒,狠狠的握緊了拳頭。
畢竟今日敢刺殺他,明日就敢去刺殺老四!
【你怒不可遏,嚴令各地錦衣衛東廠及各情報組織迅速調查真相。】
【時隔一個月,真相終於浮出了水麵。】
【此次刺殺暗地裏是土司所為,但在細節之中卻又少不了南方諸國舊臣的蹤跡。】
“又是南方諸國?”
朱棣深深皺起了眉頭,他沒想到這一次同樣有南方諸國的參與。
“看來下一迴要剿滅幹淨了!”
他懷疑是自己心太軟,所以才導致南方諸國仍舊有力量給大明造成亂子!
【四月初,你直接出兵剿滅了參與刺殺的土司,目的是為了打草驚蛇。】
【五月中,土司與南方諸國舊臣聯合,掀起了一場號稱複國行動的叛亂。】
【你心中鬆了口氣,你不怕明麵上的反抗,隻要他們能浮出水麵,你完全可以輕而易舉的瓦解掉。】
【六月底,各路大軍順著馳道奔赴戰場,麵對這劃時代的戰爭,土司和南方諸國聯軍如同土雞瓦狗。】
【八月,這場戰爭持續了兩月不到就徹底結束。】
【九月,父親迴到了順天,你看著他那鬱悶無比的表情,也明白他心情不怎麽好。】
“心情好才怪!”
朱棣撇了撇嘴,抱怨了一句。
畢竟才打到興奮之處,就被人給帶了迴去。
他心情能好嗎?
【十月,吏部後備官吏告竭,朝廷繼續大批官吏管理各地。】
【於是你開了一場恩科,希望能夠擇取一批學子為官,管轄天下各地。】
【可計劃終歸是不如變化,父親生病了,且一病不起。】
【你懷疑他撐不過這個冬天,可如果他駕崩了,科舉肯定要延後。】
【好在他似乎比較爭氣,硬生生的挺過了這個寒冷的冬天。】
“我要死了?”
看著模擬器裏的描述,朱棣不由得一愣。
隨後心中盤算了下時間,他頓時又沉默了下來。
“也對,到時候了!”
即便模擬器裏他撐過了冬天,可朱棣也心知自己不會活太久了!
【永承四年三月,科舉正式開啟,父親的病情似乎好了一些,他看著天下學子進入考場,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你心裏明白他在期待什麽,他這是在期待大明的未來會怎麽樣。】
【但他年事已高,大概是看不到那個時間了。】
【如今的他早已超過了他該駕崩的年紀,這都多虧了大侄子。】
看著模擬器裏老四說他活過了該駕崩的年紀,朱棣一愣。
隨即就恍然大悟起來!
如果按照前幾年的情況,他確實隨時隨地都有一種快駕崩的跡象。
可這些年來隨著心情變好,他也逐漸變得有活力了!
外加有大孫子時常救治,他能再多活幾年,也實屬正常!
【四月,隨著科舉放榜,父親也終於堅持不住了。】
【僅僅一月不到,便直接駕崩離世,你心中悲傷不已。】
【太祖皇帝也是時常歎息,他說父親是一個很不錯的皇帝!】
“死了!”
看著模擬器裏自己駕崩,朱棣沒有意外。
他早就習以為常了!
可看著模擬器裏自家老爺子誇自己,他心裏還是有點小開心的。
畢竟他上位的過程很不光彩,能得老爺子一頓誇,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你和幾位兄弟替父親守靈三月,最終準備將其埋葬在應天皇陵。】
【太祖皇帝說,以父親的貢獻,埋入皇陵理所應當。】
【父親的駕崩雖然讓你內心悲傷了許久,但你也不會忘記自己的使命。】
【身為華夏兒女,應當帶著華夏走上巔峰。】
“他沒獲得模擬器嗎?”
看著模擬器裏老四似乎沒有獲得模擬器,朱棣不由得一愣。
但很快他就拍了下自己的腦袋。
“差點忘了,模擬器裏的未來是沒有模擬器的!”
隻是剛想到這裏,他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
之前的很多次模擬中,老四都好像是能預知未來一般。
可既然對方沒有獲得模擬器,那為何還會知道未來?
朱棣心中很是疑惑不解!
最終,他想了很久,也沒有想明白原因。
隻能壓下疑惑重新翻開了下一頁。
【十月,你返迴了順天,傳旨讓吏部後備官吏奔赴原土司舊地,和南洋諸國各地。】
【年底,你與大哥商量了數個晝夜,他終於同意幫助你治理剛剛平複下來的各地。】
【永承五年初,大哥離開了順天,二哥有意帶兵打仗,而三哥又想就藩。】
【你隻能安撫兩人,說了不少好話,才終於讓他們安靜下來。】
【五月,在你的授意下,老秦夥同天下大部分富商上請朝廷增加商稅。】
【滿朝文武歡唿雀躍,可當你說出作為迴報,應當開海,卻又讓朝堂變得針落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