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鎮上有大集,要買東西的人基本上都去了集市。
雜貨鋪一下子冷清了不少,就連早上過來買蔬菜和糧食的人都比平常少了。
早上從家裏帶過來的兩背簍新鮮蔬菜,直到中午吃飯的時候,還剩四五捆沒有賣出去。
水缸裏麵,也還剩下兩條小一些的草魚。
天氣太熱了,這些蔬菜放了半天已經有些蔫巴,看起來不太新鮮。
水缸裏的魚,也是有些不太精神的樣子。
葉東林隻好買一送一,把這些不能放的食材,便宜賣給了隔壁的白家食肆。
每天都能買到不少便宜的食材,葉東林覺得白家食肆開在雜貨鋪的隔壁,實在是占了大便宜。
而白耀文則覺得隔壁的雜貨鋪,每天賣不出去的東西都被他買下來了,是雜貨鋪開占了食肆的便宜。
兩人都覺得自己幫了對方的大忙。
雜貨鋪早上還有過來買菜的婦人,下午的時候就更加冷清了。
反正也沒什麽生意,葉東林打算去一趟李家私塾。
年前要送小七過去啟蒙,於情於理都要提前和那邊的夫子打聲招唿,提前溝通好。
雖說啟蒙的孩子不需要考核,隻要身家清白而且不是商戶,都可以去進去讀書。
不過這事一日不定下來,葉東林心裏始終不安穩。
為了讓學堂的夫子留個好印象,葉東林琢磨了好久才想到了要送什麽。
李家私塾的四位夫子他都認識,讀書人都比較清高古板。
葉東林打算投其所好,送的都是讀書人用的東西。
一刀宣紙、一根兔毛做的毛筆和一根墨條,挑的都是雜貨鋪最好的東西。
雖然都隻是尋常的品相,不過讀書用的東西向來金貴,就這三樣也要300文。
李家私塾裏麵有四位夫子,自家兒子以後還不知道要跟哪一位夫子學習呢。
不能厚此薄彼,於是葉東林特意準備了4份。
300文一份,4份就是一兩二錢了,葉東林可謂是下了重本。
不過對於以後讀書和科考所用的錢來說,這一兩多隻是小意思,根本不值一提。
把雜貨鋪的大門關好,葉東林提著東西往李家私塾走。
葉東林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來到學堂門口,隻見門口站著的,依舊是上次的那名小廝。
上次他就已經打聽好了,這小兄弟姓楊,已經在李家私塾4年了。
葉東林熱情地上前說道:“楊兄弟,我想拜訪一下學堂的夫子,麻煩通報一下。”
李家私塾每年都是開春後,統一招收學子的。
現在離明年的開春也沒幾個月了,這段時間陸續有人帶著厚禮過來拜訪夫子。
見葉東林帶著東西過來,那小廝熟門熟路地帶著他來到了廳堂。
這時明夫子正好有空,見葉東林帶著這麽多的東西過來,心裏也清楚,是為了家裏的孩子過來的。
葉東林知道讀書人清高,因此也沒有太諂媚,不卑不亢地說起送小七過來啟蒙的事。
明夫子雖然沒見過小七,不過在這些日子葉東林的多番透露下,也大概知道這孩子是一個聰明活潑的皮小子。
他其實對於小七的印象還挺好的。
葉家重視科考,而且又有家底,或許是一個科考的好苗子。
見葉東林送的都是筆、墨、宣紙這些實用的東西,明夫子心裏就更加滿意了。
“葉老板你放心,等你家小七過來書院讀書,這邊的夫子肯定會好好教導他的。”
至於葉東林送的東西,私塾這邊自然是全都收下了。
沒辦法,誰叫這些夫子囊中羞澀,教學生所收的束樇還不夠科考用的呢。
其實這段時間,葉東林也仔細觀察過兩位啟蒙的夫子,明夫子性格爽朗幽默,更適合教導小七。
葉東林還在私下還問過他,能不能直接把孩子送到他的名下。
不過學堂有規定,要先見過孩子以後,再決定讓他在哪位夫子名下學習。
葉東林隻好作罷,到時候看書院這邊怎麽分配了。
不管是跟哪位夫子學習,反正明年開春,小七要來李家私塾啟蒙這事,已經是定下來了。
從學堂出來,葉東林的腳步明顯都輕快了幾分。
迴到家裏,葉東林迫不及待地飯桌上和大家說起了這個好消息。
“我下午已經去過李家書院那邊,和明夫子說好了,明年開春就將小七送過去啟蒙。”
葉老爺子十分高興,臉上的褶子都笑得多了好幾層:
“好好好,這事早些定下來也好,我們小七明年就要去書院讀書了。”
葉父直接給小家夥夾了一塊臘肉,樂嗬嗬地說道:
“小七你以後可要好好聽夫子的話,認真學習,爭取早日考取秀才。”
除了壓力頗大的小七,飯桌上大家都是喜氣洋洋的。
村裏有學堂,小七之前好奇,偷偷躲在窗戶下麵聽過他們上課。
可是那些知乎者也的文章,小家夥覺得有些無聊,聽了兩迴就不願意去了。
而且村裏大一些的孩子也說讀書不好玩,小家夥心裏其實不太願意,他更想在村裏和小夥伴一起玩呢。
不過小家夥也4歲多了,家裏的事情多少也聽大人們說過一些,知道家裏的孩子都要讀書的。
像他爺爺、他爹、叔叔,都是讀過書的,他自然是不能當文盲。
小七去書院啟蒙的事定下來後,夜裏葉東林和王春雨就開始盤點兩人小家的家底。
把雜貨鋪今天的進賬記好後,王春雨翻開小家的賬本,開始盤上兩人如今攢下的錢。
雖然有了劉家糕點鋪子搶生意,不過他們家主要做高端精致的糕點。
而雜貨鋪主要做便宜實惠的糕點,兩家的客戶群體並沒有完全重合,影響不算太大。
現在雜貨鋪的雜書租賃,生意越來越好了,吸引了不少識字的人過來租書。
能識字的人基本上都不會窮,因此雜貨鋪的生意也跟著好了一些。
現在雜貨鋪,每個月基本上都有11兩銀子左右的進賬。
現在兩人已經攢下了有438兩。
幾年前,王春雨剛嫁進來的時候,兩人手裏隻有36兩。
也就是說,多出來的402兩,都是她嫁過來後攢下來的。
看著賬本裏越來越大的金額,王春雨心裏不由自主地湧起了一股自豪之情。
這些都是她和孩子他爹辛苦攢下來的錢。
雜貨鋪一下子冷清了不少,就連早上過來買蔬菜和糧食的人都比平常少了。
早上從家裏帶過來的兩背簍新鮮蔬菜,直到中午吃飯的時候,還剩四五捆沒有賣出去。
水缸裏麵,也還剩下兩條小一些的草魚。
天氣太熱了,這些蔬菜放了半天已經有些蔫巴,看起來不太新鮮。
水缸裏的魚,也是有些不太精神的樣子。
葉東林隻好買一送一,把這些不能放的食材,便宜賣給了隔壁的白家食肆。
每天都能買到不少便宜的食材,葉東林覺得白家食肆開在雜貨鋪的隔壁,實在是占了大便宜。
而白耀文則覺得隔壁的雜貨鋪,每天賣不出去的東西都被他買下來了,是雜貨鋪開占了食肆的便宜。
兩人都覺得自己幫了對方的大忙。
雜貨鋪早上還有過來買菜的婦人,下午的時候就更加冷清了。
反正也沒什麽生意,葉東林打算去一趟李家私塾。
年前要送小七過去啟蒙,於情於理都要提前和那邊的夫子打聲招唿,提前溝通好。
雖說啟蒙的孩子不需要考核,隻要身家清白而且不是商戶,都可以去進去讀書。
不過這事一日不定下來,葉東林心裏始終不安穩。
為了讓學堂的夫子留個好印象,葉東林琢磨了好久才想到了要送什麽。
李家私塾的四位夫子他都認識,讀書人都比較清高古板。
葉東林打算投其所好,送的都是讀書人用的東西。
一刀宣紙、一根兔毛做的毛筆和一根墨條,挑的都是雜貨鋪最好的東西。
雖然都隻是尋常的品相,不過讀書用的東西向來金貴,就這三樣也要300文。
李家私塾裏麵有四位夫子,自家兒子以後還不知道要跟哪一位夫子學習呢。
不能厚此薄彼,於是葉東林特意準備了4份。
300文一份,4份就是一兩二錢了,葉東林可謂是下了重本。
不過對於以後讀書和科考所用的錢來說,這一兩多隻是小意思,根本不值一提。
把雜貨鋪的大門關好,葉東林提著東西往李家私塾走。
葉東林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來到學堂門口,隻見門口站著的,依舊是上次的那名小廝。
上次他就已經打聽好了,這小兄弟姓楊,已經在李家私塾4年了。
葉東林熱情地上前說道:“楊兄弟,我想拜訪一下學堂的夫子,麻煩通報一下。”
李家私塾每年都是開春後,統一招收學子的。
現在離明年的開春也沒幾個月了,這段時間陸續有人帶著厚禮過來拜訪夫子。
見葉東林帶著東西過來,那小廝熟門熟路地帶著他來到了廳堂。
這時明夫子正好有空,見葉東林帶著這麽多的東西過來,心裏也清楚,是為了家裏的孩子過來的。
葉東林知道讀書人清高,因此也沒有太諂媚,不卑不亢地說起送小七過來啟蒙的事。
明夫子雖然沒見過小七,不過在這些日子葉東林的多番透露下,也大概知道這孩子是一個聰明活潑的皮小子。
他其實對於小七的印象還挺好的。
葉家重視科考,而且又有家底,或許是一個科考的好苗子。
見葉東林送的都是筆、墨、宣紙這些實用的東西,明夫子心裏就更加滿意了。
“葉老板你放心,等你家小七過來書院讀書,這邊的夫子肯定會好好教導他的。”
至於葉東林送的東西,私塾這邊自然是全都收下了。
沒辦法,誰叫這些夫子囊中羞澀,教學生所收的束樇還不夠科考用的呢。
其實這段時間,葉東林也仔細觀察過兩位啟蒙的夫子,明夫子性格爽朗幽默,更適合教導小七。
葉東林還在私下還問過他,能不能直接把孩子送到他的名下。
不過學堂有規定,要先見過孩子以後,再決定讓他在哪位夫子名下學習。
葉東林隻好作罷,到時候看書院這邊怎麽分配了。
不管是跟哪位夫子學習,反正明年開春,小七要來李家私塾啟蒙這事,已經是定下來了。
從學堂出來,葉東林的腳步明顯都輕快了幾分。
迴到家裏,葉東林迫不及待地飯桌上和大家說起了這個好消息。
“我下午已經去過李家書院那邊,和明夫子說好了,明年開春就將小七送過去啟蒙。”
葉老爺子十分高興,臉上的褶子都笑得多了好幾層:
“好好好,這事早些定下來也好,我們小七明年就要去書院讀書了。”
葉父直接給小家夥夾了一塊臘肉,樂嗬嗬地說道:
“小七你以後可要好好聽夫子的話,認真學習,爭取早日考取秀才。”
除了壓力頗大的小七,飯桌上大家都是喜氣洋洋的。
村裏有學堂,小七之前好奇,偷偷躲在窗戶下麵聽過他們上課。
可是那些知乎者也的文章,小家夥覺得有些無聊,聽了兩迴就不願意去了。
而且村裏大一些的孩子也說讀書不好玩,小家夥心裏其實不太願意,他更想在村裏和小夥伴一起玩呢。
不過小家夥也4歲多了,家裏的事情多少也聽大人們說過一些,知道家裏的孩子都要讀書的。
像他爺爺、他爹、叔叔,都是讀過書的,他自然是不能當文盲。
小七去書院啟蒙的事定下來後,夜裏葉東林和王春雨就開始盤點兩人小家的家底。
把雜貨鋪今天的進賬記好後,王春雨翻開小家的賬本,開始盤上兩人如今攢下的錢。
雖然有了劉家糕點鋪子搶生意,不過他們家主要做高端精致的糕點。
而雜貨鋪主要做便宜實惠的糕點,兩家的客戶群體並沒有完全重合,影響不算太大。
現在雜貨鋪的雜書租賃,生意越來越好了,吸引了不少識字的人過來租書。
能識字的人基本上都不會窮,因此雜貨鋪的生意也跟著好了一些。
現在雜貨鋪,每個月基本上都有11兩銀子左右的進賬。
現在兩人已經攢下了有438兩。
幾年前,王春雨剛嫁進來的時候,兩人手裏隻有36兩。
也就是說,多出來的402兩,都是她嫁過來後攢下來的。
看著賬本裏越來越大的金額,王春雨心裏不由自主地湧起了一股自豪之情。
這些都是她和孩子他爹辛苦攢下來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