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了一會兒,就有幾個五六歲的孩子興高采烈地從家裏拿了東西過來。
“伯伯,我要換糖糖。”
“我、我也是,我也要換糖。”
“我……”
幾個小家夥嘰嘰喳喳的,紛紛將從家裏的帶來的東西拿出來給葉父,一臉期待地看著他。
葉父低頭看了一眼這些小家夥帶來的東西,從左到右分別是:幹蘑菇、金銀花、大南瓜、野果子和栗子。
“你們帶來的東西都可以換糖或者其他的東西,不過要家裏的大人同意了才行,你們把家裏的大人喊過來。”
葉父怕這些小屁孩沒有經過家裏的同意,自己把東西偷出來的。
真要是這樣,萬一家裏的人找過來,他也不好做,村裏的婦人實在是難纏。
隻能讓他們迴去把大人帶過來,有大人在才給他們換糖。
聽到要大人過來才給換糖,有兩個小家夥馬上就心虛了起來,支支吾吾的。
剩下的三個小一點的,則趕緊往家裏跑。
“糖給我留著,我去喊我娘過來。”
“伯伯等等我,我很快就迴來了~”
“等我們哦~”
三個小家夥一邊往家裏跑,同時還不忘叮囑葉父把糖給他們留著。
“糖塊多著呢,你們慢點跑,不著急的。”
葉父一臉慈愛地看著這些小孩,覺得他們還挺可愛的。
葉父自從當了爺爺,看到這些小孩,都覺得親切可愛。
幾個小屁孩剛走,其他村民也紛紛帶著大包小包的東西過來了。
楊家莊背後是一座小山,山上雖然沒有什麽大的獵物,不過有幾棵栗子樹,蘑菇也有不少。
因此大家帶過來的大多都是山貨、家裏種的各種蔬菜瓜果,以及席子、蓑衣這些自家做的東西。
至於糧食,那是萬萬不可能拿來換東西的。
這邊的田地不多,糧食自家都不夠吃的。
除了這些尋常的東西,最令葉父意外的,村裏居然有不少人家會織土布。
土布是村裏的人用處理過的麻做的,要比尋常的粗麻布要粗糙一些,上麵還有比較明顯的條紋。
而且土布的布寬比較窄,隻有正常布料的一半寬。
一匹土布,相當於半匹正常布料的大小,做衣服都不好做。
染色也是村民自己上山采一些可以染色的植物,迴去自己染的,非常容易掉色。
土布做的衣服穿起來不舒服,通常隻能用來做罩衫或者被罩。
土布的缺點比較明顯,布莊一般是不收的。
因此隻能留著自家穿,或者拿去大集上便宜賣掉。
正常的粗麻布,在鎮上的布莊是100文一匹,葉父在縣裏進貨則是85文一匹。
這個土布布寬要窄一半,也不好用來做衣服,葉父隻能按35文一匹來收。
到時候賣出去,估計也隻能賣40文一匹。
雖然賺的不多,不過村裏的人要是直接用這個布料來換東西,一來一迴倒是能多賺點。
葉父讓大家先排好隊,他一個一個地把這些人帶來的東西都收了。
帶來的東西值多少錢,則可以在攤子裏換多少的東西,多退少補。
大家帶來的東西,也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一共也沒多少錢。
因此挑東西的時候十分謹慎,挑的大多都是鋤頭、鐮刀這些實用的農具,以及針線、糖、酒這些尋常要用到的東西。
楊家莊應該是有木匠的,葉父注意到帶過來的那些木盆、水桶,一個也沒有賣出去。
鐮刀、鋤頭、剪刀這些鐵製品則比較搶手了,就連大鐵鍋也賣出去了兩個,看來這附近是沒有鐵匠的,
葉父把這些默默記在心裏,準備下次就不帶木製品了,鐵器可以多帶一些過來。
等大人們都把東西換完,剛才要換糖的幾個小孩,也拉著家裏的大人過來換糖塊了。
幾個小家夥看著興高采烈的,不過從走過來的動作也可以看出,剛剛是挨了一頓胖揍的。
過程怎麽樣葉父不管,反正拿東西過來的他就收。
葉父樂嗬嗬地把糖塊拿了出來,反正已經挨打了,這糖怎麽也要給小家夥們換了,不然這頓打不就白打了。
小家夥們拿到了糖,個個眉開眼笑的,高興得就像過年一樣。
一旁的婦人也紛紛打聽葉父下次什麽時候再過來,他們也好提前把東西準備好。
葉父八麵玲瓏地和這些婦人們打著交道,說好了中秋過後會再來一趟。
葉父在楊家莊待了將近一個時辰,換了8匹土布,2麻袋板栗、2麻袋幹蘑菇,十來斤金銀花、兩串野葡萄,冬瓜和南瓜各6個。
這些東西足足有半驢車那麽多,要不是剛剛換了不少東西出去,這驢車還真放不下。
從楊家莊出來,葉父哼著小曲又去了一趟方家村。
方家村在一片平坦的山穀,附近還有好幾條小溪,村裏良田眾多,是鎮上比較富裕的村子。
葉父一進村,就有好些相熟的婦人過來挑選東西了。
和楊家莊那邊的人,盡挑便宜的東西不同,方家村的婦人手上有錢,出手非常闊綽。
新拿迴來的胭脂水粉、鮮豔的厚實布料以及紅糖都非常搶手。
不過令葉父沒想到的是,剛才收迴來的土布,在方家村一下子賣出去了一半。
買土布的是兩位和葉老太太年紀差不多的老婦人。
老人家勤儉節約,每人要了兩匹土布,打算買迴去做幹活穿的罩衫和被套。
葉父見兩位老婦人,眉開眼笑地說這土布劃算,心想這便宜的土布沒準他娘也喜歡。
葉父又摸了摸這個土布,皮糙肉厚的他都覺得這個布料粗糙,不禁嘀咕著:
“這個布料也太粗糙了,還是早些賣完吧,別讓摳門的老太太給看到了。”
方家村這邊有好幾位繡品做得不錯的婦人,葉父陸續又賣出去了好些絹布以及做繡品用的針線。
方家村這邊,賣的東西葉父是直接收錢的,畢竟他平時擺攤也賣不了太多東西。
收迴來的東西賣不完,收迴去放在家裏也是白白占地方。
不過這錢剛到手,就被葉父拿去收了幾幅小繡圖。
賣東西的錢不夠,葉父還往裏麵貼了錢不少進去。
迴家的時候,葉父腰間的錢包幾乎都掏空了。
不過車上收迴來的東西倒是不少。
往後幾天,葉父猶如勤勞的蜜蜂,上午在鎮上擺攤,下午則馬不停蹄地穿梭於各個村子賣貨。
轉眼間,中秋即將來臨,葉父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
“伯伯,我要換糖糖。”
“我、我也是,我也要換糖。”
“我……”
幾個小家夥嘰嘰喳喳的,紛紛將從家裏的帶來的東西拿出來給葉父,一臉期待地看著他。
葉父低頭看了一眼這些小家夥帶來的東西,從左到右分別是:幹蘑菇、金銀花、大南瓜、野果子和栗子。
“你們帶來的東西都可以換糖或者其他的東西,不過要家裏的大人同意了才行,你們把家裏的大人喊過來。”
葉父怕這些小屁孩沒有經過家裏的同意,自己把東西偷出來的。
真要是這樣,萬一家裏的人找過來,他也不好做,村裏的婦人實在是難纏。
隻能讓他們迴去把大人帶過來,有大人在才給他們換糖。
聽到要大人過來才給換糖,有兩個小家夥馬上就心虛了起來,支支吾吾的。
剩下的三個小一點的,則趕緊往家裏跑。
“糖給我留著,我去喊我娘過來。”
“伯伯等等我,我很快就迴來了~”
“等我們哦~”
三個小家夥一邊往家裏跑,同時還不忘叮囑葉父把糖給他們留著。
“糖塊多著呢,你們慢點跑,不著急的。”
葉父一臉慈愛地看著這些小孩,覺得他們還挺可愛的。
葉父自從當了爺爺,看到這些小孩,都覺得親切可愛。
幾個小屁孩剛走,其他村民也紛紛帶著大包小包的東西過來了。
楊家莊背後是一座小山,山上雖然沒有什麽大的獵物,不過有幾棵栗子樹,蘑菇也有不少。
因此大家帶過來的大多都是山貨、家裏種的各種蔬菜瓜果,以及席子、蓑衣這些自家做的東西。
至於糧食,那是萬萬不可能拿來換東西的。
這邊的田地不多,糧食自家都不夠吃的。
除了這些尋常的東西,最令葉父意外的,村裏居然有不少人家會織土布。
土布是村裏的人用處理過的麻做的,要比尋常的粗麻布要粗糙一些,上麵還有比較明顯的條紋。
而且土布的布寬比較窄,隻有正常布料的一半寬。
一匹土布,相當於半匹正常布料的大小,做衣服都不好做。
染色也是村民自己上山采一些可以染色的植物,迴去自己染的,非常容易掉色。
土布做的衣服穿起來不舒服,通常隻能用來做罩衫或者被罩。
土布的缺點比較明顯,布莊一般是不收的。
因此隻能留著自家穿,或者拿去大集上便宜賣掉。
正常的粗麻布,在鎮上的布莊是100文一匹,葉父在縣裏進貨則是85文一匹。
這個土布布寬要窄一半,也不好用來做衣服,葉父隻能按35文一匹來收。
到時候賣出去,估計也隻能賣40文一匹。
雖然賺的不多,不過村裏的人要是直接用這個布料來換東西,一來一迴倒是能多賺點。
葉父讓大家先排好隊,他一個一個地把這些人帶來的東西都收了。
帶來的東西值多少錢,則可以在攤子裏換多少的東西,多退少補。
大家帶來的東西,也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一共也沒多少錢。
因此挑東西的時候十分謹慎,挑的大多都是鋤頭、鐮刀這些實用的農具,以及針線、糖、酒這些尋常要用到的東西。
楊家莊應該是有木匠的,葉父注意到帶過來的那些木盆、水桶,一個也沒有賣出去。
鐮刀、鋤頭、剪刀這些鐵製品則比較搶手了,就連大鐵鍋也賣出去了兩個,看來這附近是沒有鐵匠的,
葉父把這些默默記在心裏,準備下次就不帶木製品了,鐵器可以多帶一些過來。
等大人們都把東西換完,剛才要換糖的幾個小孩,也拉著家裏的大人過來換糖塊了。
幾個小家夥看著興高采烈的,不過從走過來的動作也可以看出,剛剛是挨了一頓胖揍的。
過程怎麽樣葉父不管,反正拿東西過來的他就收。
葉父樂嗬嗬地把糖塊拿了出來,反正已經挨打了,這糖怎麽也要給小家夥們換了,不然這頓打不就白打了。
小家夥們拿到了糖,個個眉開眼笑的,高興得就像過年一樣。
一旁的婦人也紛紛打聽葉父下次什麽時候再過來,他們也好提前把東西準備好。
葉父八麵玲瓏地和這些婦人們打著交道,說好了中秋過後會再來一趟。
葉父在楊家莊待了將近一個時辰,換了8匹土布,2麻袋板栗、2麻袋幹蘑菇,十來斤金銀花、兩串野葡萄,冬瓜和南瓜各6個。
這些東西足足有半驢車那麽多,要不是剛剛換了不少東西出去,這驢車還真放不下。
從楊家莊出來,葉父哼著小曲又去了一趟方家村。
方家村在一片平坦的山穀,附近還有好幾條小溪,村裏良田眾多,是鎮上比較富裕的村子。
葉父一進村,就有好些相熟的婦人過來挑選東西了。
和楊家莊那邊的人,盡挑便宜的東西不同,方家村的婦人手上有錢,出手非常闊綽。
新拿迴來的胭脂水粉、鮮豔的厚實布料以及紅糖都非常搶手。
不過令葉父沒想到的是,剛才收迴來的土布,在方家村一下子賣出去了一半。
買土布的是兩位和葉老太太年紀差不多的老婦人。
老人家勤儉節約,每人要了兩匹土布,打算買迴去做幹活穿的罩衫和被套。
葉父見兩位老婦人,眉開眼笑地說這土布劃算,心想這便宜的土布沒準他娘也喜歡。
葉父又摸了摸這個土布,皮糙肉厚的他都覺得這個布料粗糙,不禁嘀咕著:
“這個布料也太粗糙了,還是早些賣完吧,別讓摳門的老太太給看到了。”
方家村這邊有好幾位繡品做得不錯的婦人,葉父陸續又賣出去了好些絹布以及做繡品用的針線。
方家村這邊,賣的東西葉父是直接收錢的,畢竟他平時擺攤也賣不了太多東西。
收迴來的東西賣不完,收迴去放在家裏也是白白占地方。
不過這錢剛到手,就被葉父拿去收了幾幅小繡圖。
賣東西的錢不夠,葉父還往裏麵貼了錢不少進去。
迴家的時候,葉父腰間的錢包幾乎都掏空了。
不過車上收迴來的東西倒是不少。
往後幾天,葉父猶如勤勞的蜜蜂,上午在鎮上擺攤,下午則馬不停蹄地穿梭於各個村子賣貨。
轉眼間,中秋即將來臨,葉父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