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在剛才收迴來的東西收拾好,葉父又趕著驢車來到大山村。
不管葉父來了幾次,村裏的狗子依舊兇狠。
剛走到村口,遠遠的就聽到一陣狗叫聲,沒一會兒就竄出了好幾隻兇神惡煞的獵犬。
要不是他在驢車上,估計都要被嚇得拔腿往迴跑了。
也怪不了其他的貨郎不敢過來,實在是這些狗子太兇了。
幾隻狗子圍著葉父好一頓狂叫,動靜很大,沒一會兒就來了幾個在附近玩耍的小屁孩。
“葉貨郎你來啦,前兩天我娘還說家裏缺了不少東西呢。”
“葉貨郎、葉貨郎,有沒有糖?我拿東西給你換。”
“對對對,我家裏有幹蘑菇和筍幹,我馬上拿過來跟你換糖”
幾隻狗子看到村裏的人過來了,還和葉父非常親切的樣子,也不繼續叫了,紛紛散開。
幾個小家夥見到葉父,興高采烈地將他帶了進來。
一路上還大聲的嚷嚷著:
“葉貨郎來了,葉貨郎來了……”
“葉貨郎過來啦,要買東西、換東西的,快點出來啦!”
村子不大,幾個小孩一路上嚷嚷著,沒一會兒整個村子的人都知道葉父過來賣貨了。
葉父進了村子之後,熟門熟路地來到曬場上。
而剛才的幾個小家夥早就跑迴家,找爹娘拿東西來換糖。
葉父剛把驢車停下來,就聽到從不同地方傳來婦人的罵聲,接著又聽到小孩嘻嘻哈哈的頂嘴聲。
緊接著就有幾個小孩,屁顛屁顛地拿著筍幹或者幹蘑菇過來換糖吃。
葉父看到有幾個小孩,還偷偷揉了揉小屁股,不過還是沒心沒肺笑哈哈的。
這些小家夥拿的東西不多,隻夠換幾顆糖的。
葉父也不嫌少,樂嗬嗬地將東西都收了,給幾個小家夥換了糖。
一拿到糖,這些小家夥迫不及待地就吃了起來。
這些小孩平時也沒什麽零嘴可以吃,吃上糖就跟過年了一樣開心。
吃著糖,這些小屁孩也不走,非常熱情地幫葉父將驢車上的東西搬下來。
東西收拾好,葉父又拿了一把糖出來,一人分了一顆。
拿了糖,這些小家夥也不走,嘻嘻哈哈的在一旁玩耍,順便湊熱鬧。
忽然有一個曬得十分黝黑的小孩,悄悄拉了拉葉父的衣袖。
葉父低頭一看,這是李獵戶大哥家的大孫子,好像是叫李家康的。
“怎麽啦?”
小家夥讓葉父低頭,看了一下四周的人,然後壓低著聲音說道:
“葉爺爺,你這邊還收不收學徒?我力氣大,什麽都能幹,也不要工錢,包兩餐,每天再給兩顆糖就行。”
說完小家夥一臉期待地看著葉父。
葉父看著隻到他胸口的小男孩,被逗笑了。
“我這小買賣,哪裏還用得著學徒。”
小家夥笑嘻嘻的,露著一口潔白的牙齒。
“實在不行,我不要你包飯,每天給幾顆糖就行。”
葉父揉了揉小家夥的小腦袋,笑眯眯地打趣他。
“我看你就是饞糖吃吧。”
李家康撓了撓後腦勺,憨憨地笑道:
“我娘太摳門了,隻給兩捧幹蘑菇過來,隻能換幾顆糖,兩天就吃完了。”
葉父想了一下,給他出了一個主意。
“我看這裏周圍都是山,你和小夥伴可以去附近的小山偷偷采一些蘑菇或者竹筍。”
“你們私下偷偷地將它們曬成幹蘑菇和筍幹,下次就可以拿來換糖了。”
李家康興奮地說道:“對呀,就說我們去山上玩,我娘也不知道我采了蘑菇。”
說完抬頭一看,周圍不知什麽時候已經圍了好幾個小孩。
其他人也蠢蠢欲動的,都打算偷偷采一些蘑菇去換糖吃。
葉父見李家康心動了,一旁幾個小屁孩也用亮晶晶的眼睛看著他,又特意叮囑道:
“不過你們千萬要注意,不要去深山,就在附近安全的地方采蘑菇挖筍子就好。
“糖也不值多少錢,一斤幹蘑菇就能換一斤糖了。筍幹的話,兩斤筍幹換一斤糖。”
葉父怕這些小孩不知輕重,進山遇到危險,特意叮囑了他們。
聽到葉父的話,幾個小屁孩紛紛點了點頭,也不看熱鬧了,馬上往山上跑。
他們幾個年紀雖小,但采蘑菇卻是好手,為了糖更是積極。
葉父在後麵,忍不住又叮囑了一聲:
“別進深山。”
“知道啦!”
李家康跑在最前麵,聽到葉父的話,迴頭吼了一聲。
這些小屁孩從小就在山上玩耍,家裏的人都叮囑過哪些地方不能去。
他們心裏有分寸,糖雖然好吃,但小命要緊。
而且要是偷偷去了深山,迴家少不了一頓毒打呢。
附近的小山就有蘑菇,沒必要冒這個險。
幾個小孩前腳剛走,村裏的人就紛紛帶著家裏積攢的各種山貨過來了。
葉父有一段時間沒過來了,家裏都積攢了不少東西。
大山村情況和小嶺村相似,不過大山村四周的都是大山,物產更加豐富。
最近幾年有葉父過來收臘肉、收山貨,村民們賺了不少錢,比小嶺村要富裕一些。
糧食剛拿出來,馬上就被村裏的人一頓哄搶。
這些山貨都是在山上采來的,也不花錢。用山貨換糧食換東西,感覺就跟不要錢一樣。
來得早的幾位嬸子,一下子就將葉父帶來的三麻袋玉米棒給瓜分完了。
來得晚的人隻能換稻子了,不過稻子是細糧,舍得換的人不多,大家都是10斤8斤地換。
換完糧食,周圍的人才有空去看葉父帶來的其他東西。
村裏的人經常上山,就算不打獵,也要去采草藥和其他山貨,身上的衣服都被刮得破破爛爛的,身上都是補丁。
葉父帶來的粗麻布、大塊的布頭和碎布頭,都深受這些婦人們的喜歡。
“葉貨郎,給我拿15尺這個灰色的布料,另外這兩捆碎布頭我也要了。”
“這布料還挺結實的,給我來16尺,還有這兩捆大塊的布頭。”
“葉貨郎……”
而一些大姑娘、小媳婦則圍著梳妝打扮的那個背簍打轉。
各種絹花、發帶、頭繩和胭脂水粉,讓她們愛不釋手。
要是花錢買,她們肯定是不舍得花這個錢的,不過用東西換那就不一樣了,反正是自己在山上采的。
“這胭脂我拿幹蘑菇換,多少斤能換到?”
“這頭繩多少錢一根?要是用筍幹換,要多少筍幹能換到?”
“這絹花,我拿一斤幹蘑菇換行不行?”
……
村裏沒有鐵匠,也沒有木匠,工具也賣出去了不少。
東西賣得差不多的時候,李獵戶過來了,硬是帶著葉父迴去吃午飯。
以前葉父過來大山村賣貨的時候,他也沒少去李家蹭飯吃。
而且葉西林和李果兒再過幾個月就要成親了,葉父也不跟未來親家客氣,樂嗬嗬地跟著李獵戶迴去。
不管葉父來了幾次,村裏的狗子依舊兇狠。
剛走到村口,遠遠的就聽到一陣狗叫聲,沒一會兒就竄出了好幾隻兇神惡煞的獵犬。
要不是他在驢車上,估計都要被嚇得拔腿往迴跑了。
也怪不了其他的貨郎不敢過來,實在是這些狗子太兇了。
幾隻狗子圍著葉父好一頓狂叫,動靜很大,沒一會兒就來了幾個在附近玩耍的小屁孩。
“葉貨郎你來啦,前兩天我娘還說家裏缺了不少東西呢。”
“葉貨郎、葉貨郎,有沒有糖?我拿東西給你換。”
“對對對,我家裏有幹蘑菇和筍幹,我馬上拿過來跟你換糖”
幾隻狗子看到村裏的人過來了,還和葉父非常親切的樣子,也不繼續叫了,紛紛散開。
幾個小家夥見到葉父,興高采烈地將他帶了進來。
一路上還大聲的嚷嚷著:
“葉貨郎來了,葉貨郎來了……”
“葉貨郎過來啦,要買東西、換東西的,快點出來啦!”
村子不大,幾個小孩一路上嚷嚷著,沒一會兒整個村子的人都知道葉父過來賣貨了。
葉父進了村子之後,熟門熟路地來到曬場上。
而剛才的幾個小家夥早就跑迴家,找爹娘拿東西來換糖。
葉父剛把驢車停下來,就聽到從不同地方傳來婦人的罵聲,接著又聽到小孩嘻嘻哈哈的頂嘴聲。
緊接著就有幾個小孩,屁顛屁顛地拿著筍幹或者幹蘑菇過來換糖吃。
葉父看到有幾個小孩,還偷偷揉了揉小屁股,不過還是沒心沒肺笑哈哈的。
這些小家夥拿的東西不多,隻夠換幾顆糖的。
葉父也不嫌少,樂嗬嗬地將東西都收了,給幾個小家夥換了糖。
一拿到糖,這些小家夥迫不及待地就吃了起來。
這些小孩平時也沒什麽零嘴可以吃,吃上糖就跟過年了一樣開心。
吃著糖,這些小屁孩也不走,非常熱情地幫葉父將驢車上的東西搬下來。
東西收拾好,葉父又拿了一把糖出來,一人分了一顆。
拿了糖,這些小家夥也不走,嘻嘻哈哈的在一旁玩耍,順便湊熱鬧。
忽然有一個曬得十分黝黑的小孩,悄悄拉了拉葉父的衣袖。
葉父低頭一看,這是李獵戶大哥家的大孫子,好像是叫李家康的。
“怎麽啦?”
小家夥讓葉父低頭,看了一下四周的人,然後壓低著聲音說道:
“葉爺爺,你這邊還收不收學徒?我力氣大,什麽都能幹,也不要工錢,包兩餐,每天再給兩顆糖就行。”
說完小家夥一臉期待地看著葉父。
葉父看著隻到他胸口的小男孩,被逗笑了。
“我這小買賣,哪裏還用得著學徒。”
小家夥笑嘻嘻的,露著一口潔白的牙齒。
“實在不行,我不要你包飯,每天給幾顆糖就行。”
葉父揉了揉小家夥的小腦袋,笑眯眯地打趣他。
“我看你就是饞糖吃吧。”
李家康撓了撓後腦勺,憨憨地笑道:
“我娘太摳門了,隻給兩捧幹蘑菇過來,隻能換幾顆糖,兩天就吃完了。”
葉父想了一下,給他出了一個主意。
“我看這裏周圍都是山,你和小夥伴可以去附近的小山偷偷采一些蘑菇或者竹筍。”
“你們私下偷偷地將它們曬成幹蘑菇和筍幹,下次就可以拿來換糖了。”
李家康興奮地說道:“對呀,就說我們去山上玩,我娘也不知道我采了蘑菇。”
說完抬頭一看,周圍不知什麽時候已經圍了好幾個小孩。
其他人也蠢蠢欲動的,都打算偷偷采一些蘑菇去換糖吃。
葉父見李家康心動了,一旁幾個小屁孩也用亮晶晶的眼睛看著他,又特意叮囑道:
“不過你們千萬要注意,不要去深山,就在附近安全的地方采蘑菇挖筍子就好。
“糖也不值多少錢,一斤幹蘑菇就能換一斤糖了。筍幹的話,兩斤筍幹換一斤糖。”
葉父怕這些小孩不知輕重,進山遇到危險,特意叮囑了他們。
聽到葉父的話,幾個小屁孩紛紛點了點頭,也不看熱鬧了,馬上往山上跑。
他們幾個年紀雖小,但采蘑菇卻是好手,為了糖更是積極。
葉父在後麵,忍不住又叮囑了一聲:
“別進深山。”
“知道啦!”
李家康跑在最前麵,聽到葉父的話,迴頭吼了一聲。
這些小屁孩從小就在山上玩耍,家裏的人都叮囑過哪些地方不能去。
他們心裏有分寸,糖雖然好吃,但小命要緊。
而且要是偷偷去了深山,迴家少不了一頓毒打呢。
附近的小山就有蘑菇,沒必要冒這個險。
幾個小孩前腳剛走,村裏的人就紛紛帶著家裏積攢的各種山貨過來了。
葉父有一段時間沒過來了,家裏都積攢了不少東西。
大山村情況和小嶺村相似,不過大山村四周的都是大山,物產更加豐富。
最近幾年有葉父過來收臘肉、收山貨,村民們賺了不少錢,比小嶺村要富裕一些。
糧食剛拿出來,馬上就被村裏的人一頓哄搶。
這些山貨都是在山上采來的,也不花錢。用山貨換糧食換東西,感覺就跟不要錢一樣。
來得早的幾位嬸子,一下子就將葉父帶來的三麻袋玉米棒給瓜分完了。
來得晚的人隻能換稻子了,不過稻子是細糧,舍得換的人不多,大家都是10斤8斤地換。
換完糧食,周圍的人才有空去看葉父帶來的其他東西。
村裏的人經常上山,就算不打獵,也要去采草藥和其他山貨,身上的衣服都被刮得破破爛爛的,身上都是補丁。
葉父帶來的粗麻布、大塊的布頭和碎布頭,都深受這些婦人們的喜歡。
“葉貨郎,給我拿15尺這個灰色的布料,另外這兩捆碎布頭我也要了。”
“這布料還挺結實的,給我來16尺,還有這兩捆大塊的布頭。”
“葉貨郎……”
而一些大姑娘、小媳婦則圍著梳妝打扮的那個背簍打轉。
各種絹花、發帶、頭繩和胭脂水粉,讓她們愛不釋手。
要是花錢買,她們肯定是不舍得花這個錢的,不過用東西換那就不一樣了,反正是自己在山上采的。
“這胭脂我拿幹蘑菇換,多少斤能換到?”
“這頭繩多少錢一根?要是用筍幹換,要多少筍幹能換到?”
“這絹花,我拿一斤幹蘑菇換行不行?”
……
村裏沒有鐵匠,也沒有木匠,工具也賣出去了不少。
東西賣得差不多的時候,李獵戶過來了,硬是帶著葉父迴去吃午飯。
以前葉父過來大山村賣貨的時候,他也沒少去李家蹭飯吃。
而且葉西林和李果兒再過幾個月就要成親了,葉父也不跟未來親家客氣,樂嗬嗬地跟著李獵戶迴去。